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苦夏有清欢

精品 苦夏有清欢


作者:冰煌雪舞 榜眼,2454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1发表时间:2017-07-09 09:46:50

苦夏有清欢 一、苦夏有清欢
   苦夏之苦,苦在酷暑的煎熬,湿热的潮闷,似要将人烤熟的炎炎夏日,往往让人有种心乱如麻的焦躁。就算立了秋,也还有“秋老虎”盯着,看啥啥不顺眼,吃嘛嘛不香。但是,只要静下心来,以欣赏生活的态度,从容而坦然地面对一切,苦夏亦有清欢。
   在川南,每到收割稻谷的季节,天气出奇的热,每天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似要将人烤化,一大早,看着白花花的太阳就发怵,全身张开的毛孔不停地冒汗。每当这个时候,你看啥都是热的,长毛的猫,觅食的狗,马路上一晃而过的汽车撩起的灰烟,甚至,一声蝉的聒躁,一个不太干净的食品袋……都会引起你莫名的厌烦。每个人都往清凉的角落里钻,恨不能整天都泡在凉水里或钻进冰箱里。但是有天,镇上来了个老外,小伙子精神劲十足,在正午时分,他走进了一家餐厅,他拒绝在餐厅内进食,缠着老板将餐桌搬到露天的院坝里。毒日当头,小伙子赤裸着上身,愉快地吃着又辣又麻的川味,喝着冰镇的啤酒,不停地哈着嘴,用蹩脚的中文大呼“爽、爽、爽”。热,加上麻与辣的刁钻,汗水很快将他整个人淹没,周身晒得通红。他仍然一边甩着汗水,一边说这是“免费的桑拿”……有人笑,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老外就是老外,他以不同寻常的方式,享受着热与辣,快乐使他通体舒畅,自信与从容使他精神百倍,甚至令人生羡。
   都说苦夏难熬,若有诗书在手度苦夏便容易多了。读书增补感知的不足,使人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倾心交流。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每读一本好书,都是一次心灵的美容。读书能美容,在于读书的过程具有稳定人的情绪,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等作用。可见,读书使人心静,心静自然凉。读书能让你纾解愁结、淡化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入到“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的忘我境界。有书相伴,以阅读为乐,凡事皆可置之度外,炎夏之苦皆是庸人自扰,书中自有人生真味。
   苦夏的甜蜜源自亲人之间的爱。奶奶熬的荷叶粥,外婆捏出的冰粉,姨娘做的凉糕,母亲做的川味凉面……香香的,甜甜的,吃到嘴里凉凉的,开胃降火,滋暑去热,令人有着无限的怀念与回味。这些食物,是亲人精心炮制的爱,一辈辈流传,让我从少年一直吃到成年。如今,我也为我的亲人们烹制出消暑降火的食物,除了沿袭了她们的做法,还在花样上别出心裁,让所有人都觉得难捱的苦夏,充满悠悠的凉意,充满爱与快乐。
   苦夏有清欢,快乐无处不在,只在人的一念之间!
  
