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散文三篇(散文)
给妻子放天假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同事小莉孩子五岁,以前她每逢周六周日都像赶场子一样要带着孩子去学钢琴、美术、跆拳道等,凡有同事约她聚餐、购物、健美等,她都说没时间。
如今,还未到周末,小莉竟然主动约大家聚餐,而且,每有同事约周六周天去活动,她都会爽快答应。大家不解地问,你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洒脱,不带孩子学那么多的课程啦?小莉爽朗地一笑说,每个双休日,孩儿的爸爸至少给我放一天假,在放假这天,孩子及家庭的事全权由他承担,让我彻彻底底地休息一天,而且不是在家休息,可以去逛商场、看电影、健美、聚餐等等。”听小莉如此说,几个女同事无不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呀。还有女同事说,看看,人家的这丈夫才是典型的模范丈夫!
听几个女同事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李军接过话说,看来双休日我也得给妻子放一天假啦,原来取悦女人不是给她穿金戴银,只要有一天假就能让她满心欢喜。
小莉说,那是绝对的,女人天天陪孩子,还有操心家里的油盐酱醋茶,而且每天的三顿饭必须按时做,又要每天往返幼儿院准时接送孩子,全身每个神经时刻都紧崩着,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这种生活让女人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高焦虑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本身就是很危险,流露在脸上的表情都是痛苦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带孩子,传递给孩子的也会是悲观和痛苦,这样对孩子好吗?
听完小莉的话几名男同事都觉得很有道理,大家沉思了片刻后,李军说,想想也是,自从妻子有了孩子,几乎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心里时时处处想着的都是家庭和孩子,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家庭和孩子身上,一个人长期如此的生活着,想想也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美国知名作家琼·安德森写过的一本《好女人,翘家去》,其中说到:“你,是否厌倦了老是当好人?老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你,不需抛家弃子,也不用离群索居。改变人生!你,只要出走一个周末,就够了!”
其实,多数女人,一生都在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和丈夫忙碌着,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作为丈夫,应该理解妻子的辛酸,至少,每周应该给她们放一天完完全全的假,让她们真真正正地放下一切负担,去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看场电影或去健美做瑜伽,只要心情好了,传递给家庭和孩子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别看重自己
牛善于言谈,打字速度也快,常常在QQ群里滔滔不绝,谈古论今,好像世间事无他不知,于是,人们都称他为牛百科。一天牛百科和一女群友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退群了。
牛百科退出群后,群中有一人说,牛百科就这素质,像个孩子脾气。过了两天,又有一人说,牛百科退出群后,群里真干净,再也不用担心那么吵闹了,牛百科在群时,他一直把群屏闭着,现在终于可以取消屏闭了,再也不用担心那么吵闹了。
又过了两天,牛百科不甘寂寞,在QQ里问我他退群后,群里成员是否天天都想着他,谈论他。我说,没有呀。牛百科不信,说这绝对不可能。于是,我便把牛百科退群后群里的聊天记录原封不动地剪贴来给他看。牛百科看过后大失所望,感慨到,他在群里时天天和大家聊得如此火热,他退了离,竟然没有人提到他,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连个劝他回群的人也没有。看牛百科如此说,我自言自语道,你当你是谁呀,群里没了你,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啦,你当你退了群群就得解散呀。
汪凡是本市作协会员,经常给一家报纸副刊写些文学作品。一次本市作协组织会员召开会议,作协主席邀请汪凡上台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汪凡上得台来,介绍说:"我就是汪凡,想必大家早就对我的名字非常熟悉了吧,完全可以说,大家对我的文章应该更熟悉。"此话一出,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女士悄悄对我说:"汪凡原来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人呀,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文章,开始还当是小学习作文,看完文章后再一看版面,不对呀,明明这文章是刊在副刊版面上的,不应该是小学生作文。真没想到,汪凡这么大年龄了,写的文章像小学生作文一样幼稚。"
单位秘书高涵,年底评职称没有通过,高涵闹情绪,称身体不舒服要休病假。他原以为年底单位总结报告没了他无人能写,想着将领导一军,好让领导给他提职。然而,高涵提出休病假,领导立马同意,并将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单位的哈军放在秘书岗位上。令高涵万万没想到的是,哈军原本在部队时就是宣传干事,是部队有名的笔杆子,而且在军报和文学杂志上发过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当高涵休完病假回来,却再也回不到秘书的岗位上来了。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曾讲过一个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里成员几十人,每次吃饭时,几十人同在一个大餐厅中。一次饭前,他把自己藏在一个柜子中,想让大家吃饭时找不到他,当大家找得着急时,他好跑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然而,开饭了,所有人都在餐厅用餐,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英若诚没有来吃饭。等大家都酒足饭饱离开餐厅后,英若诚这才蔫蔫地进了餐厅,只能吃别人剩下的残汤剩菜。从那以后,英若诚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让自己大失所望。
其实,一个人的重要程度,身份贵贱,绝对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诚实做人,谦逊对人,做出成绩,不自我张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贪婪
上世纪70年代未,农村人的生活还不富裕。不论谁家盖新房,全村壮劳力都会前来帮忙,不要酬劳,只需一日三餐管够就成。老家的杨一在城里工作,考虑到村里人盖房时,他从未出力帮忙,怕自己盖房请不到村里人。杨一说出此话,一位住邻村的亲戚说:“只要好菜好饭招待着,我叫我村的壮劳力给你盖房,这事包在我身上。”果然,亲戚叫来几十号壮劳力帮忙,杨一的新房很快盖成。
杨一拿出八百元递给亲戚说,这是给这些天帮着盖房人的工钱。杨一原是假意给钱,想着给亲戚和自己撑撑体面,亲戚绝对会识趣不接钱的。但让杨一没想到的是,亲戚当下接过了钱,当场就分发给帮忙盖房的人了。
事后,杨一气得到处向人诉说这个亲戚太贪婪,他一天三餐好菜好饭供着,怎么还能再接工钱?根本没有这个道理呀,并决定和这位亲戚断交。
尽管杨一到处诉苦,可大家都在谴责杨一,说他就不该拿出八百元逞强。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故事说,一位老太太想顾一个忠诚的保姆,于是将一百元偷偷丢在桌子下,想等保姆打扫卫生时拣到上交给她。就这样,老太太连换了五个保姆,都因为拣到桌下的一百元后,她们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老太太的儿子是位学者,知道此事后说:“妈,你这不是在考验忠诚,而是在诱惑人的本性。是你主动给了保姆贪财的机会,然后怪她动了这欲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