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平夷卫创建者王诚的生死劫(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平夷卫创建者王诚的生死劫(随笔)


作者:杨平原 布衣,34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7发表时间:2017-07-26 09:07:04

翻开富源历史上第一部县志《康熙平彝县志》,看到清代平彝(富源)县第二任县令任中宜在查找明代平夷卫的资料时,自述“为了写这本志书,我到处搜寻资料,有一天,找到原平夷卫官兵袭职表册,只有几十页,并且烟熏虫蛀破缺,我设法修补,十多天后才可看清文字,衣服和手多次弄黑”。即使这样,任中宜仍然没有找到明初洪武年间平夷卫的卫官袭职情况,他记录的最早的平夷卫的“一把手”卫指挥使是成化三年(1467年)上任的曹昂,然后是曹昂儿子曹震成化五年袭职……而正史记载平夷卫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成立,第一任指挥使应该是洪武年间上任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夏“戊申改平夷千户所为平夷卫指挥使司,上以云南列置戍兵,平夷尤当南北要冲,四面皆蛮夷部落,必置卫屯兵镇守。乃命开国公常昇往辰阳集民间壮凡五千人,遣右军都督佥事王成、千户卢春统赴平夷在辰阳募集置卫。”开国公常昇奉朱元璋之命在辰阳募集壮丁5000人,然后由管理云南都司的右军都督的属官王成(时任右军都督佥事,二品)和千户卢春带领,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今富源旧城山建立了平夷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记载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右军都督佥事王庸坐事当死,因自陈其过恶于上前,法司请论如法,上曰人莫难于知过,彼既能引咎自责,将复为善人,姑贷之。命解其官,送云南平夷卫代其父诚(疑应该就是王成)屯守,寻命为本卫指挥使。”此段文字说右军都督佥事王庸因事获罪,应当处死,因为他向皇上自首,朱元璋说人最难的莫过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错误,引咎为责。朱元璋原谅了他,解免他的官职,发送到云南平夷卫接替他父亲王诚屯守,不久命王庸为平夷卫的指挥使。王诚疑就是建立平夷卫的王成,把“诚”字记成了“成”字。
   查《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有: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右军都督签事王诚致仕(退休),给半俸,命其子庸袭职。”另外洪武十四年云南平定后,来云南当布政使的张紞(音dan第三声)取制敕诏告之文、有关军务的汇编成《云南机务钞黄》,这本书里也记载王诚是洪武年间的右军都督签事(“曲靖军民府沾益州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辰时抄:蒙右军都督府书填内府禚字一号勘合,批差镇抚成谨到州为军务事,比对勘合相同。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初十日,本府佥都督王诚等于奉天门早朝钦奉圣旨:右军差舍人前去播州、水西、乌撒、乌蒙、霑益、寻甸、建昌、武定、马湖各土官处说知,……”)
   王诚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从右军都督签事位置上退休,他的长子王庸承袭他的官位仍然是右军都督佥事。洪武二十三年四月,退休后的王诚受朱元璋之命来平夷建卫,五月他儿子王庸因犯事被解免右军都督佥事职位,来平夷接替父亲屯守,不久王庸被正式任命为平夷卫指挥使,这应该是第一任平夷卫指挥使。
   王诚于洪武二十六年因牵扯进蓝玉案与次子王序被处死。关于王庸,除了《明太祖实录》零星记载外,目前没有找到关于他的资料。洪武二十六年对于王诚一家来说就是一个灾年,想来王庸也难逃厄运。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敕编的《逆臣录》记录:在蓝玉被处死后,那些还存活的公侯们,被剥夺兵权下放,干些监造海船、烧窑、运粮、修栈道之类的杂差。募集平夷卫壮丁的开国公常昇在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奉命提调到三山等处窑场,做了一个窑子头。常昇泊船于江宁镇河口,右军都督佥事王诚下放到薄山窑场点数烧出的砖坯,当时正点坯回来,与新任窑头儿常昇在船上相见。二人在船后梢吃酒闲话,话题不由得转到蓝玉谋反案上来。常昇道:“我舅舅这件事谋不成,倒连累了许多好头目。”王诚道:“看起来只是天数。”常昇道:“当初舅舅也曾与我同景川侯(曹震)说这事来。后因他上四川,我往山西,不曾再得一处商议。如今他们都犯了,案中必然也有我的名字。上位(指朱元璋)多是看在亲(指常昇姐姐曾是太子朱标太子妃)容隐着。”又对王诚说:“你也曾去相望我舅舅(指蓝玉)商议来,不久后好歹把我们都结果了。做个甚么见识,躲避得这场大难。”王诚宽慰他:“且熬将去,慢慢地理会。”不久王诚父子被捕,严刑之下,供出开国公常昇也是蓝玉的同谋,口供就是上面这段对话:常昇承认他“舅舅要反时,也曾通他”。王诚的儿子王序还供称,常昇曾来家探望,发牢骚说:“如今亲的、故的既都诛戮了,我久后也罢了!”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就这样王诚和次子王序卷入蓝玉案被诛。

共 18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读这样的文字,我想,存真的意义高于文学的意义。作者用详尽而细致的历史资料,还原平夷卫创建者王诚的真实面目以及劫难的前因后果,让人不禁感慨唏嘘。旁引博证,尊重史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严谨,精炼,是该文的突出特色。好文,推荐阅读。【编辑:于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于湘女士        2017-07-26 09:07:53
  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读这样的文字,我想,存真的意义高于文学的意义。作者用详尽而细致的历史资料,还原平夷卫创建者王诚的真实面目以及劫难的前因后果,让人不禁感慨唏嘘。旁引博证,尊重史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严谨,精炼,是该文的突出特色。
回复1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38:52
  不好意思。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我如今要做事一…“前面没有“我大儿子发配到平夷卫“。应该是王序招供:父王诚回答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回复1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47:41
  谢谢评论。倒数第二段最后我有错。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7-26 09:17:03
  这些严谨的文字,极为珍贵。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为平原自豪!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7-26 09:18:04
  平原,我昨天与作协主席在一起,我与他介绍了你。改天,一起聊聊。
回复3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6 23:56:51
  朱副,谢谢!
4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6 23:53:07
  宣威有一支王氏自述始祖为指挥使,明初迁居宣威。有点意思。
5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46:46
  倒数第二段最后:又说:我大儿子也发配到平夷卫,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这句应是[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6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50:44
  又说:我大儿子也发配到平夷卫,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这句应是[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7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50:50
  又说:我大儿子也发配到平夷卫,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这句应是[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8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51:55
  又说:我大儿子也发配到平夷卫,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这句应是[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9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0:52:06
  又说:我大儿子也发配到平夷卫,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这句应是[又说:我如今要做事业(指造反)时,只是无人。王诚回说:“我大的孩儿也该死,如今发了去,我每不如谋反了罢。”
10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7-27 08:29:05
  已改。以后直接与我说。
回复10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09:57:51
  好的,朱副!我忙晕了,打掉字。
回复10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7-27 10:06:44
  好的,朱副!我忙晕了,打掉字。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