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国人为何爱在墙上乱画

  国人为何爱在墙上乱画


作者:迟钝先生 白丁,2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1发表时间:2017-07-13 09:44:35
摘要:国人爱往墙上涂鸦的行为,是深植于骨子里的遗传基因在作祟。中国人往墙上写字的习惯传承了一千八百多年了,但古人和今人的题壁却是大相径庭,挺美好的一件事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对待这样的人,就要把他压到五行山下,让他感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才能收到效果。

国人为何爱在墙上乱画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说一对母女不顾劝阻执意在长城上刻下自己心仪的大学名字,遂想起数年前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字一事,以及白岩松在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发现的“国安是冠军”涂鸦。转而又想到,旅游时经常看到石上、树上、墙上、柱上刻画的桃心呀、利箭呀、表白呀、誓言呀,如此等等。三步之内,必有涂鸦,可见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不妨将之称为“题壁者”。我就非常纳闷,中国人是一个多么内敛的民族啊,怎么面对墙壁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骚动非要手痒地表达点什么呢?难道国人的遗传基因里就有题壁的因子吗?
   于是我翻弄故纸堆,在历史的长河里去寻找题壁的前辈,探访他们题壁的缘由。
   汉末的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的题壁者。这个人是一位书法家,写大字时一个字的直径有一丈,写小字时在方寸的地方能写千言。这个家伙出门吃饭从不带钱,酒足饭饱之后就在墙上写字,想看的人要付费观赏。不得不佩服这位大大的经济头脑,人家这是生财之道啊。
   唐宋时,人们再在墙上书写就不是为了赚钱了,而是把墙壁当作发表作品的重要载体,为了扬名了。所以。这一时期墙壁上题写的都是文学作品,或格律诗,或长短句,或阐述人生哲理,或抒发政治抱负,而题写的地点也大多集中在名楼古寺、旅馆驿站,盖因这些地方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于此有大成就的是唐朝一个叫崔颢的人,他在游览著名的黄鹤楼景区后,堂而皇之地在楼内大书“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搞得李酒仙乘兴来游黄鹤楼时,看到此诗非常沮丧,气急败坏地借着酒劲写道:“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谓帮他大大打了一个广告,使崔颢声名远播。
   古人题壁的第三种情况,有点像今天各处生死表白的雏形。同为追女,古人要比今人含蓄得多,也文雅得多。还是唐朝,一个叫崔护的人,在一户农家的大门板上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门板的主人并没有追罚崔护破坏私产,还将貌美如花的女儿嫁给他当老婆,可谓是题诗求爱的大成功者。
   观今人的题壁“作品”,虽然已刻出国门,刻向世界,但却毫无文学性,更不要说增加景观的美感了,只是在世人大众面前许愿望、秀恩爱、放豪言、刷存在。孰不知,这正表现出你内心的恐惧和行为的粗鄙。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窃以为处罚太轻了!想当年,宋江在酒店墙上写了一首《西江月》和一首七言诗,差点丢了大好头颅,而另一位大能孙大圣,只因写下“孙悟空到此一游”就被判处五百年有期徒刑。嘿嘿,再有犯者若依此等案例判罚,谁还敢伸手乱画?

共 1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旅游胜地,在国内国外著名的景区,留下自己的曾经到达过的痕迹,这是国人的通病,其实就是素质不高的具体表现之一。这些人刻字留名的目的是啥,无需多言,就是这一种明知故犯的显摆;追究历史由来,最先题壁者是生财之道,唐朝时的题壁是为了扬名,今人题壁就是内心的粗鄙浅陋,最后作者以讽刺幽默的语言提出对这样的行为应该严惩,的确应该如此。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13 09:45:19
  在旅游胜地,在国内国外著名的景区,留下自己的曾经到达过的痕迹,这是国人的通病,其实就是素质不高的具体表现之一。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