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变迁】就这样稀里糊涂活到六十岁(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变迁】就这样稀里糊涂活到六十岁(征文·散文)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03发表时间:2017-08-13 22:14:44

【流年·变迁】就这样稀里糊涂活到六十岁(征文·散文) 我出生时,是我的上一辈人最快乐、最有理想、最有展望的年代,老一辈人说起快乐的时光就会说起我的诞生之时。
   那时中国的许多方面都是学习苏联经验,有一句口号是:“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父母亲结婚时就是在集体宿舍把两个人的铺盖搬在一起,同事们祝贺一下,发点喜糖就行了,还是利用下班时间。结婚后依然在食堂用饭票吃饭,母亲说:“结婚第二天父亲去上班,让母亲自己在家吃饭,结果父亲忘了留下单位食堂的饭票,母亲就饿了一顿。那时不像现在可以到外面买点吃的,没有粮票就买不到食物的,而父亲的粮票已买了饭票,只能饿着等父亲晚上回来。”那时的国家仅这粮票一项就控制了人口流动,农村人要想进城一次,除了在大队开证明,还要自带干粮,粮票就是那时人的命根子。
   一九七零年,我家全家下放农村时,那里的许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一是交通不发达,二是没有粮票。更有甚者,在偏僻的山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记者到老乡家调查采访时,还有老人打听皇兵(皇军)走了没有,真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悲情。
   我出生时父母的单位没有托儿所,母亲上班就带着我,把我放在空的工具箱里,大家轮流照看。所以直到现在,父母的老同事闲聊时还在打听我的情况,我就像他们的记忆纽扣,无论是打开或扣上,都能勾起他们的许多如烟往事。美好的日子过的都快,转眼我就一岁了,反右开始了。父母亲单位也有右派名额,那些领导们一商量,就把一个老大学生定为右派,正巧他出差不在,反右运动又要按时完成任务,领导们就把他的徒弟报上去了,是一个年轻大学生。等那个老大学生出差回来,发现不妙,赶紧调离这个单位,躲过一劫。那个被打成右派的大学生已经结婚,只好离了婚,两个孩子,一人一个,男方带大的女孩,女方带尚幼的男孩。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调回省城,没有房子,就和父母住在一起,见过平反后回到原单位的那个右派,己是个老人了。听说他的女儿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接纳了在他被打成右派时,不顾夫妻感情绝然离婚还在农村的母亲,一家人二十几年后团聚了——父亲母亲姐姐弟弟。
   我每天下班就要把自行车放进车棚,进车棚就要穿过门房,门房一家人是农村人。每天我都能看到那个曾经的右派的女儿坐在门房和看门的女儿聊天,所以我近距离观察过她,真是个美人啊,一米七左右的高高个子,身材极佳,比画报上我见过的模特都好,只是说起话来普通话里带着乡下口音。可以想像她的父亲年轻时是一个多么英俊漂亮的小伙,就这样被毁了一生。这个高高的慈祥的曾经的右派平反落实政策后,带着女儿从劳改的农场回来,女儿学习不错,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中学里当教师,生活应该走入正轨了,但命运偏偏不是这样。由于这个女孩随父亲长期在农场,又是一个抬不起头来的右派女儿,其内心世界也许和正常生活状态下的人们不一样。从她只和我们家属院看门房的农村女孩来往推断,她的内心一定封闭在过去熟悉的圈子里,甚至还有逆反心理。
   单位分了房子后,我离开了父母的家属院,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但偶而想起,还是感到一种美好的记忆,毕竟我是学美术的,对美好的事物敏感。后来有一天我和母亲聊天,想起这个美丽端庄大方的女孩,就问起她的情况,母亲说:“她后来和她的男朋友辞职下海,去深圳闯天下了,后来被男朋友欺骗加入了什么犯罪集团被抓,关到旁边县里的女子监狱。放出来了和一个干警结了婚,有了孩子,具体情况不祥。”我听了大吃一惊,真是可惜了,这和她父亲的悲剧,她的生活经历,引起的心灵深处的创伤有关吗?不得而知。只觉得落红漂零,逝水东流,每个人的人生都难说有什么破碎的沧桑在点缀。
   还是说我的成长,又过了一年多,我三岁多了,父亲有一个去广州出差的机会,就带上我一起去了,因为我不用买票。别看我那么小,记得事情真不少,所以我对人类记忆的开始有了亲身的体会。我记得在火车上走了好几天;记得卧铺上方的铺位可以收起放下;记得和父亲同行的同事是六个手指。还记得大姑家是住在楼上,楼梯是木头的,上楼下楼踩的楼梯嘭嘭响;还记得父亲和姑父在公园跳在一个湖水中不远的大石头上照像;记得两个比我大的漂亮表姐;记得公园里的大象滑梯。长大后知道了表姐的大伯是陈嘉庚;知道了为何姑姑一家人的生活不错,像电影里的海外华侨;知道了姑姑一家真诚坦荡的笑容,是建立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快乐之中。假如中国后来不发生那么多事情,中国人应该都是这个样子——无忧而快乐。在这里我还见到了奶奶,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奶奶是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的知识女性,参加过五四运动,爷爷奶奶也算是名人,和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名人有交集,有些也是朋友,比如西南联大的教授闻一多,还有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奶奶还叫朱德二哥。爷爷奶奶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后来就长眠于广州的万国公墓。
