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收获】独行鄂西“小川藏”(上) ——铁骑行纪(31)
骑遍祖国的名山大川,用车轮丈量深爱的每一寸热土,是每一个骑行者心中的梦想。 我也梦想骑行新疆、西藏,也梦想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飞驰,也梦想骑行大兴安岭、长白山,也梦想去海峡的那一边环岛骑行。
然而,梦想照进现实,却不那么容易,时间……时间……还有金钱,要生活、要工作,就不能信马由缰! 只能立足自身条件,尽可能实现一些小的梦想,三、五天的时间还是有的,坐着火车去骑行心仪的中短距离线路,费用还是不高的……
鄂西“小川藏”就是我走出去的第一步,让梦想距离现实更近,更近!
头天晚上,一夜兴奋,睡得并不踏实,早早就起来了,东摸摸西看看,总觉得准备工作做得不够,老婆说,你奔五的人了,咋还这么沉不住气呢?想想也是,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七时许,徒儿开车楼下来接我,鼻子酸酸的有些感动,我并没有告知过我的计划,不知如何得到消息。动车还是挺快的,也很舒适,一路上没什么特别,只有邻座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叫我“奥特曼”,感觉很可爱、很温馨。
11点多到的宜昌东,出站后,三下五去二就把车装起来,在附近随便吃了点,补了水,拍个照,就出发了。
我很喜欢宜昌这个英雄的城市,尽管才是第二次来,却倍感亲切。三国时,蜀主刘备亲率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将而来,锐不可挡,东吴小将陆逊避其锋芒,四两拨千斤,火烧联营,蜀国大败,自此一蹶不振!抗战时期,宜昌地区国军和日军长期拉锯,成为拱卫重庆大后方最后的屏障,发生了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其中,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尤为让人动容!还有石牌要塞保卫战,成为日军的坟场、伤心岭,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宜昌,我来了,我要循着英雄的足迹,考验自我、挑战自我、放飞自我,祝福我吧!
毕竟人生地不熟,一出车站就有些晕头转向,一路不停问路人,宜昌人很热情,一位骑摩托的大哥还陪我骑过夷陵大桥,然后跟我比比划划半天,我似懂非懂,按他指路一路狂奔,没想到却冲到了高速公路口。
这才意识到走错路,不能怪宜昌朋友,估计是我理解错误。再也不敢问路,拿出手机,打开声音,一只手骑车,另一只手举着导航,却也发生了两次小错误,一次导入居民区,一次是修路,根本过不去,好不容易从市区出来,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再也不敢耽搁。
车子进入土库乡后,渐渐有了坡度,脚下有些吃力,经过车溪民俗文化村,一栋栋小青瓦,花格窗,木栏扶手,砖混结构,外包木板装饰,油刷得黄锃锃的漂亮小楼,散落在道路两旁,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好一幅绝美的土家风情田园画卷,很想停车下去走走看看的,无奈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啊……
继续前行,迎来了今日第一个小挑战,一个连续4公里上坡,虽然有点小累,但心情还是很好,打开音响,和着慢摇的节奏,一路奋力蹬踏,很快上到坡顶,回头俯瞰,才走过的路,像一条白色鞋带,弯弯曲曲随意丢弃在谷底,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绝壁如刀削斧劈,很是壮观,路边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橘子、柚子挂满枝头,随处可见,很想摘一两个尝尝,想想自己说过的,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的话,吞咽了口水,继续进发。
一段潇洒飘逸的下坡后,山脚就是今天到达的第一个小镇—高家堰,镇子不大,一条大道通东西,两边商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还算热闹。
快速休整后,继续出发,出镇子不远,老远看见一块很大的石碑立在路边,很是夸张,走近一看,呵呵,原来是块公里标,因为数字很好很有味,1314,寓意爱你一生一世,被很多路过的情侣和驴行人所推崇,原碑已经被涂鸦不成样子,不知去向,政府索性按原尺寸放大了N倍,重建了1314公里牌,足有一人多高,供人拍照,还修了雕塑,做了座椅,俨然成了一处景点。我也停了下来,拿出自拍杆,装了一回13,酝酿半天感情,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意境,路边美丽的丹溪静静流淌,而我将继续独行……
丹溪,是一条小溪,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静卧在318国道一侧,随着山路起伏,时而藏在谷底,时而并肩前行,总是不离不弃,因为有了她,枯燥的318,才有了诗意:
从1314前行不远,弯道开始多了起来,坡度又起,起初不觉得,只是稍稍降了一点小档位,继续大盘硬扛,这样约摸骑行了7、8公里,丹溪早已落入深谷,听不见水声,而前面的坡度无休无止,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加上天气炎热,体力下降很快,呼吸开始粗重起来,腿下也有些蹬不动了,找了个缓坡处且有阴的地方歇息,抓紧喝水,吃了一条能量胶,浮躁的心态渐渐平息下来,体能也得到恢复,继续前进!
