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秀芳婆(散文)

精品 【丁香收获】秀芳婆(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9075.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4发表时间:2017-07-04 08:25:01
摘要:苦命人的一生,她为何会如此?无人知晓其中缘由,但愿天堂没有人间的辛酸苦辣。

【丁香收获】秀芳婆(散文) 迄今为止,秀芳婆已经死了有十多个年头,她具体是那一年去世的,我早已没了印象,我只记得,她是快过年的时候没的。对她的印象,我和全村人都是一样的,她这人除了爱骂人的特点之外,一时看不到有什么特长。她不爱出门,一旦出门,便是坐在门前的石头上骂人。村里没被她骂过的大人很少很少,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和救死扶伤的老医生也被她骂过。
   只有一种人,她没骂过,那类人便是像我这样时常拿奖状的学生。或许在她看来,学习好便是有出息,她没骂过我们,也得到了好报。因为她过世以后,是我们这些学生将她的灵柩抬到公坟里的;下葬的时候,更是我们拿起手里的铁锨,为她堆起了高大的坟堆。从这点来说,她是幸运的,没骂过我们,也是明智的。秀芳婆的娘家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我也没问过任何人,更不会去花多余的时间去考究,现在追究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秀芳婆骂人的劲头究竟有多大,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某年盛夏的午后,那天太阳很热,地里的玉米叶子被晒得拧成一股绳,巷道里的槐树叶子被晒得奄奄一息,就连村里那几条平日里不断撒欢的狗都懒洋洋地躺在村西头的枫树下,人们都坐在家里的电风扇下纳凉,只有她一人坐在家门口的大石头上骂人,她究竟在骂谁?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后来听老乡们说好像是骂来村里卖醋的老头。那老头又是怎么得罪她的,没人知道为什么。
   她骂人的曲调就跟烦人的知了声一样,先是径直往上走,音调越来越高,当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瞬间停止,然后继续向上走。如此往复,试想想,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的心情普遍烦躁,知了声叫个不停,再加一个叫骂声,这可如何是好?在她骂人的时候,村里人也不敢和她讲理,谁要过去了,指不定会立刻把话题转给谁,因此没人过去惹她,就连我们这些她没骂过的学生娃们也不敢轻易过去劝慰她。
   至于秀芳婆为何有这么个喜好,没人能说得上来,我猜她曾经肯定是受啥刺激了,要不然咋能那样呢?不管是谁,骂人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很好。骂人是件很费力的事,全身都在用劲,而且到最后是口干舌燥喉咙眼里冒青烟。
   秀芳婆坐在门口的石头上,不吃不喝,也没挪地方,从正中午一下子骂到太阳落山。干了整整一下午活,老乡们本来就够累的,这下刚到村里,却碰见这么个情况,除了苦笑之外,又能怎样?总不能直接过去将她一刀杀了吧,当然这是犯法的事,气愤到极点的人也只是随口说说,人命关天,量他谁不管有多大胆,也不敢轻易干这事。况且就秀芳婆骂人那阵势,一般人也不敢过去。
   太阳落山了,月亮将大地照得一片光明,按理说柔美的月光下,本是赏月的最佳机会,可是村里有这么一位大神在骂人,我想就是神仙来了也不会待在这里赏月的。老乡们纷纷钻入被窝睡觉,只有秀芳婆依然坐在门口的石头上骂人,往往骂到最后,她的嗓门已经足够沙哑,但她依然如同不肯放弃阵地的战士一般,继续在战斗。沙哑的叫骂声和高亢的大嗓门相比,声调小了许多,夜渐渐静了下来。
   只是这安静是暂时的,秀芳婆骂人骂得没声音了,这下她的孙子便要遭殃了。片刻之后,一声声长长的尖叫声陆续传来,比知了的叫声更加尖锐,而且声调更高更长。也不知她那孙子上辈子究竟干了啥缺德事,今生今世降生到这样的家庭里,只要是他婆骂人骂得没声的时候,他便遭了秧,成为他婆发泄心中不悦的工具。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秀芳婆的年纪渐渐大了,骂人的声调也小了,而且她也没劲了,更是追不上孙子了。秀芳婆也是个可怜人,俩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常年不着家,在外胡混,了无音讯,过几年回来,给家里丢个孩子,再次消失。这几年下来,除了家里多了俩小娃娃以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变化。那俩娃除了挨打之外,便是帮忙干点家务活。提起她的女儿,她更伤心,女儿不知何年何月走了以后,再也没有消息,至于她的女儿还在不在人世,没人说得清。
   秀芳婆的老伴平日里外出收羊奶,整天是早出晚归,家里除了她之外,便是俩孙子。或许是她想念孩子的缘故,又或者是她心里烦闷的原因,那俩孩子自从被他爸扔在家里之后,挨打是家常便饭。老伴在家的时候,秀芳婆还能稍稍收敛点,一旦老头出去收羊奶了,那俩小子便遭了秧,哭声震天,凄惨的痛苦声听得人心颤不已。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那俩孩子挨打之后的情形,由于哭得时间长了,眼睛肿得上下眼皮快要紧挨在一起,脸颊被打得高高肿起来,脸上更是满脸的指甲印和手指印。浑身上下沾满了土,胳膊腿上处处是长长的血痕,任何一位母亲看了,都是痛心的。不知他俩的妈妈看到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的妈妈此刻在何方,恐怕只有那位常年不着家在外瞎混的爸爸知晓吧?
