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如云诗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如云】风过古巷(外三首)

精品 【如云】风过古巷(外三首)


作者:清心如云 举人,447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7发表时间:2017-07-20 16:02:31
摘要:远方复远方,灵魂站上南山之巅,这繁复的生活,我是一枚, 被风逼走的落叶,追赶着大雁,在彻夜未眠的草原上,来不及说出珍重……

【如云】风过古巷(外三首) 《蜀道人》
  
   比心内包裹更重些,月光爬过高山
   低坳的足印用力攫取清风
   踩出久违的禅音。被日子,滞留松间的人
   穿过堆叠缝隙,与灌木丛的光
   辨识季节的去向
   冷暖是无常的,抑或蛰伏倒叙的事物
   看不清始终,就像这幽深峡谷
   模糊了你背面的真相
   与喧阗街头上
   是否会提及异乡人,在记忆中隐现
  
   《蝉鸣》
  
   这些年,陆续倒出体内的悲声
   时间变得柔软
   年轮里漂泊的故事沉下去
   又被一声蝉鸣垂钓上岸,连同纸船
   划过温热的河水
   有时是冰凉的,须掏出阳光
   安抚夏天的疼痛,这是我每天重复的世事
   鸣声隐去了最后的夜色
   从大地洞开视线里翻转的情绪
   在黎明前夕,生起悔意,折断的音节
   它止于明暗火光里重生
   沉默着,由落叶的
   枝头上归来,像故乡一样安静
  
   《风过古巷》
  
   两面破败的墙,守着岁月的
   旧伤,风吹过尘埃,它的瞳孔里长出牙齿
   啃噬通向城市边缘的大道
   远处是狭长的裂缝,与天空形成对峙
   显得柔软而明亮
   偶有落叶不分季节地飘过
   带起一阵雨的清凉抚摸苍老的纹理
   摇扇人正驱赶着夏天
   怀中抱紧一块坚硬的云朵
   始终不肯放下来,生怕瞬间会化为流水
   一去不复返。七月流火
   花事重叠,只有风穿过古巷
   试图吹开隐喻的暗香,却一言不发
  
   《远方复远方》
  
   虚幻的事物悬挂铜质的黄昏
   目光抬高鸟的翅膀
   南面或北面,不再确定心的住址
   已习惯了自由飞翔,去贴近
   更辽阔的远方。却无法抵达异乡的暖巢
   飞过你城堡上空,迂回着
   及窗外罩上的白雪,掩埋起熟悉
   与陌生的表情,驻足的时间
   持久,黑夜愈加沉重
   远方复远方,灵魂站上南山之巅
   这繁复的生活,我是一枚
   被风逼走的落叶,追赶着大雁
   在彻夜未眠的草原上,来不及说出珍重
  
   (2017.7.19于天津)

