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残疾人刘东林和他的日用品加工店

  残疾人刘东林和他的日用品加工店


作者:白晓娟 布衣,189.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8发表时间:2017-07-28 06:46:30

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镇依洛河村,提起刘东林,很多村里人都会竖起母指说,“他呀,知道!他办加工店,主要为和他一样的农村残疾人找出路。”今年54岁的刘东林,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属先天性四级残疾。目前,他的厂子共接纳了村里的5名残疾人就业,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身残志不残
   他摆地摊创办工厂
   刘东林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腿脚残疾,但从未自暴自弃过。19岁那年,刘东林从镇上初中毕业后,到文安驿镇摆摊卖日用杂货维持生活。婚后,他和同样有残疾的妻子,一边卖杂货,一边做些木制日用品出售。
   2004年,刘东林看到每家每户都需要擦子、抿节床子等生活日用品,便决定回村办个日用品加工店。有了这样的想法,他随后便向亲朋借了点钱,购买了一些简单的加工设备,在村里办起了日用品加工店。刚开始,只有他和妻子两人做日用品,虽然当时制做有些粗糙,但乡亲们看在他们是同村残疾人的份上,都来抢着购买。后来,他们的产品得到了乡亲的认可,市场也越做越大,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了一点积蓄。于是,他就创办一家残疾人福利加工店,带领村里的残疾人共同加工生产木制日用品,并销售到子长、延长和延安市区。
  
   生意有起色
   他接纳5名残疾人就业
   刘东林所在的依洛河村共有800多口人,其中残疾人就有24人。这些残疾人年纪都在50岁以上,外出打工没人要,整天在村里闲着或种些菜粮,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为了帮助这些残疾人就业,刘东林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但手头没有多余的钱。2014年,市残联知情后扶持了3万元,让他购回了一些机械设备,扩大了规模。2015年,刘东林安排5名残疾人就业,生产木制品加工店也走上了轨道。
   今年60岁的刘永成,是一位聋哑人,妻子也是残疾人。没进刘东林加工店厂上班前,家中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刘永成养牛维持,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生活举步维艰。刘东林得知后,主动上门邀请刘永成去厂里工作,每月支付他2000余元工资。刘永成的妻子对记者说:“刘老板给我家特殊优待,农忙时让老汉回家种地,农闲时他再到厂里干活,使我家里的生活也好了起来。”刘永成的残疾工友们也纷纷对记者说,刘东林老板心善,在这工作顺心、踏实,有归属感。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刘东林想把木制日用产品也更新换代为不锈钢产品,可资金还有缺口。他对记者说,目前他正在筹备资金,希望尽快把产品更新换代,让自己的加工店能够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让更多迷茫的残疾人找到方向,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共 10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的刘东林,腿脚残疾,上完中学后,在家摆摊自主创业,然后又办了个日用品加工店,娶妻生子,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刘东林一直用心而努力生活,甚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苦,足以让更多健康但平庸的人自惭!文字以事实说话,感动并教益于人,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7-28 07:31:42
  一篇非常励志的文字,感谢来稿,祝福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