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同学会
8月4日,是我们大学毕业离校38年的日子。2016年,我们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毕业37年同学会,由于组织者王祝国、王景儒等同学设计精心,组织得当,同学会非常成功。在会上,有同学提出“我们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每年的8月4日都应该举办不同规模的纪念活动”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同学们的支持,并决定由不同地区同学轮流举办。同时决定:2017年由阜新同学举办。阜新地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当时愉快地接受任务,38年同学会的序幕在37年谢幕的同时就已经拉开了!
光阴似剪,岁月如梭。说话间,37年同学会的酒香还在腮边,38年的节日来到了。我们以百倍的热情准备接待着来自辽西大地的同学们!
如今,人们的生活真的想不到。多位同学都是自驾或孩子们的专车,与当年不能同日而语。当年,阜新朝阳之间每天只有三次普通列车,其中两次是起早贪晚的,咣当当、咣当当,一坐就得四个多小时,那滋味真的挺让人心烦的。而今,真正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天堑变通途,两个城市之间真的是近在咫尺,方便极了!
这是一次以旅游游玩为目的的同学会,同学们来到阜新,用过午餐,我们参观了素有“小东藏”之称的瑞应寺。
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规模。道光年间,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并称瑞应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瑞应寺鼎盛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经历长达180多年的扩建,今天的瑞应寺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大小寺殿97座,1620多间,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瑞应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学中有崇尚宗教的,参观期间十分郑重地参拜了多位神像,并捐了款。
由于我对喇嘛教没有研究,多处建筑都说不出名字,更别说寺殿里供奉的是什么神像了,只知道建筑很恢宏,文化很深厚,瑞应寺是阜新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顶头炎炎烈日,我们还参观了素有超级大坑之称的——阜新海州露天矿。
海州露天矿距阜新市中心三公里处,站在矿坑北侧为游人专门修建的观景平台上,平台距离矿坑还有上百米的距离,却让人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远眺医巫闾山,山势逶迤,绿色葱葱,宛若一条巨龙盘亘于露天矿南缘。畅游海州露天矿,既可领略曾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风采,同时也能领略大规模现代化煤炭生产的壮观场面。置身其间,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秘而惊叹,也不得不为阜新人的壮举而自豪。
海州露天煤矿矿场东西长八华里,南北宽四华里,垂直深度三百多米,总占地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海州露天煤矿发掘于光绪二十三年、具规模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州露天煤矿,2005年宣布破产。三百多米深的矿坑真的不是假的,到了现场才能知道这个矿坑有多么的震撼。
矿坑里很多地方在冒烟,据说煤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这些冒烟的地方就是残余的煤在燃烧。
平台再往北,是露天矿的纪念碑,工人在采矿机械上充满斗志的形象,完全是那个激情的年代的感觉。
纪念碑再往北是博物馆,我们去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下雨,博物馆大门紧闭,没机会进去参观,博物馆北侧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展示了当年煤矿鼎盛时期使用的各种机械装备。蒸汽机车头在这里真的不算大型设备。最大的是那个大型铲车。
当年铁路是绕着矿坑一圈圈下去的,这种大铲车几铲就可以装满一车皮的煤炭,站在矿坑前,想象一下当年火车绕着圈开上来的场景,让人觉得非常壮观。
海州露天矿是“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州露天矿共开采煤炭2.4亿吨,上缴利税33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5月31日,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煤矿因资源枯竭,正式宣告破产关闭,完成了生产建设的历史使命,留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矿坑。
海州露天煤矿作为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百年发展历史。
