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丽江:玉龙雪山之旅

编辑推荐 丽江:玉龙雪山之旅


作者:竹节高 布衣,38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3发表时间:2017-07-20 08:21:59
摘要:走进丽江古城,品读不同的文化,观古城建筑,见古人智慧用心。游玉龙雪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葱笼其中,真神仙福地。

丽江:玉龙雪山之旅
   我们到达丽江已是下午三点多,用滴滴打车,小于叫了一辆出租车,毛毛在网上订的旅馆在丽江北门,靠近古城。来接我们的机司是浙江人,很健谈。我们了解到,他十五年前来丽江做生意,生意失败后,因出来时间长,浙江也就回不去了;老婆孩子也在丽江,就在丽江落户了;没有事做,现在开滴滴出租车,收入不是很丰厚,但温饱可以维持。
   车开到北门街,看到一牌匾上写着“舒雅客栈”,小于说:“我们到了,就是这家。”
   拿着旅行箱,从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到二楼,客栈服务员问:“你们住旅馆吗?”
   毛毛说:“我们在网上订了两个房间,你查查看。”
   服务员叫我们拿出身份证在网上核对了一下,把我们安排在三搂两个房间,打开空调和电视,让我们休息一下。
   一觉醒来,巳到了下午五点多钟,我们下去在二楼的服务台休息一下,顺便向服务员问了问丽江的景点和风俗人情。
   二楼的服务台其实是一个大天井,天井的五楼用透明玻璃盖顶,二、三楼的房间门,窗都朝向天井,这就保证了每个房间都明亮和通透。天井中间摆一张大的茶桌,茶桌中间泡茶的茶具和杯子洁净,围茶桌摆放了多张靠背木椅,供旅客品茶聊天;天井的周边是各种盆景,开得娇艳欲滴;靠近楼梯口是两张沙发和一个吊蓝秋千;整个布置给人一种和谐、随意、亲近、温馨、宾至如归的感觉。
   老板四十来岁,个子不高,瘦瘦的,他一开口说话,我就听出他是九江人。我们老家的地理位置是三省交界,跟江西省的九江、湖口、彭泽隔江相望。和湖北省黃梅县的小池镇,只有一条土路是两省的分界线。骑着自行车一天可以跑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短缺,我们安徽这边的商品,几乎都要从九江购进。老板听我说宿松话,也很高兴地喊:“老乡。”这也算是千里他乡,看到故乡的人,两人都有一种乡音的亲近。
   从聊天中了解到,老板姓钟,九江市人,五年前来丽江寻找商机,看准了这里的旅游市场,拿出全部积蓄不够,又在银行贷了一部分款,盘下这家客栈,转让费当时花了55万元,三年的房租一次付清60万,再装修和添置东西40万,到开业共花掉155万,客栈接手后,和房东订了20年合同,客栈二、三楼有18个大房间,四楼有一个kbw茶室和几个小房间。客栈分淡、旺季价,旺季价可能是淡季的三至四倍,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和春节,几乎所有的客栈都会住满,所以,丽江的客栈在旺季就是赚钱的时候。暑期也算是旺季,但价格比平时顶多翻一翻,像你们这200元的房间,黄金周可能600元都订不到。在丽江开客栈,百分之九十都是外地人,古城的居民都把房子租了,在新城买了房,丽江的旅游产业,给当地人带来了无穷的财富,所以,当地政府才会像保护命根子一样保护这里的环境。
   我看看手机己经六点多,准备吃晚饭了。钟老板说:“你们是第一次来丽江吧,这里过条街就是古城,那边满街饭店,进古城要买每人80元的门票,晚上七点后,早晨八点前进古城不要买票,眼看着马上七点了,何必花那冤枉钱,吃过晚饭再去古城逛,古城的夜晚是很有意思的,天南地北的人,五光十色的景,应有尽有。”
   我们穿过一片横街,就是一条斜的铺着红色角砾石的街道。我们顺着街道走,只见两边全是饭店,我们边走边看,见有一家饭店,店內敞亮卫生,食客不少,我们走进店里,选一临街的窗边座下,服务员摆上四套餐具,四个玻璃茶杯,双手递上菜单。毛毛点了四串猪肉串,四串羊肉串,小于点了一盆炒酸乳,我点了一盆米灌肠和一回锅肉,一份青菜肉片汤,饭是三元钱一个人,吃饱为准。
   服务员为我们斟上茶后,用一托盆先送上八根烤肉串,服务员说两种烤肉串是不同的风味,猪肉烤的嫩,羊肉烤的老些,你们尝尝。只见盆子摆着的烤串,外表油亮发光,也都饿了,拿起烤串就吃。烤得嫩的鲜嫩多汁,烤得老的甘香可口,选的肉是肥瘦搭配,特别新鲜,品的就是肉的鲜香味。一口咬下去,调料辛香,接着肉油流出来,配合着咀嚼的动力,各种口味相互交错,又层次分明,还有高原上阳光的味道。这时,服务员端上了炒酸奶,炒酸奶簿而透明,一端上桌就奶香四溢,我从未吃过和见过。小于解释说:“这道菜是凉菜,我们那边没有,我在四川上大学时经常吃,这菜是以酸奶为主要原料,配以坚果,新鲜水果等辅料,经炒冰机快速制冷凝固而成,由于制作过程中用的是铲子,制作动作更像是炒菜,故称之为炒酸奶。炒酸奶解暑开胃,糅合了冷饮与酸奶的多重功效,搭配不同的配料,口味也随之变化,即有酸奶的清香又有水果味。”
   我夹了一块尝了尝,果然酸甜可口,入口即化。
   服务员上了米灌肠,在泸沽湖时听开车师傅讲过,说这是纳西族的名菜,只是制作工艺复杂。要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热拌上鲜猪血或蛋清以及各种香料,紧紧灌入洗干净的猪大肠内封好口,蒸熟,用陶坛封口保存,食用时切圆片,用油煎炸,色泽油亮,异香扑鼻,比我们家的腊香肠口味更妙。
   丽江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座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国家历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古城的街道铺的大多是红色肩砾岩,用这种石块铺地,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的花纹图案自然而雅致,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古城内,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擦背,挨挤不开,各种商品琳琅滿目,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我们边走边看,卖普饵茶和卖鲜花饼的店铺特多。毛毛说:“爸爸,我们买点云南特产鲜花饼回去吧,我单位的同事还有姐姐和孩子,在这么远来旅游,不带回一点当地的土特产,不好意思。”
