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血浴凤凰

编辑推荐 血浴凤凰


作者:邵晓林 布衣,41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86发表时间:2017-06-29 09:38:43


   前言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三日,阎锡山突然以重兵围攻共产党领导的新军决死纵队以及八路军所部,同时摧毁各抗日县政府和抗日救亡团体。面对阎军的进攻,在党的指示下,八路军以及决死纵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后,同时分路突围,决纵二一二旅奉命由晋南峨眉岭地区经凤凰塬翻越紫金山,向晋东南根据地转移。
   二一二旅及所部两千余人被压缩到这个叫牛庄的小山村己经整整一天了。
   旅长孙定国烦躁不安,来回走动,不时可以听到他粗重地叹息声。
   设想都是美好的。连夜突破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天亮接近山脚,一个小时翻过紫金山,然后进入曲沃山区,白天就可以行军了。谁知,天蒙蒙亮时,看到紫金山巍峨的山峰,从望远镜里,孙旅长忽然发现山顶有模糊的人影在蠕动,他暗想不好,接着一阵枪林弹雨,旅部就被先头部队夹裹着退了下来。庆幸的是敌人并没有追击,四处又恢复了寂静,似乎在等待什么。孙旅长是个深谙沙场玄机的战将,他知道这寂静中暗藏着更大的杀机,进路己遭拦截,巨大的包围圈开始形成。也许现在,候马、绛县、闻喜各据点的日伪、阎军正在源源不断赶来,估计在明天天亮以后敌人就会合围,情况万分危急,假如不连夜突围,后果不堪设想。令人焦虑的是,现在离明天凌晨只有短短的不到十个小时了。
   天,渐渐暗下来了。
   凤凰塬,位于吕梁山余脉一一峨嵋岭下的闻喜,中条山余脉一一紫金山下的绛县之间一片十分开阔的塬地,是晋西南山区通往晋东南的必经之路。相传当年晋文公把在这里作为练兵场排兵布阵,开创了千古霸业,舜帝时代的董父豢龙也是在凤凰塬下,可见这里自古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如今它却像一个大蒸锅,二一二旅成了美味的唐僧肉。
   序幕拉开了……
   旅指挥部临时设在村西头一家财主的四合院里,由于战事突然,加之房东周财主好像对部队有抵触情绪,再三动员,才勉强腾出了北房和西房,并一再说东房是小姐的闺房,无疑于禁地,最后才极不强愿地和老婆搬到了南房。这样,孙旅长旅部一干人占住了大北房,参谋和办公人员住西房,警卫人员及一应闲杂人等只能和财主家的伙计挤在喂牲口的地方。
   旅部直属特务营长陈二虎圪蹴在北房门口青石铺就的台阶上,愤愤不平地嘟哝着什么,他面前那张破苇席被他扯得稀碎,他每扯一把,就使劲掷向远处,并狠狠地骂一句:“该死的阎老西!”
   一直踱步的孙旅长被陈二虎的神态逗乐了,忍不住停住脚步,和颜悦色地问他:“阎老西惹了你,你也不能伤害无辜啊!”
