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我爱清粥小菜 (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我爱清粥小菜 (散文)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29发表时间:2017-07-13 19:23:27
摘要:清粥小菜,没有过多的奢望,不铺张,不浪费,五谷杂粮,天地精华,营养着人们,供养着生命,特别宝贵!让我们在人间的大世界里,就做一碗清粥,做一碟小菜吧,只要对社会有用,为他人所需,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夫复何求?


   陇南民歌有句唱词,说道:清粥照得月亮明,菜帮吃得牙花疼。是说生活困难的年景,人们只能喝清溜溜的稀粥,吃老菜帮子腌的咸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们全家随我父亲住在黑龙江虎林县一个国营农场里,几乎顿顿喝玉米粥,吃萝卜英子腌的咸菜。玉米粥,东北人叫大碴子、小碴子,统称为苞米碴子。我母亲一揭开锅盖,我看见又是大碴子、小碴子,就哭,那时候我五岁,小嫩牙嚼不动苞米碴子。
   我外婆跟我们一块生活了十年。在我的记忆中,她老人家最喜欢吃的就是清粥小菜,清粥是玉米面做成的,小菜是她自己腌制的四川泡菜。而我却最不爱吃这两样,玉米含糖量高,泡菜酸得牙疼,我吃了这两样,会出现胃酸现象,就拒绝食用。后来,我到农村去插队锻炼,主食就是玉米和酸菜两样,常常吃得我胃疼,但又不得不吃,就只好饭后马上服用胃舒平。胃舒平是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后,生成盐和水,从而治住胃酸。
   我参加工作以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少儿时代得的胃病不治自愈,我也就能够接受清粥小菜了。但还是很少吃玉米粥、酸菜、泡菜,而对米粥、凉拌萝卜丝、包菜丝、青辣椒等小菜,还是挺喜爱的。
   我母亲继承了我外婆的生活习惯,喝玉米面做的粥,吃她腌制的四川泡菜。她老人家知道我不吃,但每次碰上她吃的时候,她总是要问我吃不吃,我偶尔也会吃一点。据说,能接受含糖量高、酸性饮食的人,是碱性胃,而碱性胃的人多长寿。我的外婆、母亲都是碱性胃,她们都活到了八十多岁。
   我国喝粥的历史很悠久了。在小麦、稻谷还没有大量种植以前,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黍,也叫糜子。这种粮食,最适合熬粥。可以说,人们认识了黍这种作物,开始人工种植以后,就有了粥这种食品。当然,粥的稠稀,是根据收成情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的。粥很养人,可以说,任何粮食都可以做粥。在粥里加上蔬菜、肉类、豆类、花生、核桃仁、皮蛋等,再调上佐料,可以做出许许多多的花样来。
   陇南出大米,陇南人用大米熬的一种粥叫米珠子,也叫油稀饭,在粥里和上土豆丁、胡萝卜丁、绿菜叶,调上花椒面、咸盐和油炝葱花,熬得烂烂的,特别可口。陇南还有燕麦粥、小麦粥、玉米珍珍粥、玉米面粥、大米粥、小米粥,高粱米粥、洋芋面粥等等,不仅是家常便饭,也是各个饮食摊点常见的小吃,即使大酒店,也少不了。
   陇南盛产各种蔬菜,几乎所有的蔬菜都可以做成小菜。除了蔬菜,豆腐、各种卤肉、鸡鸭鹅的肉蛋,也都可以做成小菜。小菜的花样品种极多,简直可以辑录一部小菜大全。即使是牛肉拉面馆,也时常摆着十多种各类小菜。小菜多为凉拌,有生有熟,与大菜不同的是,不需要复杂的烹饪工序,不需要重口味的大料,不需要很高的厨艺,快速简便,经济实惠,可供选择的品类样式很多,刺激味蕾,增强食欲。小菜常常作为大菜的点缀,辅助,但小菜的地位并不低,人们并不看轻它,甚至对它很青睐。
   清粥小菜,是天然搭配。只喝清粥,就会觉得寡淡;只吃小菜,也不能饱肚。而许多的爱好杯中之物的人,都会用小菜来下酒,陇南把下酒的小菜称作“下事儿”。早先,陇南有干喝酒的习惯,如今谁要是款待酒,没有“下事儿”是不行的。实际上,陇南夜市上叫卖的大多数都是小菜,禽蛋肉蔬菜,应有尽有。
   四川绵阳有家粥铺,并不卖粥,只要你买它的包子、花卷、各类小菜,粥是免费的。而那免费的粥,竟然有好多样,任你挑选,相当可口。陇南的小吃摊点,有粥的必定有小菜,但有小菜的却未必有粥。看起来,粥是“户主”,小菜是“家属”;换了其他的主食,小菜依然是从属地位,始终是一种搭配,是食品之花中的绿叶。
   在陇南阳坝镇、碧口镇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其小菜也独具特色。各类菌菇、竹笋、木耳、山野菜、野味、小鱼、甚至一些植物的花朵、茎叶、根须,都可以做成很精致、很可口的小菜。小菜在农家乐的特色饭菜中,地位非常特殊,是招揽顾客的抢眼抢手的重要食品之一,也是农家很好的经济来源之一。
   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但清粥小菜依然是千家万户、酒楼饭店、小吃摊点,每天早点的主要食品,是非常大众化的饮食。一碗清粥、一个馒头、几碟小菜,简单,实在,吃了你会觉得很舒坦,很温馨,很满足。
   有人在网媒上给自己起昵称,叫“清粥小菜”,很有意思。清粥小菜,虽然不起眼,很低调,却也高成低就,雅俗共赏,大众共享。清粥小菜,没有过多的奢望,不铺张,不浪费,五谷杂粮,天地精华,营养着人们,供养着生命,特别宝贵!让我们在人间的大世界里,就做一碗清粥,做一碟小菜吧,只要对社会有用,为他人所需,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夫复何求?
  

共 18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粥的来历,最早出自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周。以食用为主,后加入药用价值。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将粥文化更尽一阶梯。而后粥不仅仅作用于裹腹充饥,以更多元化、多口感的形式进入人们视线,为国人之所爱。散文以陇南为基础,讲诉了故乡小菜送粥的习惯,将各种特色小菜搬上文化餐桌,虽是清淡,却仍然有小菜风情的满汉全席和秀色可餐的文字盛宴。各地风俗有异,但这种充满“家”之风味的小菜却是独特的“妈妈菜”,怀念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家和亲情!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7-13 19:25:04
  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问好,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你猜        2017-07-13 19:42:21
  很精彩,学习了。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13 19:47:28
  清粥小菜编了这篇《清粥小菜》挺有意思的,哈哈!“清粥小菜,虽然不起眼,很低调,却也高成低就,雅俗共赏,大众共享。”解读很精辟,赞!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4 楼        文友:怀念童心        2017-07-13 20:07:49
  老楼才思敏捷,对吃又有研究,那么多粥,那么多菜,到底吃哪盘好呢?哈哈
5 楼        文友:梦外人        2017-07-13 20:53:17
  喝清粥,就小菜,轻啜老酒观晓荷。
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14 08:43:28
  欣赏老师佳作,精彩好文章,问候,学习了:让我们在人间的大世界里,就做一碗清粥,做一碟小菜吧,只要对社会有用,为他人所需,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夫复何求?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7 楼        文友:老娄        2017-07-14 13:08:05
  以上各位的美评,就不一一回复了,感谢分享!
误入歧途者,笔耕四十年。 收获百万字,有苦也有甜。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