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透雨(散文)

精品 【丁香收获】透雨(散文)


作者:乔山人 举人,340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1发表时间:2017-07-31 14:12:31

【丁香收获】透雨(散文) 夏收完,忙罢后,关中地区进入了真正的炎热季节。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天地间就好像被放进了蒸笼,火红的太阳缓缓地爬上了东山,点燃了天地间的灶膛,映红了圆圆的脸蛋。人们经过一夜的煎熬,凉席上留下了湿漉漉的身印。天空瓦蓝瓦蓝,没有一丝云彩,更没有一丝的凉风,树枝一动也不动,好像被热晕了似的,绿中泛黄的树叶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儿精气神。
   乔山一带属于旱塬,没有可供灌溉的水利设施,庄稼的收成完全靠老天的脸色。生活用的自来水细如线条,人畜用水已非常困难,用水浇地更是笑谈了。干枯的田野被太阳炙烤得如同瓦砾,干硬得可以与山上的石头比拟。正在扬花的玉米叶子在清晨温和的阳光里慢慢地卷起,形成吸管状,将仅有的一点水分存留在根系里苟延残喘。鹌鹑蛋大的苹果被套进纸袋后就再也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其生长,更多的幼果因缺水而早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使命,纷纷坠落在地。苹果旱得要死,可果园里的杂草却生长得生龙活虎,郁郁葱葱,一点儿也不显旱。拳头大的西瓜早早就上了市,切开后的瓜汁流到半截就停了下来,一斤两毛钱也找不到买主,几十万斤的西瓜滞销在地。火热的天气不是将水果们早早的催熟就是让其过早的夭折,天空中连鸟儿都少见踪影,不知它们飞到哪个凉快地去了?
   有人戏谑说:这是政府放开二胎后,太阳又生了个小太阳导致的;气象部门说:这是六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大热之年,是考验生命毅力的一年。
   中午时分,太阳如同白炽灯挂在蓝幽幽的天幕上,乌黑的柏油路面开始服输软化,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滚滚的热浪到处乱窜,似乎要将天地点燃。曾经青翠欲滴的各种树木蔫不拉几地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窝里没有一丝的声息,天地间静谧得可怕。
   昔日热闹的街道静悄悄的找不到人影,曾经清脆的知了声也销声匿迹了,只有卧在荫凉地的狗耷拉着脑袋,吐着长长的舌头喘着粗气,守卫着无人的街道。
   午后的太阳毒辣辣的发起飙来,原本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一下子飙升到了四十度以上。水泥地面烫的不敢下脚,房间里的空调嘶哑着声音,拼死抵抗着高温的侵入。一个个室外的挂机秃噜着开锅似的热气,与外界的高温汇合在一起,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热越开空调,空调越开越热,使滚滚的热浪久久不能散去。
   我开始怀念起过去的夏天,一孔冬暖夏凉的窑洞,一把蒲扇,一张芦皮凉席就能安然度过火热的夏天。今年的夏天是怎么了?真的是太阳生了二胎还是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高温的不断攀升?
   这样的高温天气持续快两个月了,老天爷硬是睁大了眼睛,一滴雨也不下,连个多云天气都很吝啬。新闻里发布全省已经有多人罹患了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热射病,死亡人数已到六人以上。
   只是在传说里或者在遥远的非洲沙漠里才会发生热死人的悲剧,如今,却活生生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发生在了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这样的悲剧故事是不是应该记录下来,留给后辈儿孙们以兹纪念还是警示?
