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头记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喜欢石头,反正一遇到喜欢的石头就捡回家。
盒子里每块石头都有它的故事,最新的一块是前段时间,闺女去乾陵游玩时,冒很大危险从武则天墓碑山上捡回来一块石头。(其实,我是不欣赏这种做法的,喜欢一样东西是随缘的,而不是故意,去专门得来,特别是违背安全和禁止。虽说只有小指那么点大的一小块,是娃送给母亲的心意。)她知道我一生所崇拜女王就是武则天,学科界里的居里夫人,再就是近代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几国语言的宋美龄了。娃知道母亲的喜欢,遇见了,当然是不会错过捡个记忆送给我。
第一次收藏石头,应该是90年吧,在万州读书的时候,算是第一次花钱买回一块三峡石,路边摊花20元,当时觉得它属于美的不行的那种美,比玉都还美几百倍,从来都没见过那么好看石头。回到寝室后,同学都说我是个撞撞,花一个月零用钱买一块无用的山峡石,而且还是走路崴脚遇见的那种。只不过是商家为吸引顾客的眼睛,画上去一些图像再刷上一层凡林水。可那时候,我真心不知道长江边上能捡到如此美的石头,但是,那是我最美青春的记忆。捡的最多的当然是家乡石头了,有鼎鼎石、蝌玛儿石、洋丁丁石、闷葫芦石,熊猫石、黑妞……,零零碎碎石块一盒子,它们每块石头都有来历和故事。多年的今天再看它们,它们样子真心地不怎么好看,年轻时的我,觉得它们是那样惊艳,爱不释手。喜欢石头上的那些若有若显图腾,特别有块石头的暗印好像黄国公的《富春山居图》图像,大气磅礴。喜欢那种河水冲刷的岁月,留下沧桑的痕迹。更多的喜欢,还是那种被水冲刷掉棱角,剩下的只有椭圆自己,虽然这些石头身份非常普通,但我总觉得它们带有灵性。几次搬家,我依然舍不得扔掉它们。像是带着自己孩子似的,一块走进新城。不大不小的,用来闲翻书籍时压压书。小的,黑的发亮的还有那些乳白色的,我都把它们当陨石一样对待,放在书柜底层旮旯里让她它躺在那里美美地睡大觉。有时候也把它们拿出来放进鱼缸,让千年的乌龟不出门也踏遍祖国的好山好水,让它们也领略石头上畅游祖国大好河山梦想。时而是到三亚海,时而又是香港尖沙咀,时而又追到新疆的火焰山,时而又抵达低眉到苏州,反正石头多了,随它游走,随它幻想。有时候也放一些在花盆里,特别是放在兰花草里,一种高山幽谷兰的味道,一下子为兰草增添不少风采。
有时候,我们的收藏,不是需要你收藏昂贵的,金贵的物件。而是乐在收藏的其中乐趣,收的是我们一份美好的记忆,藏的世间的大美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