   俩孩子的苦日子终归还是到了头,秀芳婆一病不起,没了叫骂声和小孩哭声,我们一时仿佛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某日午后,我正在院子里洗衣裳,洗衣机发动机的嗡嗡声不断在响着,我站在洗衣机旁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耳边隐约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突然,门外传来了叫门的响声,而且是跪在门外带哭腔的叫门声,这种情况预示着村里有大事发生,村里有老人去世了。
   待我出门,只见秀芳婆那俩孙子齐刷刷的跪在我的面前,他们可怜兮兮的样子令我心痛不已。他们的眼圈已经哭得肿得老高,手背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看得出来,秀芳婆在弥留之际,依然不放过他们。只是,他们在婆婆过世之后,并没有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在农村过事的时候要请全村人帮忙,如果人缘不好的话,很难请来老乡帮忙的。秀芳婆当年就是例子,尽管俩孩子跪得直不起身来,依然没人前去帮忙。秀芳婆的人缘究竟有多么的差,就连婆婆本家的人也不去帮衬,更谈不上披麻戴孝。可怜俩孩子和一个半老不死的老头子求了这个求那个,最终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发动乡亲们前去帮衬,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当年村里的大学生。
   在乡亲们的帮衬下,在全体大学生的努力下,秀芳婆的丧事办得很到位,各项事务统统落实到人,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生成了那场丧礼的主力。在过去的农村,丧礼主要有两个地方需要人手,其一是出殡抬灵,其二是下葬。在村里几位好心人的帮助下,秀芳婆的墓穴顺利完工。
   秀芳婆的葬礼没有请乐队,也没有出现满村的花圈,更不会有花里胡哨的一系列表演,只有一个老头和俩孙子始终跪在灵前哭哭啼啼。虽然一切都是那么的俭朴,但是该走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在村东头老杨的带领下,丧礼按照既定的规程执行。虽然没有几个亲戚,也没有多余的孝子,但是那几位好心的老太太依然给做了一大堆的哭丧棒。
   在老乡们的回忆下,老杨写了报丧单,派员前去报丧,至于那些半辈子没来往的亲戚还有没有人愿意来,那便要看秀芳婆的造化了,一切和预计的没有丝毫的差别,果然没人前来。对此,最为冒火的便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在我们的眼里,死者为大,哪怕是过去有多么大的恩怨,在此刻也是应该要了结的。
   虽然娘家没来人,但是该走的步骤依然要执行。秀芳婆咽气的第三天,老杨带领乡亲们为秀芳婆举办了庄严的入殓仪式,俩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感动了每一位在场的老乡。在秀芳婆的灵位前,老杨说了一段话总结了她的一生。
   你的一生里,有多少苦,有多少累,我们不知,但是你骂过多少人,我们知道。你一路走好,希望在那边,不要再骂人了。你也是有福气的,俩孙子挨了你多少打,此刻却没有任何的抱怨。你更应该感到自豪,村里的大学生都在为你忙活。
   老杨的话说完,我们都感动了。全体乡亲按序最后一次瞻仰了这位老人的仪容,有几位老人已经哭得站不起身来,虽然昔日里有过说不清的恩怨,但是到此,一切都该结束了。我也难过不已,这位老人在我的印象里,除了爱骂人之外,也没啥坏毛病。说到底,她也是苦命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养儿育女,到头来,儿女都不在身旁,她在弥留之际想念孩子的苦痛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改日,天刚麻麻亮,一阵窜天猴的巨响将整个天际振得晃了一晃,送殡队伍出发了。老杨手拿纸盆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大孙子怀抱遗像、二孙子扛着铭旌紧跟其后,俩孙子哭得死去活来,鼻涕泪浸湿了身前的衣襟,我们扛起灵柩在后面,其他帮忙的乡亲们在最后。在村口的丁字路口,老杨将手里的纸盆使劲摔得粉碎,扬起一滩纸灰。
   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路边桐树的干枝丫随着寒风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头顶飞来几只乌鸦传来几声鸣叫,一堆堆的柴火在路旁迅速燃起,这是老乡们为她送行。稍时,我们便到了坟地里,乡亲们几阵忙活,几番折腾,纸钱纷飞,哭声震天,黄土飞扬。在十点钟的时候,一座新坟在家乡的公坟里堆起。那位爱骂人的秀芳婆永远躺在了地下,陪伴她的除了公坟里的“邻居”之外,便是周围的杂树、杂草和天空飞翔的鸟儿。至此,她的一生永远终结。
   秀芳婆的坟头有一块大石头,就是她家门口那块,这是乡亲们为俩孩子以后上坟时做的标记。乡亲们陆续回家了,我看了看那座新坟,便转身离去,在转身离开的瞬间,我顿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秀芳婆端坐在坟前的大石头上,嘴里嘟囔不已,好像给“邻居们”诉说她这一生的辛酸苦辣和对子孙那至死不渝的真切思念以及对老乡们的无限愧疚。
  

共 36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开门见山,说迄今为止,秀芳婆死了十多年了,虽然说作者记不太清楚具体死去的时间,却有大约印象是过年的时候。然而让作者至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秀芳婆的骂人,其厉害程度是能从早骂到晚,可以说诅咒声达到了扰民的程度。但是村民们谁也拿她没有办法,也制止不了,也无人敢去劝阻和接这个烫手山芋的茬,也更没有人搞清楚秀芳婆为什么要这样骂人?也许是因儿女的忤逆不孝,她心中有了积怨,也许她还有许多人生的不如意,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孩子被打的原因,秀芳婆骂人骂到日落西山,一双可怜的孙儿就开始遭殃,这无疑是一个被扭曲的心灵暗示。岁月悠悠,年岁不饶人,秀芳婆渐渐骂不动了,她依然在孩子身上留下了伤害的疤痕,直至她生命弥留之际都不放过在两个孩子肉体上的发泄。