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棚户区改造

编辑推荐 棚户区改造 ——丫丫家拆房的故事


作者:婉玉 童生,89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4发表时间:2017-07-22 08:11:03


   一
   “丫丫,你这脾气也真是的……”
   “我咋了?谁让他这么说我?”丫丫的眼泪忍不住往外流。郭建看了一眼,有些心软,边拨打电话边往门口走去。
   “周书记,是这样,他们家房子面积较小,然后……”丫丫知道这校友打电话搬救兵了。整个房间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随时会爆发。只有丫丫老实的丈夫坐在她身边一直安慰:“丫丫,别哭了,有话好好说。”
   急性子的丫丫用纸巾擦擦泪水,委屈地说:“我不也想好好说吗?你看他们这不是欺负我们吗?我怎么就哭穷了?只是实话实说……”那位高个子肥头大耳负责算拆迁款的男人轻蔑地看了丫丫一眼,那眼神似乎在告诉她:咋的,我就有这权利,你能把我咋样?
   这究竟是咋回事?原来,丫丫现居住的房子要拆迁,她死活都不同意,因为十年前丫丫隔壁有一批房子因为要拓宽马路而拆迁,那时拆迁比例是一比一,外加谁最先签字奖励十万元,(其实这只是政府激励老百姓的一种方式,听说最后拆迁的人也是有这十万元钱的。)还有装修补助是看每家每户的装修情况。然而十年后的今天,丫丫这一片房子说是棚户区改造拆迁,却与十年前拆迁的条件一样,要知道,十年前的房价是每平米八百元,如今每平方米房价是六、七千,甚至连最偏僻的地方的房价也要五、六千,这也难怪丫丫死活都不让拆。她们家是商品房,虽建了也有二十余年,可关键是丫丫还没有能力购房,丈夫残疾,两个小孩都还在读书,一个大学未毕业,一个高中,丫丫的身体不好,经常是小病缠身的状态,而且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她也没有去找工作,好在党的政策好,让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享受到低保,这样才维持了生活。
   丫丫的丈夫叫二宝,经营了一家服装店,虽生意不错,可前些年丫丫做生意被别人骗了一笔钱,家里也没剩多少积蓄。她还算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早就心里盘算好了,等一年后女儿学校毕业,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付个首付,再按揭贷款买房,如今把她所有的计划都泡汤了。假如她家住房的面积大倒也没什么?一比一换新房也就得了,然而丫丫家四口人共实用面积只有六十几个平米,要换套实用面积为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那位预算的高个子说要付两万多元,丫丫就按不住性子,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她冲着预算拆迁的人发飙:“你们这是怎么算的,昨天郭建在我家里预算过了,只需要付给你们九千二百元,怎么一到这里就变样了……”平时如此温柔的女人,此时就像是一头受了伤的猛兽,一边询问一边流泪,流泪的原因是她心疼身残的丈夫,能争取少补点钱也好。当初为了买这套房子,他们家的亲朋好友怕他还不起债务,明明开始答应借钱的,到买房时却反悔了,好在丫丫的母亲救了燃眉之急。这些年为了还债务,她是一元钱恨不得掰开来用,为了不被人看扁,丫丫起早贪黑在厂里打拼,遇上暴风雨的天气,一身湿透只能熬到晚上回家换衣服,而二宝为了摆个小摊,处处受气,好不容易找了个不大的地方这才开了个小店,凭着自己不错的人品和物廉价美的营销方式,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好几年后,才还了债务。这些年,二宝是又当爹又当妈,如今日子过得点起色,却又遇上棚改,让她的家庭再一次陷入困境中,她还能有理智吗?
   “二宝,走,我们回家,这合同我们不签了,我们家不拆,虽然旧点,但至少有个遮风避雨的窝……”丫丫站起来,从那胖男人手中夺过房产证拉起丈夫就走。
   “你这是什么态度?在我们这里流泪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是救济中心,在这里哭穷吗?你找错了地方。”那位胖男人拿起账本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丫丫白了他一眼,硬是没让眼泪流下,她不想跟这种人纠缠下去。郭建闻声从外面匆匆走进来,拽住丫丫的棉袄,对着那人说:“卜主任,周书记同意了……”他们交头接耳几句后,那位胖胖的男人十分不愿意地坐回凳子上拿起笔低着头算他的帐,嘴里还不时冒出两句:两万多也给你们免了还不知足?
   “哪有两万多,你们怎么算的,郭建明明算过九千多,我觉得可以商量才到这里来的,要不是你们黄主任……我还不来这里签字呢?”丫丫没有把话说完是因为看到郭建在眨眼睛,她明白有些话有些场合是不能说的。
   合同是签了,但在丫丫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以前她是盼星星盼月亮期待这里拆迁,这样她就不用再为买房发愁了,可当这一切真的变成现实后,苛刻的条件让她寝食难安,二十多天来几乎是夜夜失眠,长吁短叹地发愁,仿佛又要回到十八年前,那个为了生活不辞辛苦奔波的一对夫妻……
  
