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生百态】租房记事(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生百态】租房记事(征文·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89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7发表时间:2017-08-14 14:13:51

【晓荷*人生百态】租房记事(征文·散文) 房子很小,双阳台,一进屋就让人有种闷热不透气的感觉。地板瓷砖还算干净,正房一个旧式立柜半敞着,门似乎坏了。一个简陋的电视桌,下面的一侧抽屉还用胶布粘着。房东见我盯着看,急忙讪笑着解释:“这个电视桌虽然旧了点,一侧抽屉拉门也坏了,我们就给拿胶布粘上不用了,这个柜子还是可以放电视机的。”走进厨房,一个新安的抽油烟机、一个有些破旧的煤气灶,外加一个放在一角的煤气罐。我有些好奇地问房东:“这个楼还用自己灌煤气吗?”房东无奈地笑了笑说:“是啊,这个楼是迁建楼,属于老楼房,没有煤气管道,每家都用煤气罐,门外就有专门负责换煤气的。”
   这个只有一室的学区房说实话我还真没有相中,房子陈旧点都无所谓,没有家电也行,关键的是房子地势低,二楼就如一楼那么高,厨房的下水道还是堵死的,水池子下需要用一个大水桶接着……房子有许多毛病,我不是太满意。但离小弟学校很近,也就五分钟的路程。所以,我还是给了房东一年的房租,毫不犹豫地租下了它。因为我知道我此刻太需要这个房子了!
   决定出来租房子,完全是因为要照顾已经上高中的小弟。小弟是二叔家的儿子,二叔和二婶在澳大利亚做买卖顾不上他,他从小就寄住在我家里,今年考上了承德市二中。十七岁的他,别看有一米八的个头,可身体打小就弱,还好的是有我这个学医的姐姐细心照顾。每次哪不舒服了,需要吃啥药,不用上医院,都是我给搞定,哪怕是半夜发烧也是我亲自输液治疗。小弟天生依赖性强,自立性差,学校开学的时候,刚开始是办了住校的,结果他不是今天嗓子疼了就是明天腹泻发烧了,耽误了许多课不说,还搞得我和哥每天在家惦记着,经常手机半夜都不敢关机,就怕万一小弟不舒服了给我打电话,我接不着。记得有一次是小弟半夜发烧,烧得一塌糊涂时被宿管背到了校外医院。宿管打了我和哥的电话,结果我俩都关机,不得已找了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半夜翻找了我家亲属电话才好容易联系上我们。我凌晨三点驱车赶到医院时,小弟正满脸通红地躺在病床上,他见到我来还委屈地哭了。还有一次我在医院抢救病人,手机没带,哥又去了外地,结果小弟晚上在学校吃坏了肚子,不知道吃啥药,折腾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实在坚持不了,没请假就打车跑回家……经历了许多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弟,我和哥商量决定在二中附近租个房子,这样离我上班的附属医院近些。租下这个房子还有一个原因,我发现楼前有两个水井,前后楼一栋楼一个。
  
   一、水井
   我们前楼的这个水井坐落在楼前的花池子里,很简陋,没有井沿,光秃秃的就一个压水的铁家伙。听楼里的几个老住户说,这个水井有些年头了。还有人说,这个水井里的水有人专门来检测过,说水质不好。可是,也阻挡不了一些住户来井里打水。你就看吧,每天一大早就有许多住户拎着水桶拿着大盆,摇动水把把水桶大盆一个个接满,然后拎着端着回楼里。也有的大娘把接的水倒进盆子里坐在井沿边洗衣服浇花,井沿边放着十多盆各家养的花。
