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文缘 :一朵开在心底的梦
几年前,去医院探望生病的朋友,邂逅三十多年前下放到我们村的徐知青,当年她就住我们家西屋,还当过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相遇时她是朋友的主治医生,我和她之间曾经有很多温馨故事。机缘巧合,两个不同年龄的女人花,又在同一个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我想把这份激动用笔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让情绪从笔端流淌出来。有这样的冲动和热切,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想了又想,写了又写,改了又改,《邂逅》终于成稿。当时是在身为省作协成员的一个朋友指点下,将稿子投了出去。没想编辑和我沟通,把原来的题目改为《我的知青老师》,发表在某市晚报上。那年我将近五十岁。
苏东坡曾说过:“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当我在那样的一个年龄第一次完成一篇小文稿,并得以刊登发表,当时心境,借用千年古诗人的胸怀来描绘,最贴切不过。
对写作的热爱萌发于中学时代。这种爱,纯粹是老师“欣赏”教育出来的结果。那时,我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作文课上朗读。老师有时还用毛笔把我写的作文抄好,贴在教室后面,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我未必太喜欢上语文课,但是最喜欢上作文课。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呀,诱惑出阳光下多彩的肥皂泡儿。后来我明白,是老师的点评和鼓励,给我写作动力,点亮我心里的梦想,长大后我想当个作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后面需要沉淀丰富的文化积累。我知道,灵光一闪之后,要有好的语言支撑,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几年我一直怀揣梦想,如饥似渴地品读中外文学作品,汲取作品中的营养精华。时时感慨,中外文学大家们的语言精湛,底蕴深厚,老花镜下,读书笔记积攒一大摞。
写作的人要经得起磨炼。我投出去的稿子大都石沉大海。废稿堆积案头,我常常问自己:你写的够多吗?无言以对,的确不多。那么就踏踏实实,老骥伏枥,多多耕耘。说不定到了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时候,才会有收获。
写作的人更要耐得住孤独落寞。我把自己写的文字讲给朋友听,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可是朋友们劝我:退休了,好好享受生活,每天跳跳广场舞,上个老年大学,偶尔国内外旅游去也行,干嘛要费这个心思,要挣稿费吗?几十块钱也就能打瓶酱油。再说了,现在谁还看报纸杂志,网上什么都有。歇歇吧,攒足劲儿等抱孙子!这一盆凉水泼得我再也不敢跟他们讲写作的事情了。
写作还要能够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我能有几篇作品见报,承蒙省作协的朋友赐教指导。平时遇见新鲜话题,我们会网聊两三个小时,商榷写作的视角,讨论突出的主题。朋友文笔娴熟高产,针对我的作品,意见中肯。其实在我目前的写作过程中,她就像我的编辑老师,是我心理上赖着的拐杖。我五十知天命的人了,还是会像学生一样很期待她的认可。一句“你的确进步神速!”,让我心情愉悦,沾沾自喜。初心如锦时,归来仍少年!追逐志趣,踌躇满志,竟不觉得岁月催人老。
年过半百,生活中突然升腾起新的向往。我能有这样的思想或拥抱生活的态度,值得庆幸。临近退休的年龄,没有颓靡踯躅,重拾昔日的理想,有梦可做,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一时间,我忘记了人生初老的年龄,感觉自己又回到三十多年前的高考状态,废寝忘食,经常看书写作到午夜。这么精神饱满地学习和写作,老公打趣说我焕发了第二青春。我发现,学习是保持年轻状态的一大秘诀。
我生活的范畴就是我居住的小城。可是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擅长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我用温情观察并发现普通人身上的美和闪光点。如果有作品发表,越发燃烧起创作的冲动。一篇作品数十遍的阅读修改,哪怕一个字的不合适也不放过。写作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如果脑子里一段时间没有新的想法,自己会焦躁不安。唯有从文字中得到心灵上的慰籍。
刘白羽老师说过:“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处处有心观察留意生活,的确多有感动的瞬间,可是能够顺畅地表达,并非易事。
去年为数不多的火车之旅,我上铺的父子三人,说着三种方言。父亲是河南人,操河南方言。一个儿子在成都外婆家长大,四川口音。另一个是父母自己带,在广州长大。语言不通偶尔成为父子三人之间的沟通障碍。说笑过后,打工族的艰辛触动心底,我抓住这一刻的心灵颤动,火车上,乘兴写出《小哥俩》。成稿后给作协的朋友看,她断然否决,并提出很多真诚意见。经过反复推敲斟酌,进行大幅度的删减修改,题目换掉,重新定为《回家》,终于救活小豆腐块文字,刊登发表在小城晚报。每个作品的诞生,我都是花费大量心血及时间,做到大幅度的删除和修改,就像关公刮毒疗伤,痛伴着生的希翼。
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82岁的门罗老太太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在采访中她甚至一度哽咽:“这感觉真是太美妙了!”退休的年龄相对于82岁,显得太年轻。关于写作,我是徘徊在门外的老年新手。退休的那一天,精彩人生才真正开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上文学,追逐文字。纵是晚开的花,激扬文字,无须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