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殇
蝉儿鸣叫的炎热夏天,一场暴雨,解暑降温,缓解了旱情,让人心生欢喜。可接二连三发生的少年溺亡事件,更让人悲殇。
六月二十九日,考试结束。上初中二年级,刚满16周岁的小明,便与两个要好的伙伴相约,去学校附近的一处窑坑玩耍。
一路上,三个阳光灿烂的伙伴说说笑笑,追追打打,快乐着不知愁为何物的少年时光。
窑坑,是以前砖厂挖土烧砖遗留下的。由于前段时间连续降雨和最近的一次暴雨,窑坑内已被雨水完全灌满,坑内最深处达20余米。
哈哈,到窑坑了。
小军说:“看着这贼热的天,把衣服都湿透了。要不,咱们下窑坑扎几个猛子爽一下,凉快凉快去。”
“呀,可不敢下去,这个窑坑深着呢?一般大人都不敢进去游泳!”小兵不停摆着手,头摇的像拨浪鼓。
“哈哈,你个胆小鬼!不就是下个窑坑玩玩水,谁怕谁?”小明搭着话,开始脱衣服。
“哼哼,就是的,水深不假,俺俩会游泳,往深水里游。你不会,只在坑边浅水玩还不行?”小军应和着,快速褪去了衣裤。
“噗通、噗通”两声响,小明、小军跳进大窑坑。
小兵不会游泳,底气不足,加上胆小没吱声,只是脱了鞋子,蹲在窑坑边撩水玩。
一个猛子真不赖,小明游入深水区,小军不甘落后、紧紧跟后面。
眼见俩人越游越远,进了窑坑深水的地,惊得小兵蹦起身来高声喊:“那里水深好几米,可不是闹着玩的,危险啊!你俩快点游回来,快点……”
逞能的两个同伴谁也不回头,憋足劲儿如比赛,偶尔露出两个小脑袋,扑扑腾腾一个劲儿向前冲,渐游渐远。
眨眼的功夫,小兵再次想喊俩伙伴时,却见两个人扑腾扑腾几下后,渐渐没了身影。
“啊啊,出来,出来,快点出来呀!”小兵嗓子喊哑,仍不再见人影,也没有半点回音。
“呀呀,不好了,肯定是出事了。救人啊!快来救人啊!”小兵鞋子没顾上穿,一路喊叫,拼命往村里跑。
事发窑坑,经过两个多小时全力搜救。最终,在一处8米深的位置,将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的小明、小军捞上岸。
赶来援助的紧急救援中心队员老王暗暗惋惜,悲痛不已:“这才短短两个月啊,发生七起十四名孩子溺亡事件,全部都是8到16岁的中小学生!警钟长鸣不止,可青少年溺亡事件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们就怕救援电话响起……”
如今,溺亡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十大杀手之一!随着中小学暑假开启,做为学生家长,你是否心存侥幸?有随之而来“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