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退休拾趣

精品 退休拾趣


作者:时子军 布衣,13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0发表时间:2017-07-18 16:46:07
摘要:退休之余,有时间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好。这些日子,我除了与夫人外出 旅游,帮儿女做些许家务,带带孙子孙女,享享天伦乐,偶尔也动动笔,把退休中遇到、见到的乐事、趣事写一写,现将草成的几篇小文写存于此,与众共享。

退休拾趣 一、退休伊始
   按原规定,干部到60才退休。但我省(区)后来有文件,一些年龄段干部,不论职级、职务,可申请提前退休。为此,我便呈递提前退休报告,2002年10月,我退休文件终于下达。
   这时,我在做去深圳参加全国“高交会”准备。经与其他局领导协商,此次“高交会”仍由我负责,走前我把工作做了交接,从深圳回来后,我便勿需再上班。
   因此,参加高交会时,我仍是局长,等该工作完成,虽我人在深圳,但已是一介平民,我便直接从宾馆去在深圳的家,与儿子团聚。
   都说“人算不如天算”,此次我“人算尤如天算”。因我的退休、身份转換便捷紧揍,更像“无缝对接”:上一分钟,作为局长,还为工作操心、忙碌;下一分钟,已是老百姓,我走在去探亲路上。而且,还省去探亲所需大笔交通费——即来往机票、住宿费、车费等等。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了,真有趣,真好。
  
   二、乐在乐里
   我较长时间在田林县工作,县城所在镇叫乐里镇,因此我常跟人说:“乐里、乐里,我乐在这里。”
   因在这近三十年里,我遇到很多好领导、一群志同道合好同事,得到群众支持、帮助。虽也遇到不少困难、挫折,但总的来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因此,“乐里、乐里,乐在乐里!”这是我的心里话。
   退休两年后,县委决定要出一本书,2004年5月,我有幸与锡南、汉宽、春苗、绮光、忠齐等诸位原领导、同事一起,被聘为该书编委,来乐里阅改文稿,在这渡过了一段难忘且快乐的时光。
   在阅稿时,我们均被来稿人对我县的深情所打动。他们为我县的建设辛勤劳作,奉献了青春甚至子孙。现在,一些同志虽已调(住)外地,但仍关心家乡,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为其点滴进步而高兴。
   此次阅改文稿,虽是苦差事。但我们这些“老同志”,却自感苦中有乐。因当我们一头扎入文海,常被作者流露的真情所感动,被其精彩文笔所吸引,被描绘的美境所陶醉!
   当看到旭松《我心中的百乐》,便想起县里那首著名的民谣:“十个到百乐,九个得老婆。”想到他及与他一样,把青春献给田林的田林人(勿论本县、外县籍)”,想到他们年轻时代,那一件件有趣的“有事没事之事”,仿佛似看到“油团、糯米粑、布鞋夹着甜言蜜语”飞进窗口,仿佛听到那花前月下,情人们一句句切切私语,一首首情歌!
   看到老潘“支铁”一文,便不禁回忆“支持南昆铁路”建设的峥嵘岁月。
   那几年一到逢年过节,我县就给铁路大军送猪、送羊……便组织干部职工家属包粽粑、做月饼,带香菇、云耳、八渡笋等特产去工地慰问,真是“一个月饼一份心,一片香菇一片情”;就会哼起“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爱的铁路大军!”
   看老潘文稿,我们似乎又回到慰问米花岭隧道指挥部的晚会,看周子健台上男扮女装演《回娘家》。只见“她”“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一个胖娃娃”。这时,那舞台上的“她”,显然是个活龙活现的“美少妇”;谢幕时,“一不小心”,“她”头巾掉落,露出其美男子的真面目,惹得台上台下的人,全笑翻了。
   在乐里阅改文稿那些日子,县委县府给我们极好的款待,为使我们这些老同志放松放松,晚餐总搞得既简约又丰盛,色、香、味齐全,既松软,又可口,更少不了一些红酒或低度白酒。本来,退休后我们已无拘无束,在县里这些日子,更显得轻松自在,晚餐时两杯酒一下肚,话匣一打开,便说笑不断,这成了那几天晚餐时的常态。
   这天正准备用晚餐,原副县长秀妹恰好出差回来,县府安排她跟我们同桌用膳。这一来,人多了,语境也宽了。秀妹先向汉宽打招呼,用壮语称谓叫汉宽为“哥汉宽”,汉宽把秀妹回叫“乜军”,春苗被称为“卜静”,忠齐呼为“卜前”,而我就是“爸春晖”。
   这次晚餐,与我们同桌的还有原县委书记锡南,原冯县长及夫人。对两位厅级等领导,不论退休或在位,均被“一视同仁”,让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分别呼以“卜某某”“乜某某”等称渭。
   听到这生疏、不顺耳的称呼,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均显得很高兴。席间,大家频频起杯,不时听见:“来,卜某,干杯!”“乜某,我敬你一杯!”大家真是笑在脸上,乐在心扉!
   我感谢田林县委,是他们出版《田林情》的决定,让我有机会与同事来此再次聚会,让我们在流光溢彩的乐里河畔,在我们曾经战斗工作过的“故乡”,有这么一次欢愉而又难忘的心醉!
  
