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美哉、壮哉我大科洛火山之南山(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美哉、壮哉我大科洛火山之南山(散文)


作者:南山竟然也有菊 状元,89822.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3发表时间:2017-07-25 11:30:23

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镇的科洛火山,我早就听说和远观过。
   每次去黑河经过科洛,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个蓝灰色的平顶草帽般的山丘,随着冬夏秋不同季节而戴在白色的雪野或绿色的金黄的田野上。
   耳闻过不少关于这座三百年前形成的休眠火山的传奇故事,对于大自然赐予家乡这珍贵的独特风景,早就想亲自去探个究竟。
   只是觉得它承载那么苍凉神奇甚至诡秘的内涵,尤其是那个关于一个采蘑菇妇女,在内急时就地解决,恰巧解决在了一个洞口,结果招惹洞里钻出无数条毒蛇,将妇女团团包围,险些让妇女丧命的故事,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使我一直有些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通过阅读张庆山先生的《神驰嫩江驿站》一书,借张老师的妙笔,我才看到了神秘面纱后面的真实科洛南山的一大部分真容。
   科洛南山是科洛火山群23座火山锥中相对高度最高的一座,海拔447.7米,火山锥体附近有火山灰、火山浮石、火山弹和熔岩台地。科洛南山附近的熔岩台地熔岩裸露,植被稀少。科洛火山区内物种丰富,生长着植物近百种,其中,五味子、山木耳、山核桃最为有名,中药材三十多种,黄菠萝树、椴树、山榆、核桃树等二十多种,狍子、野鸡等野生动物十几种。
   至此,我驿动的心更加向往科洛南山。
   择日不如撞日,有幸参加了2017年7月14日县文联组织的采风团,恰巧,探访科洛南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于是,我得以亲密接触这座心目中的神奇宝库。
   中巴在伸向无边绿色的水泥板路上蛇行,我的眼睛在天上地下之间到处神游。
   头顶上湛蓝的天空仿佛刚刚洗涤过的宽大无比的蓝色新布,其上优哉游哉的大小不一的白色云朵儿,仿佛是蓝布上粘着的白色洗涤液泡沫儿,在凉爽的微风抖动下,逐渐地漂浮和滑落着。
   随着车轮的滚动,南山越来越近,它的颜色也渐渐地由蓝灰变成了越来越清晰的翠绿,现在,南山到处生长着树木和野草,不到近前,根本看不到山体的模样。
   忽然想起清人《黑龙江述略》记载:“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瑰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至今传以为异。”《宁古塔纪略》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之交,黑龙江将军驻地齐齐哈尔城中人,突然听到远方隐隐传来一种类似震雷的声音,而且“数日不止”。
   一股隔世沧桑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我们的车子在绿色海洋一般的田野里被伸向密林深处的水泥板路牵引着,一路飞奔,坐在平稳的座位上,看着飞掠过去的绿色的大豆和玉米田和已经泛黄的麦田以及看不清楚模样只看到一片绿色的农田和绿林,我不禁感慨,原来,并不像我先前所了解那么凶险和无路可走。
   很快地车子驶入山林,是从南山的东坡靠近,走了一段,眼前出现的情形更加令我始料不及:山脚下竟然有一个至少可以停泊十几辆轿车的停车场和一排管理用房屋。再向山体方向望去,我忽然忘形地惊叹道:“真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工登山台阶。”一直陪伴我们采风的科洛镇领导告诉我们,从被列入全市地质遗迹生态区、我省自然遗迹保护区起,就逐年投入人力物力修建了。
   在停车场上听完具有嫩江活历史美誉的张庆山老师讲解的南山由来,我们就欢呼雀跃地开始登山。
   拾级而上,渐入佳境。
   迎面扑来的空气清新湿润凉爽,高大的树木,枝杈繁茂,只从如蓬的树叶间透露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蓝天和一丝丝儿阳光。虽然,每个登攀的人都是汗流浃背了,但是,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闷热。
   边攀登边欣赏高过层楼的大树和俯伏在树底下的知名和不知名的小草儿,我诚实地跟同伴说:“这种原生态的太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无污染的环境,太适合人群停留了!”
