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杂谈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针对自身情况,以一定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是严格要求自己和自觉规范自己的一种意识和行为。
据史料记载,宋元交替年间,有一位学者叫许衡,一天外出恰遇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不是自律的来历,似乎没有人去考证。
追求利益和逃避苦难是人的本能,关键看你后天如何驾驭。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借东西要还,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乡下人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你突然捡到贵重的东西,那是不好的预兆。近日老乡小张告诉我,去年冬天在山下捡到一只从山上摔下的野山羊,后来他也差点从山上摔死了。显然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或许是乡下人教育孩子不要想歪财,要靠劳动致富的一些观念。
前些日子,我问一位八十多岁的退休公务员,您们年轻的时候贪腐严重吗?他告诉我,像毛主席那一代伟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送儿上前线,在三年困难时期自己主动降工资等等,为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就是普通人那时也要定期开民主生活会,斗私批修。如果长辈身上有污点,连孩子在社会上都抬不起头。现在回想起来,做错了事有人指出,或经常有人提醒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不过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别人不可能天天管着你。
人世间,最顽强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许多铸成大错的人,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逐渐地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准,继而突破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破坏了社会公德,最终陷入违纪违法的境地,对家庭、对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数不清的贪官污吏面对国法,流下悔恨的泪水;暂时还没有暴露的,也难免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惶惶不可终日。这也是这类人容易患心理疾病的原因。
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耐得住平淡,经得起诱惑,始终绷紧自律这根弦。只有出自个人内心的主动“自律”,才可能实现自我发展。
明朝的徐溥在求学期间,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当自己做了一件坏事,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久而久之,瓶中黄豆半满,黑豆屈指可数。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徐溥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可见,自律是意志的考验和磨练。
一个人没有自律就没有自强,没有自强就难自信,没有自信就不会优秀。无论你有多高的天赋,若不能自律,潜能就不可发挥到极致。因此自律是使人攀向高峰能力得以有效维持的关键所在。
自律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现实生活中还验证了那句名言,“自律者方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