   我对水井有亲切感,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住在下营子平房时,前院也有一个大水井,所不同的是比楼前的这个水井大,四四方方,还有水泥井沿,干干净净的。井沿边有个柱子,柱子上挂个大喇叭。那时候家属区还没有安自来水,院子里的二十几户人家每天早晨都排队打井水。那时候家属院里的人团结友爱,各家轮流派一个男人一早就去水井负责摇动水把,把各家水桶水盆打满,然后拿大喇叭喊话。对于年纪大的五保户老人,家属院都有专人负责帮他打水。井沿边每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聚集着,打水的聊天的,着实热闹。记得那时候水井也没专人做过什么水样化验,也许是那时候的工厂少,也没有什么地下污染,反正就觉得家属院人的生活离不开这个水井的水。水井里打上来的水很凉,有甜味。至今想起来,仿佛嘴里还有一种甘甜的味道!我对水井有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我十三岁那年的冬季,家里养的狗小黑中午不见了踪影。奶奶说,最近家属院经常有外村人来偷狗,小黑也那么大了,万一丢了就白养了。听了奶奶话,我和哥就跑出家去找小黑。哥哥去了后院小黑经常去的东东家,我跑向前院水井。远远看见小黑正在井边啃着一块骨头,我大声喊着走近它。小黑正专注啃着不知从哪叼来的骨头,我叫它它理都不理。我就蹲下身用手去拉它,结果它以为我要抢它的骨头,一口就咬住我的手并撕扯着。我当时疼得使劲往回缩手。井沿边结了不少冰,很滑,我一下摔倒在井沿边。平时温顺的小黑此时不知道咋了,又冲我一下扑了过来,我害怕地用手挡着脸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来水井打水的李叔叔和马姨看见了,李叔叔抡起挑水的棍子把小黑打出老远,救下了我。李叔叔背起我跑向村里卫生所,结果卫生所没有狂犬疫苗,值班的张医生只是简单给我处理了一下伤口,让我马上去市里打针。此时,老妈和老爸又回了东北,家里就奶奶、哥和我,奶奶腿脚又不利索急得直哭。李叔叔急忙来到井边,抄起井沿边的大喇叭,扯起嗓子喊起了话:“乡亲们注意了,老何家小黑丫头被狗咬伤,现在在村卫生所,家里有拖拉机的赶紧帮忙去市里给孩子打狂犬疫苗。”李叔叔喊完话,村里有拖拉机的三家都先后来到卫生所,争先恐后要拉着我去市里医院。最后李叔叔和马姨抱着我坐着马二丫家的拖拉机去了市里,及时给我打了狂犬疫苗……后来家属院拆迁盖了楼房,水井也填了。
   小弟看见楼下这个水井觉得很新奇,就和我说:“老姐咱俩也打井水喝吧。这里的水费挺贵的,我有的是力气,每天下学回来就负责打水,咱们这样还能省下水钱。”听了小弟的话,再看看楼下那个让我感到亲切的水井,就和小弟拎着水桶来到井边。学着人们的样子摇动水把,水把摇动起来吱嘎嘎响着,奇怪的是水管就是不见水。小弟用了很大力气,累得气喘吁吁也没把水摇上来。邻居丁大爷见了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瓢水倒进水井管里,接着轻轻摇动水把一会功夫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大爷说:“水井打水需要力气外,更需要掌握技巧,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水有压力了,它就上来了,慢慢掌握方法就好了。”
   我高兴地向大爷说声谢谢,然后和小弟抬着满满一桶水回到租住房里,急忙和小弟抢着喝起了井水。小弟说:“老姐,井水是不是咱们喝的那种桶装的农夫山泉呀?我咋感觉这个井水有些味道不对呀。”我喝了几大口打回来的井水,却怎么也找不到过去老井那种甘甜味道,总感觉有股子土腥味。我对小弟说:“听楼里人说,这水有什么东西超标,是不是有啥污染呀?万一喝坏肚子咋办?咱干脆别喝了,还是喝自来水放心。咱用它浇花吧……”家里有盆绿萝,是我和小弟刚搬进这个出租屋时买的。自从买回来,绿萝也不那么翠绿了不说还有些蔫,以为他缺少营养了,就把鸡蛋壳放进盆里,去集市买了一些营养剂,结果花还是没精打采。自从打来井水,我和小弟就试着用井水浇它,结果你猜怎么着,绿萝越长越大焕发了生机!小弟和我说:“老姐,井水浇花就是好!还是天然水好!”
   “井水浇花是好,可惜你放假了,为了不让花死,咱还必须抱着它回家。”我对小弟说。小弟却说:“咱可以接一些井水带回家,留着浇花用。”
   小弟放暑假了,我和小弟抱着那盆绿萝走出出租房,来到井边,压了一些水,灌满一大塑料桶。邻居娄大娘走了过来问我们:“闺女,这大包小包的去哪呀?”
