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急,静下来
或许你也总遇到这样的时候——
“咦,我记得明明放在这儿的,怎么要用的时候就不见了呢?”
“前几天要用一直没找到,你居然在这儿?”
有些东西在真的迫切需要的时候,死活也找不到,而之后,却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意外的地点出现在你的面前。我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儿,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在被物品“耍着玩”。
其实当你在急切寻找的时候,你对它根本就没有了方向感。即使你脑子里不断弹出它的形象以及曾经摆放的位置,亦或者说,那时的你已经因为急,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而这个时候,需要的便是一个字——“静”。
《菜根谭》中谈到,“性燥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静下来,其实也是一种功力。
我平时写稿,晌午和午后的时间段,都是特别痛苦的。而夜深人静之时,才能获得最佳的状态。比如这篇文稿,就是昨夜凌晨写的,往往灵感也会在这个时候如约而至。因为,此时不仅环境被营造的十分静谧,内心也会随之变得无比宁静。
于丹曾在一部作品中提到一个小孩的故事,一群大人因为寻找一只手表,大肆折腾,却始终寻找未果。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孩却很快找到了那只手表。孩子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你们一起找的时候,太吵了,翻来翻去肯定找不到。你们走了之后,我循着手表秒针的声音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这个故事得以作为一个例子,不仅因为孩子十分机智,也得益于这只表是机械表。如果是完全听不到一丝声音的电子表,或许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这个例子而言,我们在丢失之余,总会因为想快点找到而失去理性的思考。或许沉静下来一分钟,就能从丢失物品本身中来想办法缩短寻找的时间,精准地找到它。
静下来,从古至今都是中华传统一项需要修炼的功力,练武之人平心静气才能参透武林秘籍;翰林之人没有十年寒窗的静心苦读,哪来一举成名的辉煌?
现代的我们,因为考虑太多,追求太多,性子难免急了些。何不放慢脚步,静下来,看看周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