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在“教研创”“创研教”中追寻诗意语文的最佳境界

编辑推荐 在“教研创”“创研教”中追寻诗意语文的最佳境界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诗意情怀


作者:郭军平 进士,866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6发表时间:2017-07-19 20:14:05

自高师中文系毕业二十一年来,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从最初的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语文教师开始,逐渐成长为在文学、语文教育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这破茧成蝶的力量都深深地来源于两个字:热爱。
   最初对于文学的兴趣源于师范,师范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我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土壤。我们班当时的文学空气比较活跃,这就像雨后的竹笋一样,许多文学苗子纷纷破土而出。沐浴着朝阳,吸收着雨露,大家谈诗论文,好不惬意!当然爱好归爱好,除了自学以外,毕竟缺乏专业的训练,如同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因此,大多数文学苗子都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就已死亡。现在,站在岁月的山顶,回望二十多年前的文学历程,其时的繁荣不过是昙花一现,徒为生活增添了一抹动人的回忆而已。
   踏上高师教育的行程,其实是奔着我的爱好来的,泅到文学的海洋里,才算体会到了真正的天高海阔、风正帆悬。一门门课程,就像打开了几千年的文学宝库一样。读不完的经典,品不完的妙论,古今中外于是无不一一遍览、一一体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时方明白当时的文学开端是多么幼稚。
   短短的读书岁月结束,但并不能证明自己就有了三头六臂,所谓的学历只不过对这段学习的一个证明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然而,要真正进入文学的核心,除了读书以外,还必须写作,否则,你就无法进入堂奥以窥端倪。写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亦难。所幸,从事的正是高中语文教学,那一篇篇文采斐然的精妙佳作呈现在案头,那一篇篇动人肺腑的传世名作等待着去领会。于是,我逐句逐段的品读,逐句逐段的赏析,不仅仅是因为精彩的文笔,更多的也是一种责任。要给学生讲精讲透,那么先得把这些内容吃透,准确把握文章精妙之处;否则,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因此,我不仅向课本学习,也向教参学习,向《语文报》学习,向同行学习。教,就是学的一个过程,也是“研”的一个过程。因为只有反复钻研,才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精言妙义。要做好先生,先要做好学生,这一刻,我丝毫没有懈怠。写了多少教案,翻阅了多少教参,订了多少份《语文报》,我都说不上来。反正,随着水滴石穿的功夫,写作的水平是逐渐上升的。最初是校报校刊,学校提倡为学生写下水文,为学生写点评,这是写作实践的开始,也是对教学的有力配合。随之,扩大生活的题材,向更广阔、更深邃的生活延伸,则是登堂入室。坚持写了这么多年,便有了几百多篇文章的发表,整理精华,我先后出版了“诗意语文三部曲”——《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诗意语文——游牧心灵》《诗意语文——谈文论艺》,第四部《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正在出版。随着一部部著作地发表出版,我对语文学习与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语文,只有在学中研,在研中教,在教中创,在创中研,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甚至破茧成蝶,成为在语文、文学方面有造诣的人。
   现在正在出版的第4部《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得益于西安出版社资深编辑李宗保老师的精心设计。李老师和我交往多年,一直是我后三部书的责任编辑,他了解我在语文、文学方面所取得一些成绩,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建议。这本书“立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核前沿信息,瞄准考生阅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积淀,审美潜能激发,思辨能力培养,选用了编著人精品文章,依据高考现代文考核要求,梳理文体系统知识,遵循考点,挖掘文本价值,设置精准考题,以构建考生阅读能力大厦为目标,客观、高效、便捷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实现了人文读本与阅读测试能力培养的完美结合”。
   作为我个人,这本书的出版意味着我的“创”并没有偏离语文教学,而是服务于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中来,向语文教学中去,犹如走了一个圆,实现了起点和终点的重合。而这,才是一个语文人追寻诗意语文的最佳境界、完满收获。于是,“教研创”“创研教”必定成为我追寻诗意语文的最佳境界。

共 15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怀着一腔对文学、对语文的热爱和诗意的情怀,在教学的同时,广读经典,全面学习,精心创作,探索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之路:在教学中研究和创作,在创作中研究和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各方面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认为已破茧成蝶,成为了在语文、文学方面有造诣的人。为作者的自信和成就鼓掌,祝取得更大成功! 【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7-19 20:20:54
  佩服作者的坚持不懈与执着追求。祝你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20 07:00:39
  欣赏老师佳作,问候,学习了:大多数文学苗子都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就已死亡。现在,站在岁月的山顶,回望二十多年前的文学历程,其时的繁荣不过是昙花一现,徒为生活增添了一抹动人的回忆而已。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