   “我们回家。”小弟抢先回答。
   “回家干嘛还抱着花呀?”
   “我俩回家花没人照顾,会死的。”小弟又说。娄大娘笑了说:“这楼里多少住户呀,能让它死吗?放在井沿吧,谁来打水就帮忙浇了。天气不好的话我晚上就把它抱回家,我负责帮你们养着,这下总放心了吧。”
   和娄大娘挥手告别,走出老远回头再看,正看见丁大娘拿着水舀子给绿萝浇水,旁边有的人正摇动水把,“咯吱吱”响声传出老远,老远……
  
   二、菜园子
   我和小弟四月份搬进租房,六月份天气热的时候,每天打开窗户都会飘来一股股不好闻的味道。小弟问我:“老姐,这哪来的邪味呀!也太不好闻了!”我指着楼前的旱河说:“你看看这楼前的排水沟都让楼里各家种上了菜,每天有人施肥打药的能有好味道吗?”
   正说着就看见邻居李大爷挑着水桶从我们窗口走过,小弟紧紧捂住鼻子大喊着:“老姐!快,快关窗户!”急忙关了窗户,结果还是有一股子臭味飘进了屋里。窗外的李大爷听见关窗户的声音,回头看了看我和小弟笑了,只见他挑着担子来到一块早已被绿色覆盖庄稼地里,用舀子舀着桶里的粪肥一瓢瓢细心地浇着。
   看着李大爷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我想起我家以前住平房的时候前院的菜地大园子。家属区前院有一个大园子是几家农民的自留地,里面都是他们几家种的各种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豆角。蔬菜丰收的季节,我们家属区的住户都会去菜园子买菜。谁家想吃啥菜了,都会去大园子亲自摘,摘好的菜,农民再论斤论两卖给我们。大园子的菜不施化肥菜还便宜,尤其赶上下雨的天气,熟透的菜会一堆堆卖给买菜的。下雨的季节西红柿两毛钱就能买回一大盆,那时候我和哥就期盼下雨,下雨了,我和哥会抱着家里的大塑料盆,打着伞去前院大园子买西红柿,买回的西红柿放进水池子洗干净,我和哥会围着大盆吃个够。那时候的柿子也别说那真的好吃得不得了。砍白菜季节,我们每家都会去大园子排队,几百斤几百斤的买白菜,各家各户互相帮着推回家里,放在窗跟下晾好,几周后就开始腌制酸菜了。那时候我家有两个大缸,两大缸酸菜,够我们一家人一冬吃的了。酸菜作为冬季主菜,包酸菜馅饺子,火锅酸菜,咋吃都香!后来家属区来了一些二十二冶的建筑工人,说是给家属区建工厂,大园子不再种菜,我们各家就都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一些菜。每天早晨天刚亮,妈妈和奶奶就去侍弄家里院子里的菜了。家里的院子不大,老妈和奶奶却给整理得井井有条。一进院一个大葡萄架,架子上爬满葡萄秧,结了很多葡萄,还有抢占它们地盘的丝瓜、菜瓜、葫芦。葫芦刚结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和哥哥绝对不能用手去指,要不然葫芦就会化了。我严格听从妈妈的话,不敢轻易去指一下,但结果有两次刚结的葫芦还是死了。奶奶说也许是她不小心指了,反正是她的错。哥背后却和我说,那是奶奶替他承担责任。实际那两个葫芦是他觉得好奇用手拧,拧坏了藤。哥哥还偷偷告诉我说,葫芦用手指是化不了的,他试过,那是千真万确的。但我还是不敢指,因为我觉得妈妈的话才是千真万确的!