   我也有传奇色彩。当年我家住的大院是一排排平房,平房之间空地多,满院都是平展的土地,只有一圈篱笆墙把平房围起来就是算院子,这是一个临时住处,不远处正依照前苏联的建筑图纸盖着家属大院。这个平房也不错,前后门,后门外有厨房。我的许多朋友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我们后来一起搬到新居,一起上幼儿园,一起上学,直到一九七零年下放农村才各奔东西,开始了各自的复杂人生。那时的邻居们互相串门太简单了,人的关系也比现在单纯,我就认识许多父母的朋友,凡是父母让我叫叔叔阿姨的,我就把他(她)当成可以信赖的自家人,但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我说不出来,但在一件事情上得到展示,为此,我成了院里的名人。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母亲要出门买菜,那时买菜要到公家的蔬菜站买,当天新上的好菜放在架子上,不好一点的旧菜放在地上,论堆卖,便宜,但去的早才能买上。母亲为了买到便宜菜就早早地走了,让我一人在家看门,告诉我不管谁来也不要开门。我正在家玩着,忽然有人敲门,我一看是来过我家的年轻漂亮阿姨,那时门的上部有四块大玻璃,可以看到人,我就说我妈不在,你一会儿再来吧。这个阿姨说是要借一下我家烙饼的鏊子,让我开门她要用一下,我说我妈不让开门,这个阿姨说你不认识我吗?我说认识,我妈回来你再来吧。这阿姨一直和我说好话,怎么说我也不开门。门里门外我看着她,她看着我,平日里可熟悉呢,她就奇怪死了。无论她怎么说,我就是不开门,没办法她只好走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那个阿姨看到母亲回来了,就到我家仔细地看着我,特别喜欢我,从此对我特别好,直到五十多年后,见到我母亲都打听我的情况。
   再大一点,父母就送我去了幼儿园。记得,那天父母领着我穿过机关大礼堂后墙,沿着小路把我送进幼儿园,在办完入园手续后,老师就把我领到一群孩子那里玩,我看到父母亲在不远处观望着我并交谈着什么,一会儿父母亲就过来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星期六下午六点来接我,我依然和新朋友玩,并不在意。中午吃完饭幼儿园就让我们睡午觉,下午起来再玩,晚饭后看着渐渐黑了的天,我这才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忽然觉得想家。我就悄悄地溜出幼儿园,沿着上午父母领我来的小路,四岁的我一个人行走在傍晚的田野上,居然回到了院子里。但想起自己是偷偷跑回来的,就不敢回家,就在单元门口一边玩一边想办法。天已黑了下来,那时的院子里没路灯,只有每家窗子透出的光线,院子黑乎乎的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徘徊,我甚至能看到父母在窗前晃动,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推开窗户看到我呀,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过去了。忽然有一个阿姨走来,居然和我说话,问我父母的家住在哪?我一听就非常高兴,这下好了,家里来客人了,他们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训斥我了,我高高兴兴地说:“我带你去。”到了门口我还主动敲门,门开了,这个阿姨问我父母见到我没有,父亲说:“这不是,就站在你身边。”阿姨大吃一惊低头看我,我也抬头看到这原来是漂亮的阿姨老师,他们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是顺着小路回来的,阿姨说:“既然回来了,今天就在家里住一晚吧,明天再回去。”晚上我躺在床上,听见父母说,他怎么就能记得那条小路,这是第一次领他走的啊。事后我得知,当晚发现找不到我时,幼儿园里乱套了,没办法了才摸黑打听到我家,找到了我。
   后来母亲说送你到幼儿园有一个好处,每天能喝半斤牛奶。当时的领导说了,再苦不能苦孩子,想办法也要调来牛奶供机关幼儿园。那是一九六零年,大人们都面带菜色。
   我的记性好就体现在认路上,那时的我必定会跟随父母亲逛商店,逛商店是我记忆中的一种仪式,就是因为要去这个城市最繁华的一条街转悠。这条商业街历史很悠久,各式各样的古旧建筑不仅让人感到新奇,而且还神秘,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的《永乐大典》都记载了这条街。这条街承载起这个城市温情的历史岁月,让这个城市及周边县市的人们的生活品味和时光记忆,充满了人情的味道,成为人们心底的温暖汲取地。可惜现在改造的面目全非,还脏乱差,我再也不想去了。
