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学艺术中感受正能量 ——作品赏析十则
一、连环画里的《平原枪声》
看过《平原枪声》这部电视剧,其“砰砰砰”的枪声,震耳欲聋,真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冀北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在马英的带领下,英勇杀敌、自强不息、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而连环画里的《平原枪声》,同样声声震耳发聩,表现在抗日英雄们嫉恶如仇的表情里,展现在八路军横枪冷对日本人与汉奸并扣动扳机的画面中。
红色经典连环画《平原枪声》是由段秀苍等人绘画制作而成。那一幅幅意蕴丰富的画面里,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定格,将汉奸们丑恶的嘴脸定格,将抗日军人们的大爱情怀定格。画面鲜活生动,配上相关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让人从中感受到在电视剧中体会不到的乐趣与这部小说蕴藏的深刻内涵。
这套连环画共分为四册,根据李晓明的同名长篇小说编绘。第一册,主要描述了回到冀南肖家镇的共产党员马英,正碰上红枪会的王二虎、杀白吉会的陈宝义,马英立刻上前制止,并借机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劝告大家放下私恨,国难当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并驳斥了无赖杨百顺对共产党的诬蔑。为了抗日大业,马英也放下了个人对苏家的仇恨,誓与父老乡亲同共抗日。
第二册中,苏家一双儿女成为抗日军人中的一大亮点。苏建梅英勇坚定,苏建才贪生怕死,最终背叛了党和人民,也导致了苏建梅为民族大业而光荣牺牲。兄妹二人鲜明的人格对比,这是对人性的严格拷问,让所有的中国人民值得反醒与深思。
第三册中,苏建梅的牺牲给主人公马英上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课。使他领悟到对敌人千万不能失去警惕性,对敌人决不能心慈手软。不管是鬼子,还是汉奸,都是祖国和人民的敌人。同时,马英也在一次次实战中,通过失败的苦痛,使他逐渐成熟起来。他也会诱敌深入,与敌人玩起了《三十六计》中的计策,并通过聪明机智的头脑,识破了苏建才的汉奸嘴脸。
最后,在一次次失败和成功的锤炼中,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的马英已百炼成钢,磨练出了他坚强不摧的意志与有勇有谋的个性。正是他成熟的思想和心灵的力量,支撑着他一次次与敌人抗争到底,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那些不惜为革命成功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战友:杜平、小李、苏建梅、王田……可歌可泣,令人敬畏,是他们用鲜血促成了战争的胜利。
连环画里的《平原枪声》,故事情节与绘图紧密结合,让读者从中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地区的风俗人情,其淳朴的民风与深厚的渔水军民情,抚慰了战争带来的伤痛。整套书中,汉奸和日军的神态话语活灵活现:苏金荣的势利和虚伪,杨百顺的穷凶极恶,刘中正的阿谀与阴狠,日军的恶毒残暴,苏建才的软弱与丑陋等,与苏建梅的英勇无畏、马英等人的浩然正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读来,让人感受到丑与美、恶与善的较量中,使人的内心充满了正义的力量。
阅读红色经典,品味连环画里的《平原枪声》,体验老一辈革命先烈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惨烈场面,为他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同时,牢记历史,为壮大我邦而努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二、读《烈火红心》,重温红色经典
读刘汉宗等人绘制的《烈火红心》,重温红色经典,感受革命先辈们充满战火与硝烟的青春年华,他们的伟大与正义的能量,为后辈换来和平与安宁。他们的精神,激励并启迪后人。
《烈火红心》是一册连环画,这让我想起小时侯和同学们抢读小人书的情景,心里对这本连环画又多了几分旧时岁月的亲切感。怀着异样的情怀,手捧此书,红色的封面,如革命先辈们火热的激情与青春;纯白色的字体,概括了书作的精神与内容,就像每个革命战士纯洁忠诚的灵魂,光耀夜路人。
此书收录了七个抗战故事,第一章《白毛女》是根据革命现代舞剧改编而来,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在抗日战争时期杨白劳和闺女喜儿、贫农青年同地主阶级斗争的坚强意志与决心,最后参加八路军,誓将革命进到底的英勇事迹。情节悲情曲折,画图鲜活生动,触及人心。
《燎原》的原著者彭永辉、李洪辛等,记述了煤矿工人节振国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带领煤矿工人参加抗日游击队。他枪法精准,神出鬼没,是汗奸和日寇闻之胆寒的游击队长,最终成为威震冀东的抗日英雄。
《贺相魁》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某部队的美术供稿,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贺相魁受抗日老根据地革命传统的熏陶,学到做到、不放空炮,一心为公,干啥爱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有诗为证:革命战士骨头硬,赤胆忠心为人民;赴汤蹈火何所惧,熊熊烈火炼真金。