   二、夏日好读书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一本好书在手,体会书中精彩绝妙的内容,这本就是一种享受。但在炎炎夏日,每个人都易受酷暑与湿热的侵扰,使人心生倦怠,或是烦躁不安。在夏日读书,是一剂“心静自然凉”的良药。
   在“僵尸”盛行的年代,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低头一族,他们摆弄着手机,专心致志地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且不说这样对身体的危害,单是在这火热的季节里,握着有些发热的手机,自认为它的娱乐功能带来的快感,哪里能胜任一本好书带来的清凉,即使朋友圈里总有不少被转来转去的心灵鸡汤?那些在空气里不断流动的电波,总能搅得人心神不宁。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读书时的情景:烈日当头之时,吃过午饭的一家人,为了躲避晒得人发痛的大太阳,都会缩到床上午睡。父亲总会慢条斯理地摇着把蒲扇,半躺在床上翻看他从别处淘来的旧杂志,或是一本厚厚的小说。父亲摇蒲扇的力度不大不小,不紧不慢,但仍抵挡不住空气中的潮热,细微的汗粒仍不断从他的额头上、粗壮的胳膊上冒出来,浸润在他身体的各个部位,慢慢再汇聚成一粒粒汗珠,再一滴滴掉落下来,滴在他的手上或书上。手把着书的父亲,从来不会停下来擦擦汗,神情专注地盯着手里的书,目光随着书里的文字一行行移动着,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丰富,时而微微一笑,时而双眉紧锁,时而似嗔似怒……有时候天气太热,父亲冒汗的额头,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白,父亲还是将蒲扇摇得不紧不慢,看书的神情依然是一丝不苟。
   也唯有在夏日里的午睡时间,由于天气太热,实在不能去野外干活,父亲才有空翻读平时他收藏的旧书。父亲看书的样子,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于是,自从上学后,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读书。尤其是夏日,漫长的暑假正是阅读课外书的好时机,我也不单单是只在午睡的时候读书。但是,每次午睡时间读书那种独特的体验,却让我至今难忘。
   那些年,临近重庆的故乡出奇的热,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电风扇,每个人除了干活时捏锄头,闲时都手摇一把大蒲扇。我力气小,摇蒲扇重了,会吹得书页“哗哗”响,扰乱读书的心情,且只摇几下胳膊就开始酸疼,反而因为用力而使自己更热;力气小了,蒲扇摇不出风,白忙活了,还是热。于是,我读书时干脆不摇蒲扇,但我还是学不来父亲读书时的斯文与沉稳。我索性光着脚丫蹲在家中的地上读书,泥土地上微微的凉意从脚心沁到内心,有种清悠的舒坦。当泥土地上的腥气与书中的油墨味混在一起,心中又有了少有的宁静与安然。尽管,从我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已滴落在书上,洇湿了书中的那些文字,但那些文字因而更加清晰。渐渐地,我蹲在地上的双腿开始麻木,脚板底的那片泥土地已不再清凉,我又换了片儿地,一屁股坐下,津津有味地捧读着喜欢的书。书籍的精彩与妙处,便是令人物我两忘,虽然,夏日里读书常常令我汗流浃背。
   在夏日里读书,尤其喜欢书中描述冬天的那些情景:漫开飞舞的雪花,傲骨清芬的腊梅,一汪汪清冷的湖水……也喜欢书中那些励志的语言与故事,让人浮想联翩,让人通体舒畅,如沐甘霖。
   夏日好读书!在如火如荼的岁月,使人静心清凉、戒骄戒躁,这是以独特的方式歌唱生命!
  
   三、悠悠薄荷情
   一说起薄荷,心底便涌出了一丝丝清凉的感觉,让迷失在苦夏的人,仿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突遇绿洲,顿时就看到了生活尽头的希望,妥贴而舒坦,回味甘甜。薄荷,真是一棵神奇的芳草,油绿绿的叶子,魔术般变出悠悠的凉意。
   每年七月酷暑最难熬。在太阳地曝晒下,所有的绿植都在毒日下蔫头巴脑的,唯有薄荷,倔强地昂着小脑袋,迎天立地,泛着油油的绿光。拔几株薄荷,清水里快速淘洗过,放入大瓷盆或一个小水桶里,倒入开得滚花花的开水,只一瞬间,薄荷在开水中翻滚了一下,叶子更绿,青亮青亮的,薄荷凉悠悠的味道就窜入了鼻孔,沁人心脾。待薄荷水冷却,舀上一碗薄荷水,慢慢悠悠地喝进肚里,入腑的清凉使人通体舒畅,解渴又祛暑,实在是妙不可言。
   把嫩绿的薄荷叶做成菜,是母亲巧手烹制出的爱。当铺天盖地的薄荷在房前屋后生长,母亲定会在湿热的天气里掐上几把嫩绿的薄荷尖儿,或开水焯熟加上调料拌上鸡肉,精心调制出一盘薄荷鸡丝儿,或做成一锅一青二白的薄荷豆腐汤。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做的薄荷糕。把糯米和粳米加在一起泡发,在磨盘上磨成粉,再在蒸笼上铺一层薄荷叶子,将雪白的米粉和上白糖,洒匀在绿汪汪的薄荷叶上,最后再盖一层薄荷叶,蒸熟后,用刀一小块一小块地切开。雪白的糕,清清凉凉的薄荷叶,散发出香香的味道,吃进嘴里,清甜悠凉,清新可口。那味道,连同那盘磨米粉的石磨,还有母亲磨面时晃晃悠悠的动作、吱吱呀呀的声音,一直都是我脑海中一幅鲜活如初的画面。
   奶奶熬出的薄荷粥,就像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样,稠稠的,黏黏的,黏粥和薄荷,经过奶奶用慢火精心地熬煮,再也分不清彼此。将粥盛放进面盆,再将面盆入水缸里浸凉,绿的是薄荷,红的是枸杞,融入白白的米粥里凝固成块状,用勺子轻轻一舀,盛入碗中,就上咸辣香味的家制泡菜,清新爽口,鲜香味美,能让人一口气吃上几大碗。
   薄荷还是具有奇效的一味中药。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薄荷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植物,人生难免有许多错过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相亲和相爱的机会几乎没有,但越是没有就越是想念。薄荷虽然是一种平淡的花草,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清爽从每一个毛孔渗进肌肤,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通透了,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会让那些曾经失去过的人得到一丝安慰,所以,薄荷的花语是“愿与你再次相逢”和“再爱我一次”。此外,它还有一种花语是“有德之人”。说起有德之人,我觉得薄荷就像善良勤劳的母亲与奶奶,她们就像薄荷一样平凡,经过生活的磨砺,却更加坚韧,并散发出一种清悠的品性之芳。
  
