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马线上的谦让
目前,文明礼让斑马线的活动,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开展。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相关的内容与法规:“斑马线上有人或有行人通过时,驾驶员需提前50米减速;有人准备通过时,公交车必须停下,并打手势请行人先行;而车辆通过斑马线时,车速不能高于15公里每小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相关统计:6月1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车事故的90℅。
那么相关的处罚标准是:行经人行横道,机动车未减速行驶的,罚款150元,记3分;行人不按规定过马路、闯红灯的,除了教育外,处罚30元。
综合上述,反映的无非就是“人让车、车让人”的一种现象。这现象涉及了三个因素,即人、车、路。而从统计的事故率来看,“90℅”的数字相当扎眼,可喜的是,相关管理部门在生命线前,不仅宣传、引导市民懂法并自觉守法,而且管理力度上,严执法、零容忍、全覆盖。
短短的白色斑马线,又牵扯出人的素养,在斑马线前,要不要过,是行走,还是停下,抑或避让,是个选择性的问题。同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物欲横飞的年代,也隐性地藏匿着“巧取豪夺”的利益,那就是“路权”。路权的人与车之争,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原始社会的弱肉强食。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区区血肉之躯,是抵不过滚滚车轮的,过马路还是得悠着点,安全为上。行人闯红灯、低头看手机啊之类的,不是无异于把自己置身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很重要。
当然,不管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相关的执法部门,抑或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个文明礼让斑马线的问题上,超前的安全意识,应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生命攸关。
然,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文明礼让斑马线,营造的就是一份文明交通、和谐交通。你让、我让、大家一起谦让,这文明自然而然地就营造出来了。何况,谦让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譬如,孔融让梨,张英的“六尺之巷”,说的都是谦让的美德,且家喻户晓。
这么一说,文明礼让斑马线,不仅关乎“礼”,而且更是“法”。礼与法的中介,竖着一副血肉之躯的“人”。从人、车、路,说到礼、法、人,似乎绕了一个大圈,终归又说到了“人”,却不难看出,其实就是人的话题,即生命哲学的范畴。在神圣而高贵的生命面前,我们都要文明,都要谦让。
文明礼让,与其说是一个人的素养,倒不如说是人的一种境界,说到底,还得靠“人”,人的意识与行为!
斑马线上的谦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