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藏我家
诗是什么?诗里有什么?诗能给人什么?会作诗必须经历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吗?成为诗人必须经名师传教吗?抑或是具有像歌唱家、舞蹈家、音乐演奏家、画家、表演艺术家、体育健将们必备的天分吗?
当你看到:
山中行,磬声鳴,回声绕山岭。
抬头望,水珠帘,七彩挂云天。
草花香,游人醉,静听百鸟鳴。
河水清,映美景,好似画中行。
绿荫下,小河旁,姿态风情万种。
手牵手,面对面,低头不语含情。
背靠背,浅笑中,享受此情此景。
欠着脚,揽腰枝,此时此刻你懂……
这整齐的句式,是否会让你赏心悦目,眼前一亮。即便是在默读,你的呼吸也会被诗句那抑扬顿挫,起起伏伏的律动之弦、洒落之韵所牵动。流淌的画面感会使你脑洞大开,将你的思绪带入如梦如幻、如歌如舞、如乐洗耳、如涓涓细流、如清风拂面的灵动意境里。
这诗的作者便是我的弟弟,一个只受过不规范的小学到高中九年教育。三十多年一直从事着与文字毫不相干的技术工人工作。
弟弟高中毕业的那个年代,考大学很难,他无缘大学。但以排名第二的成绩被异地招工,去了千里之外一个叫做大庆乙烯的地方。离家时正值秋天,是我们县里的相关部门派了一辆卡车,把被招录的十几个半大孩子送到五十公里外的火车站。他们坐在敞篷车厢各自的行李捆上,一路颠簸。当时送行的只有我一人。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把他们送上了火车时的场景。
他们去的是一家特大型企业。由于是建厂初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转年的早春,我去看他。特殊的东北平原气候,飞沙漫漫,顶风走路举步维艰。八人集体宿舍,上下铺的钢管木板床上,每天都罩着细细的沙尘。整个厂区便是城区,空中纵横着硕大的钢管,地面到处是深达数米的沟壑或林立裸露的钢筋和混凝土桩柱,还有散乱堆放的建筑材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即苍凉又混乱。弟弟在那里一直工作到现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在弟弟走后的第二年,姐姐远嫁离开了父母。几年后,我也离开了那个留下我童年和少年记忆的家乡。从此,我们姐弟三人与父母天各一方。每年也只有春节才能短暂相见。特殊的工作性质,弟弟有时春节也回不来。三十多年的时光,弟弟与家人的相见屈指可数,而每次短暂的相见大多是唠唠家常。家人的眼中他似乎永远是离开家时十七八岁的老儿子、小弟弟。
前些天,姐夫姐姐去九寨沟旅游。在微信上发了些照片。出于逗姐夫开心,我给姐夫看似搞笑拍的一张照片加了几句调侃:
肚大一老翁
头上顶苍松
飞瀑滚滚天上来
翁自岿然不动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弟弟也给这张照片配上了整整齐齐的四行字:
天宫飘来老寿星,
美景移入红尘中。
游人惊诧此仙境,
不观美景拜寿星。
貌似顺口溜,但对比照片中的景物与人物,尽管仍然存有揶揄姐夫的意味,还真挺达意。且辙韵彰显,朗朗上口。难得同一时间在微信上遇见弟弟,而且还是以这样的形式相遇,接下来我又给姐姐的一张照片配了几行字:
碧水绕身边
满目现青山
信步长桥观美景
疑似天外天
我很快发现,在姐姐的另外一张照片下方又跳出了弟弟的诗句:
山色空蒙崖峻峭,
犹有花枝笑。
韶华易逝人未老,
丰韵嫣然俏。
