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真武祖师庙记

编辑推荐 真武祖师庙记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71发表时间:2017-07-31 07:21:44

周六下午,去了一趟修武北关真武祖师庙,特意寻访神奇的“东荆西枣”。
   北关祖师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修武附近是一个崇拜真武祖师的地方,像北关、五里源村、小位村、待王都有不同规模的祖师庙。其中云台山的玄帝宫,有北顶之称,与南顶武当山并称真武南北道场。真武大帝,是道教的北极四圣之一,也称呼他为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原名玄武大帝,清代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大帝,在道教中地位很高,如今湖北省的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据说他的身体是龙身,是中华民族的祖神,这一点从他的儿子也能看出,传说炎黄二帝是他的儿子,而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可以看出这位真武大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是老祖宗的发源地。他的父亲是盘古,也就是说父亲负责开天辟地,儿子负责降妖除魔。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在健康路白音潭斜对面的路口,往北走二里许,就来到了祖师庙。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该庙门朝西。院内南北长,东西窄。进入大门左手侧,有五角亭,亭中立有一通石碑,碑身正中刻有:“祖师爷之神位”,两边还有对联:“四十二年功成就,五龙捧圣上天宫”。碑首刻有:“轩辕皇太子”,四周有龙形纹饰图案环绕,感觉年代不长。亭后是祖师庙大殿,只有三间,不甚大,坐北朝南单檐悬山,内奉真武祖师,故名祖师庙。其实,祖师庙值得称奇的是大殿里的两架大梁,民间相传的“东荆西枣”。祖师庙大殿贴有对联,很有气势,道是:“一杆大旗遮日月,七星宝剑定乾坤”。进入大殿,有一男一女在殿里,女的折叠元宝,男的在一旁观看。见我进来,也没吭声。殿正中有真武大帝塑像,威武庄严,四周墙壁绘有道教故事。仰视房顶,只见两架大梁不像平常所见的光滑,而是凸凹不平,颜色黑黝黝的。据说,东边的一根是荆根,西边的一根是枣根。松树、槐树为梁较为常见,而荆根、枣根为梁确为罕见。荆树、枣树能长成大殿房梁这得需要多长时间啊。通过殿前石碑得知,1994年修武县文物部门联合北关村对祖师庙进行落架维修时,发现梁架结构、斗拱、瓦件等大都为元代风格,其中有两块砖上刻有“庙塔正大五年二月建祖师八卦”、“荆枣根梁庙二月建孔先生”的铭文,说明最迟在金代正大五年(1228年)祖师庙及其荆枣梁根就已存在。经省市文物部门考察论证后,同意按元代风格进行重修。1994年9月4日,祖师庙大殿重修工程开工,同年12月21日竣工。由于当时对两架荆根、枣根,未做彩绘处理,仅仅除去陈灰,刷上桐油,保持着凸凹不平的自然形状,给我们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幽思。
   在祖师庙院内西墙跟,置放有十几通碑石,高矮不一,有的较为完整,有的只有半截,碑身文字大都漫漶不清。凑上去仔细辨认,几乎都是当时修武信众赴南顶武当山朝圣的记载。据本地文史研究专家吴泽人考证,最早的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最晚的为嘉庆十三年(1808年),依次为:康熙二十二年、四十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五十年,乾隆三年、九年、二十七年、三十一年、四十一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五十五年、五十九年,嘉庆十三年。从其朝拜武当山的年份来看,基本上是三年一朝,个别年份是间隔一年一朝或四年一朝,可能与当时的年景有关。因为朝拜武当山基本为三年一朝,所以这些碑刻间隔年份较大的,或许是原来的朝山碑石已毁或遗失,因为在西楼的西墙跟,也堆放着一堆残碑断碣,文字已无法辨认。细细浏览石碑,见一碑石刻有《朝武当山碑记》,还有一碑石下部刻有10条关于朝顶的规定,诸如:“朝顶三年一次以正月为限”,等等。这些朝山碑的碑文内容大致相同,基本上是例行公事似的记事格式,当时的人们似乎更重视是谁去朝山了,所以在简略地记述朝山年月之后,列出了很多现在谁也不知是谁的人名,也没有人感兴趣。那时朝拜武当,一般在正月中下旬出发,三月中下旬返回,因为真武的生日是三与初三,但也有在二月下旬回来的。从河南修武到湖北武当山,千里迢迢,来回一两个月,如果不是心底的信仰,期间的跋山涉水,路途艰辛,恐怕是常人做不到的。这也是他们每次朝山归来,立碑勒石的原因吧。除了清代的十几通石碑外,还有两通民国时期的石碑,一通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通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民国二十一年的碑刻为:
