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永远的遗憾(外一篇)

精品 【冰心】永远的遗憾(外一篇)


作者:臧建国 布衣,248.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89发表时间:2017-08-20 23:58:18

【冰心】永远的遗憾(外一篇) ◆母亲
  
   恍然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常常在失眠的夜里思想着她,咀嚼着她平凡的一生。
   在我看来,母亲有三个美德:勤劳,节俭,朴实。而正是前两者,要了她的命,让她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走时只有62岁。
   她是个一刻都不能闲下的人,整日牵挂着地里的庄稼,园子里的蔬菜,家里的鸡鸭猫狗。这些就是她的生命。她一向是和父亲一样上地做重活的,而她的个头那么小,身子那么单薄。她挑担,必得把钩链在担头缠上一圈,不然,篮筐或水桶是要触到地面的。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街面上做小生意,母亲总得到坡下面的深沟里挑水,雨雪天看她吃力的样子,腿脚蹒跚着往往要差点栽倒,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触动。等我们弟兄年纪稍长,就和父亲一起下决心打了一眼深井。
   母亲是拭弄菜园的好手。她一点一点将田地刨开,把坷垃捣碎,打成一畦一畦。她吃力地把大粪挑到地里,不能从河里直接引水灌溉,就一桶一桶担了浇。我们的小菜园,总是绿油油的,总有吃不完的菜。
   母亲一次因糖尿病并发症中风,出院后在我那里调养了很长时间,连筷子也不能使唤的右手,几乎完全恢复了。她早已在城里住得不耐烦,就匆匆回老家去了。她看到玉米地里野草在疯长,而父亲和弟弟顾不上料理,就气愤地骂着他们,独自去闷热的田里薅草了。一畦草没有薅完,就又中风倒下了。这次更重,永远未能完全恢复。我们给她讲健康的道理,她大抵也是能听懂的,只是身体稍有好转,一看到农活和家务,一切就全忘记。她后来病得不能说话,连吃饭也得喂,只是腿脚还能行,大家劝她什么都不要再操心,可一旦我们不留神,她就又端起盆子为鸡拌食去了。这往往让她不小心摔倒,或是碰伤,而这是我们最担心的。她一辈子操心惯了,就是这种爱管闲事爱干活的人,看到别人不能尽心,总看不惯。
   母亲吃过食堂,挨过饿,生活上格外节俭。生产队挣工分吃饭的时候,父亲说,每年分到的麦子只有二百来斤。可在母亲的操持下,过罢年总还有节余。记得那时的春节,除了初一和初五我们可以吃到白馍外,中间的三天,只能吃仅有一线白面的花卷馍。平时的生活,主要靠的是红薯。母亲吃馍,总是习惯用手捧着,掉在地上的馍花,也要捏起来吹一吹塞进嘴里。在那贫穷的年月,她必得用鸡蛋去换盐的。她有一方很不像样的手帕,平时做饭做脏活儿时披在头上,那时就用它包了积攒的鸡蛋,步行七八里到集镇去卖。记得一次她从镇上回来,高兴地买回一个镀瓷的铁盆。我那时大概五六岁光景,不小心将它掉在了地上,盆沿上的瓷碰破了一处。她简直气坏了,心疼地流着泪,狠狠地痛打了我一顿。那个崭新的盆子,在她的眼里,是多么珍贵的物件啊。
   我后来上中专,亲戚送了一件浅棕色的西装,后来长了个子,不能穿了。母亲接过去一直地穿,不知穿了多少年。印象中,早洗得发白了,回到老家,她还穿在身上干活,成了她的工作服。我们后来为她买的衣服,在她去世后才发现,大都崭新地放在柜里,根本没有穿。
   母亲40来岁就得了糖尿病,最初用双呱片控制,效果很好。可她一旦觉得病情稳定,就要去想治病的开支,于是就心疼钱,愧疚着对家庭造成的负累。我们放松了监督,她就不吃药了。问她是否按时吃了,就说吃了,其实根本没吃。于是又突然严重起来,就必得住院,以至于后来必得打胰岛素才能控制。假如母亲能老老实实地按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血糖稳定,没有并发症,完全可以长寿的。外爷也是糖尿病,60来岁就去世了。但那时条件差,现在今非昔比,想不到母亲竟也这样早早离开,让人好不唏嘘。
   母亲的朴实,在于她一点都不虚荣。她似乎对金钱、地位、荣誉一类根本不解,一向漠然置之。可她上过小学,一般的书,她曾经是可以读下的。她心里仿佛只有一生看重的劳动。我考上了中专,分配了工作,涨了工资,职位得到了升迁,她心里自然高兴吧,但却没有一句喜慰的话,连她的表情,也是那么平淡。除了有病,她绝不到我这里小住,劳动成了她的唯一。每次回老家,她都是在田里干活,或是料理着家务,一刻也闲不下。她从来不会在邻居或亲戚那里说我有出息的话,半句也不会,就当我仍然是一个农民。如果别人在她面前谈起我的工作,我的写作,她也不凑一腔,就当我和她没有关系似的。这样,就没有一桩别人通过她找我走门路的事。而人情事故,母亲也是懂得的。我刚上班时,工作颇有挫折。母亲一次竟突然到县城看我,从那缠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手帕里取出一卷纸给我,说是年底卖了一头猪,得了二百来元,让我找领导去说说工作的事。这是母亲起早贪黑喂了一年猪的收入啊,她竟能想得出让我去送礼!我当时就泪流满面,把钱包好塞给她说:“妈,我宁肯工作不要,回去和您一块种地,也不能用您这钱去干这种窝囊事!”唉,现在每每想起当时一幕,泪水就禁不住又流下来。
   现在,母亲永远离我而去了,我只剩这许多辛酸的回忆。一年过去了,多少次在梦里和母亲又重逢在一起,可是一梦醒来,一切皆空。母亲真的只成回忆了。
   咀嚼着母亲平凡的一生,总也回味不尽。
  