又爬了4、5公里,上坡还是看不到完结的迹象,总是希望拐过弯后会出现下坡,哪怕几百米也好啊,可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昂扬的斗志,就是在这样一遍遍被“扇耳光”中,一点一点消耗殆尽……
好不容易路过一排房舍,有人在摆弄摩托车,兴冲冲地问,这个上坡还有多远?答曰,至少还有十多公里。一下子傻了,搞了半天,我只爬了一半啊,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袭上心头,在家好好的,干嘛要来受虐?陈军,你就作死吧,活该!
想归想,路还得一步一步走,坡还得继续爬,由于对坡长已有所掌握,我改变策略,不再一味求快,调低档位稳扎稳打,每三公里停车喝水一次,不再奢望奇迹出现,就这样,心态逐渐放平,后面的路,也就没那么累了。行进到1338公里牌附近,前面的汽车迅速淹没在路的尽头,我明白,胜利在向我招手,屈指算来,已经连续爬坡整整24公里,这是我从没有过的记录,我为我自豪,为我欢呼!
果然,迎接我的是连续8公里的下坡,我像一只幸福的小鸟,在崇山峻岭间飞翔,嗅着草香,听着虫鸣,山风为我欢呼,白云为我祝福,而那婀娜多姿的丹溪姑娘,在山脚下静静的等着我。
到贺家坪镇不到六点,见天色还早,决定继续前行,向34公里外的榔坪镇进发。没想到,刚出镇区,坡度又起来了,有了前面教训,不敢冒进,慢速前行,走了8、9公里,体力有点吃不消,开始对随身带的辎重看不顺眼,恨不得马上扔了快活。胡思乱想中,前方出现一个路边村庄,赶紧找了个小店休整,补了水,还吃了几个小面包,坐在门口聊了几句,得知上坡还有3公里,之后全是下坡和平路,顿时来了精神!马上推车走人,店主小姑娘追出来说,天黑了,就在这住一晚,明早再走吧!
哪里还听得进,头也不回地冲出去,很快就到了坡顶,这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赶紧开灯,按了开关没反应,坏了,关键时刻“掉链子”,黑灯瞎火的,这20多公里路可怎么走?而且下坡就有十多公里,这不是玩命吗?有点后悔没听小姑娘的劝告,但让我返回是不可能的,丢不起那个脸。我想,当年武松“三碗不过岗”大概也是这个心态吧。
硬着头皮往前走,一开始,还能仗着视力好,顺着路边围栏前行,摸索着走了2-3公里,天完全黑了,没有月光,没有星星,只有阴森的大山和树影,越往下,天色越黑,而且安静得可怕,只听得见秋虫呢喃,还有自己咚咚的心跳声;不敢四处张望,生怕路边跳出个牛鬼蛇神,只有码表泛出的蓝光映照在自己脸上,活像神话故事里的蓝脸妖魔。
想着想着不禁哑然失笑,我就这点胆,还敢独闯天涯?顺手打开低音炮,激越的进行曲响起“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顿时,浑身有了力量,一股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当了一天兵,永远是军人!我不能给人民军队丢脸,不能给军人称号摸黑!
就这样,一路忐忑,一路高度紧张,终于下到坡底,幸亏路况好,这样摸黑放坡,竟然没有遇到一点状况,万一有个坑洼或沟坎,这次挑战行动,还会不会这么顺利,很难说,难掩心中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填词一首,以志纪念:
《行香子》
--夜奔榔坪
山道暝暝,树影森森。
星月隐,秋虫声声。
蓝光映照,妖魔鬼神。
觉心儿紧,腿儿硬,颈儿绷。
军歌声起,雄气胸生。
闯天路,铁骑纵横
千里独行,何惧雷惊。
任日劲毒,风劲吹,雨劲淋。
后面十公里平路好多了,隔1-2公里就会有人家,路灯开放着,可以照的很远;路上,车辆也多一些,还可以借助汽车灯光照射,只是对面的汽车强光照过来,顿时睁不开眼,汽车走后两眼漆黑,好半天才回过神。
平路十公里不算太远,很快,远远的看见灯光闪烁,车子冲入一片街市中,看招牌,榔坪到了,看时间,已经八点十五分。路边农家乐有人招手,没细想,直接推车进去,谈好价钱,让店主大姐下了一碗肉丝鸡蛋面,填饱肚子,然后洗澡、洗衣服,喝了一杯茶,瘫倒在床,呼呼睡去!
(一日骑行总结:上午11:35从宜昌东站出发,负重12.5公斤,经点军区、土库乡,长阳县高家堰镇、贺家坪镇,于20:00抵达榔坪镇,行进125公里,其中坡程41公里,累计爬升1900米)
道出了骑行的真谛,很好,遥祝秋安,问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