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睡得好吗

编辑推荐 睡得好吗


作者:鲁公青夫 秀才,123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2发表时间:2017-09-03 21:38:32

夜深了,躺在床上仍没有睡意,随手拿起床头《唐诗三百首》,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首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脍炙人口,更是中国儿童都能背诵的一首诗。儿童也就是会背而已,对其中含义不可能理解,最多从字面对诗句内容了解。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四句诗说了四个事,第一句说了春天睡了一夜满足的觉,第二句是鸟儿到处鸣叫,第三句是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第四句是作者担心花被风雨摧落多少。风雨摧落了多少花,其实不仅仅孟浩然担心,李清照也在风雨夜睡醒后担心花怎样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落了多少孟浩然在诗中没有答案,但李清照明确告诉我们“应是绿肥红瘦”!孟浩然和李清照的词句颇有相似之处的是昨晚又是风、又是雨,这样的夜晚偏偏他(她)们都睡得好,而且睡醒后关心的都是花怎样了。还有一位写风雨、落花的诗人是辛弃疾,他在《摸鱼儿》里有:更能消,几番风雨、何况落红无数的词句。
   其实,我既不想说“啼鸟”,也不想说“夜来风雨”,更不关心花落了多少,以及是红花多,还是绿叶多。我只想说说睡觉!孟浩然在春天的夜里,虽说刮着风,下着雨,能一觉睡到大天明,实在是幸福极了。当然,李清照的“浓睡”,也是让人垂涎,这样的“不觉晓”和“浓睡”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我国也在30%以上,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天也是我国农历“春分”节气。
   睡不好觉的人很多,看到有关报道,毛泽东大脑高度兴奋,吃了安眠药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如果被吵醒,毛泽东会非常恼怒,警卫们都会把鸟赶走,以免影响毛泽东睡眠。据说刘少奇也是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受迫害时不给安眠药,直至迫害致死。我们平常百姓想睡个好觉,只能自己创造条件:“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睡眠状况最差的,又被历史记录的莫过于王莽了,王莽篡夺汉朝皇位,建立了新朝,但只维持十五年,就众叛亲离,朝政一塌糊涂,甚至到了荒唐的程度。朝野均对王莽失去信心,民不聊生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城略地、逼近京畿。《资治通鉴记》记载:“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鰒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这是说王莽因为各种不利消息传来,以至于忧闷到吃不下饭了,只是喝点酒,吃一点鱼肉,看看军事方面的书,累了,就靠在茶几上迷糊,从此不再上床睡觉了。一个人郁闷到不上床睡觉,可见王莽睡眠恶劣到何种程度,能被历史记载的,王莽大约是天下第一人。
   历史上睡不好觉的人还有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他在一首杂诗中这样说:“慢慢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这是说深秋长夜睡不着,披上衣裳来回走动,时间长了,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由此看曹丕睡不好觉。岳飞也睡不好,岳飞是一员武将,一生戎马倥偬,只留下两首词;一首尽人皆知的《满江红》,另一首就是《小重山》。《小重山》里这样说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没有人发出声响,都半夜三更了,因蟋蟀鸣叫睡不着,独自起来围着台阶转。
   南唐后主李煜更是睡不着,他在多首词中表达这种情况。《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这“披衣出户行”与曹丕“披衣起彷徨”,和岳飞“起来独自绕阶行”是何等相似,都是睡不着披上衣裳,出户踱步;这世上不知有多少睡不着的人其实都是这样半夜三更踱步。《长相思》又说:“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睡不着肯定嫌夜长,李煜是被宋太祖软禁,亡国奴的日子不好过,“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风雨夜孟浩然和李清照能“不觉晓”、“浓睡”,李煜只有眼馋与嫉妒的份,从词句不难看出李煜失眠非常严重,要不然怎么有“无奈夜长人不寐”词句,李煜词句里多次出现“不寐”,可以肯定不是偶尔一次睡不着,但是在众多介绍李煜的资料中却没有看到有关李煜失眠的记载,对此略觉不解和遗憾。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的思想也越来越紧绷,甚至讲究夜生活,还要吃夜宵。经济上要把很大一块资金投在孩子教育上、要还房贷、要换更好的车、要……在这样的压力下,要想“不觉晓”和“浓睡”,实在是太难了。
  
   晓来未睡足,
   烦心鸟雀鸣。
   夜里风雨骤,
   落红有几许?
  
   但愿人人能睡个好觉。

共 1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唐诗三百首》中第一首《春晓》写起,先后列举了“不觉晓”的孟浩然与“浓睡”的李清照和由于各种原因而夜不能寐的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当代领导人以及王莽、曹丕、李煜等历史名人和他们的心结。每个人睡不好的理由似乎都不相同,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尽然,至少,这些睡不着,甚至不能寐的人基本都是一朝一代的统治者或者是国家领袖,毫无疑问,他们心中不同程度地装着国事家事,而通观那些可以浓睡不知晓的人,大凡都是平民百姓更多一些,他们更多沉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忧喜由我,忧喜为我。我们无法说谁的境界更高,我们只能希望可以有更多人能够夜夜安眠,能够认真充实过好每一天。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7-09-03 21:41:27
  问好鲁公青夫,感谢老师支持杂文随笔栏目,文章旁征博引,涵盖诸多文学经典,值得学习借鉴。
上官欢儿
回复1 楼        文友:鲁公青夫        2017-09-04 15:51:36
  谢编辑点评,我还有一篇论述睡觉的文章篇幅较长,比这篇多一千多字,两篇多有重复处,但作为独立篇章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后发给你,请点评。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04 09:40:08
  欣赏老师佳作,问候学习了: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没有人发出声响,都半夜三更了,因蟋蟀鸣叫睡不着,独自起来围着台阶转。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7-09-04 19:59:36
  谢谢老师信任,但如果重复太多的话,网站是不允许的,还请老师多多体谅,谢谢o(* ̄︶ ̄*)o
上官欢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