   我说:“这种糕点我们家没有,不知味道怎样,要么我们先买几个尝尝,如果味道好,再多买几盒带回去也可以。”
   店里售货员非常灵活,马上递过来四个现烤的鲜花饼说:“大爷你们先尝尝,这可是我们云南响当当的特产,我们这饼用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用含苞欲放或者微微开放的玫瑰花瓣制作成玫瑰花馅,加之以面粉、香油、白糖、蜂蜜等配料焙烤而制成,新鲜出炉的鲜花饼酥软爽口,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我咬了一口,细嚼慢咽,用舌尖品尝;果然甜而不腻,玖瑰肉感饱滿、清香扑鼻,馅料浓稠,口感层次丰富。
   我问她们道:“口感好吗?”
   都说好吃,我说:“你们现在价格是2.50元一个,每盒装14个,就是35.00元一盒,如果我们买得多,价格能优惠多少?”
   售货员说:“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是现烤、现装、现卖,如购五盒以上快递费我们出,如购十盒以上,每盒再优惠5.00元,现在生意难做,满街都是卖鲜花饼的,我们这是保本经营,再低就不卖了。”
   我们留了地址,一起订购了十五盒。
   转过一条街角,前面热闹非凡,大概有五间门面,临街处全部是画廊式敞开,各种乐器正在演奏着一首仙境缥缈的音乐,虽然听不懂歌曲的吟唱内容与歌词大意,但曲子简单纯粹,有一种使人放松的魔力。我们顺着曲子的引领,坐进了这间酒吧,我和老伴要了两杯普饵茶,两个姑娘要了两杯现磨咖啡,四盆蜜饯,一边品着香茶和美食,一边听着乐曲。有人告诉我们,现在演奏的是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主题歌。《印象•丽江》汇集了本地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运用歌、舞、服装等展示出丽江古老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可以说是粗糙的,没有任何加工美化的,质朴的,真实的,也许这就是张艺谋导演的初衷,让乐曲带着人们返璞归真吧。
   窗外流水潺潺,
   室內载歌载舞,
   布置花团锦簇,
   如此良辰美景岂不快意哉。
   音乐的魅力吸引了两个孩子,看得嗓子痒痒,在前台交了一百元钱,唱了几首歌。我们正淮备出门,有一流浪艺术家要为两个女孩子画像,半小时,一张像50元。
   手鼓的音乐节奏,把我们带到一个美丽姑娘的身旁,姑娘穿着艳丽的特色民族服装,用轻快的节拍吸引着游人驻目、拍照,节拍的温柔如暖暖的手轻抚过心头,指尖流淌的韵律,恬静、温婉又诗意缠绵。
   四方街是丽江老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愧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聚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中间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都是各种商业和服务业店铺。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建筑风格古色古香。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的街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2016年3月15日,“手道丽江”民间工艺馆在丽江古城五一街建成开馆。馆内分为东巴陶艺、东巴造纸、纳西皮艺、纳西铜鼓、纳西刺绣、纳西古雕等展示区域。丽江传统手工艺院挖掘和整理古城内传统手工技艺,以丽江本土手工艺人为主,引进大学院校合作,在保留传统手工艺核心技艺的同时,吸收先进设计理念,改进技术,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传承和发展并重。
   顾彼得旧居,是丽江人为怀念国际友人为丽江所做贡献而特意保留的一处旧居。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谐却鲜为人知而深深感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在他的带动和促进下,丽江各类工业生产合作社总数达到了36个,可谓盛极一时。其中毛纺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使丽江一度成为毛纺业的中心。故居的修复,表达的是丽江人民的一份感恩之心,以铭记这位对丽江发展有着卓越贡献,并对丽江有着深厚情结的国际友人。
   网上说贺龙指挥部在丽江,找了好久,才在科贡房后找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丽江指挥部,原设在丽江有名进士和庚结的故居内,现为天雨上院酒店,是纳西族文化和读书为主题的特色酒店,设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丽江指挥部陈列馆,感受贺龙元帅和红军当年的风采。
   五一街还有雪山书院,雪山书院历史源远流长,是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丽江首任知府扬馝所创建。此后至光绪年间,经历了多次的修茸,扩张和改建。历史上,雪山书院由历任知府和教育官员培植了大批边疆人才,推动了纳西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雪山书院最近几年才对外开放,恢复雪山书院,为丽江文化历史与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雪山书院收藏了2万多册书籍,现代继承和发展了雪山书院的历史业绩,是丽江古城的“镇城之院”。
