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收获】街(散文)
每次开车经过村里的街口,都会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情,十分彷徨。岁月如白驹过隙,带走了老街的昔日繁华,每一次的回忆都令我唏嘘不已。
后来,经过村口的次数多了,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向车上的人介绍老街曾经的热闹繁华。凡是客人,都会饶有兴致地听我描述当时的场景,仿佛也会身临其境。后来说的多了,那种活跃在心里的念想就更加强烈了。
目睹老街的盛况,那是我儿时最开心与关注的几件事情之一。特别是到了老街的集市日,那简直是举乡盛世,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过来赶集,直到把老街以及周边的小巷围的水泄不通。这种热闹程度在当今社会里,已经很难再见到,也可以说近乎消失。目前流行申报非遗项目,我觉得中国农村的集市日也应当尝试申遗,毕竟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
我对书画一窍不通,偏偏钟爱清明上河图,每次在书籍上看到清明上河图,都会让我陷入到深深的回忆之中。河流,街巷,石桥,船只,货物,商贩,顾客,这幅画太贴近现实,牵动着我的思念情怀。
这条老街在我们村中心,可以说整座村子都是围绕它而建。老街几乎呈一条直线横跨村庄,旁边有条十多米宽的河道,连接着十里八乡。老街挨着长河而生,陆上车水马龙,水上百舸争流。
我们村在乡里算是大村,所以每到集市日必定人头攒动,形成大市。河流上面有三座石桥,就是一米见宽的那种石板桥,也可以说这三座桥是市集的固定坐标。三座石桥相距四百多米,因此集市范围从东到西的长度差不多四百米,面积是以此为直径的半圆弧内,总之,在我童年一直感觉这种集市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每逢农历三、六、九,便是赶集日。各处的商贩早早赶来占位支摊,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在赶集日就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老街上没有限定具体的摆摊位置,只要缴纳一点费用给村委会就可以随便占地经营,所以能否抢到好的中心位置,就看你来得够不够早。
集市日摆摊看似杂乱无章,但商贩们还是会自觉地把商品归类占地售卖。一般情况下,在东边小桥附近是活禽交易区,常见的猪,牛,鸡,鸭等家禽会在那里交易,旁边是饲料和农作物等卖场。在中间的小桥附近,因为挨着码头,所以几乎是粮食,面粉等需要水运过来的商品交易区。第三座小桥附近则是苗类植物和药物等交易区。至于小百货,吃的喝的用的等几乎是分散在这个半圆弧之内,没有统一的划分区来规范,只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摆摊便可。
那时老街的场景可跟现在的步行街相媲美,繁华程度不亚于它们,尽管售卖的货物参差不齐,廉价低端,但萦绕在市场上的气氛,绝对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
老街的路况很差,到处泥泞,特别是下雨天,坑坑洼洼,遍布小水凼。但简陋的环境,丝毫不会影响赶集人的情绪,不管是商贩还是顾客,那脸上洋溢着开心的自然的表情,全是发至肺腑的。
时间更替,繁华落尽。
随着早一辈赶集人的老去,集市的规模也在日益萎缩,如今鲜有年轻人再去接棒这么卑微的职业了。
就在不久前,我恰巧赶上了小村的集市,横在眼前的老街非常陌生,街上行人寥寥无几。那条河道早已停运,河两岸用石块垒砌修缮,并收窄到原来的一半之宽,大河被改造成了水渠,显然改变了使用功能。老街也被重新修葺,拓宽了不少,一旁还种上了花草,看上去更像一条马路了。
村委会在老街的北面开辟了一处菜市场,买卖围绕菜市场进行,这么一来,老街算是彻底退出了集市的历史舞台。
新菜场四周勉强摆满了摊子,曾经琳琅满目的货品变成了单一的水产品和蔬菜。而不管是吆喝的小贩,还是购买的顾客,都是一群中老年人,满眼扫视,竟然看不到一位年轻人。
我匆匆拍了两张照片算作留念,彼时心情惆怅。当我在按下镜头的瞬间,我希望拍下的是满满的人群和拥挤的老街。
自那次赶集后,我不再跟任何人提及回忆里的老街。这种刻苦(骨?)铭心的怀念,听着的人也不会明白。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总感觉那里缺乏能赶集的街巷,有几条街也挺热闹的,但是跟乡下的集市街相比,又是迥然不同。那种俗乐,那种灵动,那种畅快,正是城市小街所缺乏的韵味。城市小街被夹杂在钢筋水泥的大楼之间,尽管还算热闹,但我总感觉那种热闹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自娱自乐。甚至看多了,看久了,心里会觉得那是种缥缈的虚幻。
直到有一天,我闯进了一条小街,改变了我的初衷。
这条小街藏在老城区的一片不起眼的居民区内,小街差不多四米之宽,幽深狭长,临街两边都是商铺,行业传统。这条街的形态和氛围跟乡下的老街相差无几,商铺都是两层的木质结构,白墙青瓦,底下营业楼上居住。围着小街周边的几乎是那种两层的老房子,年代久远,很有历史的沧桑感。小街青石板铺面,黝黑铮亮,两边各有一条浅浅的引水槽,分布的非常匀称。
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廊。而且,耳边不时会响起嘹亮的京剧,还有商贩们的议价声,街上孩子的嬉笑声,旁人的闲聊声。
声声入耳,瞬间感觉自己穿越到了老街的集市中,内心更是激动不已。
这条小街浮现了老街太多的缩影,人物、景观、环境、氛围,大同小异。没想到在多年之后,还能通过小街找到失去的老街景象,这令我倍感欣慰!
自从发现了小街的存在,我不止一次地踯躅其中细细品味,只为让美好的回忆在那里得以延续。
不过,我还是欠老街一张照片,无法把它的辉煌定格在册,是我一直觉得倍感惋惜而又无比遗憾的事啊!
这句话拿掉苦,用骨吧
我对书画一窍不通,偏偏钟爱清明上河图,每次在书籍上看到清明上河图,都会让我陷入到深深的回忆之中。河流,街巷,石桥,船只,货物,商贩,顾客,这幅画太贴近现实,牵动着我的思念情怀。
美丽繁华的老街,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一样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