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美】瘦马南山(散文)

精品 【柳岸•美】瘦马南山(散文)


作者:萧月肖 童生,791.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7发表时间:2017-06-29 10:06:05
摘要:我一直有一种很强烈很强烈的热恋,那就是故土情结。

【柳岸•美】瘦马南山(散文) 【一】夜稷山
   第一次走进稷山的夜,远远近近,霓虹闪烁,如入梦里。
   虽然北京的夜曾长长短短的端祥了两个多月;虽然知道了会跑会飞的星星其实是北京夜色里的风筝;虽然夜色的北京迷幻而富绚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一过,就会缺乏一种味道;无论天桥,无论天台,高高的仰望探秘之后总会有更多更细腻的哀愁爬上心头。但这华灯,这静静流淌的是家的风味,宛若小泉流水,让我的内心充满羔羊的安详,“叮咚,叮咚”让我平静……
   春色迷离的夜晚,稷山小城馨香而甜蜜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哦,都是我的同宗父老。我们喝同样的一杯茶渣,我们吃相同的麦种,我们的心自然也是同脉的流淌了。沿着这条夜的霓虹,我先是寂静的飞扑,然后是静静的融入,就这么被温暖灌满与这街市融入。我把自己交给夜色,也再交给心。“四馆一”近了,“稷王广场”近了,县委广场,民乐园广场……都近了,近了。
   一段段铿锵的音乐里,一个个背影或矫健或婆娑,哪一种都让我心潮澎湃。哪里好像都有我的影子在晃动,我的叔伯哥嫂,我的姐姐妹妹啊,稷山是我们的家,那么我们便是一家人。
   “去吧!去吧!”
   每到一处,老王都要连声示意,要我也去踏入这灿烂的烟火。我有时笑笑,有时摇头,有时又不自禁也展臂舒怀的去蹦跳,去舞动,品味这夜色里的沸腾,我想呼啸和呐喊,我要用我的血液来点燃心中炽热的这团火,我跑过去,我飞奔,老头老太太那里扭扭,年轻人的火热里也扭扭,满血复活的一个稷山魂灵便就这么诞生。
   “去,去坐坐。”
   老王看着浑身喜悦的我,指着近处娃娃剧场里的碰碰车,要我也去试试。蹦蹦床,旋转木马,海盗船比比皆是的夜色里,它们要我重回童年。
   “若时间可倒流,那我就赖着欢乐不下来了!”我笑着,摇头着,摆手着,心里全是一施拳脚之后的欢愉。
   “呵呵,等你有了孙子,你带他,他也带你。”
   我还真期待那么的一天快快来,我便也要做天使了。
   什么时候迷恋这样的夜色的啊?好像不太记得了。
   很久很久以前,每去一次县城都是很隆重的一件大事。逢四七赶集,早早就要开始收裝打扮,骑着三八自行车,“吱吱扭扭,吱吱扭扭”,从黄土小径中,一上一下的蹦跳,颠簸着,心里也激动着。那时不花钱,大多只是看热闹,几分钱买个冰棍,在嘴里啜,一啜一点,一啜一点,便就是天大的福利了。大了,再大点,会揣点钱,给孩子买衣物。也是一年一次的贵宾宴样式,早早去,早早回,哪里有什么夜色可看。现在在这霓虹里穿梭变成了眨眼的事,只要你有闲有钱,大排档、小吃摊、大餐馆、红红绿绿的等着你,你来,它笑着,你去,它还笑着!它只是一天比一天丰盈的摆着自己的姿态来欢迎你。招待你。
   稷山,便这样!稷山夜,便这样!稷山人,也便这样!!!
  