   陈二虎气凶凶地从台阶上跳下,还没有忘记又狠狠地骂一句:“该死的阎老西!”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战士,孙旅长顿觉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也欣慰了许多。这时,他似乎才感到饿了,他快速地喝下桌子上那碗早已凉透的煮红薯面汤,然后,把嘴一抹对二虎说:“走,外面看看去。”
   凤凰塬的风景是美丽的,远远望去,凤凰塬就像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凰,即使在冬夜里,寒冷彻骨,清冷的月光从紫金山上悄悄爬上来,凤凰塬照样显得妩媚动人,像一个漂亮的少女含情脉脉,展现出与黄土高原不一样的风采。
   孙旅长是一个儒将,自从卢沟桥事变,他投笔从戎,跟随薄一波积极组织新军决死纵队,受党的委托来到晋南,他就仰慕起凤凰塬这块风水宝地,比如董父豢龙、晋文公练兵场、汉代大将周勃受封地,希望有一天去观光游览,没想到,今天竟然有这么一种机遇使他来到了凤凰垣。
   这是个仅仅只有二百口人的小山村,大街上,场院里,到处停留着部队,马不卸鞍、人不离枪,刺刀在冬月下闪着寒光,战士们枕戈待战,随时准备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枪林弹雨、炮火连天之中。
   孙旅长的意识又回到现实中,目前敌情十分严重,前有日伪、阎等拦截,且有巍巍紫金山阻挡去路,想原路返回几乎不可能。好容易从犬牙交错中冲出来,回顾身后,也是强敌无数,仅在中条山南麓,中央军四十三军赵世铃在垣曲驻防,高桂滋的十七军位于绛县一带,第三军唐淮源、八十军孔令恂部布防在闻喜、夏县,真是铁壁铜墙,也许,他们此刻正奉命驰援凤凰垣。所以,在这种极端关键时刻,指挥员无端做出的任何举动,无疑都等于自投罗网。孙旅长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之后,脑海中涌出许多念头,最后留下的只有几个字:事不宜迟。想到这里,陈旅长恢复了做出决定后那种坚定的气质,他命令通讯员:“马上通知各团长火速到旅部参加会议。”
   会议同样也短暂,只开了短短十五分钟,会议内容同样坚决干脆:“组织强有力的敢死队,配备轻重武器,强攻紫金山,掩护全旅突围,所有指挥员对表,总攻时间,凌晨三点。”至于为什么定于凌晨三点?因为三点正是漫长的寒夜将尽,人困马乏,正好趁敌松懈出其不意。
   各级指挥员领受任务后迅速离去积极准备,偌大的北房中只留下孙旅长一人,但他毫无倦意,他打开随身携带了多年的皮箱,拿出毛笔和纸张,在桌子上铺开,工工整整地写了一首唐朝名诗,这也是他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每次临战前夕,他都会留一剂墨香,一是可以做为纪念,二是借此激发自己胸中那必胜的信念: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时,旅部特务营长陈二虎轻轻推门进来,站在孙旅长面前。
   “你怎么没有休息?”孙旅长头也没抬。
   陈二虎一声不吭,煞有介事地欣赏起书法来。
   “哈哈哈!”孙旅长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只有他知道,陈二虎大字不识,连他的名字都是他教的。
   夜幕完全降临了。遥远的中条山像一头喘息的雄狮,横卧在苍茫的天际之下,冬夜下的黄土高原丘陵纵横,犹如一只只野兽张开了大大小小的血口。
   孙旅长收拾起纸笔,又恢复了他那惯有的动作,倒剪双手,绕着宽大的指挥桌,来回不停地踱步,偶尔停留在作战地图前沉思片刻。
   “你有什么事情吗?”孙旅长边踱边问。
   “我……”陈二虎欲言又止。
   “嗯?”孙旅长站住了,两眼盯着他。陈二虎心里怦怦直跳,他仿佛觉得孙旅长那双尖锐的目光可以直透他的五脏六腑。
   看着对面英俊机智的特务营长,往事一幕幕出现在孙旅长眼前:四年前,满怀救国热情的孙定国从太原国立师专毕业后奔赴延安,后随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东渡黄河来到了晋南,在侯马等地配合队伍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扩红征兵运动。那时,陈二虎被地主老财逼迫,孤儿寡母背井离乡,沿街乞讨,在一次日本人飞机轰炸中,二虎母亲被炸死在侯马大街上,孙定国和部队的同志筹钱帮着买了一口薄棺,掩埋了老娘。后来,二虎报名参加红军,恰好孙定国受党委托到运城筹建抗日救国牺牲同盟会,于是他就把二虎带在自己身边,几年来,吕梁山下、中条山上、汾河两岸,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七七事变后,山西新军决死纵队成立,孙定国被任命为决纵二一二旅长,他报请上级让陈二虎担任警卫排长。这些年来,睡一张床,吃一锅饭,穿着军装他们是上下级,脱了军装他们就是亲兄弟。所以,面对陈二虎吞吞吐吐的神态,孙旅长决心弄个明白,于是他便故意打趣道:“哈哈哈,这可不是平常那个二虎啊!你这个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二虎站起来,沉思了一会,终于开口说道:“孙旅长,我们不是要到曲沃山区吗?”