   北关祖师庙,向有金顶圣会,规定三年赴湖北武当山朝神进香。近因时局不靖,道途梗塞,以致有志未逮。本年兹值朝顶之期,难以举行进香典礼,仍照旧章,演戏三台,勒石志庆,并将司会人等芳名列后,以表精诚团结,而迓神庥云耳。是为记。......
   从民国这两通石碑上可以看出,当时修武确实有专门朝拜武当山的民间组织“金顶圣会”,而且以三年为期,归来后还要演戏酬神,勒石志庆。今年4月中旬,我去待王祖师庙寻访,在那里也看到了五、六通关于朝顶的碑石,其中还有朝顶的路线。碑刻记载也是三年一进香,在中间的两年,每年三月初三真武生日当天当地信众还要来云台山北顶玄帝宫朝拜。想来,北关祖师庙的“金顶圣会”也是如此。没想到,不大的北关祖师庙却与云台山、武当山有渊源,可谓是庙小神灵大。
   祖师庙东侧,有仿古楼阁,斗拱飞檐,一层为平台,辟建为“玉虚宫”,平台上为“德圣宫”。由于都锁着门,看不到里面的情状。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圣宫”的飞檐下,居然有几只“咕咕”叫的鸽子。起初以为是庙里养的,问了庙里的义工得知,从“德圣宫”建成后,这群鸽子不知从何处就飞来了,在此安家已十多年了,鸽子和神灵一直相安无事。看来,这几只鸽子也想得到神灵的庇佑呢。
   东配殿也是新建的,殿柱子还是原木,没有刷漆。唯有柱础是老物件。从北往南依次为:奶奶殿、十二老母殿、盘古殿。十二老母殿供奉着十二位女神,她们分别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无生老母、王母娘娘、皇极老母、太极老母、女娲娘娘、梨山老母、西山老母、红莲老母、白莲老母。传说中,十二位女神主管着人间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的各种事物。透过镂花窗户,看见每个殿内均有塑像,香案摆有五供,庄严肃穆。院子南边紧挨着住家户,这也是庙门留在西边的原因了。
   环顾一周,院中更无可观之处,倒是祖师庙大殿前的老榆树枝繁叶茂。逗留了二十多分钟,庙里的义工也准备回家。正要离开,却发现祖师庙大殿的木头门外竟然又安装了卷闸门,这样的卷闸门出现在庙宇的大殿真是不可思议了。问了庙里的一位义工老婆婆后才明白,原来,以前庙里的香火钱被盗窃过几次,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她又指着两个窗户说,你看,窗户也安装了铁栏杆呢。于是,我跟老婆婆闲扯了几句。她今年七十八了,一脸的和蔼,精神不错。娘家是城南的陈村人,嫁到北关村已五十多年了。平日里没事了就到庙里招呼一下。最后,我笑着说,你来祖师庙做义工,祖师爷会保佑你的。她听后呵呵一笑,领着小孙女回去了。
   回来的路上,祖师庙大殿里神奇的“东荆西枣”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当然,还有那几只鸽子,不知道是神灵守护着它们,还是它们守护着神灵。它们能在此安家也昭示着神灵的博爱胸怀。只是,那盗窃祖师庙香火钱的歹人,不知道祖师爷是否已经惩罚了他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能打起神灵的坏主意,这样的人是不论是良心上、道义上都会受到谴责的。《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但愿吧。
   2017年7月30日

共 2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描写了在修武北关真武祖师庙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主要按照地点的转换为顺序,即空间顺序来叙事。文章的开始主要介绍了北关祖师庙供奉的神灵,接着引出对相关道教知识的说明;然后叙述描写游玩的经过,首先是庙内的五角亭以及亭内的石碑,亭后的祖师庙大殿作者作了详细的叙述描写,突出了道教的相关知识以及道教的特点,再写了庙内西墙跟附近的十几通石碑以及石碑上雕刻的内容;接着介绍了祖师庙东侧的玉虚宫,祖师殿前的老榆树以及和义工老人的对话,最后是对道教文化的感悟。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7-31 07:22:48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描写了在修武北关真武祖师庙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感。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