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静好如初
不止一次地想象“鹊桥相会”的浪漫神话情景。
七夕之夜,人们遥看深邃的天宇,仿佛听到牛郎织女的呢喃私语。世间的所有都很美,就连草木和秋虫,都渴望寻觅到知音。白居易的《长相思》,“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上天会让美丽愿望达成吗?外出打工的人,留守的爱侣,思绪像一只只花喜鹊,在璀璨的银河里翻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人们喜欢这样的故事,感动于不惧岁月,不畏年华的爱情,茫茫人海里相遇相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想象中,一种情愫流淌在心的角角落落。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光易逝,所有走过的日子埋在心底。青涩的记忆如荷叶,盛夏季节,恣意生长,不经意间,到了淡泊的秋季。荷影凋落,映入水中,无论是谁,面对岁月,都有一种渺小的感觉。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
孔雀南飞,梁祝化蝶,白娘子传奇……同样,人们赋予七夕节更宽广的意义。最早的记载见之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蹊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得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句子。唐代崔颢的《七夕》,展现了民俗文化、生活场景:“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杜甫《牵牛织女》诗中“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描写了用蛛丝乞巧的方式。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歌颂了农家朴素、乐观的生活:“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还有许多人借题发挥,进行了延深的探索,就七夕诗来说,让我们依然能感到,佳期如梦的意境有多美!
这样的夜晚,不由想起某个人,某一座城市,某一次约会,想起远方的远方。一个人的生活里,不可缺少执着的深爱。记得沈从文曾这样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凝望七夕的天空,我不由想到,平时生活忙碌,抽出时间看星空,似乎也是奢望。所以有时在公园里,看到一对儿老人,共同走向夕阳时,我们视若无睹。
对于真心相爱的人来说,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相聚时短,思念很长。岁月的河边,拾捡多少闪亮的诗行。天上的繁星,是相互寻觅的目光。思恋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当然好的前提是——彼此思念。走进秋天,可以感觉到凋零,月亮升起时,我们可以感觉,心底的那一份思念更浓。有时候,一首曲子在秋风里响起,忧伤如寒凉雨丝,困顿的心感觉疲惫。我常想起,古人过的并不比我们安定幸福,为何能把生活写的情意绵绵。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用动人的笔调,写出了与丈夫的离愁:“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相传天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
古人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春花秋雨尽成韵,晓月寒霜皆入联。他们甚至过的清贫或凄凉,然而却给我们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我们缺少的是一种优雅的心态,滚滚红尘,让我们几乎忘记风清月明的夜晚,忘记浪漫的情怀。特别有一些人,没有豪宅别墅,宝马香车,青春美貌,妖娆多姿,都不可能爱上对方。牛郎织女,这些人看来,那只是一个传说。牛郎无房无车,财产是一头老牛,还没工作,吃饭都成问题。爱情要以物质为基础,牛郎拿什么让织女幸福,怎么养活孩子呢?牛郎星旁边有两颗小星星,他是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呢!
然而七夕夜,相信更多的人喜欢美好的故事,愿意抛弃浮躁,淡定下来,寻一处安静之地,静静思念,或者和心爱的人儿一起,遥望星空。这种幸福不用“晒”给别人看,岁月静好,在月光里倾情,在诗意中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