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很重要吗
“这很重要吗?放在外面通通风就行了,何必要知道呢?”一名淘宝上某鞋业官方旗舰店的客服人员对我所提出的“为何收到的鞋子有刺鼻的油漆味”给出的回答。
此先,对于这家店所在的区域,本身是以鞋业生产闻名,而说其闻名,主要是因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原因。首先,自然是因为生产鞋类的企业众多,较多知名品牌都源自于此,这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并不需要任何反射弧的存在。而第二个原因,却是因为除了知名品牌以外的许多鞋类企业,以高仿水平之高而被“声名远播”。这其实跟一个人想要成名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走“网红路线”,当然也可以走“网黑路线”,只要你能够豁得出去,必然有其名声。但你所要的名声背后关联着骂声还是掌声,那就因人而异了。
可能是因为媒体人属性的存在,出于对鞋子的刺激性气味的好奇,想通过咨询客服了解原委,然而客服给出的回答竟然是“可能是忘了放香料吧。”这无疑是用是否有鸡窝去回答母鸡生蛋的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其根源性问题所在,我还是选择了继续追问,这次收获的答案是:“工厂吧。”这个回答,对于他而言可能是合情合理,把责任归于工厂,那作为客户的我有极大可能不会再追问。但这样的搪塞一眼就能看穿,如果生产出来的鞋子有异味,那怎么可能通过检测?虽然网络上流传着一些从工厂直接出货,未经过市场的产品会有气味,但类似油漆的刺激性气味能够最终流入市场,我依旧怀疑其质量与安全保障。
而且,我在学生时代,对这座城市锁生产出来的高仿鞋尚有一些了解,虽然价格是正品的一半,甚至更少,但质量还是足以与正品匹敌的。不过,刺激性气味从未遇见,最多有些布料和塑胶的轻微味道。
在重重追问下,客服几次说“你赢了”,但最后反复循环中,最终冒出了开篇提到的那句话,“这很重要吗?”
这难道不重要吗?
随即,我举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如果一种剧毒被投入你的食物中,它的味道只需要有空气流动就能消除,难道这个食物只要通通风又能正常食用了吗?它还存在最初作为食物的充饥、供能的本性吗?或许这个例子并不是特别恰当,而且我原本也并非想为难客服,仅仅是需要一个诚实的回答、合理的解释,并不会因此让其退款、换货甚至各种胡搅麻缠,可换来的结果却是各种离谱的答案与无力的辩驳。
“这很重要吗?”这句话就像一根针戳中了我。我们生活中,的确有许许多多事儿会让你提出疑问“这很重要吗?”
前几天,因为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的活动录制,有幸与著名作家阿来一遇,在导播台切换着画面,并聆听着他对于文学的见解、对作品《蘑菇圈》所想表达深意的揭示。我觉得他谈到的一个关于“有机食品与无机食品”的经历和我所遇到的这件事儿还有些不谋而合之处,也想分享一下。
“很多地方都有有机食品,各地十分推崇,对身体也有好处。但一次去美国,我却发现美国超市的有机菜种类没有我们中国多。我就问了,什么你们这儿的有机菜种类不多呢?店员的解答让我启发很大:因为在我们这儿的‘有机’有两层,第一毋庸置疑就是不使用农药、以传统有机方式种植;第二个是运输过程也需要‘有机’。”对于“运输过程也需要有机”,阿来老师用拉丁美洲的香蕉为例,做了一个讲解。如果拉丁美洲的香蕉路远迢迢送到中国来培植,用有机的方式种植出来,这不能归为“有机”,因为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并不环保。在美国,只有运输过程在100英里以内并以有机方式种植而成的蔬果才能被称为“有机食物”。这个经历不仅让我们看到对于低碳排放的重视,而且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体现。我们有时候只想着让自己低碳,自己吃到有机食物,但在进行大量碳排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这对其他人是否会有影响和不利?
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个问题因每个人对重要的衡量标准不同或许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