   我们凭着363个台阶的稳重抬举,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抵达了海拔500多米高的南山极顶。
   顺着义务导游张庆山老师和科洛镇王亚光书记的指引,我们看到的山顶中心处,正如清人笔记中关于科洛南山曾写道的“中洼多树,石如牛肚。”凭借林木覆盖如漏斗形状越来越低,能够判断出来就是火山口所在。往纵深方向看全是绿色的树冠,只有低头才能看到近处林下散落的大大小小黑色红褐色的火山石,大块儿的如刻意堆积假山般的石头上,竟然长出来草本植物。据介绍,火山口里植物种类繁多,尤其以蛇居多。王书记说竟然发现了狼的踪影呢。听得神秘兮兮又毛骨悚然,尽管大家都好奇万分,还是选择了不到火山口西侧的羊肠小道下去探险。那么,也就见不得清人笔记中记录的“下有深洞莫测,夏季亦能取冰块,饮之又凉又甘。”的究竟。不过,这现象却有力证明科洛火山环境即便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在好转中了。
   举目四望,皆高高低低的绿树,站在被绿树密密层层掩饰起来的火山口边,王书记建议带领我们绕火山口一周,我们欣然从命。他边走跟我们介绍说,对神秘的科洛火山的探寻和保护一直都在延续,近年来尤其加大了力度。他指着一处残迹告诉我们说那是前不久请公安介入,强令拆除的小庙。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放任自流,不但有火灾隐患,更是对火山原貌的一种践踏。我真切地感觉到,科洛镇对火山和其它几欲失传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非常清晰,分管文化宣传的陈殿刚镇长也庄重地跟我说:“谁让地域文化在自己手里失传,就是犯罪!”听到如此清醒而有高度的认识,我觉得挽救不可重来的火山文化、合理开发火山文化旅游事业,应该大有希望。
   从火山口北侧开始,我们三、五成群地开始绕行式地参观。经过的树木高矮粗细不等,叫不出来名字,却发现大多是炭黑或灰色的树干,无论大小高低,几乎没有笔直的,而是旁逸斜出的,形态明显有别于当地其它地方生长的树,我以为这应该是火山土质和特殊小气候的产物。置身其中,恍惚进了南国某处的林间。脚下的泥土,刚淋过雨一样湿润,却不感觉湿滑。
   在火山口西侧,真的看到王书记说的那条如爬向底部的灰色小蛇的路,只是蛇的前半身已经隐没在前方不远处茂密的树林里,看不见了,这当然是探索者的足迹铺垫出的路。我想,将来也一定去看看,胆子小的,至少在冬天可以视线良好的时候去看看,即使我未曾见面的火山泉水不怕冬冷,蛇们应该冬眠了吧?
   站在树木比较稀疏的火山口西侧山坡上,便将绕山而行的如一条银亮飘带般的科洛河和一个又一个红瓦蓝瓦白墙的小村庄尽收眼底。传说当年火山喷发的汹涌岩浆,就是被科洛河给团团拦住,才没伤害到周边的村庄。看来,美丽的科洛河不仅滋养了科洛人,更在特殊时期保佑着科洛人,才使得科洛人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到今天。
   边参观边和伙伴儿们与形态各异的大树、看起来很大捧起来很轻的满身蜂巢孔的火山石拍照,按捺不住好奇心,也忍不住时不时地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向下探看火山口里的情况,可始终看到的不外是密密麻麻的像几分菜花儿的由翠绿转为蓝绿的树冠。那绿色的转变,并不是树冠本身的原因,而是距离由近变远造成的视觉效果。是啊,深50多米的火山口,即使树木的高度相差无几,但也会越往底部显得越矮小,换言之,居高临下,必然一览众树小,如果放低自己,下到底部,眼里的树木必然高大起来。看树如此,看人也当如此。
   觉得如此遐想仿佛有些远了,我便转身跟上同伴儿的脚步。
   走着走着,就到了火山口的东部,同伴晓宇说:“姐,你今天的裙子跟风景特别搭,就像一个女侠仗剑天涯,我给你拍几张照片吧。”我看看自己的民国风长裙的裙裾在湿润而明亮的山风中飘扬,再看看只有头顶可见蓝天的干净山林,听着偶尔传来的不知名的鸟儿的翠鸣,觉得自己此刻真的成了仙风道骨的女侠了。
   这时,已经转完了圈儿的“先头部队”呼唤下山了,宠辱皆忘的我也禁不住吸了一大口清心润肺的空气,然后放开喉咙帮腔道:“我们下山了!”
