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作家】千年回眸
一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甲辰龙年。
大地轰鸣,天光黯淡,蛰伏在地下的巨龙忽然之间,带着地下的烈火咆哮,狰狞地吞噬着大地万物,无数生命在顷刻之间陨落,高山夷为平地,湖海成了高山,深藏在海底万米之处的喜马拉雅横空出世,以海拔8800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山河变色,草木同悲,真的不知道素来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华夏民族,为什么遇到龙年的时候,为什么总会灾难连连?莫非真的是地龙与人龙遇上必有大战不成?那一年的神州大地,大规模的地震竟高达九次。然而,这样的天灾并不足以毁灭一个民族,战争,才是更加可怕的死神。
残垣断壁、满目苍夷的大宋,尚未完全从地震的余威中苏醒,风雨的河山又被战争带入新的灾难。景德元年九月,三十二岁的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与辽国当权人物萧太后、统军大将萧挞凛突然率二十万契丹精兵铁骑大举南犯,一路高歌猛进,兵锋直抵黄河。
紧急军情报进皇宫,宋真宗召开御前会议,向群臣询问对策。新上任的青年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迎战:以为只要御驾亲征,上下一心,必能保住江山社稷。宋真宗精神振奋,同意御驾亲征。
汴梁城外的官道上旌旗旋舞,刀枪耀目,尘土蔽日。时年十一月,宋真宗从京城开封出发,直驱澶州,迎击辽军。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军中有位普通的军士,他叫张瑰,乃是汴梁人氏,原本是个小木匠,喜欢鼓捣一些器械,他改进了一种弩,就是当时的远程利器床子弩。不仅可以保持原来合数弓之力,发射一米大箭的威力,而且可以连发,一口气发射12支利箭。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被历史车轮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天张瑰和另外几个军士正守着一张床子弩监视前方,忽然,从对面辽军大营里出来几个披着战袍的将军。有一个穿黄袍的将军器宇轩昂像个大帅。张瑰一眼就瞄上了这个人,调整好床子弩的角度对准此人,一扳开关,“嗖嗖”几声,数箭齐发,对面辽军倒下了一大批。
这床子弩的箭与众不同,就像一支短梭镖在头上装上一个大铁球,45°角射出后形成一条抛物线,下落的时候几乎就是垂直而落,就像迫击炮那样。其中一支箭的大铁球刚好击中了黄袍将军的脑袋,当场倒地。此人那是是辽军统帅萧挞凛。
萧挞凛身负重伤被士兵抬回帐中,尚未开战,辽军主帅重伤,顿时士气大挫。
当天夜里,萧挞凛大叫一声:“天亡我也。想我萧挞凛英雄盖世,今日竟不知死于何人手中?苍天在上,我萧挞凛发誓,死后魂魄一定要找到此人,报此一箭之仇!”然后口吐鲜血而亡。
一个月后,得知丈夫战死的消息,萧挞凛夫人邬桑格殉情而终。萧太后收养了他们的女儿萧琪玛。
辽军统帅阵亡,萧太后不敢恋战了,便与大宋签订停战修和盟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终于为地处中原的大宋王朝换来了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和平。《澶渊誓书》最后写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只,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
此后百年宋、辽两国再无大规模战事,正式开启了中华民族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过程。
二
萧挞凛一缕孤魂在天地之间幽幽荡荡,只为一股忧郁之气凝结而成,魂不归体,终不得轮回投胎。
这一日,萧挞凛的魂魄游荡到了离恨天忘恨峰下。只见此峰恨云环绕,恨雨连绵,又似有无数冤魂厉鬼在那风雨之中厉啸。萧挞凛正欲上去,见迎面一仙子挡住去路,原来正是离恨仙子。
“萧元帅欲往何处去?”
“吾乃一介孤魂而已,哪里还有什么元帅?”
“看你时隔千年居然还是如此恨意难消,不如助你上此峰去吧。”
“此峰有什么好处吗?”
“这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痴男怨女,为情所伤,为爱所困,为恨所愤。此峰就是为这些人而生。此峰乃是离恨天第一峰,只有上得了这座峰,经受得起一路磨砺的魂魄,才会从此再无恨意,重新脱胎换骨。”
“如此说来,我萧挞凛倒很想上去试试看。”
“萧元帅那就上去看看吧。”
离恨仙子长袖一挥,萧挞凛的一缕孤魂,便荡悠悠地飘到了忘恨峰上。萧挞凛一直来到了峰巅,见有一庙,庙门上书着两个大字“澶渊”。萧挞凛飘入庙内,见松下有一老尼与一老道对弈。看老尼眉宇之间颇似萧太后,老道不知何人,倒也一番帝王神态。
看见萧挞凛,那道者笑吟吟道:“又来了个执拗的人。”
萧挞凛先对那老尼道了个长稽,问道:“不知可是萧太后?”