《红嫂》的原著刘知侠,绘者王里,真切展示出女人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革命军人同仇敌忾、协助革命军人抗日的英勇事迹。在此时,女人的贤良与聪慧、细致与温柔、勇敢与坚强是滋生在鲜血与疼痛中的一抹柔情,更是一种大爱的美,温暖人心。
《大战鸳鸯泺》是由李宝柱与孟喜元编绘而成。这则故事中,将时光倒回1944年坝上初春,八路军草原抗日游击队足智多谋,联合少数民族共同抗日,一举歼灭要杀害民工、在坝头狼窝沟一带修工事、筑暗堡、妄图作垂死挣扎的日军,搭救了同胞,大快人心。
《红六军的诞生》原著者为郭忠贵,由敦千和宋治平编绘。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在洪湖苏区成长起来的故事。这支队伍从极少的人数,凭着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大枪,在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充分展示了革命军人机智、勇敢的特性。
《遇险逢亲人》是成星、王瑞华、解永钧等人编绘而成,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三位去革命圣地延安的同志,途中遇险,巧逢婆媳三人舍生忘死,奋力救护,因而绝处逢生。故事生动地歌颂了军与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再次展现女人的聪慧与机智勇敢,读后让人心生感动。
读红色经典,加深了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图文并茂的《烈火红心》,老少皆宜。它内容丰富,结构紧凑,故事曲折动人,革命抗日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启发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教益我们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三、《十宗罪》里警钟鸣
迈着岁月的车轮,当我们迈进了2016年春天的门槛时,2016年1月19日,似乎并不是个寻常的日子。果然,有相关媒体报道,20年前曾经轰动社会的刁爱青碎尸案却还没有告破,一则“1•19”南大碎尸案追查到底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借这则消息谈到了《十宗罪》,我因此而走进了《十宗罪》这部作品。
《十宗罪》是作家蜘蛛写的一部悬疑小说,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书中介绍的十个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例如,肢体雪人、雨夜幽灵、地窖囚奴、人皮草人、变态色魔……以及轰动网络骇人听闻的刁爱青碎尸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负责对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大凶杀案进行侦破,案情恐怖离奇,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
《十宗罪》作为一部口味偏重的恐怖悬疑小说,其情节有着大量血腥邪恶的元素,阅读的过程,的确会有种使人身临其境的毛骨悚然之感。作者采用侦探文学的记叙风格,突出的是过程。随着情节和时间的递进,使读者越来越紧张。整部作品注重用文字描述的画面感,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恐怖的场景,从而达到了不俗的恐怖效果。另外,隐藏在这部作品背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同样令人反思。比如,买卖人体器官的医院、嚣张跋扈的富二代、毫无顾忌的微博炫富、野蛮执法的城管、官逼民反的强拆、流浪儿童人文关怀的缺失、丑恶的官商勾结和警匪勾结、整体教育的误区、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而所有这些,正是每天都在早已麻木的我们身边重复发生的。正所谓:异人有瞢恶,同人有黑白。善恶之争,自古皆未停息。罪与罚、爱与恨、正义与邪恶的交织,也会让你在恐怖惊悚的同时陷入深刻的思考。
同时,我也喜欢每个章节中理性柔情的一面。比如每个章节之首的名人名言,再一次考量读者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每个悲情的故事里,作者都将涉案主人阴暗的内心进行剖析解读,以诗意而优美的语言及浪漫的情怀,来感受主人公内心有过的伤痛与无奈。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犯罪或伤害别人的理由,正与恶,美与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法律和道德面前,一切都会受到公平的对待与审判。
读《十宗罪》,书中的黑暗世界带给读者对人性的思考与认识。合上书本,眼前的世界依然光明。其实,人性本善,为了生存生活,我们天天都会面对很多的诱惑,面临选择,守住道德底线,坚守本真纯粹的内心世界才是最好的。
四、无花亦结果——读王子君《无花》