   虽然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过,有了那些宽窄高低适中的台阶的帮助和颇佳的山气的萦绕,以及夹道的如伞的山林遮荫,我们还未感觉到正午十二点的晴热,就已经轻快地回到山下停车场。
   回头仰望蓝天白云下披了绿蓑衣般的南山,我从心底发出一声:虽然未见南山全貌,但也真是不虚此行!我相信有同感的不仅有同伴儿们,还会有将来的你我他!毕竟科洛南山的魅力一旦被发现了,没有哪个喜爱火山文化的人能够抵挡住这大美的诱惑!
   我深信,已被列入全市地质遗迹生态区、吉林省自然遗迹保护区的具有三百多年丰厚底蕴的科洛南山,有幸直接得到科洛镇领导们的重视以及间接得到相关部门的垂青呵护,一定会迸发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共 3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美哉、壮哉我大科洛火山之南山》这是一篇游记,更是朝圣般的赞歌。科洛火山充满了独特的传说,让人感到神秘,甚至有些恐惧。但是大自然用她特有的方式修复着火山喷发的创伤,反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让人震惊,难以忘怀。大自然很顽强,顽强得石头上都能生草长树,但又很脆弱,脆弱得几十上百年都难以恢复。作为自然中的一份子,我们人类并不比其它物种高贵,自然既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其它物种的乐土。只有相互依存,相互尊重,这些独特的风景才能长久陪伴着我们。幸好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了生态的重要性,大力地减少人为的痕迹,不仅仅是科洛火山,所有的地方都将向我们展示她最美的一面,或婉约,或豪放,或纤柔,或奔放……朴实生动的语言,细腻精致的描写,展示出了大自然最美的画卷,令人向往,让人沉醉,引人深思。佳作推荐共赏,期盼更多精彩。【山水神韵编辑:三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人        2017-07-25 11:32:17
  问好南山竟然也有菊文友,多谢分享精彩美文,山水在你笔下更加精彩。
我在路上走着,有时会歇歇,但从未放弃。
2 楼        文友:临水照人        2017-07-25 16:27:45
  文章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丽,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家乡的挚爱之情。欣赏厚重文字,问好南山老师,感谢支持山水。
3 楼        文友:苦尘        2017-07-31 22:59:19
  南山姐,好久不见,可否记得老友苦尘?
4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17-08-02 14:25:49
  1 楼 文友:三人 2017-07-25 11:32:17回复评论 删除评论
   问好南山竟然也有菊文友,多谢分享精彩美文,山水在你笔下更加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辛苦了。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5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17-08-02 14:31:03
  2 楼 文友:临水照人 2017-07-25 16:27:45回复评论 删除评论
   文章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丽,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家乡的挚爱之情。欣赏厚重文字,问好南山老师,感谢支持山水。
   ——————————————————————————————————
   感谢山水不弃。问好。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6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17-08-02 14:31:58
  3 楼 文友:苦尘 2017-07-31 22:59:19回复评论 删除评论
   南山姐,好久不见,可否记得老友苦尘?
   ——————————————————————
   刚刚看到。怎么不记得呢?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原来你也在这里。一切都好吗?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