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卿可叹 ——可卿可叹
相信很多红学爱好者在《红楼梦》除了哀叹绛珠仙子的遭遇之外,还会对一个身世颇为神秘的人所吸引着,这个人是谁呢?那就是秦可卿。
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在贾宝玉梦游仙境时,被警幻仙姑许配给贾宝玉。
而在《红楼梦》中这个角色是如何而来的呢?《红楼梦》开篇写到,在仙界,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他们二人的事件,就勾出许多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秦可卿便是风流冤家之一。
在原著中,秦可卿一下凡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同时抱养的还有一个男婴,但是没能养活。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就是秦可卿的弟弟。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秦可卿长成个大美人,嫁给贾珍之子贾蓉为妻,脂砚斋评她“贫女得居富室”。原著特别交代她的小名贾府从无人知道,意味着她出身养生堂的秘密被秦业隐瞒得好好的,贾府始终相信她是秦业的亲生女儿。
秦可卿嫁入贾府后,获得了合族上下的同声赞美。尤氏护着她,贾母怜惜她。凤姐与她感情尤深,时常去找她说话。每逢此时,贾宝玉也屁颠屁颠跟着。有一次,贾珍之妻尤氏请贾母、王夫人等赏梅,贾宝玉要睡午觉,秦可卿请缨去安排。贾宝玉在她的卧房里梦入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将她许配与贾宝玉,意欲让贾宝玉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从此看破男女之情,贾宝玉梦醒时失声喊叫“可卿救我”,令秦可卿心里纳闷,又不好细问。
而在《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死自古以来是最大的焦点。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看板时几副杉木板贾珍皆不满意,到底买下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又从大内红人戴权手上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前程,还特地请了凤姐协理。更有六公、四王等当朝显贵都来设祭送殡,出殡后寄灵于贾府家庙铁槛寺。这葬礼办得是何等的风光气派啊,这是一个养生堂弃婴能享受到的么?然而其中另有隐情。
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刘心武揭秘秦可卿这个形象,她的原型实际上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礽的一个女儿。或者早年在两家相好的时候,就送到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生出来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名义寄养在曹家。那么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来营造悲剧情节的一个大的气氛,架构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
在秦可卿临死之前她自知自己的生病说到:“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这里的命又是什么呢?张友士来给秦可卿看病,贾蓉在他看完病后就问他,我们这个病人能不能好,张友士怎么说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张友士说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这都是一些黑话啊,因为曹雪芹写了这句之后呢,他在叙述当中也说,他说贾蓉也是一个明白人,也就不往下问了。明白吧,这种叙述文本就告诉你,这个话不是正常医生的话,实际上他所传递的,是某种非医疗诊断的信息。因此我们从这样的文本,也就可以进一步做出判断,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属于一个皇族的分支,在当今皇帝当朝的时候,是被打击被排挤的一支;而这一支又很不甘心,又想卷土重来,想颠覆现在皇帝的皇位。在这个阴谋集团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张友士也是其中之一,他负责来跟宁国府,跟秦可卿秘密联系。
在药方中这一句,“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意思就是她的父母说,告诉她底下这句话,说老实话,她的父母可能心情也很沉重,她自己看了以后也会更痛苦,就是“令(苓)熟地归身”,也即命令她,在关键时刻,在她生长的熟悉的地方,结束她的生命。为什么?在皇族的权力斗争当中,她的家族做出了一个很恐怖的决定,让她牺牲自己,延缓双方搏斗的时机以求一逞,所以她后来淫丧天香楼,画梁春尽落香尘。她的病,原来是政治病,她的死,原来是政治原因。
所以秦可卿的死是因朝权的争夺而定,只不过是这场权利的游戏之中的一枚棋子,后世人们只能为此深深感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