   二
   “二宝,你说那黄主任的话能兑现吗?这会不会是他们为了达到拆迁的一种手段。”丫丫躺在床上,问他的丈夫二宝。
   “应该不会吧,人家一个县级领导会欺骗我们吗?他不是信誓旦旦说得如此诚恳,他一个男人还会说话不算数吗?”
   “哎,要不是为了女儿的工作,就是打死我也不会同意签字的。”丫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个世道,没有人脉办什么都难,我们女儿马上学校就要毕业了,如果黄主任真的诚信,到时帮助我们,把女儿弄进县医院就好了。不过今天我故意向小野打听了一下黄主任的人品,你猜小野怎么说他的?”
   “咋说的?”二宝转过身,面对面对着丫丫。
   “他把黄主任说得一文不值,非常不堪,开始我还没听懂他说的意思,因为他是外地人,说的普通话很难听懂,后来他用我们这里方言说了一句,我才听懂,这才让我更担心了。”
   “他说什么了?你怎么这般磨叽?”急性子的二宝忍不住催促道。
   刚开始我问他,“小野,你认识黄主任吗?”
   “哪个黄主任?”
   “黄贵德。”
   “哦,他呀,你知道别人背后都叫他什么吗?”
   “叫他什么?”我问他。
   “叫他憋嘴,我凝惑地看着他,小野又用我们这里的方言补充了一句憋嘴(方言:光说大话,从来说话不算数,轻易承诺却言而无信的意思。)……”
   “二宝,你说这个领导会像小野说的那样不堪吗?像他这样斯文有文化又在行政上班的人会说出这般粗鲁而不堪入耳的话,肯定是黄主任得罪过他,或黄主任真的就是这种人。”丫丫忧心忡忡起来。
   “应该不会,一个人说的话并不可全信。再说,我们现在拆迁合同已经签了,还能有什么办法?要怪只能怪你的那位校友郭建,不是他天天派人守候在我们家门口,天天到我们家做工作,甚至还电话打给你哥哥,否则我们也不会这么早签字。”二宝也有些后悔了。
   “这事怎么能怪郭建呢?再说,在这之前我也不认识他,不过人家也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本来还要付两万多元钱,都免了,还不是别人的功劳,做人怎能忘恩负义呢?”丫丫有些感激这位校友,也是他的学弟,这次拆迁房子才知道他跟自己同个学校毕业,只是晚了一届毕业而已。
  
