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人间百态】书缘(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书缘(随笔)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1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0发表时间:2017-08-16 16:40:48
摘要:从小喜欢读书,却很难读到书,后来,条件改善了,可以读到好多书,一直到退休以后,还是喜欢买书、读书。。。


   一、
   喜欢读书的人,都与书有缘。世上的书不计其数,我们能读到的却是微乎其微,人与书有着一定的缘分呢。一如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好多人擦肩而过,而只有极少数人成为朋友和知己,这就是缘分吧。
   说起读书,我想到了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那时候一般人家买不起书,我家一本书也没有。有幸读到小说,还是很偶然的一个机会。
   我的大舅家住在泰来县城东的县政府基地(养猪场),大舅是基地的会计。每年暑期我都会到大舅家住几天,然后再和表妹回到县城,在我家住几天。一年暑假,我又来到大舅家,只见大舅妈的烟笸箩里有一本厚厚的书,前后都被大舅妈撕去卷烟了,看看书脊,隐隐看到了《青春之歌》几个字。我翻开一看,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有的字还不认识,但是里面对北戴河的沙滩,对林道静的描写让我爱不释手。我马上对大舅妈说:舅妈,这书给我吧,我拿我写过的作业本和你换这本书。大舅妈笑着说:不用,你大舅单位有好多书呢,你喜欢就拿去吧。我如获至宝,把这本书带回家里,好在,这本书除了开头和结尾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完整的。这就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小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动人的故事感染了我,那些娓娓道来,细腻从容的文字在我的心中掀起波澜,那时还不懂什么是文学,却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种子——喜欢文字,喜欢文字里蕴涵的美好。
   从那以后,我从大舅家带回了《红岩》、《太行风云》、《百炼成钢》、《八女投江》等书籍。这些书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
   终究这样读书是有限度的,我很想自己买书读。每当放学,我就去新华书店,贪婪地看着玻璃橱柜里陈列的书籍,只可惜自己一分钱也没有。后来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放学先到书店,呆呆地看着那些书,然后再回家。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到书店工作,可以天天看书。
   平时妈妈让我去买酱油醋或者买菜等,我会悄悄存点零钱,今天攒一分,过几天攒两分的,不知不觉攒了一块多钱了。我最喜欢的书是《红岩》,虽然在舅妈家带回了一本,但是残缺不全,没头没尾的,总想看看渣滓洞和白公馆关押的革命者有多少人逃了出去。所以我就想到了,如果有钱我买第一本书就是《红岩》。这一天终于到了,我等到放学,就直奔新华书店,花一元零五分(大概是这个价,模糊记着这个数字)买回了书,闻着书香,陶醉其间。当我把书放到书包里时,突然紧张起来,回到家里,怎么和爸爸、妈妈说啊!那时候家里生活特别拮据,一元钱够买多少天的菜啊!我忐忑不安地回到家里,挂书包的动作非常不自然,甚至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妈妈看出我与往常不一样,就问我怎么了,我知道这事早晚得对妈妈说,实话实说吧,这也不是藏得住的事啊。妈妈听了后,并没有责怪我。我却觉得自己买书有点太奢侈了。《红岩》这本书成了我的至爱,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新的理解。以至在几十年后,我又买了一本《红岩》放在我的书柜里留作纪念,因为这是我买的第一本书,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读初中时,我同学王丽伟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我一直很敬佩她。由于我们两个在小学一、二年级同班,所以关系一直很好。她父亲是机关干部,家境很好。在文革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能正常上课,我就到她家里玩,看到她家有一个书柜,里面摆着好多的书,我忍不住去抚摸那些书,她说:你喜欢读,就拿去读吧,记得再拿回来就行。于是,我便借了几本回来读,然后,再去她家换回几本,这样一来我又读了《林海雪原》、《苦菜花》、《风雷》(上中下三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等小说。
   参加工作后,我自己买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自己喜欢的书籍。1982年,我上电大读书,便选择了电大中文专业。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与家务中学习古代汉语,中国语文和写作等科目,于1985年取得了毕业证书。当时读电大并不是为了文凭,就是为了自己的喜爱。这个喜爱和我读书有关,是《青春之歌》、《红岩》等小说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挚爱,给我的脑海开通了一个广阔的遐想空间,也为我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正能量的思想基础。读电大期间我有幸读到《安娜卡列尼娜》、《飘》、《简爱》、《复活》,以及巴金的《春》、《秋》、《家》,鲁迅、茅盾等等文学作品,还自费订阅了《当代》、《小说月报》、《读者》等文学刊物。
   曾经,我也怠慢了这些书,买的多看的少。但是,书依然是我的至爱。我喜欢读女作家的书,王安忆的《长恨歌》、《流逝》,唐敏的《红瘦》以及毕淑敏的作品。
   如今退休了,书是我最亲密的精神伴侣。闲暇时间,翻开一本书,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随着作者的文字神游偌大的空间,甚至周游世界。《平凡的世界》不仅让我了解了陕西农村的生活,更知道了作者路遥花费十年心血写就了一代人的生活史诗所付出的艰辛。《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让我看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阿富汗人的流离失所以及独特的风俗。《舞者》、《惊鸿姣影》等新生代作家的作品讴歌了为爱而舞,为爱而坚守的感人故事。尤其喜欢一些散文作品,林微因、席慕容、周国平、林清玄等的散文百看不厌,每次读书都会得到心灵的抚慰和升华。最近得到温明远老师的赠书,我又读了《散文学综论》、《写作的事》、《他与书同寿.赵家璧》,感到特别的幸运,读这些书依然有如饥似渴之感。
   二、
   连续的高温,让人心生烦恼,坐立不安。
   忽然想起有一个好的去处,那里一定是特别的清凉、幽静。
   于是,我打起一把遮阳伞,穿过一条街,来到坐落在齐齐哈尔卜奎大街上的鹤之魂绿色书店——新华书城。
   一进书城的大门,就有一股清凉的风吹过来,我信步走上二楼,优美的轻音乐随着清凉、流动的空气,委婉地飘旋。
   摆满新书的书架错落有致,每个书架与书架之间有供读者读书用的桌椅。在另一边开辟了一个休闲区,在那里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喝着咖啡等冷、热饮,还有小点心。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在这里呆上一整天,静心读书,没有任何打扰。
   免费读书,是书城的一大特色。这里读书的人真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书。刚刚放假的小学生们、年轻的读者,都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埋头读书,没有一点声响,只能听到轻微的翻开书页的唰唰声。偶尔,有人说话,也是压低声音,悄悄地说几句简短的话语。
   我来到散文、诗歌专柜,仔细浏览着书架上陈列的书籍。读着书脊上的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我被一种圣神的情愫所感动。这哪里是一排一排的书啊,分明是一位又一位大师温和地坐在那里,等待着人们与他们交流,给人们答疑解惑呢!
   我特别喜欢读散文,看着这些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真是爱不释手。翻开这本看看,又打开那一本看看,都是我喜欢的书。真想坐下来,读上几天几夜。只可惜,时间不允许,我便在喜欢的书籍里选了又选,选中了季羡林大师的《季羡林谈写作》、《放松》(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阿成的散文集)和《岁月静美》(江山文学网的精品散文汇集)。
  