   丽江旅游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种桥的造型应有尽有;形式有廊桥(可遮风避雨)、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建于明朝时期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这些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而保存完好。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向东100米,为明代木氏土司所建,从桥下河水中能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故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圆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4米,桥面用传统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
   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大水车底座用条石砌成,水车高5米左右,水车转轴是坚硬的木头,水车的龙骨用竹片,一正一副,用水流的冲力互相带动,旁边有一青砖照墙,粉刷雪白,上有江泽民题字:“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大水车右边是一高度大约7米的华表,华表用本地特产红砾石建造,雕刻精美的巨龙盘旋而上,栩栩如生。华表边上是红砾石砌就的一面大石墙,高9米,宽3米。石墙上面是雕刻圆型的世界遗产标志,用黃铜镶嵌,圆型标志上用中英文大书“世界遗产”。圆型底座下30公分左右,用黄铜做出三层精美三角,三角上英文书写“中国丽江”几个铜字,铜字底座用三条铜条镶嵌,铜条下方是在红砾石块上雕刻的丽江简介。
   “中国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6000多住户,近30000人口,自古以来是滇、川、藏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丽江古城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水为灵魂,以其曲折有致和高低错落的街巷,民居建筑,小桥流水构成了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丽江古城是以纳西民族吸纳汉、白、藏等多民族文化的文明结晶,因而呈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统一性、互补性。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保留至今还独放异彩,博大精深的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等,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葩。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打丽江走过,古城的五花石小路,古城的小桥流水,古城的多彩多姿,慵懒惬意的时光,渐行渐远的驼铃声,这是一个怎样梦幻的丽江?凭我的直觉,丽江的美与生俱来,是不同于美丽的江南婉约。没有西湖的淡妆浓抹,没有平湖秋月的含情脉脉,没有苏堤春晓的妩媚动人。在这里,所有的一切是如此古朴,未经刻意渲染,城市里喧嚣吵嚷并没有影响到这座宁静的古城。她的美只有当你走进才能深切体会,就如同一首悠扬轻柔的乐曲,冲击着听觉神经。

共 89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玉龙雪山是云南亚热带的极高山地,从山脚河谷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景观大致可分为雪域、冰川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雪山水景等。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玉龙雪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西北的山脉,雪山呈南北走向,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雪山的13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7-20 10:31:50
  玉龙雪山是云南丽江的一个重要景点,今天被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拉近到我们的面前。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7-20 22:41:50
  这篇文章写得内涵丰富,突出了景点的自然和文化、经济特征。遗憾的是,该文有一些段落是原文在一些网络文章中出现过,没有转化成老师自己的文字,又没有注明出处。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竹节高        2017-07-21 21:33:11
  谢湖北武戈文友的辛苦编辑和点评。敬颂夏安!
4 楼        文友:竹节高        2017-07-21 22:04:36
  谢春雨阳光网友的浏览和点评。其中确有反映当地的物种,人口,经济等诸多方靣的数字是在网站上摘录的,我想任何一个写游记的不可能不在网上摘录一些反映当地的一些数字,旅游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要想全方位的反映当地的诸多情况是不可能做到,既要文章的可渎性和真实性,有些文字在网上出现过是在所难免,网上的文章浩如烟海,谁也不能保证在有语句,景点,数字方面有相同的文字出现。歌唱家在唱歌之前都要说:“这首歌是乂乂乂唱的,我不能唱”。你的歌是我的,我从云南学来的,我在河边打嗑睡,你从我口袋里偷去的。远握!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