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信物(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信物(散文)


作者:洛阳琴心 布衣,24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1发表时间:2017-07-25 21:56:44

有次去南方,在一家绣坊听到一则关于丝巾的传说,说是一对相爱的男女依依惜别,女的解下颈上丝巾系在男方领口,诉说不能相随就让丝巾作伴。男的在外打拼,失意疲累时抚望丝巾,眼前若见伊人,孤寒的心灵顿然温润。寂寥他乡,这方载满深情的小信物——丝巾,成为支撑情感的全部慰藉和力量。从此,丝巾便成了相思之托,暗喻“思君”之意。知道这个故事后,再看到丝巾,心中便油然涌出一种温软情愫来。现今女子多爱丝巾,想来,也不单是只为修饰,在内心,应该也潜存着这样一份信物情结吧。
   看小说或电视,里面的男女互生好感时,常会解下随身物件赠予对方,以为情之凭证。赠物多是玉佩、香囊什么的,而受赠者一方必是随身珍藏、视若至宝,思念起时,睹物思人,隔山隔水的情义便有了支撑和安置。
   少时老家,彼此中意的男女双方也会互赠信物。男方赠予的多是钢笔或衣衫,女方回赠的多是手帕、鞋垫之类。手巧的姑娘,也有回赠荷包、织物等手工品的。接受并回赠信物,就相当于认可了这份情感,自然,距离“永以为好”的愿望便不远了。若信物被原封不动退回,不好,说明人家姑娘没看上你。
   在古代,人们似乎更看重信物,所送信物也更多样化。《诗经》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静女其姝,贻我彤管”等,里面的木瓜、琼琚、彤管皆以信物形式出现,其传递的,同样是两情相悦的情义和“永以为好”的期盼。三国繁钦有诗云:“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殷切的爱意一样借助信物——银戒传递。“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信物——红豆,不知滋养了多少有情人。南国温润的相思子,在春风的感召下,化身万千使者,成为数代人的囊中信物,时至今日,依然被无数有情人传递、珍藏。
   先时科技滞后、交通不便,人和人之间联系不像今天这般便捷,于是,信物便显得尤为重要。出趟远门,或许,便成永别也说不定。‘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说的是唐时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的故事,其时,二人相见生情,彼此互为爱慕,后李章武远行,临别,王氏子妇赠李白玉指环,并附此诗。数年后,李章武再去华州时,王氏子妇已因忧思过度香消玉损。相赠信物今犹在,隔冢拈环忆故人,人面已随西风去,徒留书生泪纷纷。一枚指环,令人唏嘘无限。
   一物一信,一物一情,一物一念,一物一心。信物种种,尽管名目不同,所含情义却一脉相承。读到过最浪漫的信物,莫过于唐朝大学士于佑的红叶。相传某个秋天早晨,于佑在皇城外御河边漫步,看到水面上漂过片片红叶,便随手捡起一枚,岂料这枚红叶上竟题写着几行娟秀小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红叶谢,好去到人间”。于佑大为惊奇,于是,也找来一面红叶,附诗曰:“曾闻叶上红怨题,叶上诗题寄于谁”,尔后,送题诗红叶进御河。后来,于佑婚配,花烛之夜想起御河漂叶之事,便心血来潮将所拾红叶取出,问新人可认得谁人手笔。谁料新人也取出一叶,正是当年于佑的亲笔题诗.。自然,郎情妾意,绵绵无限意。真真是红叶结良媒,有缘总相会。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明珠也是信物。只是这信物透着无奈和伤感。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信物,便成了无望和折磨。是以,美好若信物,也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人之间传递,方显其美好和情义。
   花季岁月,羞涩朦胧的年代,大抵都有过关于信物的记忆吧。或许,是一方手帕、一支钢笔,也或许,是一件织物、一把折扇,更或许,是一卷闲书、一枚素笺,或者,只是一方简之又简的玩件。总之,那些不起眼的信物里,一定承载着初始最明亮、最挚切的期愿。有情有意之际,扯一支草叶绕指间,有情人眼里,一样无价可抵。而今,物质发达了,情人间的信物也渐次高大上起来。曾经颇受青睐的手帕、香囊等小物件,是再难入人眼眸了。从玫瑰、钻戒到后来的汽车、别墅等,一档高过一档。但信物初始的情怀呢?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共 15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信物》作者由游玩时在绣房所见到的丝巾,以及听到的与丝巾有关的传说,从而想到了古往今来那些载满深情、寄托相思的信物,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信物的传递与珍藏承载着无数纯真美好的情义,它是无价的。以信物为依托见证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一个不起眼、不值钱的物件,一旦充当了信物的角色,就变得神圣而尊贵起来,它之所以能够物超所值,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所代表的那份情义,它针对的是有情有义的人和事。而今,人们不再以寻常之物赠与他人,不是信物更贵重了,而是不能确定一份情义在对方的心中有多重,是人们变得更物质了。文章旁征博引,步步为营,将信物的来龙去脉阐述的清晰透彻,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山水,祝您在山水创作愉快!【山水神韵编辑:滦河晨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滦河晨曦        2017-07-25 21:58:02
  信物所代表的那份美好在文字中清晰可见,拜读了!
回复1 楼        文友:洛阳琴心        2017-11-27 11:02:20
  非常感谢晨曦老师认真评读,您的评为文增色不少,向您问好,望多指点。
2 楼        文友:临水照人        2017-07-26 08:49:08
  文章从信物开篇,信笔拈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信物从古至今的认知,也看出了信物的发展变迁。而今更加物质的信物还有多少值得玩味的情怀呢?读后感同身受,问好琴心文友。
回复2 楼        文友:洛阳琴心        2017-11-27 11:00:55
  谢谢老师鼓励,和老师一样的感受,如今的信物,变了味道了。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7-26 08:53:00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了: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信物,便成了无望和折磨。是以,美好若信物,也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人之间传递,方显其美好和情义。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洛阳琴心        2017-11-27 11:00:03
  问好慧眼老师,谢谢您的鼓励,如今一切快餐化的时代,信物,也越来越现实了呢。
4 楼        文友:张之章        2017-08-23 17:59:44
  琴心你好!没想到在江山这里见到你。原来你早就在这儿发文了。我是凉棚。我可是很久没到这里来了,看到你佳作连连很高兴!十分欣赏你的文字。你的作品笔触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祝笔耕愉快,时时都有新收获!
流星惊月风前影,笔落天涯腕底香
回复4 楼        文友:洛阳琴心        2017-11-27 10:58:22
  问好凉棚大哥,看见您特亲切呢,我来这里不多,空了偶尔上来看看,没想到能遇到大哥,更没想到您早就在这里呢,好开心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