   夕阳西下,村里三三两两的老人拉着架子车,衣背上残留着一圈套一圈的白色汗渍,草帽下沧桑的脸上流淌着掉线线的汗水。车上是五、六个装满水的塑料桶,老人们将车子拉到玉米地里,用茶缸舀水浇灌着已经结棒的行将枯死的玉米,一棵玉米一缸水,期望延续它们的生命,更期待一场透雨前来救命。还有的老人相约到山上的三霄庙里去讨雨。巍峨的乔山的怀抱里分别有三座庙宇,东观山寺、中观山寺、西观山寺。东观山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中的云霄,中观山是琼霄,西观山是碧霄。三座庙宇与法门寺遥遥相望,是法门寺的下院,也是乔山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传说姜子牙封神时,依照三霄娘娘的要求,将她们姐妹三人分到当年的古战场所在地——乔山,佑护着当地人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逢大旱之年,当地善男信女就会来到三霄娘娘庙里祈雨。西观山又叫九眼龙泉寺,寺院建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山顶,寺院里却有九眼山泉。泉水清澈甘冽,甜美无比。山下村庄的人畜用水全部依赖山上的泉水,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而中观山又名为凤泉寺,凤指的是琼霄娘娘,而泉就在琼霄娘娘的坐像下。只见琼霄娘娘的坐像下有一个高约一米五,宽一米的红铁门,两行黄色的大泡钉金光闪闪,庄重而威严。门上有两把铁锁,一把钥匙就在寺院方丈手里,另一把却被三霄娘娘的娘家——武功人掌控着。如果遇到大旱之年,当地人提上礼品,拜访三霄娘娘的娘家人,告知旱情,需要娘家人拿出钥匙,开门祈雨。娘家人非常通情达理,有求必应。他们带上钥匙,共同打开琼霄娘娘座下的铁门,只见泉水清幽,凉气逼人。善男信女们焚香祷告之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玻璃瓶子,在瓶尾系好绳子,瓶口朝下慢慢地放入泉中。如果提上来的瓶子里有水,就说明琼霄娘娘大发慈悲,马上就要降雨,解黎民百姓于干渴中;如果提上来的瓶子依然是空的,就说明人们做事有失公允,激怒了天庭,暂时无雨可下,以示惩罚。据说每次求雨都很准,一旦瓶子里有水,等不到鸡打鸣雨就到了。今年善男信女们求了好多次雨,每次都是空瓶而归。有人就说了,如今人心不古,行善的人少,自私自利的人太多,老天爷惩罚,不给下雨了。
   失望的人们没能把雨求来,火球似的太阳依然挂在天空,认认真真地烧烤着大地。天气预报一直在发布橙色警报,一个又一个的打工者倒在了热射病的魔爪下。人们心急如焚,暗自祷告赶紧下雨吧,哪怕少下点雨,缓解不了旱情,让大家凉快凉快也行呀。
   台风在海上肆虐了一次又一次,南方的水灾此起彼伏,瓦蓝的天空终于出现了干巴巴的云彩,徐徐的东风裹着热浪晃动起了树梢,“吹东风,云搭架,房上淌水天上下”,高兴的人们口里念着民谣,额手相庆,似乎看到了下雨的希望。东风一直在刮,新闻报道却说,陕北遭了水灾,水库决堤,黄河告急,三水围困绥德城,万人紧急大撤离!这叫什么事儿呀?关中地区干旱无雨,陕北却遭水灾?老天爷咋不知把这么好的雨水分均匀,给各地都下点呢?晚上在村口乘凉的村民听罢新闻后气急了咒骂着,继而盯着满天的星斗在不断的叹息着。
   风渐渐大了,村口的柳树在黑黝黝的夜空下,披头散发鬼魅似地扭动起了腰肢,不坚强的树叶泛黄着脸随风飘落,在村民的头顶飞舞着,后山有乌云探出了脑袋,吓得星星们纷纷闭上了眼睛。乘凉的人如惊鸟纷纷跑回家,大风将外界的热量刮进了屋里,屋子里愈发闷热起来。
   风渐渐的小了,乌云已经占领的整个天空。“轰隆隆”,一声声闷雷由远及近滚动而来,“刺啦啦”的一道道刺眼的闪电撕开了厚重的云层,将天地间照耀得煞白。“咯叭!”一声炸雷凌空而下,如同扔到了人们的脚下,惊得人不由自主地 跳起来,胆小的娃娃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钻到大人的怀里不敢出来。“哗——”倾盆大雨在闪电的光亮里瓢泼而下,地面上打起了无数个明明灭灭的水泡泡,如不计其数条鱼在水底下吐泡泡。凌冽的雨扯起了千条万条的白线线,将朵朵乌云拽扯下来,在地面形成了一条条磅礴的小河,急匆匆流淌到远方。
   勤快的农人穿上雨衣,拿上铁锹,在漆黑的大雨里,凭借着闪电的光亮,将大路上流淌下来的山水改到自家的果园里、农田里,用这免费的甘霖浇灌着自家的田地。玉米们在暴风雨中舒展开宽大的叶子,尽可能的张开所有的角落,沐浴在这天降的甘霖里。树叶们也不失时机地张开了焦渴的嘴,急促而贪婪地吸允这生命之水,来不及喝下的水顺着树干流淌进根部,千万条毛细根系一下子充盈起来。植物们换发出了青春的碧绿,干燥的空气湿润了起来,房间的燥热消失得无影无踪,凉爽的有些冰凉。
   早晨清新的太阳喷薄而出,一个跳跃就跃上了东山。如刚刚出浴的美少女,红着苹果似的脸蛋,温柔的注视着雨后的大地。玉米伸直了懒腰,翠绿的叶尖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绿中泛白的苹果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许多,一个个精神饱满的晃动在枝头上。小鸟吱吱喳喳奔走相告昨夜透雨的好消息,农人们惬意地走出家门,无限感叹地说:“昨晚总算睡了个好觉,把两月欠下的觉补回来了!”
