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专栏作家】苍天不负

精品 【专栏作家】苍天不负


作者:兰花悠悠香 进士,799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79发表时间:2017-08-10 22:27:41

前不久,从老家人的口中得悉,几十年来一直如同影子般存在于心深处的娥已经死了,说她死在老人院,九十六岁的年纪,算得是高寿了。
   算起来,娥,应属于与小镇同时代的人了。如同对小镇的朦胧感知一样,对娥,原先的我是知之甚少的,不过,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坚信,这个娥的背后是藏着故事的。
  
   一
   打开童年的岁月,在记忆的路上一路翻看,我的意识停驻在六十年代的时间浮桥上。
   在这座暗沉的浮桥上,时光漂移,旧梦依稀,而桥下黯黯的水波里又会泛起缕缕的明漪。水光潋滟里,我的眼前总会出现那个颈后挽着头髻的女子。
   这个女子的名字就叫娥,一个寻常的名字,一个不太寻常的女子。她,四十多岁的年纪,有着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还有着白皙的带着一点贫血的肤色。除此,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几丝疲劳的憔悴。确切地说,她,就像那个小镇,娴静里有温润、有克制,平凡里有闪光、有不凡。
   这是一个不事装饰却又五官精致,穿着朴素却又干净利落的女子。
   在晨曦初露或者刮风下雨、飘雪结冰的早晨,她的肩膀上常常挂着一根秤,她往返周旋在菜市场的窄道小摊前。是的,她的工作就是菜市场的掌秤人,拿着不多的一点工资,穿行在嘈杂热闹中,做着起早摸黑的工作,养着一个偌大的家。
   记忆里,她的脸总是带着一种云淡风轻的笑,眼角的菊花皱里总是填满了笑意。她的衣着总是泛着淡灰的颜色,如同她的头发。她走路总是急匆匆的,穿着那双圆口的黑面布鞋。她说话的声音总是带着一点讨好别人的味道,那意思,好像她欠了整个世界一份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她也总是一视同仁,即使是屁大如我的毛头小子,扬声喊她“娥”,她也会满脸含笑地“哎哎,来了。来了”。
   换句话说,对于她而言,“娥”,就是一个学名,一个老小皆可呼叫的名,一个与尊重或者鄙视不相干的名。
   当然,她的言谈举止即使用我那时尚且年幼的眼光看也还是与那个她出入的住所格格不入的。
   她的住所有一扇与秋天的颜色相近的大门,门前蹲着一对已经风化了菱角的石狮子。虽然岁月已经锈浊了大门曾经的辉煌,那从斑驳里透露出的气势还是相当有震慑力的。
   穿过大门,是一座独立的庄园,用孩子的眼光看,庄园好大,好威风。它的四面有高高的围墙,围墙上的爬山虎总是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围墙内那两棵高高大大又枝繁叶茂的枇杷树,每到春天是一定会有我们这些孩子摘枇杷的身影的。其实,说摘还是太过冠冕堂皇了,因为毕竟我们都是从围墙上偷偷摸摸直接上的树。可是,要说偷似乎又有点言过其实了,因为每次上树,娥乃至院子里的老婆婆及至那个小渠和那对双胞胎兄弟都是看见的。非但看见,娥和老婆婆甚至还会叮嘱几句,诸如“当心摔跤。别挂坏了衣服。”
   “你们可以放心的吃,只是不要折坏了树枝,这样明年才好再来吃哦。”等等。院内除了枇杷树每到夏秋之际还有竞相开放的鸡冠花和蜀葵。除了这些,一年四季,地里还种着一行行的时鲜蔬菜。井然有序的地里,两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就终年卧于其间,而一栋古朴而庄重的老房子就坐立在围墙的中央。
   房子一溜三大间,虽然外墙已经驳脱,却不失曾经的风情。它面南而坐,高大而宽敞。堂屋内有一个常年用来烧水的大煤球炉,有两张古旧的桌子,一张桌子上放着好几只暖水瓶,另一张桌子上一个白瓷蓝花的茶缸上三支清香终年缭绕着淡淡的香味。堂屋的左右是东西厢房,各有剥脱的朱漆木门与堂屋相接。在正房的两边则分别坐立着两排东西相向的小房子。
   记得,认识娥和她家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米和水。换句话说,要不是秉承母亲的嘱咐经常去送一点米或者每天去泡水,我是无缘走进这样的大门,并走进这样的老屋的。
  
