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失了防骗的警惕性
世人多少都会幻想一夜成富,幻想一夜成名,享受金钱带来的畅快,享受周围人的奉承,享受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痴醉。有的人一边诅咒着富人和明星,一边却又嫉妒富人和明星,希望自己取而代之,往往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少了冷静和警惕性,就给骗子留下了不少可乘之机。
2017年7月14日,一位名叫李文星的青年被发现溺死在天津静海区国道旁。即将毕业的李文星先是通过招聘网站“BOSS直聘”找工作,被骗入传销,他太渴望改变家庭生活条件,太渴望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就是这种急切的“渴望”,让在天津静海那份“致命”的offer面前,即使有“我怕是传销”的担忧,5月20日他还是独自乘城际列车去了天津。
对于害死李文星的原因,公众普遍认可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BOSS直聘的平台漏洞;其次则是传销组织;最后,李文星自身防范意识的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理由之一。
一位985、211的高材生,因为求职心切,希望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回报家庭,最终放松了警惕,误入传销组织最后悲惨结局。传销和骗子都用了同样的伎俩,就是抓住了人渴望一夜成富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最终导致了一个年华正好的青年人惨遭毒手。
世上没有致富的捷径,只有沉沦的内心。
虽然我们常常在念叨,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还是得脚踏实地慢慢地去努力。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锅心灵鸡汤,一夜成名的人也不少,一夜成富难道就不可能吗?总是希望能够碰碰运气,与命运搏上一搏。于是,即时发现了骗局,也在侥幸心理作用下放松了警惕。
朋友曾经接到过一个电话,是通知他试镜的。一直有着演员梦想的他,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而且面试地点就在本地,特别方便。但出于好意,我顺道提醒了一句:“别被骗了,现在专业演员那么多,草根上去的哪有那么容易!”
第二天他就兴高采烈地说他面试过了,可以立马去北京拍戏,承诺片酬极高。便直接整理起行囊,嘚瑟地说:“可要抓紧和我相处的机会,以后我可就是荧屏新秀了。”突如其来的一出,把我们都愣住了。
“他们到底怎么联系到你的?你投过简历吗?”
“没有啊,肯定是看到我演的那几个微电影了,星探的门道可多了呢!”
“你也不问问?”
“这有什么好问的,机会来了,就得牢牢把握!”兴奋中的他完全处在飘飘然的状态。
不过,几个小伙伴还是比较理智地问了他公司和项目等等细节,并且帮着考证。他却一边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就是见不得我好吧!有那么好的机会,你们嫉妒吧。这种事儿还能有错,我可是看过他们的公司宣传册,拍过好几部大片呢。还能有错?”
不过,最后咨询后证明,这家影视公司确实不存在,所有的都是一个骗局。虽然后来朋友的确伤心了很久,还放弃了演艺梦想,但至今还是觉得,至少我们一起揭穿了暴富谎言。这是伙伴们的警惕,保护了我这个朋友,使他没有遭遇到李文星的不测。
在防骗和保护安全方面,永远不要抱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就是那幸运儿。
也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在骗局面前,你只会被蒙蔽双眼。
同事的妈妈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前阵子接到一个骗子的电话,谎称是公安局的。一开始的确有所提防,而且觉得需要说服对方,不要继续行骗。而没几句话,却被忽悠得天旋地转,逐渐信以为真。
刚巧同事回家的时候,碰到了正打包出门的妈妈,问她去哪儿,她才道出实情:“警察让我配合调查,说一两天才能回来,我准备好了换洗衣服……”
当然,这并非是暴富心理作祟,但在骗子而言,他们正借此机会“发家致富”。
财富的来源不是靠坑蒙拐骗,也不会从天而降。追求富裕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也需要合理、合法、合规,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还是那几句老话。
富裕没有捷径,成名也没有捷径,在今天,防骗是我们时时应该亮起的警示灯,即使在黑暗中,我们也不能失去了心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