   “是啊!怎么?”
   “去曲沃山区,我们完全可以绕开紫金山,往西走十几里路,急下凤凰塬,然后进入浍河河道,把紫金山甩到后边,因为夏天浍河有水,没有人敢走这条道,如今寒冬腊月,就是有水也结冰了,部队人马完全可以踏冰而走,等敌人再追来时,我们早过了曲沃,进入翼城山区了。”完了,他忘不了补一句:“下凤凰塬时有一条废弃的山路,平常一般人找不到,并且又陡又险,必须让先头兵边开边行,后续部队便可顺利通行了。”
   “啊!”孙旅长大吃一惊,无异于晴天霹雳:“你是怎么知道的?”
   “……”
   孙旅长紧追不舍:“说清楚!”
   在孙旅长再三追问下,陈二虎才极不情愿地讲述了一段珍藏多年从未给别人说过的秘密:原来,陈二虎就出生在紫金山下、凤凰塬上,他十五岁那年,给本村老财主当长工的父亲,用套着三犋大骡马的铁轱辘车往回运麦子,因闸失灵连人带车马一起堕入深沟。从此,他就接过父亲的鞭子,开始给大户人家当长工,打短工。那时候,给人家做活可不简单,因为东家对伙计的要求条件历来是:又想马儿跑的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尤其是农忙时节,龙口夺食,他恨不得让你白天黑夜连轴转,吃喝拉撒都在地里。刚开始时,二虎身小力弱不堪重负,受了同伴不少呵斥。但他是个很有眼色的孩子,干不了重活,他就勤快地去多干一些轻快活。大三伏天,人们都在家睡觉,他却背着一个篓子去凤凰塬下给牲口打青草;麦收之际,大伙累了一天,都想早早入睡,他却主动抱着被子去地里场院里照看庄稼。慢慢地,就连刻薄的老财主也从心眼里喜欢上这个聪明勤快的小伙子,当二虎胜任了田里的活计时,他立马辞退了来自山东河南的几个长工,只把二虎常年留在家里做活计,只是到了大忙季节,才到集市上找几个外地麦客搭搭手。
   那年,二虎已经十八岁了。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地改变了二虎的人生。地处黄土高原的晋南山区,常年干旱少雨,当地人防洪防涝意识十分淡薄,他们的房屋窑洞随意修建,只图方便宽敞,毫不考虑水源出处。恰好那年麦收之后,一场几十年罕见的暴雨洗礼了整个凤凰塬,地里的庄稼苗被鸡蛋大的冰雹打成了光杆,岭上的柿子树也被打得没有了叶子,洪水顺紫金山奔涌而下,横溢了无数沟沟岔岔。那些白胡子一尺多长的老头子也不停在叹息,说活了八九十了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正好那天老财主的大女儿坐了月子,大早起,他便让伙计驾着马车,和老婆去给外孙看满月去了,只留下二小姐一人在家。大雨来时,许多穷人家的土坯院落被大水冲得房倒墙塌,只有老财主的青砖四合院只进不出,灌了一人多深的雨水,二小姐爬到院子里一棵杏树上大喊救命。听到喊声的二虎抱起一根木头就朝财主家的四合院游来,他撞开大门,爬上杏树,用全身力气把小姐推上墙头。
   从那以后,老财主不仅对二虎另眼相看,就连二小姐也常常借故搭讪他,甚至找机会接近他。财主婆生完几个孩子后,患上了一种奇怪的毛病——五更泻,常常天不亮上茅房。有天大早起,她却发现二小姐的东房门虚掩着,推门进去,却不见小姐的踪影,等她叫醒老财主,家里屋外折腾了一个时辰,却发现二小姐披头散发、慌慌张张从伙计二虎那牲口棚里溜出来。
   老财主暴跳如雷,他除了大骂二虎癞蛤蟆想吃天鹅,同时扬言要将二虎打个半死,把他身上坏一件,让他一辈子人不人鬼不鬼地活着。谁知他的决定首先让老婆强烈反对,因为事情假如闹大了,家门丢人不说,二小姐一辈子再无脸见人,老财主只得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心里恨不得把二虎千刀万剐,表面上却又得强装笑容,跟没事人一样。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那年中秋节晚上,在太原读书的儿子来了同学,周财主便让伙计把祭品摆在门外的场院里,赏月聊天。不觉夜深了,大伙都有点困意,将要迷迷糊糊之间,忽然听得大门“咣当”响了一声,留意许久的周财主翻身惊起,一声大喊:“抓贼!”当时四下里跳出好几个彪形大汉,齐声呐喊着就朝院里飞奔,院子里的二虎拉着二小姐的手就要爬上墙头,一看不妙,二小姐扯掉梯子,一把把墙头上的二虎推进墙外没人深的玉米地里,叫道:“快走!我等着你!”