   二
   那是六十年代中期,小镇的人喜欢吃天沟水煮的白开水,而这天沟,其实就是在老屋的屋檐下放上一条简陋的铁皮围就的小水沟,而水就是从天而降的雨水。当然,天不会天天下雨,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天沟的水是可以囤积在大水缸里的,而娥家门前就有好几只加盖的大水缸,水缸里就储存着清澈见底的天沟水。
   小镇人喜欢吃这天沟水,一暖瓶水两分钱。因为大众的喜欢,小镇好几个人家便都做了这行当,卖水。可奇怪的是买水的人,却独独喜欢买娥家里的天沟水煮的开水,其间就包括了我的母亲。而我,正是因为母亲的这一喜欢便一次次地提着暖瓶走进了这个老屋,买水。
   当然,好多次,我也带着童真的懵懂问过母亲,我说:“妈妈,你为什么一直要我跑这么多的路去娥家泡水?”
   “路不多呀。再说小孩子多走路个儿长得高。”
   “我可以近边泡水么?比如去红红家,再比如去秋秋家。”
   “不行。还是去娥家泡水好。”
   “妈妈,我怕见到那几个人呐。”
   “小孩子不可以说谎哦,你怕?哪为什么去爬围墙摘人家的枇杷?”
   “那不同么。树是长在头顶上面的哦。”
   “乖,听话,那几个人都是好人。你只管泡你的水,你只要不招惹他们,他们是不会主动碰你的。再说你一个男孩子,怕啥呢?”
   “妈妈,我是想不通么。为什么一定要是娥家的水呢?”
   “娥家的水好喝。是真正的天沟水,不作假,甜,干净。你不见好多好多的人家都去娥家泡水么?”说完,妈妈的手会在我的圆头上轻拍几下。
   “人是多,妈妈,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她家除了水甜外,人可怜又实在。”
   “什么叫实在呢?”
   “小屁点,还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后长大了,你自然就懂实在的意思了。现在,你只管听娘的话就行。”
   母亲终是不可违拗的,也因此,每每问完我只好继续革命。
   娥的家里有好几口人,我不知道这些人除了可怜与实在有无关联。年已耄耋的老婆婆是这个家里的长老,每天,她趔蹶着一只脚就在堂屋里负责看护煤球炉,烧水、灌水、卖水、收钱。
   说到收钱,记得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有时在来泡水的路上经不住诱惑会把父母给的分币买了东西吃了,因为那时的两分钱是可以买上三个老菱或者一小堆炒货的。遇到这种情况,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老婆婆,她会笑眯眯地替你灌上一瓶水,然后笑着说:“馋了不是?没事,吃了就吃了,送你一瓶水。不说。噢。”
   除了老婆婆外,娥的家里还有一个拖着两条细细长辫的四十来岁的女子,这个女子不大呆在堂屋里,常年见她呆在那间面西的屋子里,坐一张小方凳,不吭声,不说话。娥叫那女子小渠妹子,虽然这个妹子的辫子每日里总是像模像样的,衣着也整齐,但从她每日里傻乎乎的笑和整日里干动着嘴巴的样子,还有那双定定的眼睛,还是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智商严重打折的人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据小镇的大人们说,这个名叫小渠的女子真的就是一个傻子。
   除此,这个家里还有两个十八九岁的大男孩,那是娥的双胞胎儿子,一个叫阿聪,一个叫阿强。
   说起来真是悲哀,娥的这两个儿子,叫阿聪的不聪,叫阿强的不强,两个人除了整天傻乎乎地见人就笑,见狗也笑,几乎说不出还有什么拿得出的本领。
   当然,说到一无是处也还是过分了的,起码他们有力气,可这力气又常常使错了地儿,常见的前景不是把门前的那两块石头搬来搬去的耍着玩,就是兄弟俩轮流把对方杠上肩头哈哈大笑。好在这兄弟俩傻是傻了点,却不打人,也不搞其他破坏。不然的话,即使母亲打死我,我也是断断不敢走进这样的屋子去泡水的。
  