就这样,那天我与弟弟在微信中欣赏姐夫姐姐旅游照片的同时,以文取乐,你来我往。由于当时正是弟弟的上班时间,还没来得及唠唠家常,弟弟在微信中告诉我,班上有事需要处理。弟弟离开微信的那一刻,我有些失落,亦如每年春节过后他的匆匆离去。
由于平日我很少玩微信,而我又惯性地以为弟弟的休息时间都被玩麻将所占用,不会对微信有什么兴趣。因此,我很少关注弟弟的微信分享和“朋友圈”。之所以那天我们姐弟三人的在微信中聊天,源于姐姐千呼万唤的让我们兄弟俩欣赏她的旅游照。
虽然弟弟此刻离开了微信聊天,但意犹未尽的感觉驱使我第一次打开了弟弟的微信个人相册。我惊讶地发现,在那里他写下了不计其数的或叙事、或抒情、或格律、或自由;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寓理,当然更不乏调侃戏谑、讽刺揶揄的诗篇。那一刻,我被弟弟的文采所惊讶与蛰伏。
弟弟雨季游伊春林海赋诗:
《松涛》
抓一把湿湿的空气
化作甘露
接一捧濛濛细雨
当做美酒
闻松涛鸟哢
林间曲径通幽
邀隔空知己
共饮天赐香醪
赏满目锦绣
而游乌镇对于弟弟的感觉是《入画》:
如画江南画中游
水阁廊棚枕河修
凭栏眺望有洞天
虚虚实实美尽收
甚至当他在手机上欣赏一张美图时,也能配上美妙的七律:
一珠花露落香腮,
润红面颊羞涩开。
擦肩过往次无数,
含苞欲放待表白。
经纶满腹花露珠,
折射七彩护花来。
风儿划过悄悄语,
恐扰露对花的爱。
而下面这首长诗,一定是弟弟对家乡的眷念吧(节选):
身在异乡,
仰望星空。
煮壶明月,
品味乡情。
星星眨着眼睛,
思绪画中穿行。
…………
故乡的小桥,
河边的草坪,
快乐的时光,
暖暖的乡情。
…………
一壶明月万般思绪,
睁开眼睛,
笑弯了月亮,
模糊了星空……
自从那天以后,一有空闲我便打开弟弟的微信个人相册,在他那永无尽头的诗行里闲庭信步……欣赏与陶醉共生,感慨与歉疚交织。后来,我曾微信视频问过弟弟:“你的诗有媒体发表过吗?”他自嘲地说:“那都是胡乱写着玩儿的,谈什么发表啊。”我进一步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这些东西的?我咋从来都没听你说过,也没听爸妈和姐说过你还会写诗,你藏的挺深那。”弟弟见我刨根问底,依然玩笑般的语气,轻描淡写地说:“那可是很久以前了。刚来乙烯时,闲着没事,高兴时,或是心烦时就胡乱写点。”“那你以前写的还留着吗?”“留啥呀,都是随写随扔了。这就是现在用手机写省事,不用纸和笔。偶尔在微信朋友圈里嘚瑟一下。要像以前写在纸上,又不知扔哪去了。”我又问:“梦鹰(弟媳)她喜欢你写的这些东西吗?”弟弟哈哈笑着:“她说我是没事闲的,摆弄字儿玩儿。耽误工夫不干正事儿。”也是的,现在纷纷扰扰的世界,浮躁的人们,有谁还能潜下心来作诗、读诗呢?我在想,诗歌这种古老而富有哲理,内涵丰盈,惜字凝练,意达弥彰的语言文化,是否到了鲜有继承,渐行逝去的边缘?我自责,看来这么多年我对弟弟的关心太少,以至于他这么高雅的爱好,都未曾发现。他从一个半大孩子便漂泊在外,成长与生活的路上,一定遇到过很多沟沟坎坎,承受过太多寂寞与孤独。但他从来都不向我们述说。每次相见,都是那样的阳光与乐观。我又庆幸,在我们的家族之中,居然悄无声息地隐藏着一位诗人,并被我重大发现。尽管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弟弟的诗正如他本人所说,只不过是胡乱写的几行文字。但在我看来,弟弟已然就是一位诗人。我相信,从此弟弟的诗,有哥哥的欣赏与陪伴便不会再被遗弃,不再孤单。其实,正如弟弟在他的一首诗中所言:人生难料遇多舛,乐观源自诗作伴。
只要弟弟喜欢,诗就住在他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