海州煤矿最早开发于1897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到2005年资源枯竭之时,几代煤矿工人用铲子在这里留下了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深350米、海拔-175米的巨型矿坑,它底部是目前我国陆地最低点。1958年版的邮票和1960年版的人民币上,都记录了这个矿区曾经的辉煌。
4日晚入住阜新工会大酒店,这一夜,多位同学都是在聊天中度过的,至于睡觉都排在了同学情后边,同学情在聊天中升华。
8月5日,虎跃将我们送往通辽,通辽行将同学会活动推向高潮。
通辽行是一次让人感动的出行。家住通辽的张桂莲同学为同学们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将这次同学会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家乡有“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一到通辽,就尝到了蒙古族地区浓郁的民族风味美食。在蒙古包里同学用蒙古族大餐招待我们,那可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张桂莲同学接招我们的晚宴上,好多同学多次说:遇到了好多第一次:
第一次走进蒙古包,第一次吃蒙古族的烤羊腿,第一次喝奶茶,吃炒米;第一次穿蒙古袍,第一次接受哈达,第一次听蒙古族歌手现场演唱,特别是好多种蒙古族美味,都是第一次看到,闻到,吃到。张桂莲同学给大家的是许多没料到。
通辽的酒真醇,喝到嘴里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张桂莲的老公何先生带头喝酒,女儿敬酒、献哈达,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同学爱人的一句话:我没有同学群,我虽然不是你们的同学,但我通过爱人结识了各位,感受到了你们浓浓的同学,我愿意加入你们的同学队伍,我就是你们的一位同学。朴实的话语,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同意何先生加入我们的团队。酒桌上的气氛更浓了。
酒桌上,一位工作在通辽,不是我们班的孟庆云同学给了我们另一个惊喜。
孟同学虽然不是我们班的,但通过张桂莲同学知道我们要去通辽游玩,主动找到张桂莲:如果时间允许,她将同家人一起陪我们游通辽,如果工作太忙,实在脱不开身,也要参加张桂莲为大家准备的接风宴,并要单独接待大家一场,那份真情更让人感动。
通过张桂莲同学我们知道了孟庆云经营一个大项目,工作特别忙,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接风宴,已经让大家感动,而一再表示第二天晚上不见不散,那份同学情在朴实的语言及行动中升华。朝阳的水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真情。
晚宴上,张桂莲同学为我们介绍了通辽的相关情况:
通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先秦时期的燕长城、元代的佛塔、清时的福源寺等,向众人讲述曾经的辉煌。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名人众多,如才智过人的清孝庄皇后、抗英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至今,他们的故事仍在草原流传。通辽作为全国最集中的蒙古族聚居区之一,浓郁的民族风情是通辽的旅游特色,除了蒙古包和美食的诱惑,大清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珠日河旅游区、科尔沁草原已成为通辽旅游的标签,鲜明的民族特色、灿烂的人文历史、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这些出身、成长在丘陵山区的人们来说,真的是大开眼界。
第二天天刚亮,好拍摄早起的我同方玉成同学一起游了通辽人民公园,在那个不大,但开的很艳丽的荷花池让我过足了拍荷花的瘾。
吃过早饭,我们去第一个旅游景点:珠日河草原旅游区。距通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01公里,1994年,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立项投资扩建,隶属通辽市旅游局。这是一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
珠日河草原旅游区人气很旺,高速公路在修建中,老路有些破旧,加之超载车辆横行,路况不是很好,3个小时的车程,在同学们的说笑、歌声中很快就过去了,在这里我要特别想说的是为我们最操心的张桂莲爱人何先生那首鸿雁真的是有滋有味,字正腔圆,回味无穷。
珠日河草原旅游区占地6000亩,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整体设计突出民族特色,鸟瞰旅游区呈雄鹰展翅型。中间5个殿堂式迎宾包是款待客人的地方,坐落在1.2米高的平台上,气势磅礴,造型典雅,富丽堂皇,东西两侧为豪华宴会厅和歌舞娱乐厅。迎宾包两侧是由18个豪华型固定包和十四个传统毡包组成的蒙古包群。
建筑的正南面是具有国际标准的赛马场,跑道周长1000延长米,通辽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就在这里举行。
在旅游区内进午餐,别有一番风味,因时间原因,我们不能进牧民的蒙古包,也没有机会品尝到具有科尔沁草原风味的“手扒羊肉”,各种奶制品及奶茶等,我们带的是方便食品,张桂莲同学为大家准备了多种野餐用的下酒小菜及必备用品,真为张桂莲的细心点赞,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铺上野餐垫,带上用餐手套,大口的吃肉,大碗的喝酒,那情景,真爽!