老尼大笑,说:“是倒也是,只是如今还有什么太后不成?不过一老尼尔。就如同你,再不是元帅,一缕孤魂罢了。”
那道者又言:“我来问你,上千年来,你孤魂游荡,不肯转世投胎,可是因为当年一股怨恨之气?”
萧挞凛愤愤问道:“你又何人?”
“我便是当年与你家萧太后定下澶渊之盟的赵恒。”
“你就是宋真宗老儿?你拿我命来。”
萧挞凛愤然上去欲抓老道的衣襟,却不料一缕魂魄罢了,又怎么抓得住对方?
老尼却在一旁大笑道:“萧元帅忒过心急了。居然时隔千年还是如此火爆。”
老道轻轻抖抖,那魂魄已经飘出丈余。
老道笑道:“萧元帅,当年伤你性命之人,乃是朕麾下一员军士。此人名张瑰,当年用他改进的床子弩,一弩将你击毙。你家太后被迫答应与朕休战言和,定下了澶渊之盟。保得辽宋两国百年无战,中原与草原都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方有了我大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过程。萧元帅你是死得其所,死得值啊。小老儿这里先替当年的华夏民族谢过了。”
那萧挞凛虽然满腹愤然之情倒也讲理,想想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却也怪不得哪个。
萧挞凛重新飘过去问道:“真宗老儿,我且问你,你说当年一弩将我击中的是个军士,那厮想来是得了一桩天大的功劳,不知道你给了个啥官?”
老道言:“张瑰立此奇功,朕班师回朝后,将他册封为御前都尉大将军,还将我皇室的一个女孩子玉凤公主,下嫁给他封了个驸马,老百姓称之为澶渊驸马。”
“这小子值啦。”萧挞凛突然大笑起来,说:“我如今到真想会他一会。”
“萧元帅,你可知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你这一缕精魂在天地间悠悠荡荡一千年,那张瑰只怕已经不知道轮回旋转了几代几世,又如何会得这一面?”
老尼连连摇头,老道也是沉思不语。
那离恨仙子二度现身,问那萧挞凛:“你只求与张瑰一见?”
“正是。本帅别无他意,只是想见识此人而已。”
“如此,本仙子助你一臂之力。”
说话之间,离恨仙子将那缕魂魄着力一挥,萧挞凛头朝下从忘恨峰上一头栽下山崖……
三
张家界的落仙潭边游人如织。这里算是张家界的一大亮点,一泓秋水碧绿幽静。潭边有着修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木栈道,仰头望去宛若一个巨大的天井,所以还有个名字叫天眼。张瑰陪着妻子走在临水的木栈道上,忽然听到上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喊叫声。
“快救人啊,有人落水了。”
“咕咚。”
一个巨大物体临空直落而下,落进了潭里。潭水激起巨大的浪花,一直飞溅到木栈道上。游人们惊慌失措大叫起来。
“天上掉下一个人来。”
“不得了,有人落到水里了。”
“快想办法救人吧。”
张瑰顺手把双肩包取下,塞给妻子赵玉凤,甩掉军装,跃过木栈道上的栏杆,一头扎进水里。
赵玉凤急得在后面喊:“你小心点儿。这水凉。”
游人们聚在那里停住脚步议论纷纷。
“有人下水救人了。”
“活雷锋啊。”
“这兵是好样的。”
“不是兵,是军官,少校。”
……
张瑰一个猛子下去,快速朝着落水人方向游过去。靠近的时候发现是个大块头,已经昏迷了。沉重的身体,还有他身上的装备和衣服,都已经湿透了,这些重量加速了他下沉的速度。张瑰靠过去,一只胳膊托住他,另一只手解开了他身上的装备。沉重的装备快速沉向潭底,减轻重量的落水者,在张瑰的托力下开始朝上浮起。张瑰托着落水者升到了水面,岸边的人们一片欢呼。
“救上来了。”
“小伙子好水性,这个季节水里很冷的。”
“不知道人死了没有?”
“应该活着,你们看那个小伙子托住他游过来,说明是活人。”
赵玉凤蹲在那里,不停喊叫:“老公,你小心一点。”
“你的老公是好样的。”
有人对着赵玉凤夸赞。
“真是好样的,解放军就是好,是救人英雄。”
张瑰带着落水者游过来了,他先把落水者托出水面,几个年轻人主动过来帮助把人拉到了木栈道上,已经有人在帮助他解开衣服扣子。张瑰翻身上岸,什么也不顾,分开众人俯身上去,在落水者胸口下力拍打着。落水者咳嗽了两声,喷出一口水,缓缓张开眼睛。人们又是一阵欢呼。
“好,救活了。”
“小伙子真棒!”
