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专栏作家】一叶问清秋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一叶问清秋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65发表时间:2017-08-30 19:55:29


   一
   “一叶知秋”,只怕是所有沾点儿文化边的人,都明白其中意思——一片落叶随风飘落的时候,就是秋天已经来到的信号。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似乎,人很喜欢将许多感知的能力,赋予大自然的某种事物。
  
   二
   兰清秋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硕大的银杏树下,一片片美丽的金色叶子,被一阵阵风吹了下来,正在像翩翩蝴蝶般飞舞。他忍不住推开了窗户,一片金叶顺风而至,便落在了他的掌心。兰清秋心有所动,这是个预兆吗?
   其实,兰清秋对秋是有些抵触的。总是会感觉秋在四季里的涵义是最说不清楚的,真是太复杂了些。就像人的情感,很少有哪种是单一的。就比如爱情,有谁说得明白?爱,究竟算苦,还是甜;是酸,或者是辣?应该没有人说得明白,因为爱情太复杂,包含了甜酸苦辣所有的滋味,当然还有咸,眼泪就是咸的。有几个的爱情不曾有过泪水相伴?兰清秋觉得,用秋来诠释爱情,恐怕最是贴切。
   每当与友人饮茶赏秋,都会招惹他对秋的一大堆贬大于褒的议论,也就常常为此遭到他们的反讥。
   “兰清秋啊,兰清秋,你分明对秋天情有独钟,偏偏却总是当众有那么多关于秋的批评。”
   “兰清秋,知道你喜欢秋天,就像喜欢自己的名字,又何必故意在这里矫情?”
   每每这种时候,他自己真的也就不明白究竟对秋,哪里来这么复杂的感受了?
  
   三
   兰清秋算个文人吧。大学学文科的,毕业后做了一家出版社的副主编,一个很平常,又很清高的人。有过一次失去的爱情和一次失败的婚姻,以后就一直形单影孤了。他是个喜欢把心思藏着的人,几个朋友竟不知道他心里很苦,只是善于掩饰罢了。他把这些情感上的酸甜苦辣咸全部化成了文字,渗透在那些古韵、诗歌、散文,还有小说里。平日,他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工作,剩下那些时光,除去偶然几个老友的小聚,或者伏在案头创作,就是提着个相机四处走。别说,他的摄影不很专业,却过得去了。兰清秋很少拍人物,几乎都是微距和风景,甚至连城市画面也不多,总是跑到人少的地方,拍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还有鸟儿、蝶儿和蜂儿那些小虫虫,再不然就是猫猫狗狗、家禽家畜和各种动物。凡是有人问他,为什么拍来拍去,独不见他拍人?他总是付之一笑,问急了,就推诿自己不会拍人,生怕把别人拍丑了。
   兰清秋将手中的银杏叶放在书桌上,取出一个硬皮本子,里面除去扉页上写着“一叶知秋”,其他都是各种树叶。那是一个叶子的标本集,准确说,是兰清秋每当入秋季节,收集的第一枚叶子,最多的是银杏叶。自从住进这个带银杏树的院子,每个秋天,他都会收藏自己看见的第一枚秋叶,手里这已经是第七张。
   兰清秋数着,嘴里自言自语:“原来我住在这院子已经是第七个秋了。”
  
   四
   这是一个很苍老的院子,院子里自然也是老屋。屋顶长满矮草,在风里瑟瑟地抖动。檐口长满青苔,绿得有点发黑,连屋子的外墙根,也都布满这种青苔。院子小径的青石板光滑得油亮,石板缝里也是矮草和青苔。有个很小的池塘,塘边却有棵很大的银杏树,一棵与院子和屋子同样苍老的树。屋子有三间,一明两暗,这是最简单的老式屋的结构。明的那间是厅,暗的两间是厢房。
   这老屋是兰清秋家的祖屋,原来是爷爷奶奶住着,他们故去后一直空着。七年前,兰清秋离婚的时候,把当年的新房留给了妻子,自己搬进了祖屋。转眼已经七年过去了,前妻早就嫁人生子,兰清秋却还是孑然一身住在老屋里。他们没有孩子,自然离婚后也就毫无牵挂,挺干脆。财产就是那套三居室,兰清秋大大方方给了前妻。虽然他有足够理由让前妻净身出门,偏偏兰清秋反而自己拿着简单的行李走了。
   前妻很感动,哭着跪在兰清秋面前,请求他原谅自己的过失。
   兰清秋却平静地回答:“不怪你,是我从来没有爱你,叫你怎么会好好和我过日子?你和爱你的人好好过日子吧。”
   兰清秋就这样走了。
  
