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百年榆树

精品 百年榆树 ——记红透山镇沔阳村百年榆树下发生的故事


作者:鲍尔金町 布衣,16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2发表时间:2017-08-09 23:59:39

“油条喽——”当日头还未升起,清亮地叫卖声便喊醒了沔阳的村角巷尾。
   隔着墙递出话儿:“卖油条的,来两。”再慢腾腾地打开门,斜披着褂子,手里捏着几个子儿,就能见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紫黑脸膛的丑汉子,手里的帽沿儿一角半卷着扇风,额头沁着汗渍,不时还用肩膀的毛巾擦把看起来都像四五十岁的脸庞。他一脸和善地站着,吊在肩膀的布绳早已放下,用稻草手工编织的“圆箱”盖子已经掀开。他的油条十分有特色,像大个的甜甜圈一样,里面有的还带馅儿,味道不错。
   在沔阳村里,有棵近三十岁的大榆树,树冠如盖,郁郁葱茏,每年春天都能吃到不少榆钱儿。榆钱儿——“余钱”,图个吉利,所以一直以来,树下成了村人经常聚拢唠嗑的地方。卖油条的常常也坐在榆树下倾听一番。
   如果不是因为此时是抗战的非常时期,这里倒是村里的谈话乐园。当然,村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是,鬼子又在哪里抓壮工修雕堡了、建炮楼了,又在哪里欺负老百姓了……虽是不敢高声,说到激动处,仍是不免或唏嘘或悲愤。卖油条的汉子总是透着一脸的淳朴,大伙儿瞧着他为人和善,多不防范。有时汉子还凑过去搭腔,多问几句,村人也不恼怒,俨然像对待普通邻居熟人一样呢。
   从第一眼见到卖油条汉子的第二年春上,榆钱儿正茂时。某日清晨,天刚亮堂,村民正要去收拾田间地头,突然听见皮鞋声齐整整地从村口经过,有人隔着矮墙看到卖油条的汉子,刚一吆喝“油条——”,十余个日本兵从队伍里劈哩啪啦跑过去,恶狠狠地将油条汉子跺倒,叽哩呱啦地嚷嚷着用刺刀挑开汉子的箱子盖儿,把油条往长枪杆上一穿,像挂满了战利品。卖油条汉子不知是傻了还是痴了,拼命地要抢回自己的油条。有两个日本兵很是凶恶,见卖油条的家伙不识趣,上来就劈了几刺刀,血顿时顺着汉子紫黑的脸膛汩汩而下,汉子仍然不死心,又要上去抢回自己的油条。隔着墙缝大气儿不敢出的村民都想着:这卖油条的怎么这样不识时务?别说几个油条被抢,就是亲老婆被大队日本兵盯上,也不能如此不要命哇。只见那汉子再想过去争抢时,日本兵终于失去耐性,几把刺刀同时刺过去,眼见得那汉子活不成了,才肯罢休,耀武扬威地又跟上队伍而去。
   直到日本人去得远了,离现场最近的住户——村里最大的华姓族长——才壮着胆子开门,小跑到那汉子跟前,看看还能否救治。其时汉子还没有死,晓得是族长过去,便艰难地想爬起来,被族长紧跑两步抱住。族长不停地埋怨着他:“日本人那么凶残你不是不知道,几个油条,用不搭着性命去要回来……”
   “族长,咳、咳……”汉子刚一张口,鲜血就冒。
   “快别说话,先到我家。”族长害怕日本兵走后再回来。
   “不!”汉子突然没有了往日的温和,反而露出一份坚毅。“族长,听我说——咳、咳……拜托你找个人,马上到镇上油条铺子,通知我们……咳、咳、咳……我们掌柜的,就说……就说,情况有变,火速撤离。”
   族长正待要把汉子先扶到家里再想办法救治。
   “别,”汉子仍然血流不止,“别管我,鬼子早晚会发现油条里的秘密,劳烦你马上到镇上,马上……咳、咳……”汉子又稍顿了顿,“你们不能把我抬到任何一家里去,鬼子可能很快会回来,通知乡亲们,咳……离开村子,一旦鬼子回来,后果不堪设想。”
   那汉子见族长有些不明所以,向自己的布鞋指了指,族长赶紧将汉子的鞋子脱下。突然,一个略带褶皱的布包掉了出来,打开一看,竟是一本党证。族长刹时楞怔了。“你是……”族长试探性地问那汉子。汉子点点头,语气急促,“族长,说实话,是我连累了各位村民,今天的油条里有信息、信息传递给上级,鬼子迟早会发现,所以……所以……请你赶紧找人将情况告诉掌柜的,要他……要他火速……火速撤离,快,马上!”
   ……
   后来,族长叫了个可靠的族人赶往镇上油条铺子,一面安排大伙儿躲进山里,想要抬着那卖油条的汉子——不,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走,被拒绝了。
   等到大伙从山里再回来时,早已不见那名汉子的踪迹,想必是被日本鬼子拖走了尸首,只是那棵榆树还在,落了一地的榆钱儿。
   一恍眼,这棵榆树正满百岁,无论干旱还是山涝,百年榆树始终岿然不动,像一位老人,陈述着历史,见证着变迁……

共 16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顺叙手法叙述故事,写出了情节的曲折性。卖馒头的汉子,文章用大量的语言描写了他的外貌,讲述了他和村里人的关系,这让我们觉得他就是一个靠馒头营生的普通人;一天,日本兵抢了他的馒头,他拼死要夺回馒头,因而被日本兵刺杀,到此为止,我们也只是以为他就是一个不向日本兵低头的中国汉子而已;日本兵带着抢的馒头走了,族长出来救助汉子,汉子不断催促族长到馒头铺子去,但是,族长没有明白意思,到这里,作者还在造悬念,还在留伏笔。汉子着急起来,让族长脱了他的鞋子,真相大白,汉子是共产党员,馒头中藏着信。族长会怎么抉择?到最后几个自然段,一切悬念才解除了。这是该文在情节上的成功点。该文第二个亮点,就是细节描写,从开篇到结尾,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人物细节描写,把人物形象特点写得非常生动感人。第三个亮点,就是榆树的运用,文章前文叙述了老榆树下的村里人的生活状况,暗示了汉子和村里人的关系;文章结尾,榆树已经百岁,借助比喻写榆树,写出了村里人对这位汉子的怀念和赞颂之情。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10 00:37:47
  文章以百年榆树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先写这里的活动,暗示了汉子把消息告诉族长的原因,写出了整个村子人对日本士兵的恨;写汉子遇害后,村里人在百年榆树下的守望,写出了他们对汉子的思念和敬重之情。这篇文章,写汉子,写榆树,写村里人,都在写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期待老师更多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10 07:29:57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榆钱儿——“余钱”,图个吉利,所以一直以来,树下成了村人经常聚拢唠嗑的地方。卖油条的常常也坐在榆树下倾听一番。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8-10 09:24:29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8-10 10:17:15
  恭喜获精,继续努力。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8-10 15:56:20
  祝贺老师,文章精品,期待老师更多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