共 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蜀道人》“低坳的足印用力攫取清风,吹出久违的笛音。被日子,滞留松间的人,穿过堆叠缝隙,与灌木丛的光,辨识季节的去向”诗句开篇就向我们铺开一展画卷,人生何去何从,或许一直在路上奔波,或许滞留某处风景,四季交替,冷暖无常,变换莫测的人世间,犹如水中月,镜中花,模糊了真相。诗的结尾“看不清始终,就像这幽深峡谷,模糊了你背面的真相,与喧阗街头上,是否会提及异乡人,在记忆中隐现”走过宁静,到达繁华,独在异乡的人感慨万千,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的欲说还休。全篇虽不华丽,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言近旨远,给人启示。李白有《蜀道难》行走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的阐述,诗人也要表达一种他的“蜀道人生”。 《蝉鸣》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感情起伏也较大。诗句“年轮里漂泊的故事沉下去,又被一声蝉鸣纯钓上岸”“从大地洞开视线里翻转的情绪在黎明前夕,生起悔意,折断的音节”“沉默着,落叶的枝头上归来,像故乡一样安静”。可以看出诗人由心潮汹涌后的澎湃渐渐恢复平静。夏天的夜晚诗人辗转反侧,沧桑的岁月留下的是漂泊的痛楚和淡淡的遗憾悔意。本想忘却过往,却在一声蝉鸣中唤起了旧时光的回忆。今夜无眠,也不仅仅是今夜,“安抚夏天的疼痛,这是我每天重复的世事”。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思想感情。 《风过古巷》一个“古巷”既道出了小巷的历史悠久,也从侧面说明了诗人和小巷时间的长久。全诗抒情言事,画面感突出。一个夏天的傍晚,雨后落叶飘过,诗人穿过经常走的小巷,“两面破败的墙,守着岁月的旧伤,风吹过尘埃,它的瞳孔里长出牙齿,啃噬通向城市边缘的大道”说明它是封闭的,也是敞亮的。其中也是暗指诗人的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惆怅忧伤和向往安详快乐的新生活的情愫。“摇扇人正驱赶着夏天,怀中抱紧一块坚硬的云朵,始终不肯放下来,生怕瞬间会化为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四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景物,借“摇扇人”的动作、想法来烘托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而用到的“抱紧”“不肯放下”“生怕”等意象的运用也正是诗人的担忧或是借与他人的口吻道出对这条“古巷”的不舍。诗歌的结尾“花事重叠,只有风穿过古巷,试图吹开隐喻的暗香,却一言不发”在这个七月,诗人重叠的心事无从说起,只有缄口不语看风吹过,以景物渲染气氛,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远方复远方》从题目上看,诗人的心更渴望更广阔的天空。而诗句开头“目光抬高鸟的翅膀,南面或北面,不再确定心的住址,已习惯了自由飞翔,去贴近更辽阔的远方。”就能表达这一主旨。诗人为什么更渴望远方,是因为习惯了飞翔,后面我们看到“我是一枚被风逼走的落叶,追赶着大雁,在彻夜未眠的草原上,来不及说出珍重”原来也是无奈之举,“大雁”远游,“我”岂有停留之意,一路追逐,去贴近更辽阔的天空,去追随“大雁”的身影是诗人一生的梦想。“远方复远方,灵魂站上南山之巅”身在红尘,灵魂已在南山之巅,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动情的诗篇。 纵观全诗可谓一气呵成,连贯自然,一层更近一层的感情升华,可以说是一部夏天的交响曲。诗歌之所以特别打动人心,是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是生活赋予的在物之境。拜读如云老师作品,敬茶问好!祝福心想事成,万事大吉!【编辑:柏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20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松        2017-07-20 16:03:41
  诗歌之所以特别打动人心,是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是生活赋予的在物之境。拜读如云老师作品,敬茶问好!祝福心想事成,万事大吉!
柏松
回复1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0 22:38:01
  柏松总编按语深解实意,细腻深刻,提升了诗意,在炎热的夏季带来心地的清凉与智慧启迪!感谢编审,辛苦了!敬茶献花!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7-20 16:51:12
  诗歌之美,美在意境;诗歌之华,华在内蕴。诗歌之灵,灵在语言;用心感受,用情抒写,自然万物,皆可入诗。捻之来,顺则趣,禅心入韵,谱盛夏华章!
雅润
回复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1 17:58:07
  雅润老师的评语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妙语,这事必须大赞!献花敬茶,感谢鼓励,祝福夏安吉祥,写作快乐!
3 楼        文友:鹃紫        2017-07-20 16:53:08
  如云老师的诗抛开事物的表象,挖掘出其本质,与自己的心灵相契合,读来令人心神旷远豁达!感谢老师又给我一次心灵修行的机会!祝您万事顺遂!阿弥陀佛!
回复3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1 17:59:08
  感谢鹃紫主编美评与祝福,献花敬茶,祝福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丛林小鹿        2017-07-20 16:54:45
  拜读如云社长的大作,行云流水的文字里,总是禅意氤氲!特别是那首《蝉鸣》,写的是意象丛生,极富深意。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1 18:00:24
  感谢小鹿前来留评与鼓励,艺无止境,我还相去甚远,要继续努力进取!敬茶献花,祝福夏安,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玄微子        2017-07-20 17:19:57
  拜读老师作品,深受感动!向您学习致敬!
回复5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1 18:01:12
  感谢微子来读,献花一朵,祝福夏安,创编愉快!
6 楼        文友:马正凯        2017-07-23 18:55:13
  老师的诗歌,写的大气,功力深厚,我最喜欢《蝉呜》。又被一声蝉鸣垂钓上岸。写的传神
回复6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7-24 05:12:41
  感谢马兄美评,敬茶问好,祝福创作愉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