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世本纪传》感
2017年的3月中旬,我参加了一个“我是女神”的投票活动,本来是一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闲散之举。万万没想到的是,竟一下子回归了许氏宗亲族。
在各位许氏宗亲的支持关心爱护鼓励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许氏血液的澎湃和热切,刻在骨子里的那份执着和赤诚,对生命和理想的孜孜追求以及对信念的不懈努力,给了我重生的信念,一种复活的感觉。
2017年4月底,我又得到了河南洛阳许克峰宗亲的《世本纪传》上下卷许氏文典的精华力作。我在用心细心真心地读过《世本纪传》后,精神和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许氏文化给我的感受是化蛹成蝶的蜕变,与浴火重生的震撼。因为我是大病初愈在调养中。
《世本纪传》真可谓一部历史的缩影,从三皇五帝,到现今社会,跨越了四千年,涵盖了各个朝代的文化经典,历史资料详实,融入了厚重的知识,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尤为动人心弦。作为许姓人不读《世本纪传》,便不知何为正本清源,人总要寻根,更要了解自己的祖先,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上要知祖先,下要告子孙。正如中国文化五千年,值得深深研读和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念,也应根置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要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那就读读《世本纪传》上下两部巨作吧!当今社会的浮躁,需要沉淀,《世本纪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厚重之书,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找到皈依的感觉,使人不再迷茫。
作者许克峰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许愿长久,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勇登高峰,他历时十年多,走遍全国各地考察,为了资料的详实,他数次拜访专家,有时是带病写作。查文献,阅群书,耐严寒酷暑,忍寂寞与孤寂。他为许氏文化做出了不朽的奉献,他应得到各方人士的崇拜。称他为“许氏精英男,克服诸困难,峰耸云雾消,棒才震豫环。”名副其实且名至实归。
言归正传说《世本纪传》,第一本分九部,真乃九九归一的大吉大利。
第一部分是太古神话传奇,其中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人类从原始到穴居,取火燧人氏和再造人类伏羲氏,这是人类的起源,神奇太古。第二部分许氏之根——神农炎帝:炎帝带领群众开发黄河中下游,制造新石器,并刀耕火种;他还尝试百草,为民治病,解民之苦,采取“日中为市”,缔造农业。是炎帝开启了文明之光,许氏之根领先人类,中国的先知先觉。伯夷叔齐的故事,彰显了人类和为贵的高贵品质和互相谦让的美德,炎帝的一个分支,许姓的远祖。
第三部分许姓源流,详细讲解了圣祖许由,始祖许文叔,还有许地许国的传说。许由是上古时代的文人隐士,他拒绝尧召他为九州之长。许文叔是生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周武王时代人,四岳伯夷之后,周武王封文叔与许国,文叔是许国开国君主,也是古代许氏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故后人称他为许姓始祖。许姓的孕育诞生之地,从许国后开始繁衍生息,许地即许国。许氏部族经历夏商数百年后,发展成为更加庞大的大氏族,后又延续了十九世至战国。再后来又分布于十五市地,有许昌、汝南、高阳、莲花塘、珠玑巷、大槐树、柳丝巷、石壁、青州、孝顺里、南诏、瑶林、同安、李封、安岳,从此也有许多许氏后人把某些地名封为自己祖先的堂号,最为活跃的当是高阳。
第四部分许姓始祖考辩,此部分大量以古书文为凭证,详实细致的讲解了许姓来龙去脉。因为引经据典太多,有各朝代的名人逸士,文人墨客,关注许姓文化,真荣幸!《说文》《春秋左氏传》《说文解字》《后汉书》《尧典》《许氏世谱》《史记集解》《西征记》《列女传》等等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许姓文化和历史是同步的,家与国,共患难,同命运,互牵连。
第五部分洛阳牛步河许氏,彰显了许氏的鼎盛,以及家谱的重要性。家谱、家史、家训、祭文、碑文、楹联,倾注了作者许克峰先生毕生经历和心血,作为许姓人应为其呐喊!为其助威!为其振奋!为其喝彩!其家训中的深族情“遇贫寒而相济,使其生存;有志者而共助,务使成器。”是许氏祖先教化后人有爱有仁。扬徳风“为官者清正廉明,为民者俭朴自爱;在上为人师,在下不卑不吭;家贫寒而不献媚,家富有而不骄贫。”这种祖先留在后人骨子里的教训,许姓后人就是这样去做的!重孝义“重孝道,讲礼仪,敬养父母,爱护子女,尊敬师长,友善亲朋,弘扬中华文明。”许氏后人也是这样去行的!