   时间快到中午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书城。34摄氏度的高温烘烤着这个城市,已经有好多时日了,太阳的热能深蕴在林立的高楼和水泥道路上,烤的人难以承受。
   我拎着新买的书籍,心里却是特别的清爽。
   回到家里,吃过午饭,迫不及待地打开每一本书,大致了解一下书中的内容,不用说,都是我最喜欢读的书。
   读着那些精美的文字,如饮清泉般甘爽,如涉潺潺溪流般惬意。恰似夏日的一缕清风,让人心清气爽。
   这些书的字里行间,不仅仅蕴涵着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更展示了作者以自己独有的视角看世界,悟人生。是用心血写就的人生感悟,是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写照。如汩汩甘泉流入我的心田。
   夏日酷暑,是书香引来了一阵清凉,滋润着我的心灵。
   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过的书留在印象中的不是太多,有些甚至连书的名字都忘掉了,但是,那些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深深的在头脑里扎了根。我永远忘记不了读第一本小说给我的深刻影响,买第一本书留给我的陶醉感,是这两本书把我带进一个深邃、美好的精神世界,她们是我一生的知己。
   如今,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打开手机,就可以浏览自己喜欢的文字。我也喜欢读网络文学,但是,我更对散发墨香的书籍情有独钟。闲下来泡一杯清茶,倚在床边,或者靠在沙发上,轻轻翻开书页,读着那些文字,感到特别的亲切。累了,夹一个精美的书签,合上眼睛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打开书页,继续读着。也许是从小对书籍的酷爱,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喜欢手捧着书读,喜欢翻过书页的窸窣声响,喜欢油墨的清芬。。。
   外孙女知道我喜欢读书,每当我过生日,或者节日,她都会给我买一本新书,还写上字条:姥姥,这里有你喜欢的世界!因此,我读到了《追风筝的人》、《萤火虫小巷》、《再见了,萤火虫小巷》等书籍。
   每当我驻足书柜前,浏览着书脊上的名字,心中就会涌动着波澜,每一本书就是一段历史,她们记载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心迹,也承载着我前行的脚印。我与她们有缘,她们是我心灵的朋友。
  

共 36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是位爱看书的人,从第一本《青春之歌》《红岩》开始便沉醉在书的世界,书能洗刷人类的灵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一本书,人们就能行遍万水千山。体会各种不同的人生,品尝人生中各种奇幻故事和酸甜苦辣。、《太行风云》、《百炼成钢》、《八女投江》等书籍。这些书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从四大名著到《岁月静美》,从《追风筝的人》到《再见了,萤火虫》作者用心体会着书中的精髓,用神魂与文字交流着感悟。喜欢看书的人,是最美的。喜欢文字的人,是最纯静的。感谢老师赐稿淡雅晓荷,盼佳作连连。[编辑:芩翼卿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芩翼卿扬        2017-08-16 16:41:26
  遥问老师安好,盼佳作连连。
用不拘的个性,傲天马行空,用芩翼之翅,炫珽玥之光!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17-08-17 21:20:16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编按!谢谢!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8-17 08:34:31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人与书有着一定的缘分呢。一如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好多人擦肩而过,而只有极少数人成为朋友和知己,这就是缘分吧。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17-08-17 21:21:07
  谢谢编辑老师的美评!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