“我曾经亲眼目睹过那俩孩子挨打之后的情形,由于哭得时间长了,眼睛肿得上下眼皮快要紧挨在一起,脸颊被打得高高肿起来,脸上更是满脸的指甲印和手指印。浑身上下沾满了土,胳膊腿上处处是长长的血痕,任何一位母亲看了,都是痛心的。不知他俩的妈妈看到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的妈妈此刻在何方,恐怕只有那位常年不着家在外瞎混的爸爸知晓吧?”从作者细腻的描写过程就能感受到俩孩子所吃的苦头。作者笔下的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以及作者叙述的整过丧葬过程是作者这篇文章的重要环节,最能感受到的是通过这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让读者看到了作者的人生观、善良、淳朴。那句作者认为死者长已矣!更进一步的升华了作者的善良与大胸怀。还有老杨在致悼词中一段感人肺腑之言:“你的一生里,有多少苦,我们不知,但是你骂过多少人,我们知道。你一路走好,希望在那边,不要再骂人了。你也是有福气的,俩孙子挨了你多少打,此刻却没有任何的抱怨。你更应该感到自豪,村里的大学生都在为你忙活。”也是给死者、村民最好的诠释和总结。作者行文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正能量满满,深度好文,极推共赏。感谢作者赐稿丁香!期待作者更多精彩。【丁香编辑:浅墨清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70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7-07-04 08:31:16
  樱雪辛苦了!贤弟的文越写越好了,拜读学习。水平有限,编按不到位之处请包涵。
回复1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08:51:05
  感谢姐姐辛苦编按和准确雅评
2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7-07-04 08:32:25
  祝工作顺利,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08:51:14
  感谢姐姐
3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7-07-04 08:40:04
  你的一生里,有多少苦,我们不知,但是你骂过多少人,我们知道。你一路走好,希望在那边,不要再骂人了。你也是有福气的,俩孙子挨了你多少打,此刻却没有任何的抱怨。你更应该感到自豪,村里的大学生都在为你忙活。作者借这段话总结了秀芳婆的一生,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
回复3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08:52:1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天,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她了,所以写了篇文章。她过得很苦,也有太多的不得已。再次感谢姐姐
4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7-04 09:45:40
  老太太喜欢骂人,这事稀罕,而且是天天骂,她心里一定是受过强烈的刺激,对世界对某人的憎恨,因此才装疯卖傻,宣泄心中怨恨。
回复4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4:21
  老太太受过很大的刺激,至于是什么刺激,我也不清楚。到我记事的时候,每次见她出门的时候,都是在骂人!可怜哪,感谢您的雅评
5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7-04 09:46:48
  文章故事讲述细密,故事奇特,发人深省,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4:32
  感谢鼓励
6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7-04 09:50:18
  秀芳婆的怪癖很有意思,大热天就坐在家门前骂街,可能是精神不好,不然谁会撂下着老脸骂人?
天使的左翼
回复6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4:59
  老太太受过很大的刺激,所以才会那样,这也是人无奈的体现。感谢雅评
7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7-04 09:51:01
  一篇厚重,乡情厚重的文章,奈读,回味。
天使的左翼
回复7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5:10
  感谢鼓励
8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7-07-04 09:53:15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度好文,作者能把身边经历过的事叙述得淋漓尽致,实乃功底不薄,拜读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5:20
  感谢鼓励
9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7-04 09:55:04
  老婆婆的一生怪可怜的,一辈子就骂人了,生多少气,受多少人指责,关键是自己的两个孙子也跟着遭殃。
闻杰
回复9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6:16
  确实可怜,要是没有村里那些大学生,真的会出现大问题。她的一生就是老杨一段话。感谢雅评
10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7-04 09:56:36
  村里能有一位骂人的老太太,村民的涵养该有多高,不管她如何骂人,乡亲们都让着婆婆,一个村住着,相互谦让吧。
闻杰
回复10 楼        文友:樱雪        2017-07-04 10:26:47
  亲不亲故乡人,再不好,那也是乡里乡亲的。再次感谢
共 27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