   四、被蒲扇“关照”的旧时光
   炎炎夏日,酷暑难挡,最诱人的,莫过于在湿热的空气中,倏忽地就有阵儿凉风吹过,沁人肺腑,瞬间便凉透全身,舒服而惬意。然而,大自然中,这样的凉风不容易得,几乎是千载难逢。于是,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人们为了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中获得一丝儿凉风,喜欢手摇一把大蒲扇纳凉。一把蒲扇在手,一上一下或轻摇,或用力翻动,那徐徐的人力凉风便从蒲扇间悠悠而出,入心即凉,驱逐了积郁在内心的燥热。
   家乡的蒲扇是用棕榈树的树叶制作而成。棕榈树的叶,宽宽大大。如果不是叶脉间有着缝隙,加上厚实的叶柄,简直就是一把天然的大蒲扇。买来的成品蒲扇,有细竹丝镶边,将散乱的棕榈树叶圈成了一个心形状。经过加工,严丝合缝,再在细竹丝上缝一层细细密密的针线,使整把扇子牢靠、严实。加上现成的叶柄作扇柄,美观大方,朴实自然。
   记忆中,父亲摇动蒲扇的时候,刚劲有力,蒲扇和凉风一起“呼呼”作响,只要是顺着父亲的方向,一个屋子的人往往都能“沾”上父亲的光。给人的感觉,那透心的凉风,就像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一阵又一阵,惬意而舒适。那时候,我眼中的父亲无比高大,加上他对我的严厉,使我对他有着一种畏惧的心理。即便如此,仍改不了我调皮贪玩的个性。有天中午,趁着大人都睡午觉,我在太阳底下疯了个够,然后才满面通红、汗流浃背地溜回家。那次,我恰好遇到坐在门口纳凉的父亲。父亲见了我立马怒目圆睁,但也不骂我,只将手中的蒲扇高高一举。我吓得以为父亲要用蒲扇打我,本能地抱住了头、闭住了眼。顿时,我就感觉到耳旁“呼”的一下,一阵凉风从头钻到了心里,但扇子并没有落在我身上。我睁眼,父亲佯装闭目,不动声色地摇动着大蒲扇,只将那阵阵的凉风传递于我。在那悠悠的凉里,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疼惜之情。
   不管有多热的天,母亲摇动蒲扇的样子,永远不紧不慢,很有节奏感。她用的力道不轻不重,刚刚好。最喜欢“蹭”母亲的凉风,细腻均匀,清爽怡人。那感觉,就像一层层凉薄的纱挂在身上,轻柔曼妙,一阵又一阵,源源不断,令人心安神宁。在母亲摇动的蒲扇里,我体会了母亲那柔柔的爱。
   奶奶用蒲扇摇出的凉风,弱弱的,绵绵的,扇子摇上去,往往要隔个几秒钟才能摇下来,慢慢腾腾,倒也悠闲自在。我最喜欢晚上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去“蹭”奶奶扇出的凉风。此时,奶奶一定会我讲一些古老的故事:牛郎与织女,白蛇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遍又一遍,百听不厌。时不时的,奶奶还用手中的蒲扇,轻轻地驱赶落在我身上的蚊子,直到我枕着她的臂膀酣然睡去。
   怀念小时候被亲人的蒲扇“关照”的那些美好岁月。那些蒲扇摇出的是入心的凉意,使我享受到的都是家人对我悠悠的情、浓浓的爱!
  