   五
   兰清秋的爱,给了自己的初恋。于是,变得曾经沧海难为水,怎么也不能让自己从那段苦恋里走出来。结果在父母的坚持、介绍人的极力撮合之下结婚了。婚姻并没有将兰清秋拉出来,他还是老样子,对妻子不冷不热,又没有孩子,两个人维持了不到五年,妻子移情别恋了。兰清秋大大方方退出婚姻,回到了原来的轨道,把自己所有的光阴锁在这个老屋里。
   当兰清秋看着手中的第七片银杏叶,意识到自己居然已经就这样过了七年,不由得悲从心生,对今年这个秋更是倍感寒意。在掐指一算,自己居然眼看着已经是过四的人了,更是有了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的体会。不过兰清秋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否则也不会就这么潇潇洒洒独身走过了七个岁月了。感慨过后,他决定收拾心情出趟远门,去大自然陶冶一下自己,然后再回来潇潇洒洒,继续走完自己的独身之路。他选择了一个并不算热门的路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他想去看看郁金香故乡的样子,在所有花卉中,他喜欢的是梅兰菊这些典型中国风的花卉,不过在来自西洋的花卉中,对郁金香情有独钟。荷兰是郁金香的故乡,于是选择了阿姆斯特丹。
  
   六
   几个小时的飞机下来,兰清秋颇有些倦意,拖着一个不大的箱子,信步走在那些显得很有些古老而极有味道的街上。看着街道两侧那些小楼房,很矮小,大多只有三四层,刷成蓝色、绿色和红色,而且在墙面外面都有精心装饰物。兰清秋看着就想笑,这么可爱,就像假的一样。更叫人感到诧异的,还是这些“玩具”楼房的门,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扇都是那么的狭小,窄得仅能一个人走进去,可窗户却非常大。小楼房的顶部,伸出来许多的铁钩子。兰清秋看着绞尽脑汁也没有明白这些钩子的用处,也搞不清楚这门大窗小的道理。
   兰清秋饶有兴致地继续漫步在阿姆斯特丹,发现这座城市也是水城。都说威尼斯是水城,其实水城很多,兰清秋所在的城市姑苏,也是一座水城,素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誉。他发现原来阿姆斯特丹也是一座水城,密密麻麻的水道,将这些玩具般街巷,一块一块地分割开来,成群结队的海鸥,居然就在水道和楼房间飞舞,甚至会飞进窗户去,再飞出来。简直就是欧洲北方的姑苏城。
   那些运河的水位都很高几乎与街面持平,河面上停泊着一艘艘小巧玲珑的船屋。兰清秋查过一些关于阿姆斯特丹的资料,上面提到过这些船屋,那是这里的水上人家,要算阿姆斯特丹的一大景观。这些船屋的主人可不是普通市民,他们当中大多是艺术家和作家,还有少部分追求浪漫的年轻人。河道上架设着形态各异的桥梁,也是这里的独特景观。就像姑苏城里的水巷与小桥一样,构成了城市的风景线。真实这里的河道远比姑苏城的水巷更宽,自然桥的气势也就与姑苏城的那些石桥不同。
   风车,运河,小桥,船屋……童话世界般的建筑,还有美丽诱人的郁金香,这或者就是兰清秋想寻找的东西吧?一个与自己曾经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七
   兰清秋在小旅馆里休息了一夜,来到阿姆斯特丹的郊外大约八九公里的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那里有当今世界最大的风车群。这里的每一个风车都是上面带风车的塔楼,楼是圆锥形的,风车的上面装着四十来片长方形翼板。塔房就像一座小楼房,有很多家族长久地居住在这样的风车塔楼里。远远望去在长满郁金香的地平线上,伫立着一座座带风车的塔楼,真是别样的风景。
   兰清秋拿着相机对着这迷人的风景不停地拍着。一会拍摄地平线上的大风车,一会拍摄近处的郁金香。那些大朵大朵的郁金香,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真美。每当他的镜头对准郁金香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个人,一个曾经是他专用模特儿的人,那个一直活在兰清秋心里的人……
  