   【二】我的乡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乡村。我的乡村在我心里,在我的骨血,在我的肌肤里。
   “我的日历就是小麦,玉米和野地里的花花草草。”书上这样说,我的乡村就是书中的样子。乡村,永远是慢悠悠的,日升、月落,光影重叠,炊烟袅袅,花开花谢,春夏秋冬,往来反复就都那么自在。
   清晨,一片薄幕披纱,乡村开始醒来。田野里、土埂上、泥土中,植物的香气扑面而来,清甜温润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各家各户的门“吱扭扭”划了一道缝,洗衣的女人,放牧的牧人,上地的人们就都开始出动。鸡叫,狗叫,白色的炊烟开始绕着屋脊,空气里又有了锅巴的香气,这便是乡村。男人们驾着犁,赶着牛,“哞哞哞”的声音呼唤着新日新始。
   记得小时候,喜欢端着大大的青花碗,装着妈妈精省的鸡蛋汤,把玉米小麦杂交的面卷三掰两掰搓成小块泡好,再放上几根盐泡萝卜,走到阳光正好的院外墙根处,晒着暖,竹筷剁成碎粉的粮食的香熏让小肚子暖暖的;冬天,厚棉袄憨憨的,大碗的玉米糊糊,缺着牙的笑容,美。
   奶奶坐在门槛上,用枣木拐杖赶谷子、麦子上的麻雀,这都是童年里的图画。虽然短暂,但记忆却一辈子。再高明的画家也比不过它。
   乡村里,人们的眼神,表情,干净可爱,没有一点儿的挣扎。一切都是天然,大家闲闲地坐在院里,或是田间地垅,择菜、剥豆、收拾院落、缝补衣裳、纳鞋底,那是乡野纯情。
   植物开花,植物结果,四季更替,没有焦虑,没有怨尤,也是乡村。日子是敞亮的,宽阔的,也是平静的。
   也有远离,但乡村也从不曾离开过心口,微风吹起,闭上眼,深呼吸,它就在眼前飘。
   一个人走在日影西斜的异地,牡丹、秋月、浮云……他乡的景再美,也没有灵魂安放处的那一种味道,那是属于乡村人的魂魄味。乡村属于静坐着的劳作,心里愉悦着绣花,只是闲来无事想看看;院子里的落花此起彼伏,喜鹊呢,燕子呢,它们清脆地啼叫起来,只是为了赶黄昏时的那场无关紧要的雨。夜晚之后,就会有月光淡淡地爬上了树梢……
   这样的乡村是我的乡村,它住在心里,长在骨缝里。
  
   【三】冬山访雪
   山,其实就在眉毛间。屋檐平厦背后的北山用脚步丈量也就是百十步的距离,所以站在红瓦屋檐的平台面北常常就一个直觉,抬脚就在山腰。
   也许习以为常,视久产生了疲劳,我进山反而更喜欢舍近求远去弯一段路,南行一里,向西,沿着村庄绕过小学校,让暖暖的太阳追着背影,沿着崎岖的土埂小路、软软的泥土清香,一边走一边赏优幽而静深的风景。
   朗朗书声和村庄在身后开始渐行渐远,峡谷便出现了。两边的山峦都已打上了太阳的光晕,山路爬行,几步之后就会热气扑鼻,周身的血液也就有了暖流。
   天光就这样渐亮,山峦叠嶂就成了一方山水合景的水墨泼彩。
   接近大山,自有峡谷在脚下,碎石铺垫的小路两边,山不是陡壁峭崖,小山丘们逐次增高着,黑衣鸟儿熙熙攘攘,一群一搭,东山飞向西山,西山再往复飞东山,夹着阳光的明媚,像是在聚歌欢迎突兀的客者,又像是急急的赶赴一场金色盛典的信使。
   再沿山道向里,沙石的泥土又换成了一截崭新的水泥路,这是新时期新农村的特征,现在的“村村通”不仅便利了村庄,就连这山脚接近水域的地方也都焕然一新的改变了装束。两边的山根处顺着山势是蜿蜒的灌溉渠,被修复和更改透露着深年的痕迹,还有排水沟壑,沙石坑坑洼洼不规则的排列在沟底,每百十米的距离便是一道石块和水泥堆垒的小坝横截,作为拦阻上游水位的屏障。现在因为水位的降低常常只能做观赏的风景了。
   鸟儿是这山谷里的主人,结群集伙的在前方翻飞跳跃,或歪着脑袋探看,“哒哒哒”,我的脚步好像是对它们的侵犯,看着它们越飞越远,心里不禁也有了惆怅。
   行至四五里,光秃秃的前方就有了绿色,绿色的掩映里码列成行的白色木箱子是一道风景,蜂箱!大冷的冬天里居然还有养蜂人在劳作。
   走近,养蜂人幽黑的脸庞清晰如刻,粗糙的手正在忙碌,好奇蜜蜂这个时候居然可以活么?他淡淡的笑着告诉我,大约零下十度左右都是这些小生命的生理承受范围。可是我也质疑他的小房子在这荒郊野外的温度会是多少,因为常常被暖气包裹的大房子里的我会缩着身子抱怨这冬怎么过。本想多多讨扰请教些蜜蜂的知识,看他辛苦忙碌,只好跟那三只可爱的小狗打过招呼继续山之旅的路程。
   修接整齐的花圃虽已枯黄,但形状还在,常绿的冬青、松柏齐眉挺腰的环绕着红瓦白壁的庭院,宛若桃源的居室是山谷里唯一的人间烟火,藏在高山丛树之间,是专供的看护水库的人而建造。庭院向北便是高高的晋家峪水库,是附近山民的命脉之源。
   坝堤拱身,连接两山的峰顶,整个堤坝又是一道天然的瀑布景观,溪水暴涨的日子,水库里的水便从上方的排泄口泻流直下,满山的水雾洒落丛林,雾雨是特色的景致。现在因为冬燥少雨只有小股的水流从坝底潺潺游戏,水面薄冰小心翼翼的覆盖着清洌的溪流,袅袅的水气在阳光中氤氲。我谨慎的探脚,“咯崩”,薄冰脆裂。
   雪,在梦境展现,厚厚的积雪,厚厚的冰层,调皮的孩子裹着厚厚的衣装,逃过家长的监控,一个个雪球似地在冰地里滚来滚去的游走,屁股下坐一冰疙瘩,然后被后面的小手一推,“唰”的一声便会划出很远,有的干脆直接在冰溜子上冲锋,那厚重的衣物是垫底,即使摔了也不会很疼,所以肆无忌惮的玩闹是每个孩子资本。
   什么时候的厚冰变成薄冰,那棉花样的雪朵也渐渐只是想念了呢,踩在脚下的脆冰呻吟有声:
   今冬无雪!
  