   三
   那时,对于好奇心十足的我,乃至我们一大群一直负责泡水的孩子来说,那个院子是一个谜,娥是一个谜,那个老婆婆是一个谜,她的老公、她的家是一个谜,那个傻傻的女子等等都是谜。
   是谜就得解开。可,童年的我们却想尽了办法怎么也找不到解开谜底的钥匙,直到那一年的那一天,住在娥家附近的小青阿姨来我家串门,并且偶尔说起娥的事情。
   从小青阿姨和母亲的对话里,我终于知道了娥背后的所有故事。
   娥原名叫秦翠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在她十八岁的那一年,她嫁给了门当户对又有着表亲关系的张家,走进了这座门前站着两只石狮子的,有着秋天一样颜色的大门,成了张明秋的夫人,张家的少奶奶。
   对于娥来说,张明秋不但是她的老公,更是一个商人,自古商人重利多薄情,我不知道这话有无道理。
   张明秋常年跟着父亲在上海做生意。新婚不久,张明秋就跟着父亲回归上海继续做生意,而娥,则留守在家庭,负责伺候有陈年腿疾的婆婆和料理一应家事。
   那时节,张家算得是小镇的富裕之家,不但上海有房子有生意,乡下也有一些地用来出租。张家有一个长工,名叫阿贵。说起阿贵,原是一个孤儿,收留他是因为早些年娥的婆婆可怜他无家可归。
   阿贵是十一岁的时候走进张家的。从十五岁开始,阿贵慢慢成了张家的帮手,他常年就负责打理庄园里的一些活计,包括种地,整理庄园外加处理一些杂事、去乡下收租。
   娥嫁入张家的时候,老公的妹妹小渠还没有出嫁,于是,年龄所差无几的姑嫂便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小渠出嫁了,嫁的是她青梅竹马的远房表兄。小渠结婚后夫妻相亲相爱,婆媳和睦。新婚半年后小渠有了身孕。
   真是幸福如流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却乐极生悲,就在小渠分娩后不久,一个噩耗传来,小渠的老公被一颗子弹打中,并且当场不治身亡。
   说起来,这真是无巧不成书,那颗子弹的主人原本与小渠老公并无嫌隙,充其量也就一个地方住着的街坊。那是一个拿枪的主子,那天,据说属于地方治安队人员的他大吼大叫只是为了吓唬出轨的妻子,拉了手枪的枪栓原是为了震慑一下老婆以后还敢不敢犯错偷人的,却不料阴差阳错,手枪里正好有子弹,放到桌子上的时候,拉了的枪栓又忘记了回归,结果随着手枪撞击桌子,一颗子弹飞速穿过敞开的屋门正好打进了门外看热闹的小渠老公的心脏。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那时,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一切都是混沌的,包括对生命的暴殄。小渠的丈夫死得不明不白,却无处说理,那一段时间,为了安慰小姑子,娥请示了婆婆住进了小渠家,负起了照顾小渠和孩子的责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孩子满月第三天,又一场灾祸从天而降,小渠襁褓中的孩子竟然在一个深夜被小渠当做杀死她老公的罪魁祸首被她自己活活摔死了。
   对于小渠来说,死了丈夫是塌了天,摔死了孩子是陷了地。悲剧发生后,小渠的公公婆婆要求娥的夫家人带回小渠,他们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不怪小渠。我们也知道她是因为伤心过度而至心智迷性,可是这样长此以往我们以后还怎么活?”
   从那以后,小渠回到了娘家,成了娥不能放心放手的妹子。
   一个好好的家,自从小渠回来乱成了一锅粥,好在有阿贵的相帮。为了小渠的病,阿贵陪着娥遍访了方圆几十里的老郎中,可是收效甚微。小渠的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嘤嘤嗡嗡地哭,哭她的夫君,哭她的儿子,也哭自己的苦命。坏的时候她痴痴傻傻地喊,疯疯癫癫地东跑西走。
   小渠事情发生的最初,娥的公公和老公也曾经丢下了生意回来过,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再说逆转的可能太小。最终,在娥的大包大揽下,父子俩继续出门,而小渠几乎成了娥和阿贵两个人的负担。
   婚后第二年,娥有了身孕,对于三代单传的张家来说,这是大喜事。
   娥怀孕三个月后的一个午后,小渠又出了事,出事的时候恰好阿贵去了乡下收租。那次,小渠是在突然的情绪清醒后感叹了生不如死的悲哀的,因为悲哀,她一鼓作气跳进了小镇附近的那条深水河。
   得知消息的娥,顾不得自己有孕的身子,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河边,并且扑进了河水里。
   最终,小渠得救了,娥却流产了。
   为此,老公和公公再一次回了家,这一次,除了懊恼没有责备。
   这一次流产之后时间又过去了三年,三年里,春去春又归,娥的肚子却总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见此情景,年迈的婆婆开始着急起来,她让娥吃中药。她对娥谆谆善诱:“我的娥,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听娘的,耐下性子吃上几个月中药,把身子吃好了,生下了孩子,我们张家就有后了。”
  
