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拉卜楞寺印象(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人间百态】拉卜楞寺印象(征文.散文)


作者:关山琴韵 秀才,261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1发表时间:2017-08-06 01:56:55
摘要:拉卜楞寺,一个坐落在甘南草原的寺院,成为人们灵魂的栖息地。

盛夏,我们穿过热浪,感到天怒了般发出酷暑,更感到这片大地的焦热……但一想起甘南草原、拉卜楞寺,整个心灵“哗”地清凉了下来,因为我们向往已久的那个地方太神圣了。此时,一片心林,开始摇摆,似吹过拉卜楞寺的风,紧张地扑过那条路,迎着路上的那四个人,车轮向前。
   此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郝晓燕驾车,我县歌手张莉、诗人车俊一起同行。汽车用急驰的速度穿越陇东、会宁、定西、兰州、临夏、临洮等地,迎着草原的清香,舞蹈的经幡,白色的帐篷,于下午四点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当走进这座久负盛名的寺院,我一下被这里肃穆的气氛、壮观的建筑、众多的僧人所吸引。走进它,我们仿佛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拉卜楞寺,一个历史久远的藏佛寺院,带着它历史的烟尘和满身的金碧辉煌,屹立在甘南草原广袤的大地。拉卜楞寺:即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寓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转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人们简称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也是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拉卜楞寺的僧侣多达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拉卜楞寺北依凤山,南对龙山,地处“金盆养鱼”之地。它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六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如此庞大的建筑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寺院蕴藏着藏、汉、蒙等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这座精湛、庞大的建筑艺术宫殿留芳百世。
   怀揣一颗向往已久的心远离喧嚣,走进这座人们灵魂的栖息地,我们一下被淹没在这座壮观的建筑群内,渺小的只剩下斜阳下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的影子。这里的宁静和外面喧闹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无不被这里清净的世界、虔诚的身影而触动身体里的每条神经。
   行之拉卜楞寺,远远看到拉卜楞寺白色的主楼塔顶,在太阳的折射下发出无数条光芒,在蓝天下灼灼生辉。远观拉卜楞寺建筑群,北依凤山而建的建筑群层层叠叠,上小下大,从简朴到豪华的建筑格局,不正体现出藏家宗教等级制度的森严,地势越高,建筑越奢华,僧人的地位越尊贵显赫,这也符合藏族人沿山而建的习惯,有节节蹬高之寓意。拉卜楞寺的建筑粗狂大方,古朴典雅。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等藏式装饰。部分殿堂的屋顶用绿色琉璃瓦装饰,整个建筑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蕴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走着,欣赏着这里每一座建筑,用脚步丈量拉卜楞寺的宽度、高度,便多了一份敬仰之情。用心抚摸拉卜楞寺透亮的青石路面,斑驳的墙面,随风舞动的经幡,僧人诵经的朗朗声,虔诚者拨动经筒轮回、一步一叩首的虔诚,蒲团上叩拜神灵的期盼,还有那满脸沧桑、冷漠、孤独行走的老者,他们为信仰付出了青春、乃至一生的生命,如今,只剩下孤独的影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和疼痛。
   行走在寺院的大街小巷,不时和行走的僧侣擦肩而过。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俩人同行,仰或低头看手机,还有三五成群的少年僧侣在踢足球,突然几位稚气未脱的僧侣迎面走来,嬉笑打闹的行走在寺院的大街小巷,这让我非常诧异,在他们青涩的脸上,看不到冷凝的表情,有的只是轻松的笑容,如果不是那身红色僧衣,我们怎么也不会把他们和僧侣联系在一起。出于好奇,我们举起相机,准备扑捉下他们生活的瞬间,不料,其中一位小僧侣发现了我们的举动,马上严肃的给予制止,嘴里叽里咕噜的,我们根本听不懂这些藏语,但从表情上,我们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我们放弃了拍照,对他们送上了歉意的微笑。
   在拉卜楞寺,既有造型各异、金碧辉煌的藏式大殿,也有成片的独门小院。他们静静的坐落在这里,在千年的轮回中,传承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信步走进一座气势宏伟的殿堂,朱红色的大门,雕刻着藏家图腾的花纹,身着红色袈裟高堂正坐的喇嘛慈眉善目,每天接受着人们的膜拜。艳丽的壁画:蓝天白云,旷达意远,一片祥和之气,是僧侣们修行的终极目标,僧侣们从进寺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肉身托付给了他们所敬仰的佛法,一生追求静心寡欲,为信仰而生,为宗教而活,为的就是化肉身为佛,走进这梦的天堂。听着僧侣诵经的声音,还有那五颜六色不停旋转的经幡桶,闪烁着微光的酥油灯,形成了一个和汉人不一样的佛教文化,这里没有香火缭绕,有的只是不灭的酥油灯发出的心光。据在场的高僧为我们讲解,在甘南的藏传佛教文化中,人人都信仰佛教,从一生下来,他们就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到少年,每位父母就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寺院,接受正规化教育。在甘南,孩子门能够进入寺院接受清规戒律,那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就像我们的孩子考上大学那样浓重。从古至今,传教诵经,是每个藏民们的必修课,他们用漫长的一生发扬广大藏传佛法,追求仁爱、尊重大地万物中所有的生命,普度众生的藏佛文化。
