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讽刺 ——心中的谩骂
人生苦短,这样的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苦”这一字有很多说法,卧薪尝胆是苦,忆苦思甜是苦,独上高楼而望明月,怆然而沧桑亦是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又何尝不是苦呢?
至于“短”这一字,我想,光阴如梭,刹那芳华,昙花一现等等皆可谓之为短,至于人生苦短,这又是何意呢?
苦和短在一起来用,便不合乎情理,好比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你问他人生苦短吗?我想他大致会有两个答案,一是苦字难熬,这里人生似乎是太漫长了。二则是这一生的痛苦已经经历,快乐便少了,倘若能颐养天年,时光再长点,子孙满堂,坐享天人之乐,那便是人生苦短,如若这时病重,独有含沧桑之泪而不能乐天乐己之也乎悲兮哀哉了,所以这里用人生苦短,那真是合情合理。
我反对人生苦短的滥用,原因自是如上之论,坦白来说,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一生沧桑,唯年老时独享甘之如饴呢?
但是这时用人生苦短又是何意,我自是认为这样沧桑怆然的老者不会说人生苦短兮而涕下,独经苦海之行兮而匆匆了。
如果按照以上的说法,人都不应该说人生苦短,我们活了多少年,岂能这样的大言不惭,我读季老的散文时,我只看出他的一生是独上西楼,望明月,思念如深,而泪流时,独有一番苦水,唯有轻声咽下,不与旁人说了。
你说季老的人生苦短吗?他如何说呢?唯有乐在其中,苦痛唯有自知,旁人难以感同身受了。
我们既然没有季老的境界,你又如何去说人生苦短,这难道不是无病呻吟吗?
现在的文人经常是夜里骚气冲天,白天便低头看钱,以十分卑微的态度去看。对于这一点,我没有什么恶毒的言语加以抨击,原因是我也曾是这样的人,但是还是有一点不同的,我不会低着头,去求那嗟来之食。
文人的风骨自古以来便是不弱于武夫的强悍武力的,而至于现在,多是些牛鬼蛇神,至于是谁,我不去说,自然跃然纸上。
常常想起鲁迅先生的可爱之处,他好似一个严肃的人,后来才发现他的调皮可爱,如若让他来骂这些牛鬼蛇神,他又会怎样下笔呢?我想,他会抽上一口烟草,然后饮下一碗白酒,奋笔疾书。
独有不自知之人的恬不知耻,以粗鄙野蛮的笔墨,写尽人生的贪欲并加以讴歌,并怡然自得,唯觉天下无敌,人民起来讽刺他,他却说你们为何这样对我呢?
文人是一个只属于少数人所有的名词,绝不是作家协会的以钱为衡量标准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