   哦,一场透雨,貌似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气温,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环保课,但愿我们能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还大自然一个公平,还子孙后代一个环保、绿色、健康的生存环境。

共 32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盛夏,气温不断在增高,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连地里的庄稼都热得打蔫了。人们期盼一场好雨降临,可以老天就像在故意在跟人们较劲,就是大热的太阳,别说一滴雨了,就连一片云彩也没有。人们没办法,开始给玉米浇水,那么大的太阳,那么多的秧苗都等着喝水,哪能浇得过来呢。终于,一片乌云来,大雨倾盆降落人家,玉米啊,小苗啊,敞开了胸怀尽情地喝水。人们感谢天降甘露,勤快的农人穿上雨衣,拿上铁锹,在漆黑的大雨里,凭借着闪电的光亮,将大路上流淌下来的山水改到自家的果园里、农田里,用这免费的甘霖浇灌着自家的田地。玉米们在暴风雨中舒展开宽大的叶子,尽可能的张开所有的角落,沐浴在这天降的甘霖里。树叶们也不失时机地张开了焦渴的嘴,急促而贪婪地吸允这生命之水,来不及喝下的水顺着树干流淌进根部,千万条毛细根系一下子充盈起来。植物们换发出了青春的碧绿,干燥的空气湿润了起来,房间的燥热消失得无影无踪,凉爽的有些冰凉。一场大雨过后,群山依旧美丽,庄稼尽情舒展。小鸟月吱吱喳喳地欢唱起来。一场透雨,给人们带来凉爽的空气,更给人们上了一堂环保课。文章描写朴实厚重,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02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7-31 14:13:43
  台风在海上肆虐了一次又一次,南方的水灾此起彼伏,瓦蓝的天空终于出现了干巴巴的云彩,徐徐的东风裹着热浪晃动起了树梢,“吹东风,云搭架,房上淌水天上下”,高兴的人们口里念着民谣,额手相庆,似乎看到了下雨的希望。东风一直在刮,新闻报道却说,陕北遭了水灾,水库决堤,黄河告急,三水围困绥德城,万人紧急大撤离!这叫什么事儿呀?关中地区干旱无雨,陕北却遭水灾?老天爷咋不知把这么好的雨水分均匀,给各地都下点呢?晚上在村口乘凉的村民听罢新闻后气急了咒骂着,继而盯着满天的星斗在不断的叹息着
   描写的还真切!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0:10
  谢谢社长的肯定,山人还需继续努力,向老师们学习,更上一层楼。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7-31 14:13:57
  风渐渐大了,村口的柳树在黑黝黝的夜空下,披头散发鬼魅似地扭动起了腰肢,不坚强的树叶泛黄着脸随风飘落,在村民的头顶飞舞着,后山有乌云探出了脑袋,吓得星星们纷纷闭上了眼睛。乘凉的人如惊鸟纷纷跑回家,大风将外界的热量刮进了屋里,屋子里愈发闷热起来。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1:35
  谢谢社长的辛勤编按,顺致夏安。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7-31 14:15:01
  风渐渐的小了,乌云已经占领的整个天空。“轰隆隆”,一声声闷雷由远及近滚动而来,“刺啦啦”一道道刺眼的闪电撕开了厚重的云层,将天地间照耀得煞白。“咯叭!”一声炸雷凌空而下,如同扔到了人们的脚下,惊得人不由自主地 跳起来,胆小的娃娃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钻到大人的怀里不敢出来。“哗……”倾盆大雨在闪电的光亮里瓢泼而下,地面上打起了无数个明明灭灭的水泡泡,如不计其数条鱼在水底下吐泡泡。凌冽的雨扯起了千条万条的白线线,将朵朵乌云拽扯下来,在地面形成了一条条磅礴的小河,急匆匆流淌到远方。
   描写细密,接地气的美文。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2:56
  社长就像我们小时候的语文老师,把文章的精彩段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山人谢谢了。
4 楼        文友:娇娇        2017-07-31 14:16:16
  哦,一场透雨,貌似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气温,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环保课,但愿我们能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还大自然一个公平,还子孙后代一个环保、绿色、健康的生存环境。
   感谢乔山哥分享您精美的故事,好棒,写意真实生动。期待更多精彩!敬茶!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4:04
  再次感谢社长,辛苦了!
5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7-31 14:19:35
  天热无雨,人们开始想办法求雨,终于,老天突叫大雨,洗涤了世上的热浪。
闻杰
回复5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5:04
  谢谢老师留评,山人给您致茶解暑了。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7-31 14:20:19
  不错的故事,故事及其生动。
闻杰
回复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7:06
  感谢老师的赞誉,山人祝您夏安。
7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07-31 14:21:34
  这场透雨写的痛快淋漓,果然是一场好雨。
木斯塘
回复7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38:13
  谢谢老师的留评,但愿这场透雨能给您带去清凉的夏风。
8 楼        文友:樱雪        2017-07-31 14:22:11
  长安城的高温令人难熬,一场透雨将气温降低,恍若到了凉爽的秋天。很棒的文章,写出了热及对雨的渴求。问好乔山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8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40:48
  谢谢樱雪社长的问候,但愿这场透雨让高温不再降临,但愿人们加强环保意识,不再破坏大自然,让我们和后辈子孙们能够清凉一夏,安度夏天。
9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07-31 14:22:36
  南方热浪冲天,如能下一场透雨,简直是天降甘露,既解旱情,又解暑热。
木斯塘
回复9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41:42
  谢谢老师留评,祝愿您心想事成,清凉一夏。
10 楼        文友:樱雪        2017-07-31 14:24:10
  一场久违的透雨,其实为我们暗示了目前存在的弊端。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文末寄语值得深思,问好乔山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0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07-31 17:42:56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
共 30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