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抽空看看庄稼(外一篇)
◆抽空看看庄稼
有空了,我总想去田野里看看庄稼。
庄稼是我们的父母,终身的父母,我总是这样想。
我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庄稼,最初是那样的恨,因为它们让我在艰苦的劳作中累得喘不过气来。后来就爱上了它们,正如终生在田地里劳动的父母,我发现,他们原来是那么的相像。
后来,我每每从城里回到故乡,一看到村头的庄稼,心头不由自主就泛起了一句话:爹,妈,我回来看您了!
在老家,我会像一个地道的农民一样,没事在田地边瞎转,看看生长的庄稼,看看园子里的蔬菜。它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在一起时感觉没有什么好看;可是一但离开,就会那么想念。我走在田野里,就像相伴在父母身边。这让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和随便。
后来,我生活到了城里。但我的心里总是装满了庄稼,庄稼会时不时地走进我的梦,我会梦到自己有时变成了庄稼,我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也变成了庄稼,我们一起在家乡那片共同劳动过的田园里说笑。
我爱散步,但从不爱在街头。我欢喜到城郊的田野里去,在那里,无论春夏秋冬,总能看到庄稼和蔬菜,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亲人,这让我心头愉悦。
后来,我在一个小镇工作了近五年,早晨散步,总要沿着东边一条小河转一转,因为在那里有接近田野的庄稼,有残留在楼舍间的小块的菜园。如果是星期天正好得值班,下午我会抽空走到西区真正大片的田野里去,那里有绿绿的稻田,青青的麦苗,油油的菜园。还有一条小溪,还有灌田的池塘点缀其间。这让我心醉神迷,留连忘返。
现在我调到了一个小乡,那乡机关所在地,小得几乎只是一个村庄。站在办公室的后窗,下面就是田地,种着玉米,花生,然后换成了小麦。土地一点都不肥沃,是那种黄土中夹着碎石的硬壤,和我老家的田地是那么的相似。出机关大门向东,没有二百米,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园,有庄稼,也有菜园。我于是早晨就到这里散步,呼吸这些庄稼和菜苗送出的清息。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是这么的幸运,每到一处都与庄稼相伴,让我随时都能看到它们。
看望庄稼,就如同是探亲。最佳的时间,我觉得是在早晨。无论什么季节,只要是在早晨,庄稼总能给人一种安详、精神、舒爽的感觉。那些新生的幼苗不需多说,即便正要收割的玉米或者麦子,也显得那么从容、淡定,让人品味到一种成熟的有价值的人生。在清冷的早晨,有时布满了霜花,有时轻压着一层雪被,麦苗却在淘气地眨着忽灵灵的眼睛,那是多么感动人的情景啊。特别是在朝露的清晨,麦苗又刚好两三寸长,每一茎针叶上都含着一珠晶亮晶亮的露,晨曦里,仿佛地下突然冒出了无数的绿色精灵,纷纷用舌尖献出了甘露,这福份,如何消受啊。
晚上看望庄稼,便如同是约会。庄稼在晚上总是释放出温润的清馨,沁人心脾。特别是那种有月的晚上,一个人走在田埂上,一个人深入到田垅里,或是静静地坐在庄稼丛中,感受着庄稼吸吮着如水的月光,那份静谧,那种春意,让人的心都要融化。就想起情窦未开的少时,和男男女女的小朋友田野里捉迷藏,谷场边看夜戏,小村外看电影……大家多少次钻进了庄稼,又多少次在庄稼里碰头啊。
我不大爱去赏那四时的花草,却偏爱看这普普通通的庄稼。它们扎根在了我的心中,正如我自小扎根在了遍生它们的农村。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是那么深沉地爱着它们,就像爱着生我养我的父母。父母也许养我一时,它们却要养我一世。
真的,庄稼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永远不能离开的亲人。我看到了玉米,它永远都像我的父亲,挺拔而深沉。我看到了小麦,它永远都像我的母亲,凝重而谦逊。而每每那位最爱我的外祖母从泪光中依稀走来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红薯,那香甜的爱深深地埋进了泥土……
◆采菇
连下几天雨。妻和儿子嚷嚷着要去采蘑菇。我过去的经验,雨后晴开一点,太阳照照,方有好菇丛生呢。但前时他们母子已去采了一回,且有小获,就一再怂恿我同去。拗不过,更顾不得感冒未愈,就随他们去。我们骑一辆摩托,过桥,出城,上坡,就是青峰山。
这是个下午。雨是中午才住了的,草木上水珠淋漓,山谷间鸟鸣啁啾。早有捷足先登者,有的挎着小篮,有的携着袋子,三三两两,看似采菇,那神态,却并不放在心上,倒是游山玩水的兴致。我们一家,专捡僻静小道,心思一时真落在寻菇上了。但我总不抱什么希望,又加色盲,溜着地面苦寻,于我总走眼,就不放在心上。
蘑菇真是极少,山林又不大,不知被多少人踏过,哪里容易找到呢。但地面有积叶,偏偏多少人经过,多少只眼睛搜过,仍然有遗漏。妻和儿子眼尖,惊喜不断闪现。但问题出来了:他们只捡一种叫“红辣蛾”的蘑菇,其外一律怀疑有毒。我自小在农村长大,经常跟着父母到山坡上采野菇,什么样的可吃,什么样的不能吃,心中早有数的。但妻和儿子哪里信我。好不容易发现一柄灰白色的可以食用的蘑菇,无论和儿子怎么讲,就是不许我放入袋内。一位采菇的少妇正好路过,向她请教,人家欣然表示,这是无毒的,尽可放心食用。但妻子将信将疑,儿子仍不相信。看那少妇,领着一个小儿,却是纯城里人的打扮,无怪妻儿不信她的话吧。最终,只好送了路人。
路边抛弃着不少采下的野菇,有的色彩艳异,确实有毒,有的灰头土脸,却是无毒。但大概人们不能辨别,拿了害怕,丢掉可惜,就摆在路边让识货的人鉴别吧。妻蹲下来只是给他们拍照,我无论如何替那无毒的好菇辩解,她和儿子就是不信。它们最终被抛弃在路边,和那有毒的菇一起。也许真有识货的人吧。但又想,这好菇和毒菇混在一起,在一般人看来,岂不是一样的毒物么?
我们沿着小径走,一个多时辰下来,只收获了可怜的七八只。我提议到附近人们少去的栎丛里看看。但我们刚一跳入,露水很快就打湿了裤管,潜伏的荆棘也纷纷刺向腿肚。虽然有意外惊喜,我们却只能离开了。
妻说,采蘑菇我们不拿手,难得的是一家人外出转转,想吃,还是去市场上买吧。
路过市场,果然有几摊卖野菇的,篮子里各种各样,煞是丰盈。就问卖菇的农人在哪里采了这么多,一开口,竟正是我们去过的地方。就感叹我们怎么采不到。那农人吞地笑了:我们钻到那又陡又密的林里,少有人去的,那里才多。又不能怕露水,怕荆刺,还需不断地将栎毛扒开。你们总沿了大路走,哪里能采到呢!
野菇不贵,我自幼爱吃,就买回不少。到家,妻当晚就做了吃。儿子畏惧着野菇的毒,竟然一箸不染。妻也少食。我却放开肚子,解了一次野菇的馋。儿子怕我吃掉小命。妻怕我吃多了肚子作怪。但安稳地睡了一宿,我的肚子,竟好好的。
“真的,庄稼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永远不能离开的亲人。”好作品,欣赏学习了,感谢分享,感谢赐稿冰心。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