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语文学习应重视社会生活实践

编辑推荐 语文学习应重视社会生活实践


作者:郭军平 进士,867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71发表时间:2017-08-30 09:22:19

语文学习应重视社会生活实践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也是一门实践课。
   打个比喻,工具的作用在于不断地使用与磨炼,只有在使用与磨炼中工具才能越用越好,越用越娴熟。语言的运用正是如此。因为,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使用语言,运用语言。要使语言得到运用的平台,语文就必须立足于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则语文学习的素养愈累愈高,逐渐达到登堂入室的程度。反之,语言没有运用的平台,则会愈放愈生,乃至武功尽废。
   作家之所以是语言运用的高手,不是上天之赋,而是后天实践。著名作家莫言开始仅仅是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但不影响他成为大作家。原因何在?社会生活实践而然。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不仅为作家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为作家练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莫言从生活入手,不仅热爱生活,也热爱写作。他不断地学习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笔耕不辍,用语言表现生活的水平愈来愈高。因为他突出的表现,渐渐被提拔为部队宣传干事,这更为他运用语言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机会。除了写通讯、人物采访以外,他更进一步向小说领域进军。慢慢地,他作品发表的平台愈来愈高,作品的表现力愈来愈娴熟,直至最后成为语言艺术大师。从莫言的成长之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的培育。正像大树与土壤的关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土壤。
   翻开古今中外名著,古今中外名篇散文,哪位运用语言高手的作家离开了生活的土壤?正如古希腊那位英勇无敌的英雄一样,一旦离开大地母亲,他就会失去力量,被敌人撕得粉碎。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果离开社会生活实践,语文就会变成一条风干的藤条,失去葱绿与生命的活力。我先简要梳理一下一些传世的散文名篇:《雨中登泰山》《难老泉》《长江三峡》《赤壁赋》《滕王阁序》等。我们看看,假如作家们没有深入观察体验生活,他们还有这样的妙笔生花吗?他们还会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社会生活的实践,作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我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之树才会青翠长青。
   我们的生活有多么丰富,那么,我们语言表现的天地就有多么丰富。法国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言外之意,就是要让我们从书斋走向生活。生活必将为我们的语言表现提供丰富的内容,在生活实践的滋养下,我们必将让语言素养得到一个快速提高的平台。
   走向生活,春天,我们表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勃勃生机;走向生活,夏天,我们表现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境界;走向生活,秋天,我们表现秋草秋叶、秋虫唧唧的动人画面;冬天,我们表现白雪皑皑、山高月小的苍山幽境。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丰富的源泉,在生活的滋养下,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树必将长青。
   学好语文,除了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之外,必将离不开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社会生活实践。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都是丰富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因此,珍惜个人的生活实践,写出具有独特色彩的作品来,应该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条铁律。

共 12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学好语文,除了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之外,必将离不开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社会生活实践。走向生活,春天,我们表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勃勃生机;走向生活,夏天,我们表现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境界;走向生活,秋天,我们表现秋草秋叶、秋虫唧唧的动人画面;冬天,我们表现白雪皑皑、山高月小的苍山幽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8-30 10:49:59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