   三
   又一天来临了,太阳懒洋洋地从东边升起,丫丫打开窗户,吸了一口寒气,感觉有些冷。菜地里眼前白茫茫的霜,不久之后,这里将夷为平地或是高楼大厦。丫丫眼睛湿润了,住得太久了,虽是老房子还是有些不舍,这楼下的菜地是老公辛苦开垦出来的,以后再也吃不到自己种的纯天然的绿色菜了。
   丫丫穿好运动服准备跑步,已经好久没运动,因为没有签字,每天早上都会有人早早守候在这里,让她不得自由。如今好了,再也没人缠着自己了。刚打开防盗门,六楼的于大姐正好路过楼道,她这人很温暖,给人的感觉都是笑脸,还乐于助人,丫丫很喜欢她。
   "丫丫,又跑步去了?听说你昨天签字了?你换多大面积的房子?补了他们多少钱?”于大姐是个爽快人,一张口让丫丫不知如何回答?因为郭建再三叮嘱她,别把免去的两万多元跟邻居说,因为还从来没人有这个先例,邻居知道了,让他们无法办事,因为他们的宣传口号是:公平、公开、公正。丫丫犹豫一下,觉得大家都是左邻右舍,房子面积都一样大,不说吧,别人会怀疑,说错了吧,别人更会说三道四,干脆按他们算出的数额说还是更好些。
   “补给政府两万多,具体数字我也不太清楚,因为当时我都气蒙了,也没那个心思询问更没那个心思去问问怎么算的?再说他们的算法五花八门,前天那人在我家算还说补九千多,昨天去就说补两万多,我家男人说签了就签,他怕那些人天天缠在家里……”
   “啥,你补给他们两万多,你要多大的房子?”于大姐吃了一惊。
   “实用面积一百平米呀!”
   “我也是换这么大的房子呀,楼上还有小樱、余温好几家都是这么大的房子,都是才补他们九千二百元呀!不过我是没补给他们钱。”于大姐轻声在丫丫耳边说了一句。丫丫只觉得昏昏沉沉,被人愚弄的感觉,虽然她没吃亏,可她还欠校友郭建一个如此之大的人情,两万多,这……
   “丫丫,你没事吧?”于大姐关切地问道。
   “于大姐,你先走,我回家一趟,忘了拿护膝了。”丫丫支开于大姐,回到家就跟二宝说起这事。
   “我要给郭建打个电话,还让别人求领导,这简直是欺负我们没文化……”丫丫急性子,那火爆脾气恨不得马上活剥了某人似的。她觉得被人愚弄了,明明没占到多少便宜却被人认为捡了金砖似的。
   “算了,丫丫,谁让你当时又冲动,不静下心来与他们细细算一下,既然我们又没补给他们钱,那就算了,免得你校友郭建也不好说话。”二宝什么事情都替别人着想。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要跟郭建说清楚,还欠别人一个人情,把事情说清楚,我心里也好受些,何况做人怎能这么糊里糊涂呢?”丫丫不听二宝劝说,拿起手机。
   “喂,早上好,郭建,我们昨天房屋那个钱算错了,我邻居家跟我家面积一样,她只要付九千二,他们怎么就让我们家付两万多呢?还让你请示领导,这……”
   “哦,是吗?这个没关系的,我待会打电话问问,有错是可以改的,不过你们也没补给他们钱,不是吗?”
   “郭建,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他们不该算错这笔账,还给你添麻烦……”丫丫挂了电话,突然觉得自己真不该打这个电话,要说明什么呢?难道他们真的会算错?当天下午,郭建回了电话,说拆迁办的又算了一遍,没有差错的,丫丫木讷地回复:算了,我们也没吃亏什么,也没占到多少便宜,其实大家都一样,只是他们不该这样糊弄我们……
   前后半个月时间,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拆了,只剩下六户大户人家的自建房,其中有一户还是当大官的人家,大家都在议论政府一定会答应他家所有的条件。因为他家的靠山太硬了,亲家是在省里当什么大官,儿子在北京某新闻单位工作,还有一些亲朋好友都不是普通人物。丫丫知道,邻居们的议论并不是空穴来风,十年前道路拓宽,他们家就该拆了,结果拆了他们家一个厨房,后来政府还给他们家盖过三层房子,听说另外还有两套房屋及金钱的补助。到最后,马路是通了,在他们家那段位置的绿化就不能建了,只好隔开一段距离建了绿化的部分,这样的高官就是不一样的待遇,大家有目共睹,可又能怎样?如今这里是棚改,要拆迁他们的房子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大家都在期待。
   转眼就到了年底,这六户人家还是纹丝不动,听他们其中一户家里的老人对外说:到了省里上访,却被扣下了。如今的世道都是官官相护,没有实力,就根本上访不了。
   丫丫倒是平静了些日子,第一次在租房的地方过了个年。又大半年过去了,该交房租了,五十几个平米的房子原来租金只要六百元一个月,非常时期非常价格,房租由六百涨到一千多,翻了一倍。虽说政府会每个月补助六百元的房租,可丫丫家把所有的补助都算在换新房上了,如今只能自己出房租的钱了,真是哑巴吃黄连,苦不堪言。
  