   三、乐游彼岸
   2012年——2013年,我及夫人两次去大洋彼岸的美国旅游探亲,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也看到、遇到不少的新鲜事,十分有趣。
   由于美国人一般都有较好文化素养及较高收入,因此,不少美国人都向往返璞归真、宁静安逸田园生活。
   走在美国加州拍洛•阿尔托市的街上,映入眼帘便是那清洁街面、绿色的草坪,看见一个个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庭院和建筑风格、设计迥异的房屋,彰显出美国人极具个性的特征。更有些人,对其庭院绿化之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房屋四周甚至已被树木、花丛所淹没,从外面看去,连房门、窗户几乎都被遮蔽挡住。
   不少房子的门前或屋上,还挂面美国国旗。也许户主人要告诉人们,他爱美国,正因为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国旗下他的这幢房子,才有他的这个家,才有他一家的好生活。
   另外,也有很多家的门口立个篮球架,虽没见有人在那练球、投篮。但见到篮球架,就让人想到篮球是美国国球,想到美国NBA,让人想到姚明及火箭队。也许,这就是美国特有的篮球文化。
   在美国,人们都把加州称为“黄金之州”。
   一是因加州有个城市叫“旧金山”,昔日曾是美国淘金热的中心。
   二是自加州硅谷变成美国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谷歌”“苹果”“惠普”等著名纳税大户企业均落户于此,并拉动了加州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大批高薪族群。因此,加州成了美国人心中所向往的“黄金宝地”。
   三是更因为加州有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外景,在每年4月至10月的旱季,当驱车从拍洛•阿尔托市向旧金山驰去,沿途两边山上,除仍有树木作绿色点缀以外,那满山遍地的野草,因加州少雨而长期干旱,那山地呈现一片金黄,草儿像条条柔软的金片在迎风摇曳,装饰着加州金黄色的靓丽外景。
   “金门大桥”是旧金山的象征,是世界首条悬索桥,1937年建成至今已70多年,今看去仍完好如新,每月吸引游客多达百万左右。
   不过,该大桥除给我“雄伟、壮观”感觉之外,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那独特气候。2012年9月2日那天上午,我和家人去大桥观光,虽时为秋初,但我们却都穿着薄棉衣。因此时气温较低,最低气温达10—12度。大桥上,迷漫的浓雾、习习的冷风,这儿似入了严寒的冬季。
   “在美国初秋,几个中国人穿着冬衣在金门大桥上游玩,口鼻还不时呼出阵阵白气。”我们一家在金门大桥上游玩的镜头,就这样刻印在我的记忆中。
   2013年8月,在我们即将回国之前,儿子给我俩安排一次从纽约到波士顿的旅游,途中经华盛顿、费城等地的著名景点。有一天,我们在华盛顿、费城等地观光后,傍晚到了新住地,导游告诉我们,附近有超市,明天一早出发,为省时间,大家可买些点心作早餐。
   这几天,早、中餐多是吃汉堡包、三明治,正想改口味。我们便去超市买桶装“快餐面”,次晨一早烧好水,我打开面桶一看,咦,没筷子、叉子等餐具,难道美国人吃快餐面是用“五爪金龙”抓着吃?不至于吧,这儿可是有高度文明的国度!如我们用手抓吃,那面,既油又烫又热不说,传出去,岂不被人笑话?
   无计可施,我俩只能洗净牙刷当筷子用。这一天,从与旅行团同仁谈话中才知道,他们的快餐面也没餐具,只好用吸管代替。
   今天想来,在国内快餐面也没少吃,我从没感到这么窝囊、狼狈,想不到在美国还会遇上这种事,真可气,可也顶好笑。是的,这是件趣事,我要记下来,但愿它能不断地笑传下去。
   这次旅行,我们还参观很多景点,在纽约杜莎蜡像馆,见到了奥巴马、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及我国球星姚明、卓别林等许多名人蜡像,我们并与喜剧大师卓别林蜡像拍张照,我还许愿:回国要找他影碟看看,以不枉与他的合影。
   这次在美国旅游,我们还参观费城独立宫、自由钟、自由女神、康宁玻璃中心、尼加拉瓜瀑布,参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国会大厦及联合国总部,参观白宫、华盛顿纪念碑等景点,因时间紧,有些景点也只是在外驻足观看,并未入内浏览。
   8月27日,我们一行去参观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名声,使这儿成了旅游胜地,有慧眼华人看到商机,在斜对面开了个商铺,门口镶嵌一副醒目红底汉字对联:“燕赵豪客千杯酒,京华佳铺第一家。”
   可惜时间有限,我没能进“佳铺”当“豪客”,不说豪饮千杯,哪怕只小饮一杯也行,哎,真遗憾。
   不过此次在美旅游,虽有遗憾但收获不少,快乐趣事更多,真不枉此行。
  