   那时的我跟在大人后面看啊转啊,从来不觉得累,渴了花二分钱买杯所谓的茶水喝,饿了吃个凉粉、灌肠能回忆好长日子,如果再去老字号买点酱肉之类的回家吃,那是和过年一样的心情。所以我是带着神圣而期盼的心情跟着大人走在这条街上,同时也在长知识。但我从来也没有和父母亲说要买什么食品,我知道该买的他们会买的,我是随遇而安。我一般是看着大人的腿跟着走的,有一次,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前面的人不认识,再往四处看也找不到父母,我也不哭,也不叫,就静静地察看寻找,发现实在找不到了,就往回返。结果越走越不认识,路边的街景我从来没有见过,后来我站在那里想一想,最后决定再返回去,走啊走啊,终于看到我熟悉的建筑,然后再走啊走啊,终于回了家。回家后才知道父母亲急得已经到派出所报警了。事后我给大人讲我看到的尖顶建筑,那是一个天主教堂,大人才知道我走了很远很远,一般大人走那么一圈也受不了,五岁的我就这样不急不燥地看风景。后来的我一直独立的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是大雨滂泼还是风吹雪飞,不慌不忙,矢志不移。
   后来,奶奶从广州来到我家,成了家庭的一员。每天,奶奶就领着我四处走动。那时奶奶夏天穿着丝质衣裤,打着洋伞,春秋天还穿着披风,在北方的城市还是一景,我曾看见年轻的少女看着奶奶的装束向同伴使眼色。我那时也不错,戴一顶有许多小红心点缀的白凉帽,穿着短衣裤跟着奶奶也像个时尚小孩。奶奶信仰基督教,她就领我去过教堂做礼拜,至今,我记得一点那时的情景。奶奶那一代的文化人大多都信仰基督教,这是后来我从书上看到的。
   有一天,奶奶领我看电影,正片开演前是加片,那时的电影院加片是惯例,就是放一些十分钟短片,一般是放《新闻简报》。《新闻简报》是电影版的新闻联播,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顺口溜说明了当时的电影文化状况:“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那天的《新闻简报》讲的是前苏联幼儿园的生活,其中我看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回家后我就找出纸和笔模仿电影上的孩子画,奶奶看见了,就高兴地说:“你是学电影上的小朋友画画吧。”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若换了一般家长和老人就说一句就过去了,但奶奶是文化人,她就领我去文具店买了纸和笔,还到书店买了彩色小人书,其中一本我还记得是《红军叔叔的鹅》,就让我照着书上的图练习画画,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就那么画开了,并影响了我一生。我五岁开始学画,这是我重要的简历之一。
   上小学了我年年考试都能拿喜报回家报喜,只有前三名才能有此荣誉,我一般是前两名。这些就一笔带过,不说了,主要说文革开始后的事。文革开始时我上三年级,老师也分成两派,学生中也有人组织红卫兵,大字报到处贴着,挂着,一片肃杀之气,有个很好的女音乐老师就自杀了。说起自杀就两个字,但在那混乱的年代,自杀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生前遭遇到多么大的痛苦煎熬,那些施暴的人又是什么样的魔鬼心态。然而这些人至今还心安理得,振振有辞,这只能从国民教化中寻找答案了。
   有些学生开始逃课了,老师也管不了,课堂秩序也不好了,我也试着开始逃课。每天还是早晨起来背书包上学,但是不到学校,而是到一些地方玩,还是按时回家,大人也不知道。刚开始不习惯,心里总觉的怪怪的,后来习惯了,就每天到一个画坊门口看两个男人画毛主席像,时间长了,我听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这个孩子每天站在门口看。”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青年在机关大院站在高架板上画《毛主席去安源》,我就在下面静静地看,他就在上面画,看了好久,后来在他休息的时候,我鼓足勇气说了声:“我也画画。”他说:“我知道。”

共 84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作者站在花甲之年回望过去,往事历历从指间捻过,自有弄珠的气定神闲。这一篇文字和共和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密切相关,以一个乖巧伶俐聪明懂事的孩子的视角切入那一个时代,以一个无辜的年轻大学生及其家人的吊诡命运为例揭示了一个时代的荒唐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如果说国家是一个大海,那么个人连一叶小舟都算不上,只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海若风平浪静,国民自然岁月安好;海若风起云涌,个人断不能独善其身。 “我就像他们的记忆纽扣,无论打开扣上,都能勾起他们的许多如烟往事。”作者也是这么打开自己记忆的纽扣的。无论是上幼儿园第一天一个人摸黑儿靠记忆回家,还是逛街时走丢之后的淡定机智,无论是动乱时期的逃课复课,还是长大后参加广交会的逸事,读起来都那么轻松与愉悦。一篇文章,把国家形势与个人成长融合在一起娓娓道来,行文如流水又收放自如。喜欢此文那种举重若轻的表达,喜欢作者回忆往事时那种时而沉重时而温和时而又有点小俏皮或小得意的感觉。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石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5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17-08-13 22:24:10