   楼下各家种的菜长得郁郁葱葱的时候,家属区却贴出告示:严禁私自在排水沟种菜!因为汛期已到,已经种的要马上自己拔了,清出排水空间!几天后,政府来了铲车,把还没有来得及拔的玉米菜秧一并铲除了。窗外排水沟清理干净,李大爷挨家送他种的没有化肥的小白菜、油菜、葱、韭菜……李大爷说:“如果再等几天,他种的豆角就能丰收了,还能给每家送点。玉米再过俩月,也能给楼里各家送两根了……
   李大爷给每家送菜几天后,承德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冰雹夹杂雨滴,一会功夫旱河沿就积了水。河水顺着旱河哗哗地流着,即使雨很大,楼前也没有积水。雨后天气晴朗,李大爷和几家种菜的居民聚在一起说起这场雨,说起了他们种的菜,还说多亏提前拔了那些菜清出了水沟……
  
   三、养鸟的人
   一个休息日打开窗户,看见几只麻雀在窗户铁栏上来回跳跃。一个手臂长的距离就这么注视着,小麻雀居然没有害怕。小弟跑了过来大声喊着:“老姐给你拍子拍一个!”麻雀被小弟的喊叫声吓得呼啦一下四散而逃。它们飞到另一个窗口下,低头吃起地上的小米来。
   “老姐,你看那窗口下有不少小米呢。谁撒的呀?”我看看地上一堆堆的小米,也有些疑惑。
   每天打开窗户都会看到许多麻雀,飞到那个窗口下吃米,而且麻雀越来越多,每天地上都会有小米。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和小弟在家没有出去。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簸箕下支根棍扣麻雀的往事,就对小弟说:“去,把咱家那个大铝锅盖找来,姐给你扣麻雀吧。”小弟听了高兴地答应着,赶紧找来大铝锅盖,我弄了一根筷子,拴了一根绳子,让小弟打着伞把它放在了那个麻雀多的窗下,然后我拉着绳躲在不远处看着,就等麻雀跑进锅盖下面。
   一会功夫,麻雀果然来觅食了。一个、两个、三个。“老姐快拉呀!”小弟急不可耐地喊着并使劲一拉,正在专注吃食的麻雀被严严实实扣在了锅盖下。我和小弟欢呼着跑向锅盖,小心揭开锅盖,除了有一只麻雀反应快跑了,其它三只都做了“俘虏”。
   我和小弟刚把麻雀抓在手里,就听有个老者喊道:“放开我家的鸟儿!”我抬头冲着喊声方向看去,低矮的窗户,一个面色红润、七十多岁的老者正坐在轮椅上怒视着我和小弟。小弟白了一眼老者,手里紧紧攥着麻雀说:“这明明是我和老姐扣的鸟儿,怎么是你家的?”老者听小弟这么说,情绪激动,随手举起手里拐杖似乎要从轮椅上站起来。这时候,一个四十来岁的阿姨跑到他跟前连声说道:“老爷子,你可千万别生气!我去让他们把咱家鸟儿放了。”
   阿姨从楼里跑了出来,把我和小弟拽到一边小声说着:“哎哎,你俩快把鸟儿放了吧,这个窗下的麻雀就是老爷子每天养着的。你们没看见窗下有许多小米吗?那是我帮老爷子撒的!老爷子只有这些麻雀做伴了。”
   “为什么说只有这些麻雀做伴了?”我不解地问阿姨。阿姨说:“这个老爷子老伴早两年就去世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部队医生,在汶川地震中为了救护伤员牺牲了。另一个儿子和儿媳在国外做买卖常年不回家,有一个孙子从小在他身边长大,孙子一直陪伴着他们老两口。老爷子身体好的时候,喜欢养鸟,老伴去世后,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了就让孙子把鸟儿放了。孙子为了让老人不寂寞,每天上学前,在窗下撒一些小米,逐渐的招来许多麻雀,老爷子就坐在轮椅里每天看麻雀飞来飞去。孙子参军走之前,给他爷爷雇了我,又叮嘱我一定记着每天在窗下撒一些小米,每天把老爷子推到窗前……”阿姨告诉我说,老人老了,就怕寂寞。特别需要亲人的陪伴!她还说,老人的孙子还有几天就可以休假回来看老人了。老人这几天可高兴了!还让买了许多好菜、熟食水果,这回老人终于又有亲人陪伴了!