   八
   她叫叶君雅,是兰清秋的表妹,他们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成人的。就是因为叶君雅特别喜欢郁金香,才会让兰清秋最后爱上这种花。叶君雅喜欢郁金香,更喜欢在郁金香旁边拍照。她的摄影师是专业的,那就是因为爱她而去学习摄影的兰清秋。当他们慢慢长大,而且深深爱上对方的时候,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了。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妹,却是嫡亲的姨表兄妹。兰清秋的母亲是叶君雅的亲妹妹,他们没有结婚的权利。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兰清秋和叶君雅,也深深困扰着两个家庭。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叶君雅的父母带着女儿办理了去美国的移民。当兰清秋在郁金香盛开的季节,为叶君雅拍摄了最后一张,她蹲在大片的郁金香前面,手里扶着一支淡红色郁金香的照片。叶君雅哭倒在兰清秋怀里……
   叶君雅就这样走了。兰清秋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别离竟是永诀。叶君雅到美国后郁郁寡欢,不到三年查出了白血病,没有拖过一年就客死他乡了。消息传到兰家,兰清秋立刻病倒了,而且病得很厉害,整天昏昏沉沉低烧不退。
   叶君雅的妈妈,在长途电话里哭着说:“小雅就是太伤心,才会得了这个病,是我们大人的决绝害死了叶君雅。早知道就让他们两个好下去,大不了不生孩子就是了。现在秋儿又病了,你们要好好劝劝这傻孩子,千万想开一点。我们两姐妹就剩他一个孩子了。”
   兰清秋从阎王殿走了一圈回来了,人却从此大变,许多年都是郁郁寡欢的一个人。还是喜欢摄影,却从此不肯再拍人物了。
   为了他的婚事,叶君雅的母亲,他的亲姨妈专门从美国赶回国劝他。
   姨妈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秋儿,你不能这样一个人一辈子。这样君雅在那边也会不安,好孩子,听姨妈的话,找个好姑娘成家吧。我知道你忘不了小雅,可是孩子,她已经走了五年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你就把她忘了吧。”
   为了让老人们放心,兰清秋接受他们的安排,开始相亲,然后结婚,只是他的心始终还是死的……
  
   九
   兰清秋认真地拍摄那些郁金香,拍摄的时候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他特别喜欢拍摄那种不同颜色组合在一些的郁金香,远远望去就像一些彩色的几何图案。
   兰清秋选了个满意的角度,整个人趴在原野上,尽可能让自己的相机镜头保持与地平线相同的角度,几乎紧紧贴着地平线望过去,那些美丽的郁金香,在他的镜头里构成一幅奇特壮美的画面。
   就在他屏住呼吸,按下快门前的一刹那,从大片的郁金香里站起一个女子,兰清秋一愣神的功夫,那个女子回眸一笑,“咔嚓”,兰清秋的快门已经响了。
   响声惊动了那个女子,她错愕地看着趴在地上举着相机对着自己的男人。兰清秋那副怪样子,惹得她忍不住捂着自己的嘴又笑了。
   兰清秋一边尴尬地爬起身,一面说:“对不起,女士。我不是有意偷拍的。我可以马上把照片删除。”
   兰清秋解释着,站起身不等拍一下身上的碎草,就打算将这张照片删除。
   “等一下。”那女子阻止着,一口标准的中国话。
   兰清秋松了一口气,要是再遇上个外国人,比如什么日本人,岂不是更加尴尬难堪?好歹国人之间的解释还有语言的保障。
   “原来您也是中国人?那就太好了。”兰清秋进一步解释,“我刚才是想拍一幅郁金香全景,没有注意看花丛里有人。就在您站起身回头的时候,我的快门按下去了。真是非常抱歉。没有得到您的允许就……”
   “没事啊。”那女子还是笑着摇摇头说,“不就是拍了我一张照片嘛?正好,我一个人来的,想拍都只能用手机自拍,可怎么也不满意?我看看这张可以吗?”
   “当然,这是您的肖像照。”
   兰清秋将刚才那张照片调出来的时候,才看清楚照片上的人。这一看却大吃一惊,忍不住再抬起头来看站在自己面前的真人。太像了,简直太像了。若不是已经时隔十多年了,他一定会以为眼前这个女子,就是没有一天在自己心底淡忘的叶君雅!他忘记了将手里的相机交给对方,却只管呆呆望着这个女子。
   那女子倒也落落大方,并没有丝毫嗔怪的表情。
  
