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点了“否”
明天要去给人家开讲座,午睡爬起来就开始做PPT,做了一个下午,用了三个多小时,快到6:00时,终于大功告成了。伸了一个懒腰,点上一根烟,呷了一口茶,伸手去点页面右上方的“×”,在屏幕出现了“保存”对话框时,不知为什么,点上了个“否”字,一个下午的汗水顿然间化为了乌有……
面对着空荡荡的屏幕,心中充满了愤怒,真想一脚把电脑踹个粉碎。但电脑是自己的钱买的,我没有那样做。
面对着空荡荡的屏幕,心中充满了懊恼,真想把自己的脸给打肿。但脸是自己的肉长的,我没有那样做。
面对着空荡荡的屏幕,心中充满了沮丧,真想离开电脑一走了之。但明天还要去开讲座,我没有那样做。
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一般,呆呆地坐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振作精神,重新再来,晚上十点多终于又一次把PPT做好了。
人生历程中会遇到太多太多的“否”。“否”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把自己给“否”了;第二种则是被人家给“否”了。
自己否自己又有两大类,一是不经意间自己把自己给否了。对于自己的“不经意”只能是懊恼、愤怒、沮丧。然而这一切又都于事无补,没有必要让这类负面情绪肆意滋长。有志气的就该从零开始,从头再来。可是,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时候,没了这份志气,也没了这份勇气,于此便放弃了自己再次成功的机会。
自己否自己的另外一种人更值得敬佩。事情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终于完成了,然而结果的质量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满意。不是完成的质量不好,而是开始的设计就出了问题。此时他勇敢决定,推到方案,重新再来——这样的人,哪里只是勇气、志气的问题啊?这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伟大人格的体现!这是一种人世间最高质量的“否”!
人的一生更多的时候是被“否”。一件事情做完,好与不好不是自己说的算,而是人家说的算。自己丝毫没有主动权、发言权,甚至连你上前去解说的机会也不给,一切只能“干等”。
很多事,在你这里是一等一的大事,但是在裁决者那里却连“鸡毛”都算不上,他很随意地就把你给否了。高考作文,考生的开头没有写好,但是后面写得很漂亮,可是阅卷老师看了个开头,就把你给“否”了,甚至他只看了一个标题就可以把你给“否”了……作为考生,你能怎么办?
2002年,我评特级教师,评委说我的一本教案写得太薄就把我给“否”了。教案的好坏能够以薄厚来裁决吗?但是那个评委就这样裁决了,我能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这么办——从头再来。再去努力,增加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方方面面的材料都做到绰绰有余,让你找不到“否”我的理由。2005年我终于以高分评上了特级教师。
破解被“否”的劫数,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把自己做到远远超越评判标准的层面上,不留瑕疵给裁决者,让他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到“否”你的理由,或许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少几次被“否”的命运。
人的一生,自“否”或被“否”是躲也躲不开的。面对一次次的“否”,站直了,别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