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书香与铜臭
文人墨客开口闭口总喜欢说:“书香味。”。在铅山连史(四)纸资料中,其中有一段话说:
梁实秋先生在《书》中有一段文字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纸之类,加上松烟油墨,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檀非檀,名之曰:“书香”。”又说:“现代的西装书,纸墨不同,好像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说是书香了”。这是因为我国古籍用纸墨都是天然的竹木与烟油为原料制作的,就是入腹也无恙的,满室线装书当然就书香飘扬了。
原来“书香味”是这样来的!和铅山产的毛边纸,连史纸有关。我为家乡铅山的“连史纸、毛边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到自豪与骄傲!
梁实秋又说:“书香与“铜臭”相对立的。”这到是大众的同感。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腐败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杨必正)
2015.2.8
【编者按】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受益于人生,一味追求于金钱,容易使人堕落,也使人活得无趣,单调而空虚。文中,作者以简洁的语言,真切展示读书与金钱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生活意味,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7 10:26:05
问候朋友,感谢来稿,祝福夏日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