   ◆永远的遗憾
  
   对于母亲,我有几桩永远的遗憾。
   在她晚年的时候,没有陪她好好说说话,没有听她好好说说话,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参加工作之后,平常忙忙碌碌,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记得一次母亲对我说:“娃,你刚上班的时候总是经常回来啊。”那时还没有谈对象,还没有成家,一放假就想着回老家去。从县城到家乡的小镇只有30公里,下车后却要步行8里地。但总感觉没有多远。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心情那么舒畅。后来成了家,真如母亲说的,回去得越来越少了。
   母亲晚年的时候,病情越来越重,有点痴呆。但她心里什么都明白。我每次回去,她依旧慌着为我们做饭。我帮她烧火,她忙个不停,饭做好了大家就吃,竟很少有说话的时候。有时也想同母亲说说话,可又想,自己的母亲,互相最了解的,哪有那么多闲话呢。
   我嗜书如命,回家也抱着书本不放。母亲知道我这个特点,一见我在看书,就总怕打扰。有时发现,母亲晚饭后将厨房里的事料理完,不声不响地来到我的房间里站着,倚在门口望着我。一抬头看到她,就冲她一笑,问:“妈,有事吗?”她立即说:“没有,娃。”我就跟着说:“那您累了一天,早点睡吧。”她略做迟疑,也就悄然离开了。现在想来,她岂止是要爱怜地看我,也许是有很多的话想对我说吧。可我却不了解她的心思,那么粗暴地将她支开了。
   母亲后来中风严重,再也不能说话了。我是多么后悔啊。她那窝在心里的话,再也不能对我说出了。也许,她原本没有重要的话要对我说,只是想同我呆在一起,只是想和我随便地唠唠,只是想听听她的儿子说话吧。但这一切再也不能了。就在她不能恢复语言功能的那天,我才突然感到平时和母亲说话的时间多么少!她从此只能听我们说,再也插不上话了。我想听她把过去的苦难再说一遍,把我们小时的故事再重一遍,把她抚育我们的艰辛和幸福再重一遍,把她和父亲相依相伴走过的风雨征程再忆一遍。但是,一切都晚了,她再也说不出一个字,她艰难呕出的每一个音,我们再也听不懂了。
   再一桩遗憾是没有陪母亲到外面多走走。母亲这一生,一直在家务农,除了到过县城,看病到过南阳,没有到过更远的地方。她后来因为并发症,一只眼睛失明了,另一只眼睛看东西也很吃力。就在她中风好转些的时候,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我还是坚持让父亲陪她到北京转转。于是联系了一家旅行社,正是适合老年人的一个团,父亲陪着就去了一次北京。他们这一代人对北京天安门和毛主席有着无限崇敬,能到北京去,是他们一生潜伏的心愿。一个农村人,如果这一生能登上天安门,能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那就算了结了一大心愿。父母也是如此啊。这次北京之行,母亲别提多开心了。就想,以后每年都要让父母到外面看看,自己能陪更好。但母亲很快又中风了,再也没能恢复。我记得曾经向她谈起过少林寺、洛阳、西安、开封、杭州、苏州,谈起过桂林等等,然而,连最近的洛阳和开封也没有去成,母亲就永远走了。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父母身体尚好,做儿女的只要经济上过得去,就不要计较金钱的事。勒紧一些,生活朴素一些,省出钱来,让父母多开开眼界,这该多么好啊。
   母亲最后一次病重住院,正是春节。她不想吃饭,不想吃药,更不愿输水。我们做儿女的,想着法子哄她,她倒成了我们的孩子。最后发现,她特别爱吃香梨。送一个给她,仿佛怕别人抢去,三下五去二就吃光了。她的样子那么逗,真像个小孩儿。她知道梨放在病床对面的柜里,一想起来,就伸出手,乞求地望着我们,呜呜啦啦地讨要。我们就逗她:“妈,是还要吃梨么?”她就认可地嘿嘿地笑。我们却不能由着她吃,因为她的血糖偏高,医生嘱咐,连水果也是要适可的。但她的脑海,后来就只有这一件吃梨的事。想让她多吃饭,就哄她:妈,饭吃尽了可以给一个梨的。要让她顺利地吃药,依旧这样哄她:妈,药吃了才可以吃梨的。还拿一个洗好的梨晃晃,取信于她,让她眼馋。但无论如何,我们终没有让她尽情地吃。过了元宵,她就永远离开了我们。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她那伸手向我们要梨的情景还触目惊心地现在眼前,让人泪飞心碎。母亲,早知这样一个结局,当时为什么不让您吃个够呢?
   这遗憾,唉,再也无法弥补了。
  