   十
   她姓上官,叫上官一叶,是广州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今年42岁,一位学业有成,在业内名气很大,已经收过几茬研究生的名导师。却偏偏又是一位婚姻上的失败者,和丈夫拖拖拉拉了几年,终于同意了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离婚以后,在亲人的劝导下,专门请假出国旅游。
   谁知道因为什么,居然并没有约同伴,也没有参加旅游团,独自来了阿姆斯特丹。来了两三天了,对其他风景倒没有什么兴趣,独对这里的大风车和郁金香特别感兴趣,居然就住在一家大风车塔楼的小旅馆里。
   那是一家私人旅馆,老夫妻住在二层,把塔楼的三至四层拿来做了小旅馆。一层就是简易的小饭厅,客人可以吃到荷兰风味的菜肴和点心。其实,每层也只有一个客房,挺宽敞,很舒服。上官一叶就住在顶层,从窗户就可以看到脚下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别有一番情调。
   上官一叶的婚姻失败,除去丈夫的移情别恋,其实还是和她自己不去注重婚姻关系需要不断更新有关。男女之间的感情,有很多时候是需要用心去维系的。人和人不一样,有人会对一段情刻骨铭心忠心不二,可也有人是容易移情别恋的。有人对情爱看得比较淡化,并不会看得很重,在他们眼里,似乎可有可无;可也有人把这份人间情爱看得比什么都重。像兰清秋就是那种对自己的初恋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人,而上官一叶恰恰就是把情感看得比较淡化的人。

共 77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悲喜交集的爱情故事。兰清秋在一家出版社当副主编,他平时喜欢摄影,什么都拍,尤爱拍郁金香,独不爱拍人。原因在于他的初恋情人——叶君雅,她是兰清秋的表妹,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并互生爱意。然而,却因他俩是嫡亲姨表兄妹,遭双方父母反对,为阻止他俩的发展,叶君雅的父母带着她去了美国定居。不料,叶君雅在美国郁郁寡欢,三年不到便病死了。兰清秋获悉后也病倒了,后虽活了过来,却不愿成婚,并从此不再拍人物照。多年后,为了让老人放心,勉强结了婚,但心仍是死的,所以很快便离婚了。于是想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散散心,更为去看郁金香,因为那是叶君雅的最爱。无巧不成书,在那里兰清秋遇到一位中年美女,竟长得与叶君雅十分相像。那女人叫上官一叶,系大学教授,也是刚离婚来此散心,于是结伴同游。通过一段相处,两人相谈甚欢,互生了爱意。小说文字凝练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悲喜交集,故事从伤感渐为喜悦,衔接自然,顺理成章。一叶问清秋,问秋问人更问情;两个有情人,有悲有喜更有缘。力荐共赏。【编辑:醉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童        2017-08-30 19:57:58
  老师好,小说精彩暖人。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2 楼        文友:冰城雪主        2017-09-01 01:27:32
  这是薰衣草香的姊妹篇,相当于一个故事,换了一个视角写,老师的每一篇作品,都能学到不同的东西。敬茶!
字是纷飞雪,朵朵入梦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