   四
   双胞胎儿子的降生是在娥婚后第五年的事情,那时,小渠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所谓稳定就是没有外来刺激不吵、不闹、不哭、不走。
   双胞胎孩子的降生,对于整个张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为此事,公公特意将上海的小老婆和两个女儿也带回来以示大喜之事该大庆。婆婆更是喜得吃饭走路都带着笑。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天真、活泼,人见人爱,娥原指望,这样的幸福是会一直陪伴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的。
   转眼,孩子十一个月大了。
   那年冬天的一个下着大雪的晚上,娥像以往那样哄睡了孩子就去忙家事,等到忙完了家事再次走进孩子们睡觉的地方,却发现,两个孩子正声嘶力竭地大哭,娥连忙双手搂起两个孩子边哄边说:“乖,宝贝,怎么哭了,妈妈抱抱,我们好好睡觉咯。”这一哄不打紧,她突然发现孩子的额头已经滚烫。

共 1140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娥,一个苦命的小女子,她用自己瘦弱的身体为两个痴呆的儿子,为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一片天。小说运用了倒叙、插叙、顺序的写作技巧,将娥的一生娓娓道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娥,有大家闺秀成为女人,有幸福的女人成为孩子的母亲,成为一个勤俭持家的妇道人家。因为孩子的痴呆,被没有担当的丈夫抛弃,其时,婆婆病重,姑姐因为家庭的不幸疯掉,面对这样的一个家,娥用自己的柔情照亮家人的心,用自己的善良给孩子带去快乐。娥在小说的故事里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在她身上闪耀着女性独有的中华美德。小说的故事情节让人悲愤,而娥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精神让人感动。佳作,推荐!【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2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8-10 22:31:35
  我们的【专栏作家】文笔就是让人眼前一亮,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1 07:09:59
  谢谢阳媚的美编。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8-12 10:07:00
  欣赏佳作,祝贺加精,企盼新作!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2 10:27:20
  问好朋友!真心希望抛砖引玉。
3 楼        文友:雅润        2017-08-12 10:31:01
  恭喜老师,又见精彩。小说写的真好,有味道。佩服老师的文笔,奉茶,辛苦了,写作愉快!
雅润
回复3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2 11:35:59
  问好雅润!顺祝秋安!
4 楼        文友:醉童        2017-08-12 14:20:19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回复4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2 17:18:27
  问好编辑。谢谢!
5 楼        文友:杨益端        2017-08-12 17:25:03
  娥的肩膀负上的是一根沉重的纤…
   幸亏祖国大家庭!
   读此文,虽是苍天不负,总叫人唏嘘!
   欣赏老师的文笔,恭喜老师再次获精!
回复5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2 18:03:11
  感谢朋友美评。顺祝秋安。
6 楼        文友:阳媚        2017-08-13 23:00:00
  祝贺喜我们的【专栏作家】又一篇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6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4 07:10:01
  谢谢!问好阳媚主编!
7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8-14 06:53:28
  欣赏拜读精品佳作!
哪里天涯
回复7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08-14 07:11:20
  问好老师!欢迎多提意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