好久没喝酒的我,那天,面对蓝天白云、无边的草地、笑容可掬的同学,我展示出了一个男人争强好胜的本性,一点也没藏量,喝得沟满壕平,同学们在一起,没人相劝,自己端起碗就喝,那情景只有水浒中有大段的描写,那是同学间真情再现。
从草原返程途中,我们去了通辽市孝庄园文化旅游区,是以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出生地为主题的大型历史人文景区。景区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通辽市科左中旗境内,原达尔罕亲王府旧址,距离通辽市区48公里。景区总占地面积1万亩,规划有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嘎达梅林纪念馆,白龙湖,科尔沁与后金盟誓碑、科尔沁蒙古风情园等十余处景点,核心景点是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只是那天天不作美,雨下个不停,途中有一处因修路形成的大洼地,那个地方一旦积水我们将无法通过,司机韩师傅焦急的样子,我们也十分理解师傅的心情,虽然我们还没走进庄园的深处,也只好忍痛割爱,踏上了返程的路。其实我们都知道,孟庆云同学已经为我们备下了丰盛的晚餐。
孟庆云同学的晚餐准备的也非常丰盛,通辽市区最大的蒙古包,丰盛的民族美食,甘甜的美酒,再一次将通辽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晚饭后,两位通辽同学带我们看了位于辽河岸的薰衣草公园,那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花的海洋,高科技灯的世界,更是通辽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佐证。
我走过好多景区、景点,云南、海南、四川、华南,第一次见到那样令人震撼的景点,为通辽人民点赞!
在网上我找到了一首大美通辽《大美通辽》《情系薰衣草,何必远行》赞美薰衣草庄园的诗作,我搬了过来,我为诗人的作品感动,更为通辽人们的精神折服。
翻越阿尔卑斯山便是普罗旺斯
那是薰衣草之乡
满满的薰衣草和弥散的香气
情系薰衣草,何必远行
通辽开发区就有薰衣草庄园
此时正是薰衣草盛开的时节
她的存在让你不必千里迢迢
再赶往普罗旺斯
又是一年花开季
薰衣草庄园也像穿上了一袭紫色的外衣
一笼笼四散开来的薰衣草在风中摇曳
散发着迷人的淡淡花香
紫色的花海,令人神往
牵着挚爱的手或带着家人朋友
漫步在薰衣草庄园
共同沐浴阳光,感受花香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
只要用力呼吸
就能看到奇迹
漫步园中,闻着花香
细品薰衣草的爱情故事
让人再次感受真爱的力量与奇迹
还有心底那份对爱情的悸动!
走进花海,
慢慢地闭上双眼,
微风拂面,淡淡的花香令人陶醉
怀揣着对爱情的那份悸动
静静等待着未来
到通辽的第三天,我们游览了位于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中一条神奇的沙漠大沟——大青沟。大青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科左后旗境内,距通辽市区80公里。
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在相同纬度上,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沙区原生林。该保护区境内分布着蒙古、华北、长白山三个区系的植被,这里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水资源丰富,保存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区内大小青沟纵贯南北,呈"Y"型分布,沟长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至300米。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动物17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这里沟深林密,风景独特,素有"沙漠绿洲"之美誉。大青沟地貌怪异,景观奇特。沟下原始森林奇花异树,纯乎自然,为沙海一绝。夏天绿树成荫,到此一游,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来到三岔口,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壮丽景色。登高远眺,大小青沟象二条巨蟒,成“人”字型在这里汇合,烟林苍茫,气势宏伟。
大青沟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被誉为科尔沁草原上的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没骑马,某种意义上比骑马的速度还快,大清沟景区正常的情况应该玩两天,我们只玩了半天结束了行程。在这里更得特别感谢张桂莲夫妇,专车送我们到阜新,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就返程,我作为同学,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好,我只想说:有同学的感觉真好!
在返程的途中,有同学提议:明年、后年,以后的每个8月4日,毕业纪念日,我们都要聚会,我举双手赞成。让同学会一起伴我们慢慢变老!
朝阳农学院畜牧系“七六•一”班的同学们,我爱你们!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