   五、都市蝉鸣声
   那年七月,在北京。
   一声响亮的蝉鸣,出现在一个雨过天睛的午后:突兀,清脆,悦耳,势不可挡,与这个喧闹繁华的都市显得格格不入。我忽然想起一篇文章,叫做《奔跑在城市的牛》,之于都市里忽现的蝉声,一样让人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出门,一路向阳,随着蝉声的牵引,在离我住处的百米之外,步入了一片不大的小树林。所谓的小树林,只不过是在一小片空地上的树比街道两旁多了几棵,繁密、高大、茂盛。浓郁的树荫里,不知被谁开辟了个巴掌大的土地,种上了几株南瓜。南瓜藤长势正旺,顺着几根绳子的牵引,一路向树杆上攀爬,金黄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惹几只蜂蝶翩翩而舞,招人喜爱。它们与蝉鸣声相映成趣,显得颇为热闹。这样的场景,只在儿时的家园中出现过。这悦耳的蝉鸣声,这让人意外的南瓜花,这与世无争的蜂飞蝶舞,将都市的一角装扮成乡村一隅,安宁清悠,静默淡然,仿若一片“世外桃源”。而有关蝉的记忆,顿时浮现于脑海,一种浓浓的乡土情怀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少小时,我对长着翅膀而不容易抓住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与期待。像小时候一样,我昂起脑袋,顺着蝉鸣叫的方向望去,将眼光落在高大结实的树干上,一点一点移动着,寻找蝉的影子,试图一睹蝉的“真容”。在我儿时幼小的心灵里,因为不可得,对蝉永远存在着一种膜拜心理。只闻其声,不见其物,又没有办法像男孩子一样,三两下“嗖嗖”爬到树上看个究竟,也没有用粘网捕蝉的灵活与勇气。更何况,只要你一上树,蝉就会被惊飞,而且还要战战兢兢冒着掉下树的危险。
   蝉终是有迹而无法寻觅,我的好奇心却有增无减。随着年岁的增长,蝉与它的鸣叫声,就这样被我锁在了记忆里。
   而今,城市中的蝉有声可循,记忆中的蝉鸣却变得十分遥远。当在都市中的树下歪着脑袋寻蝉的情景,无意间与童年中有过的场景叠合,已是物似人非,景景各不相同。此去经年,美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任凭你怎么寻觅,都已回不去了。
   “蝉鸣声更幽”。城市里的蝉声,依然给我带来了惊喜。因为地域的不同,出现的方式不同而显得尤为珍贵。它再一次融进了我的心里,为这个浮华的都市增添了鲜亮的一景,并以它独特的方式濯洗着我的心灵。

共 538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们之所以把炎夏称为苦夏,就是因为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苦夏其实并不是病,不过,严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以利于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消除苦夏症状。所以,多食瓜果可以度苦夏。冯骥才在他那篇有名的《苦夏》里是这样描述的:“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孩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捕捉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书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面。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煎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中,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着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面。然而,一半的苦字下面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获得与初始时的愿望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在这篇《苦夏有清欢》中,我们能够感触到来自亲人的清凉,例如奶奶熬的荷叶粥,外婆捏出的冰粉,姨娘做的凉糕,母亲做的川味凉面……香香的,甜甜的,吃到嘴里凉凉的,开胃降火,滋暑去热,令人有着无限的怀念与回味。作者最喜 “蹭”母亲的凉风,细腻均匀,清爽怡人。那感觉,就像一层层凉薄的纱挂在身上,轻柔曼妙,一阵又一阵,源源不断,令人心安神宁。也去“蹭”奶奶扇出的凉风。奶奶用蒲扇摇出的凉风,弱弱的,绵绵的,扇子摇上去,往往要隔个几秒钟才能摇下来,慢慢腾腾,倒也悠闲自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09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09 11:23:50
  因为亲情,苦夏就有清欢。欣赏佳作,问候冰粕雪舞老师,祝编创愉快。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2 10:51:18
  谢谢武哥辛苦编评,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2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09 16:17:07
  祝贺冰煌雪舞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2 10:51:37
  谢谢平淡如水老师来读,希望多指教,愉快!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09 17:53:41
  苦夏清欢,亲情无限。恭喜佳作斩获精品,争取更多精彩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2 10:51:55
  再谢武哥,祝福一切安好!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7-09 22:36:17
  拜读老师精彩美文,品读学习,祝贺精品,遥祝夏安!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4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2 10:52:17
  感谢朋友支持鼓励,祝福写文愉快,夏日安好!
5 楼        文友:文如烟        2017-07-16 06:05:22
  欣赏雪舞醇美佳作。如烟送上夏日的祝福。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回复5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6 16:40:46
  感谢如烟来读,喜欢你的文字,祝福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