   四、美乐天伦
   我认为人到一定年纪,就想多与亲人、儿女生活。就是出去游玩,也只想与自己子孙相处、游玩,才最快乐。我年纪已大,儿女也过不惑之年,但孙一辈却仍年幼,我们“含饴弄孙,享天伦乐”,也正恰逢其时。
   因此,远赴重洋去美国,图的是与聚少离多的儿子、儿媳多在一起,与孙子孙女多聚聚。因为,他们以后更多时间可能要住在美国,而我们又不可能常去、常住,因此我非常珍惜。
   孩子最爱玩,这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得到最大的快乐。而我们在带孙子玩中,也就享受了天伦之乐。
   开始,我自认为管教孩子有经验。不是吗?我认为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较成功,两个均考上了大学、都读了研究生,现都有好工作。特别是儿子,13岁半上高中,16岁多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到美国留学后,现被某电子公司聘为资深高级工程师。
   但今天回想,我们教养孩子方法并不都得当、科学。儿子自结婚,儿媳怀上孩子后,夫妻俩做足功课,看了很多资料,孕期、坐月、小孩一岁左右及后来不同年龄段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有想法和打算,希望我们按这些想法、要求去做。
   他们一是希望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吃完了,下了桌就不再让孩子吃;二是早上要按时带孩子出外散步、去玩;三是陪孩子出去玩时,多与孩子交流、说话,让孩子听到更多信息;四是适当时候,教教孩子学中文、认汉字。
   说到小孩吃饭,我们原来就习惯由大人喂。曾有传说:某日某次有一些中外小朋友共桌进餐,外国小朋友已自己吃好、吃饱,而中国小朋友却仍在那坐,食品放他(她)面前却没见吃,原来是在等大人喂,这,也许只是夸张的传说。
   我们在深圳管带孙子弘毅时,也让小孩自己吃。但是,有一次弘毅尚没吃完,他便下桌玩。秀莲就拿碗去喂。她是想:孙子未吃饱,喂一下,让他吃饱,吃好。若不喂,饭菜倒掉太浪费。
   这时儿媳妇回来,见我妻子在喂小孩,她即制止,还唠叨一番。夹在中间,我也不好帮谁,双方可都有理。不过,儿媳妇更在理。后来她在美国生了第二个孩子,并送回百色来,我们均按要求做了,让孙女自己吃,一口都没喂。结果小孩吃得很好,只是掉得多些,浪费点。大家都离桌了她还坐那吃,在桌上玩,我还担心吃得太多,怕她吃胖了。
   看到孙女吃得那么好,我和妻子不禁回想她爸爸小的时候,我们喂养他的情景。儿子三岁左右时,我们还在乡下,小孩外婆帮看管,吃饭由大人喂。有时儿子在操场玩,大人追着喂,球场跑了好几圈,但饭尚未喂完。
   想到这,我们也不禁笑了。如那时让孩子自己吃,该多好!
   第二次来美国时,孙子弘毅已上小学学前班,整天没着家,不用我们陪。而孙女仅三岁左右,上幼儿园前须人带。我想正好,陪玩时,就可教她学认字了。
   但教她学中文,认汉字,从哪开始呢?有一天带她出去玩,孙女于路边捡起根像英文字母“y”样的树杈,她边读边递给我,原来她已学会26个英文字母,路上见到,她都会指认并朗读。
   我接过树杈,突然想到这是个机会。我把树杈倒转过来,对孙女说“y”字一倒,它便像个中文的“人”字。回到家我把人字写上黑板,想让她常见以便常教。接下来几天见到树杈,我都捡起拿在手上,她就这样学会了“人”字。
   教“大”字时,在黑板上我先写“人”字,然后加一横成了“大”字,不久把“小”字也教了。后来教“哭”字时,则费些脑筋。在黑板前我手拿粉笔,一边写人字一边说,这“人”字加“一”成“大”字,“大”字上画(写)两个微圆的“口”,这是眼睛,眼睛下面加一滴(点)“眼泪”,这是“哭”字。
   经这么说、这样写、这样教,孙女认得、记住了这“哭”字,接下来教“笑”也容易了。