   从此,二虎离开凤凰塬,带着年迈的老母亲四处流浪,乞讨为生。而为了策划那次出逃,二虎把凤凰塬的大路小道、进口出口,都摸的仔仔细细、透透彻彻,尤其是从凤凰塬到浍河滩,进入曲沃山区那条路,他曾经划算着出逃后到晋东南去谋生。
   二虎讲完了,足足有五分钟,孙旅长一动不动。
   陈二虎的讲述把孙旅长带进了一个七曲八折的迷宫里,更燃起他无限的希望,设想中的刀光剑影也随之飘散。假如真的有这么一条道路可以不翻越紫金山直下曲沃山区,那突围的部队要减少多少无谓的伤亡啊?
   军令如山,但更多的时候需要临机处置。陈旅长表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员沉着果断的作风,他立即决定:原定计划不变,以特务营组成突击队,由陈二虎带领,寻找从凤凰塬到曲沃山区的第二条路线,孙旅长给他的下达命令是,探路成功,三点以前返回,接应队伍突围。
   晋南山区的冬夜,冷风刺骨,一弯新月如钩,映照着地上的寒霜,发出惨淡的光。
   在周财主家的场院里,一字站着陈二虎从特务营精挑细选的五十名突击队的战士,他们每个人除了身上的武器,有的背着绳子,有的扛着撅头,还有的竟然提着农村人铡草的大铡刀。孙旅长并不都认识他们,但从那一张张严肃坚定的神色中,让他感到了一种神圣,一种渴望,一种信念。

共 1071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多少人为了平定内乱,赶走日寇,收复家园,放弃了亲情,放弃了爱情,甚至放弃了生命。小说围绕着解放军二一二旅在遭受敌军部队四面围截,在面临危机重重生死关头的情况下,部队旅长采纳最受器重的下属意见,另辟跷径,带领战士们合力突围。不料,中途却遭遇地主和匪徒的堵截,起因竟然是这位下属和地主之间的个人旧怨。在部队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忠贞革命事业的下属挺身而出,毅然将儿女私情抛到脑后,单身深入敌阵,击退匪徒,用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了最后的通道,在美丽的凤凰塬谱写了一曲凄美的凤凰绝唱。文章语言凝练、细腻,情感饱满,人物鲜活。情节跌宕起伏,不疾不缓,铺陈清晰,引人入胜!充满了正能量。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6-29 09:39:19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7-07 01:02:15
  问好作者,刚刚拜读完您的小说,很欣赏您的文笔和写作的手法,插叙倒叙运用自如,衔接无痕,欣赏学习了!祝写作愉快,顺祝夏安吉祥!
雅润
回复2 楼        文友:邵晓林        2017-07-07 15:01:20
  谢谢各位编辑老师的辛勤劳动和详尽的评述,愿我们共同努力一一为了江山文学的繁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