共 36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母亲的一生,勤劳,节俭,朴实,正是因为母亲具备了这样的美德,让她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以这样的美德贯穿全文,沿着这条贯穿全文的线,一个身子单薄的母亲形象愈来愈高大起来。她的不闲,让地里的庄稼,常常露出丰收喜悦的笑脸。也让园里的绿,常常郁郁葱葱。家里的鸡鸭猫狗,更是她爱心的美丽彰显。身子单薄的她常常与父亲一样的做重活。正是这样的勤劳,她让与疾病结伴而行。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让她失去那勤劳的美称。母亲吃过食堂,挨过饿,生活上格外节俭,不浪费一点东西,在她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永远的遗憾》,对于母亲那些曾经的遗憾,至今让我忆及,常常泪流满面无法弥补。在她的晚年,我没有好好陪她说说话,没有陪着她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在她生病没有好好哄着她,由着她的性子来。作者用一颗装满爱的滚烫的心去描摹对母亲的恋,母亲是岁月里一盏心灯,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使者,是荒芜里播撒的绿洲,是暖我们一生,牵我们一世的温馨,那暖芳芳了季节的绚丽。用母亲曾经一生的美德,鞭策着我,激励着我,在今后的路我努力着前行着。文笔细腻,感情充沛。推荐欣赏,遥祝秋安,写文快乐,再次谢谢。【编辑:草原飞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23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草原飞鸽        2017-08-21 00:18:33
  其实不论我们每个人墨汁如何浓香,倾尽心也无力去抒写一个母亲给我们的爱。那爱不是一字一句,一篇又一篇文字,一首诗又一首诗能够表达的。只有用心用行动一点一滴,去陪伴去守护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您。母亲你是我们唯一,能够只有对您发脾气的人,母亲你是我们唯一,那个最疼最爱最能够迁就我们的人,母亲你是我们唯一,那个给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母亲,我们的文字在这里,用尽全部也不能表达你对我的爱与呵护 。母亲,你是家,你是暖,你是唯一的代名词,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只能凝聚一句,母亲我们爱您。但愿那个在天堂
   的母亲,能够听见一个儿女对她的亲切呼唤。
  
   问好作者,欢迎赐稿冰心,期待精彩多多。
草原飞鸽
2 楼        文友:一品青蓮        2017-08-21 05:45:14
  这世上每个人的母亲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也许,很多时候,已经长大后的我们并未曾真切理会过,我们的母亲是那么的可敬。通过母亲一生中的几件小事,我们终于知道,何谓母子女连心,一副弱小的身躯却能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那是何等不易。品读臧老师此文,我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自己母亲,因为想起所以回忆,因为回忆所以纪念。祝臧老师平安
看看这人来人往,他们的脚步彷徨,故事没有结束,理想落花流水一场;十字路口的迷茫,究竟,你和谁缘分相当?
3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8-21 08:40:47
  点错一个数,献分400万,推送文游上榜。哈哈。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08-24 17:22:29
  前来祝贺老师佳作获精,恭喜,恭喜。祝创作愉快,佳作不断,精品连连。
   “我常常在失眠的夜里思想着她,咀嚼着她平凡的一生。”伟大的母爱,好作品,欣赏学习了,感谢分享,感谢赐稿冰心。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秋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