  再次编按老师作品,幸甚!前一篇文章,以同学聚会为线,反映社会百态人生百态;本篇是从童年写起,写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一种历史的宏大感。谢谢赐稿流年,恭候下部佳作!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4 06:36:17
  再次谢谢石语的美编及美评!我终于写完了这次流年征文的三个题目,并以同题的形式讲述了三个糊涂的岁月记忆,第一个算是一个轻喜剧;第二个算是一个幽默剧;第三个算是一个正剧吧。我在这里学习写东西,欢迎大家批评指导。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麻辣元子        2017-08-14 07:13:36
  行云流水,收放自如。文字厚实,大气,你的许多经历,我第一次知道????颇有大家风范。
回复3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4 07:37:46
  谢谢元子又来捧场,用的都是好词,我看得也高兴,但我知道我的文章离那些个好词差的远呢!但元子鼓励鞭策之心南山心领了,谢谢朋友!
4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7-08-14 07:45:18
  很不错的回忆,写出了那时的许多事物,真实地再现,拜读了。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4 08:28:27
  欣雨老师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之感,或许进精加绝有望,但我真对那些名头不以为然,做好自己的本真就好。但欣雨老师的点评,对南山来说是一个及时雨,让我觉得自己还能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谢谢欣雨老师!
5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7-08-15 11:53:33
  终于加精了!祝贺!评委,都喜欢正剧,加精也是名副其实。石语老师的编者按语,总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真不错!两杯咖啡祝贺文字与编按!(今天说点题外话)。【咖啡、咖啡】
回复5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5 12:47:00
  说实话,我喜欢以前的全蓝色,结果有了一个红点后我觉得特不和谐;第二个红点来了看着也别扭,总觉得是外来生物。现在第三个红点了,看着它也无奈,想来就来吧,没关系,我能挺住。问好朋友了!
6 楼        文友:李评        2017-08-15 15:30:53
  记忆如同一面筛子,跳跃在上面的是作者内心深处那些闪光的美好。南山君用笔老道,收放自如,以宁静平和的调子娓娓道来,尽管置身在那样一个冷漠的年代里,温馨仍旧扑面而来。默默感动!
奋发向前,风雨怎能摧毁果敢和坚韧......
回复6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5 16:08:22
  谢谢李评赏读评析,我已看到几次用笔老道,收放自如的赞美了,细细一想啥叫用笔老道,收放自如呢?我其实没受过专业写作训练,就是模仿别人的文章特点,许多文学术语我都不懂,写的东西不伦不类,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谢谢李评惠顾,问好朋友!
7 楼        文友:石语        2017-08-15 21:16:17
  祝贺南山老师佳作成精!
8 楼        文友:石语        2017-08-15 21:17:39
  借南山老师宝地感谢明月大哥的鼓励,开心????
9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08-16 07:30:44
  谢石语老师美赞!本来我想说江山的评价体系有问题,精品不精绝品不绝,在今天这个好日子我就不说了,因为我这个精品还真精,当然要是成了绝品更好,因为这篇文章看起来很像是一个绝品样子。我以前的许多文章也像精品,有的还有绝品的模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试读一下,里面有好东西呢。问好朋友们!
人生如梦
10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10-08 20:25:34
  我就觉得奇了怪了,我还有两篇同题《就这样稀里糊涂活到六十岁》也很不错,你们为何都不看呢?不要相信精品,我的蓝豆大部分都比精品还好呢。
人生如梦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