   几个星期后,我看见一个穿军装的年轻后生从楼里推着那个老人出来。老人逢人便说:“看,我孙子回来看我了!”年轻后生推着老人来到窗跟前,把手里小米轻轻洒在地上,然后推着老人离开,再然后远远看着。我看见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飞了过来,落在老人住的房子窗下……

共 56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类比的方式着墨,生动细腻的描写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文章开篇作者先介绍了租住房的地理位置、租住房的环境以及自己租房住的原因,凸显了“我”和小弟之间浓郁的姐弟情。随后详细记录了租房住的一些经历,引出了“我”曾经的一些回忆,道出了存留在“我”心底的一些情结。一、水井,租住房楼栋前的水井,聚集了这里住户的身影,令“我”倍感亲切,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儿时居住在家属院的一些往事,透过这些往事体现了邻里间友善、和谐的一面。可惜今天的井水与过去的井水水质完全不同,指出了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水井这个小节具有承接启下的作用;二、菜园子,租住房楼前排水沟被楼里的老人们种上了蔬菜,让“我”想起了曾经住平房时门前的大菜园子,昔日全家其乐融融、邻里和睦的情形犹如昨日,间接表露出“我”对家人的怀念。后来,在汛期时,租住房排水沟的临时菜地被政府及时清理,保全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道出了小区规划的重要性,住户不能私自圈地种菜,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影响大家自身财产生命安全;三、养鸟的人,“我”和小弟看到窗前飞来的麻雀,萌生逮麻雀玩的念头,谁知这些麻雀是一个老爷子养的,引出了这个老爷子与众不同的经历。老爷子的一个儿子是部队医生,在汶川地震中不幸牺牲,彰显了正义和大爱;老爷子的孙子所做的一切,体现了真正的孝道;老爷子的老伴去世后,由于他腿脚不方便,将养的鸟儿全放了,谁知孙子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招来许多麻雀,从此这些麻雀时常陪伴着老爷子。由此可见鸟儿也通人性,反应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一面。全文语言质朴,抒写流畅,情感真挚,勾勒出普通人喜怒哀乐、点点滴滴琐碎的生活情形,传递出了邻里间的真诚友善、亲情孝道,越读越有一股生活的味道,引人思考。文章内容看似比较零散,但一直围绕着中心主旨,淋漓尽致展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精髓,衬托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一篇贴近现实生活的佳作,力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8-14 14:17:48
  文章开篇讲述了这个租住房各种不好,但最后“我”还是租下来了,这个租住房除了离小弟学校比较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楼前令“我”倍感亲切的水井,为此才有本文后面精彩的内容。本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很多共鸣。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4 18:48:09
  哎呀太谢谢华君辛苦编按!精美的编按让拙作增彩!真心感谢!敬茶。祝好!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8-14 14:19:18
  感谢社长分享佳作,不禁令人勾起许多回忆,拜读学习社长的佳作,问候社长,祝你秋安吉祥,文笔丰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4 18:49:10
  再次感谢华君总编!大热的天喝杯茶!致谢!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8-14 16:18:57
  精彩作品,学习了。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4 18:49:36
  谢谢猜哥留评支持!祝好!
4 楼        文友:军杰        2017-08-14 17:13:08
  小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填满了记忆的空间,温润了心田。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4 18:50:22
  谢谢军杰老哥支持哈!远握!
5 楼        文友:陈雨        2017-08-14 20:37:35
  社长的文字灵动很拽,佩服!向您学习!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回复5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4 21:26:28
  陈老师也不错!我只是随意写。没有规矩了。
6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8-14 22:13:09
  见到美女社长新作了,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5 07:30:48
  感谢菜姐留评支持!抱抱。
7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7-08-15 15:06:26
  拜读精彩文章,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5 19:37:47
  谢谢木易老师支持。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哈!
8 楼        文友:醉歌        2017-08-15 15:11:37
  这就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写得细腻,小弟,邻里乡亲的那种亲切,都是新小区所欠缺的,还有彰显的孝道,小动物的爱心都极为到位。看来作者的观察力,写作技巧都是杠杠滴!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5 19:38:39
  谢谢醉歌美评。谢谢祝好!
9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7-08-17 14:27:46
  三个不同的场景,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表达出一个温馨的主题。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散文真不俗!
云静水闲
回复9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7 18:40:14
  这篇散文废了好久时间,虽然写的比较散但我觉得还不错。谢谢云静老师懂我哈!致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