再读一读许克峰编纂的祭祖文:“盘古开天,巍巍炎黄,五千年史,华夏之光;三皇开土,五常封疆,九州流泽,四海宾江;姜炎文化,百世流芳,神功圣德,永存海疆;圣祖许由,道德高尚,才干出众,率族立邦;远祖伯夷,四岳之长,主掌四岳,典礼议章;始祖文叔,封地许昌,立国为许,风朴气祥;盛世四百,灭与楚邦,裔孙无靠,漂流四方;生生不息,英勇顽强,以国为姓,吾许绵长;大江南北,汝南高阳,漂洋过海,山东南庄;先祖孟辰,戴戴继往,四世复出,从军元章;灭元大计,征进东昌,累立战功,设籍载章;七世震祖,袭职戎疆,德威并著,武功高强;土木之战,不负众望,英宗唯贤,调往洛阳;镇守中原,安泰一方,宅仁心恕,僚属敬仰!官品递进,御赐恩赏,初居北门,后移北邙!故居牛步,毓秀之乡,成化甲辰,六十退养!弘治五年,御旨点将,四川剿匪,首冲其当!旗开得胜,载誉归乡,文武惊叹,军民诵唱!威振九州,名扬八方,弘治乙丑,奉召封将!振国将军,千古流芳,是岁仲冬,染疾卧床!葭月十六,鹤驾归西,享年八一,厚葬邙阳!御立御碑,锦绣篇章,德望名志,万古流长;今逢盛世,四境安邦,政通人和,繁荣盛昌;先祖后世,教以纲常,贤能辈出,继起腾芳;枝连同根,长沐春阳,敦亲睦邻,远山近乡;裕我后裔,祖德不忘,薪传不缀,富贵吉祥;瓜瓞绵绵,江河泱泱,德泽似海,源源流长;恭伸祭告,佐以篇章,灵聪神明,裔孙梓桑;励今怀宗,礼祀典祥,魂兮慰宁,供果茶香;陈灵祭奠,歆用尽享,继往开来,永远续唱。”这声声泪,字字血,切切情,深深意,好似当今与远古的呼唤对应,遥相唱和。
第六七八九部分,我就简要陈述一二吧!第六部分许氏名人,从古至今说不完;第七部分许氏传奇故事,篇篇精彩,爱憎分明;第八部分吾许起源,穷古携今,剥笋抽茧,去伪存真,感人肺腑;第九部分文化之光,收集整理了各个时代精英之作,句句真理,名篇佳诗,诗词歌赋,首首精美,动人心弦。特别是许克峰先生的每一幅字,一笔一划,力透纸背,苍劲有力,字里行间尽显生命的旺盛,像一团火焰,散发着激情无限。我更加喜欢关于许氏名人和许氏巾帼英雄系列。我为许氏一代代精英人才而自豪,我为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典范而荣耀。还有那许氏儿女为情炽烈的爱,爱国爱家的豪情。每一件,每一桩,都是那样的光明磊落,明月可鉴。纵观目前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我们许氏儿女有担当,我们要发扬许氏的大爱大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也是我们许氏儿女的使命。在《世本经传》这本书里,我们能读到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壮义。
读过《世本纪传》,心中的感慨久久不能平静,作者许克峰先生在第一卷中把许氏来源清晰地呈献给读者,如同穿越了历史一趟,第二卷更加细腻详实。许克峰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敬佩有加,他甘愿寂寞,他写书的目的不是为宣扬自己,而是一份尊祖敬宗的仁人志士情怀,因为许氏渊源的确深奥,就该有人来挖掘,来整理,他甘为别人做嫁衣;他的一腔热情不枉为许氏后裔,他是许氏楷模,在各个许氏宗亲群,唯有他为许氏宗亲们贡献了巨作,为许氏提供了正本清源的平台。许克峰宗亲哥哥一再交代我为此书指点一二,我不才,怎敢呀!有点建议,我想说,关于书后面许克峰宗亲哥哥的自己的诗词歌赋可以单独立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本纪传》有此感,热血沸腾许氏源。
我以我拙见拙文献给《世本纪传》小诗一首:
《世本纪传》
一部历史的缩影
别有洞天
曲曲忠君爱国吟唱
浓浓的家国情怀
许氏文化
圣洁的精神园地
精华的灵魂
高歌九天
许氏风格
似梅绽放
香自苦寒傲骨
如莲清高
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