   路经一座小院,一位十五六岁模样的僧侣正用铁锹搅拌泥巴,处于好奇,我们想去看看僧侣们生活的地方。征得他的同意,我们推开虚掩的门,走进那座神秘的小院。院子的结构布局为四合院,屋内一张条桌,酥油灯后,供奉着他们所敬仰的活佛大师,一位长者僧侣手拿经珠,在诵经默念。我们的到来,并未影响到他,继续着他的功课。轻轻的走出小院,和那位小僧侣交流,我问:“你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他青涩的脸庞掠过不易察觉的失落,继而面无表情地说:“十二三岁吧!”我的内心一阵抽紧,我问:“你就跟着这位师傅学经吗?什么时候出师?”他说:“是的,直到把师傅伺候的送上天。”我说:“你那么年轻,什么时候准备离开寺院?”他面无表情,茫然地说:“直到生老病死。”和他的交流,我的内心再一次被震撼。十二三岁,正值人生豆蔻年华,他却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他所敬仰的佛教,不得不说,信仰教化下的灵魂,心早已有了归属。
   突然,一阵朗朗的诵经声传进我的耳边。三人带着好奇心,掀开大殿的门帘偷偷张望,昏暗的大殿正堂,一位僧人正在领读经书,大厅两边约有二十几个年轻僧人,每人手捻一本泛黄的经书,认真的跟着师傅诵读,那种专注,传神,不被外界纷扰的神态,让我们肃然起敬。据查阅资料得知:“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六万余册,分哲学、密宗、医药、历史、宗教、传记、诗赋等,成为世界藏书最多的寺院。除此之外,拉卜楞寺号称108属寺,六大学院体系,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分别为文思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喜经刚学院等教学体系。”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拉卜楞寺年轻僧侣胜过任何一个寺院,原来,拉卜楞寺,也是藏传佛教的摇篮。
   诗人已被经幡卷的不知去向,剩下我们三个女流之辈在梦幻与现实、宗教与佛法的世界里走走停停、用心触摸这里不一样的气息,仿佛是在虚无中行走,又似乎回到了现实,心在梦与现实中交错、徘徊,内心总是泛起阵阵涟漪。我们都喜文字,自然被每一座佛堂、每个院落、每一处风景吸引的目不暇接,感觉什么都新鲜好奇。
   张莉喜好歌赋,她说回去要写一首反映拉卜楞寺的歌,才不枉此行。小燕是摄影师,在有限的时空里,用镜头记录着拉卜楞寺的灵光瞬间。她说:“甘南之行,一定要拍一些民俗民风,有质感的照片,体现生命中最真实、现实的文化主线。”而我,内心已经筑起了一道文字的风景。看来,拉卜楞寺,把每个人的灵魂的心有所归。
   寺院只是为懂它的人而生,可拉卜楞寺却为每一位过客而生,无论你是懂佛,或一无所知,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要有佛法,尊重这里的每一位曾人,每一个物件,哪怕它是渺小的,都不可轻视它们,才显一个人的大境界。
   不知不觉,已到寺院关门时分,我们也要离开此地,奔赴新的起点。
   当我们离开拉卜楞寺,心又回归凡尘,但拉卜楞寺转动的经幡,依然在每个人心里转动。
  
   完稿于2017年8月3日凌晨于俪景陋室

共 31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拉卜楞寺,藏传佛教的摇篮。是一个历史久远的藏佛寺院,它在漫长历史的烟尘里满身金碧辉煌,屹立在甘南草原广袤的大地,她是藏,汉,蒙多民族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感到新奇的是,这里的僧人也会用手机,他们除了穿着一身红色僧衣外,和现实中的人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从十多岁就进入寺院,接受正规化藏传佛法教育,一生一世保持着佛教古朴纯真的心灵。作品朴实,新颖,欣赏,拜读,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08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08-06 01:57:26
  感谢老师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芩翼卿扬        2017-08-06 06:58:45
  遥问老师安好,盼佳作连连。
用不拘的个性,傲天马行空,用芩翼之翅,炫珽玥之光!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8-08 12:13:53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4 楼        文友:何叶        2017-08-08 12:33:42
  恭喜精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5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8-08 12:57:34
  恭喜老师散文佳作获得精品,真不错,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感谢老师支持社团,期待老师多多努力写出更多精彩之作,祝夏安吉祥文笔丰盈创作愉快。问好老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