共 1319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满含正能量的退休干部《退休拾趣》。一个在上一分钟还是局长,下一分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人,能够自然而然地转换身份,融入到百姓大众的行列,这是非常难得的。作者在退休后,珍惜难得的闲散时光,到美国与儿子儿媳和孙子团聚,变着法儿地教孙女学习汉字,终于使孙子孙女虽在异国他乡,也能牢记母语。回国后,又帮着女儿带孩子,也是抓住机会教外孙识字、学诗,在亲情融融的环境中,开发了外孙的智力。文章自始而终地充盈着一种快乐的气氛,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有对异域风情的观赏,真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19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源瑞士        2017-07-18 17:08:28
  匆忙的路过,见有这篇文章,急着想寻找以后退休的模样,可一看,却并不是如此。作者事业有成,儿孙聪颖,家庭幸福,国内国外净是高朋执友。文笔虽说朴实,可呈现的风景却是高大上的令人嫉妒!欣赏了,美文佳作,祝作者添福添寿幸福永驻!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18 17:35:05
  退休后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看来,作者心态良好,定能延年益寿。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8 21:18:54
  该文说老年人的“趣”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陪伴孙辈的乐趣、出游的乐趣、工作的乐趣、国家强盛的乐趣,这些乐趣告诉我们,只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发现乐趣,从而享受乐趣。
语文教师
4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19 06:20:38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19 09:13:14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问好,学习了:有慧眼华人看到商机,在斜对面开了个商铺,门口镶嵌一副醒目红底汉字对联:“燕赵豪客千杯酒,京华佳铺第一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雪鹰        2017-07-19 09:28:39
  老有所乐,再加上家庭事业双丰收,人生可谓圆满亦!
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19 11:04:53
  恭喜佳作获精,顺祝精品不断。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8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19 15:39:29
  祝贺文章精品!期待更多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9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7-19 16:01:41
  满满的正能量,欣赏学习,问夏安。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10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19 16:23:19
  欣赏精品佳作,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