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杜甫有才华无“运气”,给我们的启示

编辑推荐 杜甫有才华无“运气”,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韩静 布衣,43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51发表时间:2017-08-16 06:39:43

近日,笔者从《人民论坛》看到《觅举:唐代独特的文人政治》“杜甫诗文自荐无果而终”一文,心中有些酸楚。
   众知,他是唐朝最杰出的三大诗人之一,被称为“诗圣”。在颠沛流离中,还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今甘肃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生活很苦,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后思家,回途中在小船上不幸病逝。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创作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著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他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如“三吏”和“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及《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中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作。
   杜甫处于盛世末年,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因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题材广,寄寓深远,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的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的情怀。故杜甫诗有“诗史”之称。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影响从古至今。
   鲁迅对杜甫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晚年又说“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彰显,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诗圣,却屡不得重用。曾花十年时间,在长安自荐求仕,却充满辛酸。他参加一次科举考试,正是玄宗皇帝经过近三十年执政后,走向骄奢和昏聩的时候,他称天下已太平无事,把这次科举交给了李林甫主持。李是唐朝奸相之一,嫉贤妒能,口腹蜜剑,他主持举贤才考试,竟然一个也没录取,给皇帝的理由是“野无遗贤”。杜甫不幸成了李林甫的牺牲品,后杜甫直接向皇帝献赋。在杜甫心中,玄宗是十分爱才的明君,相信以自己的才华能打动皇帝,自取功名。杜甫竭尽所能,写成了三篇“大礼赋”进献,玄宗看后也很欣赏,让他到集贤院去,命宰相再考试他的文章,杜甫很兴奋,可他到了集贤院后,便没了下文。他又以诗文拜谒王公大臣,可是还是一无所获,处境越来越糟,他以诗描述当时境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想必诸君与笔者有着同样的心情,阅杜甫的遭遇,让人不禁落下辛酸泪……从杜甫身上,我们看到一位有德有才,却报国无门,积极上进,却屡被统治者挡在门外,是运气不济,社会黑暗,还是人心险恶,小人把守?可谓皆有吧!君不见,苦难出英雄,倘若杜甫能得到重用,以此德才兼备,为民为国,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贡献远比今天大啊!!
   社会前行了一千多年,现实中,各界精英,有才遭嫉妒,或打击或冷嘲,可说比比皆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进步了吗?!有多少文学艺术家,由于条件差,甚至人为所致,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有的身心俱焚,从而一蹶不振。有的英年早逝……
   今天,历届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则,执行力却不济,让人觉得雷声大,雨点小。仍不断亲闻因不平衡、不公正,搞小团体,拉帮结派,甚至整人,让有才华、有能力,努力上进者,遭到不公正对待,致使他们心灰意冷,不仅让社会遭受重大损失,还导致悲剧不时发生。近几年国家一项调查,压力山大的白领及各界精英阶层70%处于亚健康。患抑郁症也多了,跳楼、自缢等事件已不稀奇。难道说这些高材生、精英们,不知珍惜生命吗?!非也。无奈他们中大多数为了尊严,为了心中的失衡,而选择无颜再见父老,故铤而走险……同志们皆知,无须赘例。
   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切实为艺术家们做实事,做好事。比如给文学艺术家提升稿费,他们出书适当降低书号费等。让他们的心血、才智不因贫穷而流失,严厉打击盗版,让广大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给后起新秀以鼓励!让知识人才,真正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约里奥•居里说:“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宋朝范纯仁说:“进君子,退小人,爱人才,申公论”。邓小平也说:“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是的,怎样保护好人才?怎样公正的待他们?让杜甫的遭遇在今天不至重演,为有才华者创造一份宽松温馨的环境,让他们顺利成长,多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是摆在“明君们”面前的重任!诸君以为何?

共 19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笔针对杜甫满腹才华却终生不得志的遭遇有感而发,联系当下这些年社会上对人才的不够重视,娓娓道来,呼唤各级领导干部真诚地重视人才,保护人才,为有才华者创造一份宽松温馨的环境,让他们顺利成长,多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不无启迪意义。【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8-16 07:15:07
  杜甫的得不到重用,固然有其性格之原因,然而我认为主要还是他坚守君子做人原则的体现,不愿与不同道者同流合污,有其狂放风骨,至死不改,鲁迅先生亦然,先生至可宝贵的是永远不为黑暗势力压倒的傲岸风骨,光风霁月,万古流芳。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17 08:40:05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为有才华者创造一份宽松温馨的环境,让他们顺利成长,多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是摆在“明君们”面前的重任!诸君以为何?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