赵玉凤挤过来拿着一块毛巾递给张瑰,说:“快擦擦干吧。小心感冒。”
有人拿出干毛巾递给落水者,说:“快擦擦吧。你捡回一条小命,幸亏这位解放军同志。”
落水者懵懂懂的坐起来,用生硬的汉语说:“谢谢你。”
“外国人?你是哪国人?”
“我是蒙古人。不是外国人。”
问话者大笑起来:“明白了,你是蒙古族人,中国人。”
“对,我是萧挞凛,塔特拉旗人。”萧挞凛笑着回答。看看自己身上,皱着眉头说:“我的装备到哪里去了?”
张瑰正在准备第二次下水,听见了回头说:“沉到河底了。放心吧,我马上下去给你捞上来,什么也不会少。”
不等别人阻止,张瑰一个猛子第二次跳入水中。有旁观者对着赵玉凤竖起大拇指,说:“你嫁了好老公。”
赵玉凤笑着摇摇头,说:“他就是这个脾气。”
萧挞凛这时完全清醒过来,对着赵玉凤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你的先生是大好人。”
赵玉凤笑着问:“你怎么会从上面掉下来?”
“我是来张家界旅游的,走在上面的天桥上,看见一个小孩子不知道怎么会从天桥栏杆翻出去,两只手抓着桥面的木板。就冒险翻过去救他,我蹲下去把孩子拉回去,自己倒掉下来了。”萧挞凛吃力地用夹着蒙古语和手势的汉语,总算说明白了一切。
“原来你也是见义勇为啊。”
“是啊,蒙古族朋友也是好样的。”
张瑰把萧挞凛的装备捞出来了,水淋淋的一个超大号双肩包。
“伙计,你带了很多东西啊。”张瑰脱下湿漉漉的衣服在挤水,赵玉凤拿着块毛巾给他擦着。
萧挞凛憨厚地笑起来,说:“谢谢你朋友。谢谢你救了我,又救了我的装备。”
张瑰爽朗地大笑起来:“伙计,你不是也为了救人?能不能走?能走就一起走吧。这个地方也不能晒你的装备,我们还是上山去。”
他们穿过游人,离开了落仙潭。刚刚走到木栈道出口,就看见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小男孩等在那里。看见萧挞凛,那个妈妈拉着小孩子迎上来。
“谢谢你,谢谢啊,要不是冒险救他,我儿子小命没有了。儿子,快谢谢这位大叔。”
“谢谢大叔。”
萧挞凛弯下腰,抱起那个小孩子,笑着说:“小朋友以后要小心一点。”
孩子的父亲走来,从口袋里拿出一大沓子的钱,递给萧挞凛,说:“谢谢,这是我们夫妻一点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萧挞凛朝后退开,一脸怒容,说:“你这是做什么?把我萧挞凛当做什么人了?”萧挞凛又转身把张瑰拉过来,说:“他刚才也救了我的命,你不如直接把钱给他。”
孩子的父亲一脸尴尬地拿着手里的钱不知所措。
孩子的母亲连忙上来解释:“对不起,对不起。我们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你们这样的好人。”
赵玉凤走上来笑着打圆场。
“萧挞凛,别生气了,大家交个朋友怎么样?都是来湘西旅游的驴友,我们不如搭个伴?”
“太好了。”萧挞凛第一个赞同。“我一个人出门正好有点寂寞。”
“这个主意好。”孩子母亲笑着说:“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萧琪玛,我的丈夫王鹤。我儿子,王晓鹤。这位先生尊姓?”
“我叫萧挞凛,咱们两个同姓。”萧挞凛大笑说:“你们汉人有句话怎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哈哈说不一定真是一家人。”
“萧大哥,我们现在就是一家人。”萧琪玛一面和萧挞凛说话,一面示意丈夫把钱收起来。
萧挞凛看看萧琪玛,又看看王鹤,说:“这个大哥我不能接受。”
张瑰笑着问:“为什么?”
“你看看他们才多大,不过30岁吧?我和你多大?”萧挞凛已经与张瑰很熟悉了,笑着问。
“萧大哥肯定比我大,我今年43岁。”
“还是啊。我已经55了,比你大12岁。做你大哥没有问题,是不是算他们长辈?”
张瑰大笑,连连点头。
萧琪玛反映很快,马上重新把4岁的儿子抱到萧挞凛怀里,说:“小鹤,以后叫萧爷爷。”又转对王鹤说:“来,咱们给干爹鞠个躬。谢谢他救下小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