   四
   拆迁的队伍还在大张旗鼓地进行,一批又一批。老百姓弄得是人心惶惶,有些安置房刚建好才五、六年的被拆;有些买了二手房才刚过户被拆;还有些自建房的百姓,趁机楼房加层等等,老百姓忙的不亦乐乎,政府更是日夜加班,无人机、城管、警察等等都投入在棚改中。
   “丫丫,听说了吗?饶家拆房打架了,好几车的警察,连特警都出动了,还抓了好多人。”丫丫在买菜的路上,碰上邻居吴嫂。
   “怎会打架呢?”
   “我在那里看了一会,饶家村子的不让拆,不签字,他们叫了挖机在那里,村民们个个拿起铁锹、锄头,年纪大的老人家坐在挖机的车前,不知谁说了一句,不拆的,全部抓走。饶家这个村子是很团结的,他们便一窝蜂把来执行任务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刚开始还是在争吵,后来城管、警察来了,他们动手抓村民,这才打了起来。有好几个人受伤了,其中一个城管头被打破,老百姓也伤了许多,最后还是特警抓了几车人带走了。”吴嫂轻声附在丫丫耳边嘀咕:老百姓说这哪是棚改?这简直就是明抢,跟土匪没什么两样。两千八百四就把老百姓房子拆了,如今房价是多少?普通的百姓想买也买不起。哎,没有现房安置,还得等政府建造,十年前还有人没住上新房的都有,你说我们是要等到何年马月?对了,你那天在开会的时候不是向县委领导提了家里的困难吗?当时书记不是答应了给予照顾吗……”

共 69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罢这篇杂文随笔,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城市里的棚户区改造,本来是一件好事,利国利民;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以及文明程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在少数地方,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往往会变味。文章中的丫丫一家就是受到欺骗的代表,丫丫夫妇都是诚实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是千千万万个城市平民家庭的缩影,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为官为宦的亲戚朋友作为靠山,从拆迁的开始就一直受到各色人等的围堵,受到了有关小吏的糊弄和欺骗;终于在一系列的事实面前,丫丫一家开始觉醒,坚守着做人的尊严,不会欺骗别人也不会低三下四去求人,更不会溜须拍马,他们活得真实,活得踏实,活得有情有义,他们活出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人,令人赞扬,令人尊敬。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22 08:11:54
  读罢这篇杂文随笔,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城市里的棚户区改造,本来是一件好事,利国利民;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以及文明程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在少数地方,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往往会变味。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婉玉        2017-07-22 11:41:22
  炎炎夏日,感谢老师辛苦编辑。婉玉读完老师的点评,有种想哭的感觉,只有善良的人才能体会老百姓的苦……打着拆迁的旗号,内幕有多肮脏与邪恶……有关部门真的该重视了,拆迁后的房屋迟迟不建,付给老百姓两年的房租后不闻不问,到期还没交房的,又不按合同续付房租等等,老百姓到政府办公楼讨个说法,却被保安赶了出来引发了打斗事件。婉玉写这篇随笔,只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能有为百姓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的人,早日还他们一个家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