   【四】四月吕梁山
   四月的吕梁山在一场夜雨的冲刷下,露出了奇特的景色。
   山脚和山顶的草坡还是一片枯黄的冬影,半山腰的山洼却新奇的吐露出了春草的气息,那些嫩黄带绿的草尖,在阳光里散发着生命光。
   山脚潺潺的溪水环绕着点点花红、果树与麦田,顺着长年冲刷下来泥沙聚成的沟壑流向人工的池泊。
   绵延的人工石阶一直通向了山下的小村落。水泥铺垫的路面,整洁而干炼,路的两边是拂风摇摆的垂柳。
   走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居民屋,一行一行万年青、塔松,整齐的院落和巷道里,跟伏地的花草掩映着,给雨后的小庄凭添了几分清新与雅致。
   我家就潜在这小小的村落的东北角。
   由于自然的弯突,小村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被山环抱的婴儿状存在,南面,东西各有田地,只有北面是巍峨的山体屏障。一条蜿蜒通向云端,通向自然。一条则曲折向南通向城镇,通向外面的世界。
   山里没有太多城市里花花绿绿的娇妖风景,最珍贵的也就是从城镇买来装饰门面的松针,塔柏、冬青,还有修剪齐整的一两盆山里人叫不出名的花草。那些野生的花果和结实树木才是小山村的一大特色。
   不用说那笔直矗立的钻天杨,不用说那每年深秋挂满灯笼玛瑙的柿树,但就一头长絮飘柔婀娜的垂柳就足以招你醉迷,更别说那开在山腰、地头的梨桃粉杏了,一树树的缤纷落撄,一树树的粉妆雕琢,若说是仙境玉河也不为过。四五间的槐花,榆钱儿又常常会从树杈枝丫移至乡邻们的餐桌肚腹,成了我们饭桌上的佳肴。
   小时候,最喜欢拽着奶奶的衣襟迈步在各色的花树间,听她讲花树的故事。那白头发里飞扬的智慧总是神奇的开在那些慈祥的皱折里。
   大点,再大点,我也用那些花树故事满足那些稚嫩的渴望,等我也托着一群孩子在田野,山间寻梦时,那清清的溪水,小小的鱼儿,还有横行斜路的螃蟹就成了我们的乐园。
   风儿轻轻的,山腰的花和草掩映着,偶尔的薄雾轻盈,蝴蝶和蜜蜂的却从不退堂,那山中日月的快乐便开满了山谷白云。
   推门出户,纯美的花香夹着青草的气息,采云为裳,踏雾舞风,这就是我馨馨美丽的家园!

共 41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如诗又如歌的散文合集,极力书写着美丽的家园,抒写着笔者浓烈深厚的恋家思乡之情。无论是稷山城浓情蜜意的夜色,还是思绪里远远近近的童年情思,从赶大集的热闹,到日常山乡里平静淡然的风土人情,亦或是大山里的四季,虽景致不同,但无不燃情激荡。四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人间的乐园,家乡的水墨画和乡土气息。作者用妙曼之笔,通过动与静的内在和谐统一,组成一幅幅静谧,或流动的人间美景图,风格细腻,清秀,人在画外,意在其中,风物流动,声音相闻,物我一体,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写作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机勃勃,细致入微,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充满诗情画意,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感染读者,美好的感觉随着笔者流淌在文字间的情意而流淌,实在美不胜收!倾情推荐共赏品读!【编辑:茉莉金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30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6-29 14:46:33
  向萧月肖文友问好!柳岸有您非常精彩!祝您文思泉涌,佳作继续在柳岸精彩呈现,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6-29 23:59:57
  欣赏作者精彩的散文
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7-06-30 18:08:48
  欣赏文友精品佳作,谢谢你带来美的享受!
浩渺若尘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