都说,女人如花,花似梦。这是描述女人之美。而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经风沐雨,跋涉于坎坷泥泞,即使是女人,人生的一路风景或许无花,亦或并非如花开放般的完美,亦或更有着花落成泥的凄凉与不凡。就像在王子君的《无花》一书中,便是告知男人女人们,即使生命中无花——没有花一样的容颜,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我们更应该活出生命的精彩。就像无花果一样,无花亦结果,香甜献于人。
《无花》是作家王子君从20多年来所有创作的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一部精美作品,是以女人的姿态,记录了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心灵轨迹:从心灵之花的美好憧憬,到现实中无花而结果的辛勤耕耘,从小到一片花瓣的心灵感触,到游历山川所感受到的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生活中的人物透视生活,以纯真的情怀展现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爱恋。亲情、友情、爱情,率性、真实、纯粹。阅读《无花》,其间优美的语言如温润之水从心间流淌;颇富哲理的句子濯洗人心,带给人启迪与教益。
阅读《无花》的过程,也是读者认真认识自己、与心灵对话的过程。它很容易地与每个人的生命历程连接起来——只要辛勤耕耘,无花亦精彩;不问结果,收获自来。也许我们的生命没有花开的精彩与美好,但只要坚持努力,收获的喜悦便胜过鲜花绽放的璀璨。
《无花》教人发现生活中的美。就像作者在文中说道:“尽管在前后三年的创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人心的势利与道德的荒凉,但这时候的我,看一切都是真的、善的,美的……”就像风雨之后的彩虹,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管别人如何,保持本真的自我,并以感恩的心来面待一切,世间仍如一池温柔、温暖、温情的湖水,滋润人的心灵。
读《无花》,从中可以体验历史的深沉与厚重,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那乡村古道的文明……看人间百态,品五味人生,几丝感叹,万缕情怀。其丰富的内容,铺展成生命的底色;无花亦结果,是生命的真谛。
心中的《无花》,不失是一部温暖、励志,充满光明、弘扬时代旋律的好作品!
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芸芸众生,漫漫人生路,不过是一场无悔的旅行。旅途的过程中,除了美丽的风景、灿烂的阳光,还有风雨泥泞,坎坷荆棘。而我们,在岁月面前,在现实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都只能勇往直前。当我们乐观地接受并对待一切,心里反而会多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与豪情。难怪有位女作家著书并题名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看来,确实如此。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作者是辉姑娘,本名吕辉,美女作家,词作人。其特殊的笔名,给人一种亲切、随和之感。此书,正是她初出茅庐之作,凝具了一个追梦人的心血,融合了她个人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率性而真实,语言优美而意蕴深远,值得读者去细细咀嚼。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并且,始终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主线,传递着正能量。十个“最好”篇章里,52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入世、出世中贯穿着对人生、对情感、对事业的感悟,折射出生活的简单与复杂,在世间百态中领略禅意的美。
书中,作者写道:“爱情,本该信马由缰,洒脱肆意。待到尽兴之时,方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祝你幸福,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体谅理解你的选择。你能做的,只是努力拥有足够资本支撑自己的未来,可以随心而行。这一世,茫茫人海,浮云落日,终有归处。何必焦急,时光且长……”这是细腻而理性的爱,浪漫而柔情。爱,本是美好之事,却又因了多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无奈,而滋生出许多痴男怨女?他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作者本着“爱”为一切之心,道出爱的真谛:来时相惜,缘尽时互相祝福道声珍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此又多了爱的目标的内容,并因此而让人对生活与人生更为深爱!
老师有多大,应该差不多比我晚一辈吧--从字里行间,还是时时流露出你我时代的差异。
难得你对父辈时代的作品,做出笔记类的评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你这是:晚辈之玉,要雕父辈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